第148章 玩这么大吗

*

青州来的大军一路声势浩大, 虎崽子深谙搞事的精髓,特意让匠人做了几面铜锣配着军中战鼓来惹人注目。

爱热闹是人的天性,锣鼓喧天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去看热闹, 就算对面是兵也一样。

于是乎,这么一路敲锣打鼓一路喊,连沿途的野狗都知道荀青州派兵攻打徐州是因为陶谦这个徐州牧不做人, 顺带着还被宣传了一下陶州牧的亲信下邳国笮国相的所作所为。

有些事情不捅破窗户纸可以一直装瞎, 就算有少数人捅到跟前也能含糊着继续装瞎, 但是被宣扬的天下皆知就不一样了, 再装瞎会让他那本就在悬崖边儿上的名声更加危险。

陶谦晕了半天被救醒, 醒来之后不顾心慌气短, 颤颤巍巍的让人去请笮融。

另一边,同样看到檄文的笮国相面色阴沉,难得维持不住他那悲天悯人的作态。

——慈父多败儿,溺子如杀子。

该死!该死!竟然骂他是陶谦的儿子, 别让他知道写檄文的是谁。

笮融眸光森冷,已经为那人准备好数十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酷刑。

门外的管事看到主家的表情险险忍住扭头就跑的冲动, 再怎么毛骨悚然也还是忍着腿软进去传话, “国相,州牧大人有请。”

笮国相长出一口气平复心情,脸上重新挂上温善的笑容,“去写张请帖给孔融送去,明日宴请孔北海。”

管事低着头应下, 等主家走远才赶紧去安排宴请之事。

虽然孔融已经弃官不做, 但是他在青州没有官职, 出于礼貌旁人依旧称呼其为“孔北海”。

笮融向来看不上徒有虚名之辈,那孔融虚活几十年只会经营名声, 除了名声之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北海国被他治理了多久就乱了多久,可谓是有名无实的典范。

哦,现在连虚名也没有了。

恨吗?肯定是恨的。恨就对了,心里有怨气才好为他所用。

如果不是荀青州不按常理行事,孔北海现在还是那个名扬天下的孔北海,没准儿还能再进一步成为孔青州。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一不小心就沦落到现在这般一无所有的境地。

陶谦已经不顶用,徐州八成也待不下去了,让他想想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才能守住这滔天的富贵。

*

赵匡胤从虚空中飘出来的时候议事厅正在开会,带着艰巨任务而来的阿飘陛下略显忧心,没有飘到好大儿面前彰显存在感,而是落到房梁上等底下忙完。

小世界的发展进度一直都有反馈到他们手中,也就是说,系统比他们更了解局势。

上次的任务是保证北方百姓能在天灾中生存,北方所有势力的行动都能算到傻小子头上,虽然难了点儿但也不是完成不了。

问题是,让刚到青州半年的崽夺取大汉半壁江山,系统你认真的吗?

他也是打过天下的人,知道打地盘有多难,就算这儿的情况和他当年完全不一样,上来就半壁江山也未免太难为人。

刘猪猪和李二凤也是,他本来还想找系统谈谈任务的标准,结果还没等他喊住系统就被那俩家伙一人一脚踹了过来。

跟有什么大病似的。

赵大陛下的心情非常不好,甚至已经想好这次回去要怎么一挑二干仗。

就算荀氏长辈能靠得住,就算公孙瓒、曹操、刘备、孙坚都在己方阵营,就算袁绍已经凉的透透的,就算……

爷爷个腿儿的,没法“就算”了!

荀晔不知道房梁上有只阿飘在生闷气,他在和吕大将军商量徐州到底该怎么打。

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运气好没办法,兔子主动冲到脚边的树桩上撞死他也不能当看不见。

按照本来的计划,他只想悄咪咪的抢个琅琊郡。

奈何陶谦实在不得人心,派去琅琊的兵马气势如虹,远在下邳的徐州官员还主动派人到临淄找他示好。

在确定徐州的中坚力量已经和陶谦离心之后,荀州牧原本抠抠搜搜的野心瞬间膨胀。

陶谦不得民心也不得官心,正是踹掉他夺取徐州的大好时机,只要琅琊一郡太没出息,要打就打整个徐州。

和其他人说要打徐州或许还能得到几句“主公三思”“将军慎重”之类的劝告,和吕布说这事儿吕大将军只会嫌弃他想晚了。

年轻人就该敢想敢干,瞻前顾后不像话,要是最开始在徐州的是他,陶谦刚朝北海国伸爪子的时候他就扛着方天画戟杀过去了,还用等到现在?

荀小将军很认真的反思了一下,对自己之前的小家子气羞愧难当,然后开始每日三省吾身:今天睚眦必报了吗?今天野心勃勃了吗?今天“人若犯我,灭他满门”了吗?

最近冒犯他的还活的好好的,好,来商量灭对方满门。

吕布:……

也行吧。

要他说年轻人就得跟他学,那些世家都谨慎的过了头,抡起武器杀就完事儿了,顾忌这顾忌那还叫什么闯荡?

然而他说的不算,一个二个的都嫌他不够稳重。

真是的,稳重能当饭吃吗?

吕大将军看着面前的徐州地图,决定给天下人一点“不稳重”的震撼。

仗不是他打的,他只负责在后方指挥,这要是还能怪他那他也没办法。

“擒贼先擒王,琅琊在这里,往南是东海郡和彭城国,再往南才是陶谦所在的下邳国。”吕大将军伸手在地图上划了条线,然后继续说道,“檄文已经传遍徐州,陶谦如今民心尽失,不用担心孤军深入会被徐州各城联合起来瓮中捉鳖。”

一座城一座城的打过去最为稳妥,但是攻城太浪费时间,打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粮饷越多,他们属于进攻的一方不适合打持久战。

只要让徐州所有城池都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下邳,沿途的城池就会闭城自守而不会派兵出城拦截。

拦什么拦?陶谦配让他们拼命吗?

荀晔搓搓下巴,感觉长驱直入夺取下邳有点冒险,“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挂着羊头卖狗肉,让子脩和伯符打着进攻下邳的旗号南下,走到郯县时停下脚步劝降东海郡的主官,以免东海郡忽然发难。”

陶谦在下邳落脚,徐州的治所却不在下邳,而是在北海郡的郯县。

大军南下直奔下邳也行,但是一旦东海郡和彭城国不像他们设想的那样闭城自守,被切断补给线的将士们就危险了。

房梁上的阿飘陛下点点头,孤军深入机动性很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最要命的就是补给困难。

从古至今打地盘都很少绕着打,都是稳扎稳打的平推,因为没人能保证绕过某座城池后那座城池会不会和前面的城池前后夹击。

不冒这个险是对的。

赵匡胤在心里夸了夸稳妥的好大儿,然后把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吕布骂了个狗血淋头。

陶谦再怎么不修武备也不可能一点后手都不留,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虽然侥幸没怎么被战火侵扰,但是也不是一点战乱都没有,陶谦到徐州后能把徐州从野有饿莩变成谷米封赡肯定有他的本事,不能因为那家伙现在逮谁咬谁跟神经病似的就觉得他一点本事都没有。

还擒贼先擒王,这词儿是这么用的吗?

什么叫“不用担心孤军深入会被徐州各城联合起来瓮中捉鳖”?但凡大军敢绕过东海郡和彭城国直奔下邳,那两地的官兵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变脸如翻书。

阿飘陛下骂骂咧咧,心道幸好臭小子是他和其他几位有脑子的老师教出来的,真让吕布来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被人坑死。

然而……

荀晔看看彭城国旁边的豫州沛国和谯郡,指尖一挪划到彭城国,“不过大哥说的也不是不行。月前乌程侯到陈国接手陈王留下的强弩兵,如果不让伯符和子脩在郯县停留,可以让他们一直南下然后突袭彭城,有乌程侯在两州交界处压阵,东海郡不敢有小动作。”

彭城国位于徐州西部,离豫州不远离兖州也不远,孙家虎崽子和曹家大公子共同领兵,身在豫州的江东猛虎和身在兖州的曹老板不说时刻盯着肯定也得时常关注着。

谁离得近谁去接应,反正不能让他们家好大儿吃亏。

徐州一共五个郡国,琅琊郡已经俯首称臣,需要打的只剩下东海郡、彭城国、下邳国以及广陵郡,如果能拿下东海郡和彭城国,再打下邳国和广陵郡就如同探囊取物。

阿飘陛下:……

阿飘陛下:???

探囊取物?崽你好好看看地图,看看徐州到底有多大,看看五个郡国有多少座城,这是能用“探囊取物”来形容的吗?

打仗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活动,不要说的跟今天晚上想多吃一碗饭一样简单好不好!

——李二凤!刘猪猪!看你俩教出来的崽!

赵匡胤差点从房梁上掉下来,然而底下不光荀晔和吕布觉得没什么,其他将领也都觉得小小徐州不值一提,一时间整个议事厅全是“妙啊!”“有乌程侯压阵还怕拿不下小小下邳?”“下邳都打下来了还愁广陵郡不降?”之类的话。

看众人自信的模样,好像徐州已经改姓了荀。

荀小将军摇摇不存在的羽扇,昔有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今有他荀晔“狐假虎威夺徐州,青史百代妙名扬”。

不愧是他。

赵大陛下深吸一口气,抱着棍子坐好。

他早该想到的,正常打法也没法短时间内打下大汉的半壁江山,系统既然敢发这样的任务肯定已经料到这小子不会走寻常路。

可是这么打真的很冒险啊!

好在荀小将军不是忽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管冒险不管现实,他们这儿无脑莽的有一个吕大将军已经够了,当家做主的他还是得留一点儿脑子。

他刚到青州半年,带回来的劳动力虽然多但短时间内都没法反哺军队,不管是种地的种子还是吃喝嚼用都是他从豫州带来的,想自给自足至少要等到夏粮收获。

如果徐州那边不能以战养战,那就必须得速战速决,因为他带来的粮饷填不住青州的大窟窿。

以战养战的前提是攻打的地方有足够多的钱粮,划重点:府库有钱,而不是百姓有钱。

再穷不能穷将士,再苦不能抢百姓。封建社会的岳家军都能令行禁止,他带出来的军队走到哪儿都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

公家的钱就不一样了,公账盘好之后能拿出来给将士们当赏赐,让将士们知道不劫掠百姓也能有封赏。

徐州的情况有点特殊,陶谦亲自扶持起来的大老虎已经把地方盘剥的一点油水都不剩,下邳之外的几个郡国穷的异常稳定,只有下邳一地富的流油。

还不是公家的府库有钱,是侵吞了整个徐州钱粮的下邳国国相笮融有钱。

也就是说,陶谦怎么样不重要,笮融必须死。

如果陶谦没有纵容笮融为所欲为,他们攻打下邳或许会引起徐州的拼死抵抗。毕竟抵御外敌入侵是本能,就算陶谦本人没本事,偌大的徐州总有几个能稳住民心义士来扛大旗。

可惜笮融在徐州干的事情太过恶劣,如此以来情况将大为不同。

这年头的士人为什么注重名声?因为名声真的能带来切实的利益。

陶徐州纵容属下横征暴敛搜刮百姓,荀青州治下的青州百姓却能安定生活休养生息,是人都知道该选哪边。

荀晔又过了一遍徐州的情况,有吕大将军给他参谋很快决定好接下来怎么打。

他马上给乌程侯和曹老板写信,以他们现在的兵力用不到豫州和兖州出兵相助,那边只需要声援一下让徐州各城不敢阳奉阴违就行,剩下的事情以孙策和曹昂的本事足以搞定。

赵大陛下撑着脸看着已经长大的荀牛牛有条不紊的安排细节,好像安排的不是冒险孤军深入,而是按部就班的一座城一座城的打一样。

别的不说,主将如此确实能让底下人信心十足,而只要将士觉得他们能行,臭小子又在别处安排好退路,接下来的战事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好吧,确实很厉害。

打仗有时候很不讲逻辑,有个能让将士们全身心信服的主心骨即便处在弱势也能逆境翻盘。

这就是士气,没法讲道理。

战事不等人,荀晔安排完在场的将士后立刻写信给已经深入徐州的孙策曹昂,然后再分别和孙坚曹操打招呼,在给曹老板的信里还顺便提了一嘴曹老爹在他这儿挺开心。

曹老板高不高兴不知道,反正他和小曹同学都挺高兴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吕布捏捏拳头,“昨天抓到的细作,要不要一起送回徐州?”

当然,来的时候是个人,回去的时候是个盒。

陶谦老儿知道此次在劫难逃就明的不行来暗的撺掇青州的世族陪他搞事,可惜青州的世族不傻,抄家灭族和损失一点点利益相比他们选择后者。

这些天他逮出来了十几个探子,一半是底下人发现不对抓出来的,剩下一半是城中世家主动送过来的,看来陶州牧的“贤明”已经传到青州,青州的世家也不愿意奉献家财给笮国相礼佛。

“礼尚往来,陶徐州送此大礼,我们也不能不讲礼貌。”荀晔笑道,“祢处士近来文思泉涌作赋数篇,正好都给陶徐州送去。”

吕布乐了,“行,我去办。”

他不喜欢那鼻孔朝天的臭小子,但是那小子骂人的时候还挺能出气。

荀晔也这么觉得,只要挨骂的不是他那么祢衡将是他们的一大杀器,嘲讽拉仇恨稳的不能再稳。

赞美喷子。

议事厅里的人很快走的七七八八,等要写的信都写完要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完才长出一口气停下来歇歇。

赵大陛下掐着时间从房梁上飘下来,不等好大儿和他打招呼便直接发布任务。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天命有定,盛衰无常,汉室气数已尽,勇敢的天命之子,你是改变三国鼎立局面的救世主吗?】【1】

荀晔:???

赵大:???

荀牛牛震惊,挥退议事厅里的其他人然后抬头问道,“爹,玩儿这么大的吗?”

赵匡胤也想问,来之前不是说好的半壁江山吗?怎么发布出来直接变成改朝换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