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解元郎

顾清衍抬头, 依稀能看到远处的茶楼上有人。

应该是吴凌等人,三三两两靠在围栏前,正朝着贡院的方向看。

“顾大哥, 这儿人多太挤, 不如你还是去茶楼歇一歇。”章念见他额头出汗,心疼劝道。

顾清衍摇头:“可别, 那边肯定都是洪山书院的人, 我待着浑身不自在。”

他觉得自己跟洪山书院相克, 每次都闹得不太愉快,何必自己找罪受。

章念便说:“不去那家,去别家。”

“别折腾了, 一会儿就放榜了。”顾清衍笑道。

见章念还要再说什么, 顾清衍直接将下巴架在他肩膀上:“这样吧, 我靠着你一点都不累。”

肩膀一沉, 章念果然不再说了。

“等会试的时候, 我一定早早定好茶楼,到时候顾大哥在楼上喝茶,我在贡院前看榜, 就不用跟他们挤了。”

过了一会儿, 章念又开了口。

顾清衍被逗笑了:“我可不爱喝茶。”

想了想又说:“下次你吃饱了再出门,我就在家睡大觉, 等你回来报喜。”

章念笑起来:“那也好,我跑得肯定比报喜的差役更快, 第一个报喜。”

两人都说的高兴,旁边看榜的瞥了他们一眼。

嗤笑道:“痴人说梦话,秀才那么多,能中举的有几人, 真以为考了就能中。”

章念不服气:“别人不能,顾大哥肯定能,他可是院试头名。”

“吹牛吧你,就他。”那人不屑道。

章念气得涨红脸,还要反驳。

顾清衍笑了一声:“你跟他吵什么,等放榜就知道了。”

“嘿,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那人冷哼。

他看着白发苍苍,是个上了年纪的老秀才,穿着一身长袍子,脸上是不正常的亢奋。

周围这么拥挤,老头身边都没什么人,大家都生怕碰到他。

顾清衍不搭理,老秀才却来劲了,大声喊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你才几岁,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毛还没长齐就想中举,做你的春秋大梦。”

“老夫当年也是年少成名,二十二岁就中了秀才,距今已有三十年,考了足足十五次,却还是未能中举。”

“我都没中,你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能中。”

老秀才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起来,大声喊道:“这一次老夫都答上了,肯定能高中举人,你们瞧着吧,我肯定能中,谁都不能再笑话我。”

“我肯定会中,我一定会中。”

顾清衍眉头微皱,拽住章念:“我们往旁边点。”

章念不太愿意,这可是他冒着黑过来,才占据的最佳位置。

但看了眼那老秀才,他心底也有些发毛,还是跟着顾清衍往旁边避了避。

两人一动,原本的位置就被占据,跟老秀才不再是并排,中间隔了好几个人。

章念忍不住说:“那老爷子看着七老八十,原来才五十多,这么大把年纪还在考,就算考中了又能当几年官。”

顾清衍感慨道:“老童生,老秀才,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书都考不中举人,越是考不中越是想考中,最后都入魔了。”

看那老秀才的状态疯狂,顾清衍都怕发榜后,老秀才没中,自己中了,老秀才会直接扑上来撕了他。

“顾大哥定能考中。”章念忙道。

顾清衍一笑,低声道:“能考中最好,若是考不中,一次算运气不好,两次算才华不足,若是连着三次都不中,命里头就没有,倒不如直接放弃,寻别的出路。”

“不会的,顾大哥肯定能考中。”章念不赞同道。

顾清衍自己倒是不在意,笑起来:“我只是说说,若真的三次不中,总不能一辈子磋磨在科考上,科考原本是让日子更好,若是成魔,那就是本末倒置。”

甚至还说:“真考不中,我就当个行商,走遍大周山河,说不定更加有趣。”

章念苦着脸,心底很是纠结。

毕竟在他心中认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商人虽有富贵,却低人一等,处处都要给人赔笑脸。

哪里比得上高中之后入朝为官呢,那可是改换门第,能立牌坊,被子孙后代敬仰的。

顾清衍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小孩儿想那么多。

他是真心这么想,毕竟身负签到系统,到处走才能利益最大化。

从一开始,他考科举只是因顾童生遗愿,后来慢慢意识到在古代,功名身份能获得许多便利,才终于上了心。

天色蒙蒙发亮,围拢过来看榜的人越来越多。

终于,一阵鼓声传来。

贡院沉重的大门打开,一队差役往外走,前头两个敲打锣鼓,隔开众人。

后头则是捧着即将张贴的榜单,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那金黄色的案卷上。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伸长脖子,恨不得将脑袋塞进榜单里看个明白。

终于,乡试发榜开始。

章念脖子伸得最长,却见首先张贴出来的是榜尾。

最后一名、最后第二、第三……

他紧张的满头大汗,忍不住嘀咕:“怎么从后头开始贴,应该先贴榜首。”

“不止发榜时从末尾开始,考官誊写名字的时候也是如此,一般是从第六名开始,写到最后一名,再从第五名开始,往前写到第一名。”

顾清衍解释道,主要是见章念太紧张,身体都紧绷绷的,这才开口。

章念果然竖起耳朵:“还有这规矩?”

“毕竟名字多,万一出错不好更改,所以规矩众多,就是避免出错。”

顾清衍还特意说起几件趣事来,比如哪一年就是誊写出错,最后闹了个大笑话不好收场之类的话。

哪知道章念一听,更加紧张了:“那这次会不会出错,若是顾大哥明明考了第一,却被抄到了第二,那可如何是好。”

顾清衍见自己的一番话适得其反,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看榜吧。”

放榜的差役完全不体谅周围人的急切,慢悠悠的将榜单张贴,看得人恨不得冲上去帮忙。

顾清衍抬头看,心底也有几分紧张。

若是没中,就得再来一次,乡试那可怕的贡院环境,他是万万不想再进去的。

如今只要一想起来,他还记得那如影随形的恶臭味。

顾清衍顿时也有几分紧张。

一个个露出来的名字都不是,顾清衍还好,却听见章念牙齿都咬得咯咯作响。

第四十六名奚同贵,青州府……

顾清衍眼睛微动,心底为这位难兄高兴。

坐在臭号中还能考中,奚同贵的学识肯定很扎实,虽然运气差,但靠着真本事还是考中了。

虽然名次靠后,但能考中就是真本事。

名次越是往前,章念越是紧张,顾清衍也被调动了情绪。

可左等右等都不见名字,轮到前五的时候,顾清衍都不禁皱眉担心起来。

章念更是口中祈祷:“顾大哥是第一,一定是第一,顾大哥是第一。”

顾清衍听着,倒是没那么紧张了。

第二名吴凌……

顾清衍眉头一挑,他不认识别人,却对吴凌熟悉,能考中第二,可见吴凌才华过人。

只剩最后一个名额,所有没见到名字的都看向仅剩的希望。

顾清衍也不例外。

“考中了!”

“顾大哥考中了,你是头名,是解元郎。”

章念爆发出巨大的欢呼,猛地转身抱住顾清衍,一把将他扛起来就要跑。

顾清衍身体比脑子快,连忙给他按住:“放我下来。”

真要被扛在脖子上绕圈圈,他这个解元郎会直接社死。

章念反应过来,脸颊涨得通红:“顾大哥对不住,我太高兴了。”

“我也高兴,走,咱回家吧。”

顾清衍笑起来:“说不定会有人去家里报喜,咱们快些回去,不能让他们扑了空。”

“对对对,那咱赶紧走。”章念说道。

偏偏周围的人都听见了,纷纷冲过来道喜,将他们两人围的水泄不通。

“这就是今年的解元郎,果然是一表人才。”

“解元郎看着可真英俊,可有成亲,我家中有一女儿贤良淑德,不如……”

“麟儿快蹭蹭解元郎的才气,争取将来也能当个举人老爷。”

怀里头忽然被塞了一个襁褓,顾清衍的脸颊都僵硬了。

“赶紧抱回去,别把孩子摔了。”顾清衍叫道。

偏偏婴儿父母都满脸喜色,不但没把孩子抱回去,反倒是大喊道:“解元郎抱了我家麟儿,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顾清衍脸都黑了。

就在这时候,旁边一阵喧哗惊呼。

“快来人,这老秀才晕了。”

“死人了,死人了,快来人啊。”

“别挤了,赶紧把人抬医馆去。”

听见死人了,周围人群才冷静一些,纷纷退让。

顾清衍赶紧把孩子塞回去,三两步走过去,只见那老秀才面如金纸,奄奄一息的倒在地上。

旁边还站着一个男人,哭丧着喊:“这可不关我的事情啊,他自己没考中,忽然就倒下了,我压根没碰到他。”

顾清衍伸手一按,从怀中掏出药丸子塞进老秀才口中。

“大喜大悲,身体撑不住才晕过去,这是人参养荣丸,能暂时吊住他性命,不过还得赶紧送医馆救治,往后也不能再这样激动了。”

看了看周围:“老人家的家人呢?”

“没看到啊,方才就他一个人。”周围的人左右环顾,都觉得为难,“这家人也真实的,让这么大把年纪的老头独自出门看榜。”

主要是怕将人送去医馆,最后被人讹上。

顾清衍倒是不怕这个,招呼章念帮忙将人抬走。

章念心底觉得晦气,又觉得这老头十分可怜,不让顾清衍帮忙,自己一把将人抱起来往外跑。

等到了医馆,大夫把脉后也说:“这么大年纪了,哪儿经得住这么闹腾。”

章念低声道:“顾大哥,咱再不回去的话,到时候让报喜的跑空可不好。”

可老秀才还晕着,家里人也没来,他们总不好一走了之。

作为读书人,顾清衍瞧着老人家面如金纸的模样,难免也有些共情。

正左右为难,一个人匆匆忙忙的赶来,连官府都没脱。

“爹!”

顾清衍抬头,目露惊讶,居然那是个熟人,当初帮他洗刷冤屈的青州府通判张宏。

只见张宏满脸焦急:“大夫,我爹怎么样?”

大夫显然也认得他:“张大人,令尊只是肝阳上亢,只需慢慢调理即可,但切记以后万不可如此激动。”

张宏见亲爹无事,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刻他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人,看清是顾清衍心底更是诧异。

“张大人,令尊在贡院外头犯病,多亏这书生随身带着良药,这才救了老太爷一命,否则耽搁的时间久了,恐怕是不太好。”大夫说了句。

张宏露出感激的神色:“顾举人,多谢,若不是你,我爹只怕不好。”

顾清衍忙道:“举手之劳罢了。”

心底却好奇起来,张宏年过四十,虽然看着身强体壮,但他的亲爹,怎么样也不该只有五十三。

总不能是老爷子天赋异禀,十三岁就生儿子了?

张宏苦笑解释起来。

听完他的一番话,顾清衍才知道真相,是他误会了。

在贡院外头,他只觉得老秀才看着苍老,整个人神神叨叨,如今才知道老秀才实际上已经六十多,年近七十。

张宏叹气道:“我爹考了一辈子还是秀才,这辈子最大的执念就是考上举人,老了人糊涂了,连家在哪儿都忘了,偏偏每次乡试都闹着要赴考。”

“他这个情况,家里头哪儿放心让他去考试,只能哄着劝着,这次一个没看出就让他跑出来,幸好没事,否则让我这个当儿子的如何安心。”

这番话让顾清衍跟着一起感慨,心想老爷子都老年痴呆了,还想着奋斗,让人不知该感慨,还是叹息。

顾清衍只能安慰:“老人家没事就好,张大人,我还有事,得先告辞了。”

张宏立刻想到报喜的事情,忙道:“耽误你了,我派人送你回去。”

不许顾清衍推辞,喊来小厮牵来马车。

另一头,贡院门口的人群慢慢散去。

看榜的小厮们也纷纷回去,若是主人得中,那就兴高采烈,若是没中,那肯定是要拖延时间,等到所有人都散开,这才干回去报信。

吴家小厮脚步飞快,满脸欢喜的冲上茶楼。

“少爷,您中了,恭喜少爷贺喜少爷,您如今已经是举人老爷。”

吴凌微微一笑,有些矜持,在众人的恭喜声中微微点头。

状似不在意的问:“中了便好,可看清名次?”

小厮微微一顿,声音略低了一些:“少爷您高中第二,是咱们青州府数一数二的英才。”

吴凌眉头微皱,很快又松开,笑了笑问:“可有看到旁人?”

小厮扫了眼茶楼上的其他人,声音更低:“小的只顾得找少爷的名字,没注意旁人。”

“你怎么办事的。”吴凌呵斥了一句。

在场其他人难言失落,心底都知道第二名都出来了,自家书童却都没回来报信,只怕是他们都落第了。

这次乡试,洪山书院有十二位考生参加,居然只考中了一人。

如此差的成绩,是洪山书院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届,众人失落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强颜欢笑说恭喜。

“吴兄,是我们才学不济,还得努力两年。”

“这次没中还有下次,左右我们还年轻,吴兄高中是喜事,别因为这个败坏兴致。”

“是我们丢了洪山书院的面子,幸好还有吴兄在,不然旁人见了,还以为洪山书院不行。”

没考中举人,他们还得在洪山书院读书,自然不想得罪院长的儿子,再者,吴凌已经考中,将来也是个人脉。

一人一句,茶楼的气氛又活络起来。

忽然,有人问道:“我们都没中,那个顾清衍可有考中?”

提起顾清衍,书生们找到了共同话题,纷纷开口。

“我们这么多人都没考中,他怎么可能考中。”

“吴兄都只考中第二,就他那样的肯定名落孙山。”

“听说顾清衍家贫,还不知道有没有钱考下一次,若是没有,只怕这辈子都玩完喽。”

一声声中,吴凌嘴角高高勾起。

蓦的,他看到小厮欲言又止的神色,眉头微皱。

就在这时候,楼下传来一道声音:“你们可知道今年乡试解元郎顾清衍,去年院试就是头名,今年乡试又是第一,可真厉害。”

“往年乡试第一总是出自洪山书院,弄得我还以为洪山书院青州第一,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娘的,考前老子买了吴凌第一,现在全赔光了。”

茶楼中寂静无声,吴凌脸色漆黑。

一想到放榜之前他们大放厥词,如今顾清衍高中第一,他们却都落第,唯一考中的吴凌也只得第二,排在了顾清衍之后。

众多书生羡慕嫉妒之余,忍不住也感慨顾清衍还算有几分本事。

有人觑着吴凌神色:“不过是运气好,算不得真本事,等明年会试便见真章。”

吴凌很快收拾好神色,淡淡开口:“他能考中第一,也算有些才华,可惜顾清衍很是高傲,当初学政推荐,院长亲自邀请,他也不肯进洪山书院读书。”

“哎,有才华之人多有傲慢,瞧不上洪山书院也正常。”

一听这话,众多书生果然心生不满。

更有人说道:“他算个屁,不过是李家弃子,真以为自己是大少爷,等他入京有的是苦头吃。”

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压根不影响顾清衍的好心情。

坐着张大人家的马车,顾清衍紧赶慢赶,终于在巷子口遇上了报喜的差役。

因为是给解元郎报喜,每次都是差役们抢着要干的活儿,这会儿一次来了六个。

哪知道敲锣打鼓好半天,左邻右舍都出来了,结果顾家大门紧锁。

差役们从来没遇过这事儿,顿时面面相觑,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只能离开。

心底还在埋怨这位解元郎不按常理出牌,他们白走一趟连个铜板都没拿到。

若是顾清衍再慢点,报喜的人就真走了。

虽然不至于影响名声,但这事儿传出去到底是不好。

幸好,他赶上了。

章念急急忙忙的跳下车,连声问道:“诸位可是来向我家报喜的,快请进。”

三两步打开门,直接把人拉进去。

为首的差役收起不悦,眼珠子一转就是满口报喜,好话不要钱的往外丢。

周围的邻居纷纷开口:“解元郎可算回来了,恭喜恭喜。”

家里早就准备了洗钱,章念方才瞧见差役们的不满,又往里头塞了一小块碎银子。

“诸位大哥拿着喝茶,都怪我想的不周到,让你们久等了。”

差役一捏,顿时高兴起来:“能给解元郎报喜是我们的福分,顾解元是文曲星下凡,咱们凡人今日得见,也是沾到了这份喜气。”

章念不但准备了喜钱,还有一筐糖饼,但凡来贺喜的都能分到。

顾清衍这会儿只需要笑着当个吉祥物。

一下子成了举人老爷,社会地位都不一样了,周围邻居都客气起来,虽是道喜,却又不敢靠得太近。

只是时不时提起家中女儿、妹妹、侄女,让人很是为难。

热闹了好一会儿,章念见顾清衍露出不耐烦来,赶紧客客气气的将人送走。

门一关,回头就瞧见顾清衍擦着汗。

“这可太累了,比考试还累。”顾清衍叹息道。

章念笑个不停,咧着都合不拢嘴:“太好了,顾大哥你现在成了解元郎,若是家中知道肯定高兴的不得了。”

“那我待会儿就写信送回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顾清衍心底也是高兴的。

只是时间太赶,若是要参加明年会试,他得立刻出发进京,恐怕没时间回梅岭村报喜。

不过也没关系,写信送回去报喜就成。

朝廷也会将乡试的成绩下发州县,陵川县接到后,一般也会派人去家中报喜。

章念还在喜滋滋:“以前我觉得秀才跟举人没啥两样,都是功名,如今才知道差别大了去。”

“差别在哪儿?”顾清衍笑着问。

章念掰着手指头说:“考中秀才得自己看榜,官府都不会上门报喜,可如今顾大哥考中举人,报喜的差役一下子来了六个。”

“光是看阵势就厉害的很。”

顾清衍心想,举人跟秀才差别最大的,是已经可以通过朝廷的选拔,进入官场成为官吏。

虽然以举人身份谋取职位,到时候晋升困难,但只要成为官吏,在古代就是改换门庭。

再者,举人享受的福利是在秀才基础上翻番,不可同日而语。

光是这些福利就能让举人一家吃喝不愁,什么都不敢就成为小地主。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怪不得张通判的老爹糊涂了,还想着考取功名。

顾清衍忽然想到,进京赶考,代表他马上就要再见裴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