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16点, 航班抵达双流机场。
这是明汐第一次来川城。
她这些年去了好多地方,唯有成都一直没有来过。行李寄存机场后,她排队等上一辆出租车。待出租车驶上路面, 开车的师傅打开驾驶座车窗透气, 车子一路飞驰,湿润且黏腻的街风涌入车厢。
成都刚下了一场雨, 车胎碾过积水路面, 溅起细小的水花。
“是第一次来成都吗?”师傅操着一口地道四川话问她,语气里带着几分闲适。
明汐坐在后座,发出一个类似“喔”的音回应。
师傅从后视镜瞧了她一眼,热情地笑了笑,没再继续说话,只是朝着她之前说的地址方向开车。
车窗凝了一层薄薄水雾,明汐望着外面车来车往,景象模糊又真切。偶尔路过一盏亮起的路灯,灯光仿佛晕染开来的光点。
从机场过来不远,大概十几分钟车程。这一片全是由本地民房改成的廉价旅店,方便机场游客短暂停歇一晚。
那家名为“宜美”的小超市, 就在这片本地居民经营的旅馆区域里面。一楼被改成店铺开一个小超市, 楼上还有多余的房间, 被改造成供客人住宿的客房。
几乎这里所有的房子都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有的一楼开小超市, 有的是小餐馆,有的简单摆上几张麻将桌,成了棋牌室。每个牌桌上都坐满了人,四角边上还站着不少围观的人。
这里地处郊外, 离机场很近,离市区较远。比起机场附近的连锁酒店,这里不管是住宿还是餐饮都相对便宜。很多门口挂着牌子,写着“住宿 30一晚,50包三餐”。
明汐将行李寄存机场,只带了随身携带的托特包。从机场过来,游荡在这片区域里的游客不少,以年轻人为主。
明汐看起来也很年轻,只是衣着相对整齐,神情略显严肃,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路过的好几个老板嗓门都很大,热情洋溢地招呼着路过的游客到自家住宿。其中不乏动作麻利的老板,前面几个年轻游客还在犹豫,老板就已经上前帮忙搬运行李了。
明汐当了几年老板,身上自带不太好被忽悠的气质,或许现在的她看起来也不像是会住这类旅馆的游客。一路上,招呼她入住的老板很少,更多是打量着她。
同样,明汐的目光也万分留意地瞧着路过的每家店铺。
汲汲营营,众生百态。
因为这里每一户几乎都是夫妻店,小生意大多也是一家人共同经营。
走了好一会,明汐终于走到“宜美”小超市对面,小超市的对面刚好是一家民宿,挂出的牌子显示还有空房间。
没有多想,她走了进去。
原本独自一人下棋解闷的老板噌得抬起头,眉开眼笑问她:“幺妹,住宿啊?”
房间在三楼,住宿条件一般,却还算干净。
正对的窗户,恰好可以望见对面。
明汐站在窗户好一会,终于等到对面房子的阳台上,出现一个身影正在收放晾晒的被单。隔着几片悬着的白色床单,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只能隐约感受到她动作麻利,身形削瘦,个子不高,大约一米六左右。
还有,女人头发挽起,能看出脸型秀气,只是具体眉眼五官有些模糊不清。但即便在忙碌做事,也给人一种踏实幸福的感觉。
窗户半开着,明汐就那样静静地站着。过了许久,当女人收好了床单,明汐终于看清了她的全貌。
明汐低下头,藏了藏眼底的情绪。过了好一会儿,她抬直胸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胸腔微微发疼,像是憋闷许久,整个肺腑被用力挤压过一般。
明汐并不打算留宿这里,短暂休息后,提着行李包下了楼。
民宿一楼是茶铺。
“不住啊。”老板惊讶又抱歉地问。
“我临时改了航班,不住了,再待一会,您不用退钱给我。”明汐客气解释。
经营民宿的老板是个样貌和蔼朴实的中年大哥,一定要退她一半的钱。
明汐只能收下,还有一点时间,她坐到靠窗的茶桌旁,点了一壶大碗茶。喝了几口,她转过头,扬起随和的笑容对老板说:“老板,有时间吗?聊几句。”
“行哪!”老板有些惊喜,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这个女人从进门起,就和普通住宿旅客不一样。漂亮与否暂且不说,单是身上那股淡定冷静的气质,看着就不是寻常人。
明汐找老板聊天,无非是想打听几句对面小超市老板娘的事。然后她开了个头,实心眼的老板便一股脑地讲了出来——两人当了几年邻居,彼此情况还算熟悉。
“你说许老板啊,勤快麻利得很,她老公腿不好,干不了重活,里里外外全靠许老板一个女人操持。”
“她只有一个女儿,晚来得女吧。”
“以前我不了解,听人说以前日子过得很苦,也不是我们这儿的人,现在好多了,主要还是孩子争气。他们家这个女儿啊,学习特别好,好几次全校第一呢……”
明汐缓缓喝了一口茶,过了好一会儿咽下去,回应道:“全校第一,真不容易。”
“对啊,太不容易了!而且她幺妹读的还不是我们附近的学校,是武侯那边的。我们这儿的学校就在附近,教学质量一般,但许老板疼女儿,花了不少借读费,把孩子送到武侯那边的好学校。她家孩子也争气,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是吗?”明汐抿了抿唇。
老板靠谱地点头,说话风格也踏实极了:“我们这些本地人做小生意的,日子都差不多,以后孩子大概率也跟着做这行。许老板家女儿以后肯定有出息。”
明汐轻轻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姑娘,你和许老板……认识啊?”老板紧盯着她,追问道。
明汐回过神,想了想编了个理由:“我做生意的,想资助几个孩子读书,学校那边给我推荐了这一家,我过来了解下情况。”
老板一听,立马就信了:“那你来晚了,许老板家这个女儿早就有人资助了,好像还是海港那边的大公司。”
海港?
对,海港!
“我想起来了!双洋电器!”老板一拍桌子,“双洋电器你知道吧?我家彩电就是这个牌子。资助许老板女儿的,就是双洋电器。”
双洋电器?明汐心意一震,转念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顾双洋当年对她的调查那么细致深入,不可能查不到那个女人的情况。背调书上没有具体地址,只写了家乡信息,不是查不出来,而是顾双洋有意留了余地。
至于资助这件事,说不定梁见铖也知晓内情。
明汐静静地坐着,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距离航班起飞还有两个小时。
两小时后,她将飞往香港。
说来也巧,她订的航班会在香港中转 24小时再飞纽约。虽然时间有些紧张,但刚好能赶上梁见铖那边,陪他见证属于他的荣耀时刻。
离开前,明汐犹豫几秒,打算踏入小超市买点路上吃的。
她走上两级台阶,拨开两片塑料挂帘,一踏入先闻到一阵饭香……原来这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
收银台后面摆着两张桌子,一张方桌用作餐桌,另一张较为平整的桌子上,一个样貌乖巧的女孩正趴着写作业。紧接着,里屋走出来一个爽利女人,正是那个在阳台收床单的女人,她笑眯眯地走到女儿后面,俯下身轻声细语说:“妹妹,吃饭啦?”
这里的老板娘们大多嗓门洪亮,这个女人跟自家孩子说话的声音却很温柔,她这个外人听了都觉得充满着关爱和骄傲感。
自选的小超市,明汐站在最里面的货架,目光平静地望着上面琳琅满目的零食饼干,一时不知该拿什么。她抬起手,又放下,最后随便拿了两包饼干,一步步走到了收银台。
女人扫了一眼,就算好了她的钱:“9块。”
明汐没付钱,也没有走,她哑声:“我……还要买点。”
她这样说,又挪不动脚。
收银台的玻璃晶莹透亮,下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牌子的香烟。这家小超市,在这样的区域里,里里外外都有一种经营得当的次序感。
然后,这一家人正准备吃晚饭了。刚写完作业的女孩有着圆圆的脑袋和亮晶晶的圆眼睛,她抬起头,看到一直站着不动的漂亮女客人,自然扬起灿烂的笑容:“姐姐,你要买什么,你跟我说?”
一声“姐姐”让明汐下意识垂下头,此时她想在这收银台前多站一会,不是舍不得走,而是她真的太好奇了——好奇这个女人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女儿,好奇她烹饪的饭菜是怎样的滋味,好奇她们母女间有着怎样相处模式……
“我买烟,先看看。”明汐说道。买烟成了她能多停留一会儿的唯一借口。玻璃柜下,宽窄、玉芙蓉、利群、中华等香烟整齐摆放着。
明汐的目光反复扫过柜下的价格标签,眼睛却一点点模糊了。这时,女孩开始吃饭,她夹起一块排骨,咬下第一口心满意足地说话:“今天这个排骨太好吃啦!要是再放点辣子就更棒了。”
“你都长痘了还想吃辣——”女人伸出手,轻轻放在女儿额头,拨开女儿的刘海,细细留心女儿额头长出来的红痘,随后,她抬起头,朝着明汐露出客客气气的笑容,与其他店老板并无二致。
唯有不同,多了一点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那种天然的熟悉感,只有明汐能感知出来。
明汐轻轻眨了下眼睛,对着女人指向玻璃底下的一包烟,语气平淡:“这个给我来一包。”
女人给她取出香烟,稍作停顿,将烟递了过去。
“多少钱?”
“二十七。”
明汐拿出钱包,抽出一张百元钞票递了过去。整个过程中,她和女人的目光始终未曾交汇。
买完烟,明汐走出小超市,站在店门口,生平第一次点燃了一根烟。呛人的烟味涌入鼻腔,直接将她眼眶里的眼泪水“呛”了出来。
她心硬惯了,对没感受过的亲情也很是陌生,最多两滴眼泪,没有多了。
抽完了这根烟,明汐大步往前,没有回头。
挺好,真的挺好,命运给她安排的这个亲情局,没有给她带来任何遗憾。她只要知道,这个女人对自己现在的孩子很好,就够了。
她看到了一份真真切切的母爱,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跟她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已经觉得半分圆满。
还有半分,是现在的她已不需要这样的母爱了。
自始至终,这场没有任何交集的相见,不会让她感到为难,也不会让她心酸。
这样的缘分,也是很好……
明汐在机场准备飞往香港的时候,梁见铖打来了电话。
他那边已经结束了至关重要的商务会议,明天晚上在香港的顶级酒店安排了庆祝会。不过,梁见铖决定不参加晚上的庆祝活动,打算直接飞往成都来找她。
明汐握着手机,望着眼前一架架冲上云霄的飞机,因情绪波动而消散的能量正逐渐回归。接到梁见铖的电话,她背靠休息室的座椅,说话语气松弛而温柔:“梁见铖,你不用赶来,今天对你意义非凡,我去找你。”
梁见铖闻言笑了笑,稍作停顿,语气带有关切:“明小姐,你今天真的没事吗?”
“非常好呢,梁太太现在状态好极了。”明汐笑着纠正了梁见铖对她的称呼。
梁见铖的笑声愈发低醇:“好,我等着梁太太飞过来。”
……
明汐在香港停留了 24个小时。这 24个小时里,她见证了星海高层敲响上市钟声的荣耀,也以梁太太的身份陪伴梁见铖出席了庆祝会。
结束之后,启程飞往纽约。
原本计划为期一个月的行程,一周返回。行程大幅缩短,第一次不是因为订单洽谈顺利,提前完成了业务目标,恰恰相反,此次洽谈极不顺利,再多停留也无意义。
当然,这只是她提前归来的部分原因,另一半原因是,5月 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里氏 8.0级特大地震。
512这一天,明汐和歆雨在时代广场底下的一家餐厅吃简餐,手机接到梁见铖打来的电话,他用非常沉重的声音告诉她:“明汐,你记得汶川吗?那边发生地震了,很严重。”
梁见铖见惯了风浪,很少用严重来形容一件事。
次日,明汐返回海港。
如果非常努力,生意依旧难做,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市场大环境有了问题。
今年二月开始,订单锐减、大单违约、库存积压等问题就接踵而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朋友之间也是相互照顾。德子向她介绍了一位老板,表示如果她愿意,当前她被美国客户违约的三个货柜货物,可以以成本价转手卖出,多少能挽回一些解约损失。
“我考虑一下吧。”
一周后,那批原本要装集装箱经轮渡运往美国,价值三百万美金的户外用品,既没有按原计划发往美国,也没有以成本价售出止损,而是全部送往了地震灾区。
“千金散尽还复来!”在办公室坐下签单,明总在心底默默念着这句话。后面现金流周转困难,她当年拍下的三块地,还留着一块,抵押银行还能周转不少。
现在是全民万众一心,捐款捐物的特殊时期,她一个享受时代红利的人,明宙外贸也受政府扶持,即便当前正面临经营压力,也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当缩头乌龟啊。
5月 18日,央视举办大型赈灾晚会,群星汇聚献唱。
这个月,明汐当然不是唯一伸出援手的老板,星海科创、双洋集团,还有德子和韩俊俊的工厂,都尽己所能奉献爱心。
彩妮和父母以个人名义,也捐出了六万块。
回想2000年,她和德子俊俊、彩妮都还一穷二白,当时只有德子和韩俊俊的事业刚有起色。那晚聚会结束后,他们迎着江风,在海港明淮江边合唱《明天会更好》,2008年的赈灾晚会,这首承载着全民希望和祝福的歌,由众多明星共同献唱。
在捐赠行动前,海港外贸协会组织了一场捐款活动。
因明宙捐赠的物资和款项数额最大,明汐受邀上台致辞——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相信,在座每一位都经历了辉煌的五年。这五年,明宙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我以明宙的发展,见证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也看到世界蕴藏的无限可能。我坚信,困难终将过去,世上没有比我们更团结的民族,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般飞速发展。过去,在市场竞争中,在个人利益前,我们曾是竞争对手;但今天,面对国家灾难、行业困境和市场挑战,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
台下,星海外贸的 Kevin将明汐的发言录像,发送给了梁见铖。
星海科创办公室,梁见铖站在落地窗前反复观看,笑容低垂,窗外阳光洋洋洒洒,仿佛将这段时间的压力和阴霾瞬间融化消散。
迎着泛光的玻璃,望着海港林立的高楼大厦上,心里的骄傲和爱意盛大又灿烂。
梁见铖不禁想起明汐在香港四季酒店对他说的话:“梁见铖,我今年好像理解了你当年在汉城说的那句话,我现在也拥有一些金财傍身,我明明可以过得很幸福,又做不到只当一个幸福的人。”
是啊,因为没办法只当一个幸福的人,就没办法做到独善其身,只能扛起责任继续前行。
幸运的是,他和明小姐可以同频同路地一直前行。
汶川地震的伤痛渐渐平复,9月 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
谁能料到,原本在 4月看似已度过最严重时期的次贷危机,五个月后却引发了更大的灾难。
亚马逊河蝴蝶振翅能掀起太平洋风暴,这家顶尖投行的垮台,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一场全球性危机。
而后,这场巨大经济危机从发达国家蔓延至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波及了实体经济。
10月,二十国领导人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11月,中国政府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即便明宙财务已达极限,2008下半年,明宙抵押了2005年拍下的一宗地,用来运营推广高端户外服饰品牌 Bright;
国庆黄金周,Bright在隆茂百汇开设了国内首家门店。
同月第二周,明汐以海港青年企业人参加本地民营企业座谈会。官方会议冗长,一向精神饱满的明小姐,第一次靠在会议椅上,悄咪咪地打了一个盹。
明总在座位上认认真真握笔听了好半天,结果不小心才打上盹,就被自家男人抓包了。
梁见铖坐在前排回过头,目光稍顿,面露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