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见证者

最后的见证者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在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活下来的幸存者,则失去了亲人,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童年。在本该享受童年快乐的阶段,我们已经是男人和女人了。本书是卫国战争幸存儿童的口述史,他们在经历这场战争时都是2-12岁的孩子。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最新更新权作结束语

《最后的见证者》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事故后十年,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切尔诺贝利核爆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害事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解,我所见证的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恐惧的窠臼。」——阿列克谢耶维奇
  •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全球销量逾200万册★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苏联女兵亲历战争实录,一经问世就震惊世界文坛,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作者连续两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为世界文坛开创了崭新纪实体裁★作 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级权威大奖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本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大量内容曾被苏联官方严禁出版。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 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你感受到二战中最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从初版到新世纪修订版,几乎就是作者的重新创作,不仅增加了很多内容,更由于苏联从巨变到解体之后,作者把许多曾被报刊检查部门禁止或被迫自我删去的内容发表了出来……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吕宁思(本书译者,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艾棻
    虽然她名为耿府的小姐,但她相当清楚自己不过是个拖油瓶,就算大娘讨厌她、新哥哥敌视她,她都只能乖乖的忍气吞声……只是这会儿,新爹爹和娘亲都过世了,她肯定会被扫地出门──咦?想不到新哥哥居然开口留下她──要她当他的贴身丫鬟?看来她似乎只能答应了,毕竟她也没地方可去了,而只要皮绷紧一点,随时做好被欺负的准备,那她应该能胜任这份工作……只是,事情好象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竟是要她「身体贴身体」地服侍他,还老是喜欢在床上「欺负」她……
  • 作者:初云之初
    苏湛是帝都最耀眼的新星,是北境不败神话的缔造者,也是无数少女的春闺梦里人。英姿勃发,玉树临风,如松竹一般宁折不弯的孤高雅正,可他越是如此,朕就偏要打断他的脊骨,让他跪在地上,狗一样温驯的舔舐朕的脚背。——摘自《大秦皇帝与将军二三事》嬴政:????嬴政:这么搞都没亡国,可见这个大秦还是有点东西的。年轻的将军几乎是怀抱着绝望面见天子,而他所遭遇到的却跟想象的完全不同。御座之上的天子对他说:将军,好好去做你的将军、安/邦定国吧。#搞什么感情,富国强兵它不香吗?##朕不需要爱情,朕只想要GDP!#ps:1、多男主向,背景架空,非主流快穿,以封建君主视角参与言情小说,是《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的后篇,内核一致,没看过前篇也不影响阅读2、皇帝们人设为封建时期典型君主,只想搞GDP,以及他们真的是直男癌(划重点!)3、始皇的官配是天下,其余几人的cp多为历史原配4、爽文向,皇帝们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谢绝ky5、文案发表于21,07,30
  • 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中断的友情》一书,描写牛虻在南美洲的悲惨遭遇及回巴黎后参加意大利亚平宁山区的暴动等不平凡经历。
  • 作者:伊恩·兰金
    大黑帮争夺爱丁堡的火并正要上演,作为爱丁堡昔日黑帮首领的老朋友,雷布思警督身不由己地陷入其中,但他却被派去调查遗留的二战战犯问题。这时他的女儿意外被车撞伤,昏迷不醒,肇事者究竟是两个黑帮之一,还是与他正在调查的战犯问题有关?作为一个父亲,雷布思觉得自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女儿报仇,哪怕出卖自己的灵魂。然而正在一切都扑朔迷离之时,他所调查的战犯被吊死在公墓里的一棵树上……毒品交易、黑帮激战,至亲之人昏迷不醒……然而雷布思真正难以面对的,是历史的鬼影,悬吊在往事构成的空中花园。兰金用他简洁的散文式语言剥去现实的伪装,露出令人不安的内核。——独立报作者简介:伊恩·兰金,被誉为苏格兰黑色之王,当代最优秀的侦探小说家之一。让人惊奇的不只是他踏入文坛的年龄,更特别的是,兰金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却创造了一位四十一岁、离婚、酗酒而且烟瘾极大的雷布思警探,并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复杂的警察世界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字功力,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英国大众文坛脱颖而出。这本兼具惊悚与悬疑气氛的警探小说深入描写了人类心理层次的黑暗面,加上鲜活的人物个性与深入贴近社会的叙事角度,引起了读者的巨大回响,也鼓舞兰金继续写下去,一写就是二十几个年头。迄今为止,他的十七本系列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一国文字出版,兰金也早已成为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兰金在英国文坛的成就极高,曾获得声望卓着的钱德勒-富布赖特推理文学奖。他曾经四度获选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匕首奖,其中《黑与蓝》(Black and Blue)荣获一九九七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同时获得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爱伦坡奖提名。一九九九年,《死灵魂》(Dead Souls)再获金匕首奖提名;二〇〇四年,《掘墓盗尸人》(Resurrection Men)夺得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奖;二〇〇五、二〇〇六年连续两年赢得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犯罪惊悚小说奖。二〇〇二年,兰金因其文学贡献获得大英帝国勋章;二〇〇五年获得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颁予代表终身成就的钻石匕首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钻石匕首奖得主;同年,兰金再获法国推理小说大奖、德国犯罪电影奖与苏格兰杰出人物奖,并于一九九九至二〇〇五年间获得四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兰金目前与妻子跟两个儿子住在爱丁堡,与着名作家J. K.罗琳比邻而居。在完成哈利·波特系列之后,J.K.罗琳开始创作侦探小说,而兰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帮助,被罗琳称作侦探小说创作上的领路人。
  • 作者:迈克尔·克莱顿
    美国人造卫星斯古普七号重返地球,降落偏僻小镇——皮德蒙特。八小时后,镇上居民几乎全部离奇暴毙。由全国最顶尖科学家所组成的野火计划小组立即应召出动。部分成员深入险地,寻回人造卫星及两名生还者——身患重病的老人和健康的初生婴儿,同时又发现死去的居民全身血液凝成硬块,原因令人费解。野火计划小组带回所有线索进入设备先进的底下实验室准备研究,希望可以解开这个死亡之谜。
  • 作者:秦汤汤
    简介她在逃跑途中,与神秘男子相遇。没想到他居然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冷酷腹黑,且不近女色的顾凌擎……他被要求负责,然而终于在她受不了后,我收回让你负责这句话,你自由了。他坐在她床边,把她拉到自己的怀中,温柔的说道小雅,你是不是搞错了,应该负责的不应该是你吗?白雅……
  • 作者:起跃
    封家长子封重彦到沈家的那日,沈明酥躲在屏风后,窥见其跪在父亲身前,青衣素带如凛凛寒冬中的一株傲菊。四年后,父母离世,她带着两人的婚书,跋山涉水寻到了封家。再见封重彦,他已是百官之首,位极宰相,一身官服英姿飒飒,漠然从她身旁走过。一年的寄人篱下,如同初到之日那般,沈明酥受尽了冷眼,终于明白强扭的瓜不甜,她不能再挟恩图报。*封重彦在落魄之时,沈家对他施以援手,救命之恩以姻缘相报,理所应当。对此他并无怨言。胜在沈家的那位小娘子性子乖巧,从不给他添麻烦,直到商议婚期的那日,见她从自己的身旁起身,婚姻之事本乃父母之命,家父既已离世,便可不作数。他以为她是疯了。后来才知道,疯了的是他自己。1v1会有两个戏份不可忽视的男配。文案存于2022/6/16禁止搬运加工。接档文《侯门夫妻重生后》沈妩十六岁那年,江家派媒人上门替江二公子江俞珩提亲,同是武将之后,也算门当户对,父母一口答应,她也满意。十七岁沈妩嫁入江家,新婚当夜刚被掀开盖头,边关便来了急报,江俞珩作为少将,奉命出征。一年后,传回了死讯。对于自己前世那位只曾见过一面,便被友人出卖致死的夫君,沈妩对他的评价是:空有一身拳脚,白长了一颗脑袋。重生归来,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沈妩打算帮他一把,先替他将那位友人解决了。至于害死自己的姨母一家,她不急,她要慢慢折磨她们,让她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她万般筹谋,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人来了京城,却收到了姨母一家跌入山崖尸骨无存的消息。死了?沈妩双目蹿火,浑身颤抖,哪个混账东西动的手?!—江俞珩十六岁时,便上了战场,手中长矛饮血无数,二十岁又娶了名动京城的沈大姑娘,人生美满,从未想过自己会英年早逝。枉死不甘,死后灵魂飘回到了府中,亲眼看到自己的结发妻子被人活活毒死。重生归来,他打算先履行自己身为丈夫的责任,替她解决了明氏一家。而陷害自己的挚友,他要慢慢来,让他身败名裂,永世受人唾弃,他一番运筹,还未行动,那位卖国求荣的友人竟然先死了。被人暗杀。江俞珩眼冒金星,咬牙切齿,谁杀的?—得知真相,两人沉默相对,各自暗骂完对方后,双双失去了斗志。沈妩:重生的意义何在?江俞珩: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可既然都回来了,总不能再下去,江俞珩先建议,要不先留个后?沈妩同意。于是江俞珩后半生的日子便是,半夜被踢,你小儿子哭了,哄一下。你看看你二儿子写的这字?子不教父之过......你三儿子走路怎么驼背?能好好管一下吗......再给你闺女请个先生吧......江俞珩:曾经有一段清闲人生摆在我面前,我没......江俞珩。......来了。文案写于2023年3月9日,禁止搬运加工
  • 作者: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