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小宇

樊虎的审讯, 是第二场。

当雷骁冷着一张脸将孟江豪最新的供词甩在樊虎脸上时,樊虎的狂怒达到了顶点。

“孟江豪!小杂种!软骨头!”

樊虎没想到孟江豪这么快就招供了一切,气得目眦欲裂, 挥舞着双手拼命嘶吼, 扯动额头伤口流血也浑然不觉。

“老子好心带他发财, 他却背刺老子!早知道会这样,老子就该把他和他那老不死的阿婆一起埋了!省得他在这里放屁!”

他疯狂地诅咒着,唾沫星子不断往外喷溅。

“杀警察?老子杀的就是警察!”他面孔扭曲,笑得得意洋洋,仿佛在炫耀着什么, “那臭娘们活该!敢咬老子?老子就让她死无全尸!让她连鬼都做不成!哈哈哈……痛快!”

雷骁冷冷地看着他最后的癫狂表演,如同看一摊令人作呕的腐肉。

他平静地对负责笔录的蒋奇说:“记录, 犯罪嫌疑人樊虎,对杀害缉毒警察陈燕、分尸抛尸等罪行供认不讳,且毫无悔意,态度极其嚣张恶劣。”

雷骁走出审讯室, 与姜凌、郑瑜等人汇合,众人视线相接, 眼中是混合着胜利与沉重的复杂情绪。

陈燕以生命为代价, 喊出那句“我是警察!”同时也将线索留给了警方。

现在,樊虎、孟江豪招认杀人分尸罪行。

毒贩刀疤被抓, 供出他背后那一长串人名。

姜凌在心中默默道:“陈燕,幸不辱命。”

英烈之魂永存, 我辈唯有继续前行。

案子终于告一段落,应松茂带着刀疤踏上返城之路。

别离并没有眼泪,只有祝福。

专案组全体成员一起送应松茂离开。

应松茂深深地看了姜凌一眼:“我会给你写信。”虽然刚一开口准备表白就被挡了回去,但应松茂不想与姜凌断了联系。

李振良打趣道:“应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 还有时间写信?”

应松茂很认真地回答:“有时间的。”

同为男人,洛云琛看出了应松茂眼底藏着的情意,在心里哼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我师妹也很忙,她没时间回信。”

“没事,有时间了再回。”应松茂并没有介意洛云琛的态度,冲他主动伸出手:“洛组长,请你考虑一下我的提议,帮我们岳州培训一两个刑侦画像师吧。”

谈到正事,洛云琛恢复了严肃,郑重与应松茂握手:“好,你送人过来,我来带。”

这一点,洛云琛与师父林卫东的态度高度一致。公安系统极需刑侦画像师,多培养一个,就能多破一起案子、多抓一个罪犯。

应松茂向洛云琛道了一声谢,与众人挥手道别。

上了车,车子启动。

透过车窗,应松茂看着熟悉的办公大楼不断后退,那道让他心动、让他牵挂的身影也在慢慢拉远。

虽是匆匆一聚,但应松茂确定了自己的情感。

他知道,姜凌未来会走得很远、站得很高,他想成为能与她比肩的队友,能给她支持与鼓励的坚实后盾。

为此,他会努力。

而姜凌此刻,正在与李振良他们商量什么时候回金乌路派出所,看望一下老同事们。

一下子调走四个人,也不知道老魏他们那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新分配的那两个警校学生能不能顺利接手,调过去的两名警察能否适应新环境。

还有,大家真的很想念胡大厨的食堂饭菜。

忙完了小巷杀人案,雷队给了大家两天假期,正好趁这个机会赶紧回去一趟。

说干就干,刘浩然立马给老魏打电话。

老魏一听他们要回来,立刻扯开大嗓门对着后院食堂方向喊:“老胡,老胡,晚上多做四个人的饭菜,加辣,多加辣椒!”

刘浩然笑得合不拢嘴,挂上电话看向大家:“你别说,老同事就是好,默契!”

洛云琛想跟着,却被李振良嫌弃:“你不能吃辣,去了也是浪费,还要挤后座,别别别,就让我们小组四个单独待一会,行不行?”

自从调到市局,洛云琛就像只粘粘虫一样,没事就晃到心理画像办公室来,这次可是好不容易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可以摆脱,当然不能再把他带上。

洛云琛有些挫败。

苏心婉与庄建柏相视而笑。

察觉到他们在偷笑,洛云琛板起了面孔:“今天给你们上课,准备纸笔和画册,好好听讲,今天每人完成15张画像!”

他以为苏心婉与庄建柏会像他以前一样哀嚎,没想到这两人学习劲头十足,作业越多越兴奋,眼睛亮晶晶、声音响亮:“是!保证完成任务。”

庄建柏兴致勃勃地问:“组长,现在开始上课吗?”

苏心婉也脆生生道:“组长,我马上做准备工作。”

洛云琛叹了一口气,认命点头:“行,现在开始吧。今天教你们怎么辨别五官特征……”

他命苦,当徒弟的时候遇到个卷王师父;当师父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卷王徒弟,唉!

金乌路派出所的食堂,弥漫着热闹欢乐的气息。

绿色油漆墙裙有些斑驳,头顶的吊扇嗡嗡作响,卖力地驱散夏日闷热。长条桌凳油亮亮的,空气里混合着大锅菜浓郁的酱香、米饭蒸腾的热气。

姜凌坐在一群旧日同事中间,略显清冷的眉眼在熟悉的喧闹中也柔和了几分。

“小姜,尝尝!胡师傅听说你要回来,特意做的红烧肉,火候正好!来来来,良子、大伟、浩然,你们也吃啊。”魏长锋这个案件组组长见到昔日自己手底下的四个兵一齐回来,兴奋得整个人都在放光,热情地招呼着。

李振良把一块油亮喷香、颤巍巍的五花肉塞进嘴里,刘浩然则被旁边同事塞了一勺尖椒炒肉,周伟被今天的炒鸡辣得他呲牙咧嘴,猛灌几口凉白开。

几个人都使劲夸着食堂饭菜的口味。

“嘶……够劲儿,还是咱胡大厨这手艺地道啊。”

“对啊,市局那边的菜太清淡了,没味儿!”

“离开这么久,我做梦都在想胡大厨做的辣椒炒肉、白辣椒炒鸡……”

姜凌没有发表意见,但她吃饭速度飞快,眉眼弯弯。果然,美食能让人心情愉快啊。

“小姜,你不在,咱们所里没人送锦旗啊。”一个社区警察笑着打趣,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

姜凌嘴角微扬,露出一丝难得的暖意。

重生第一站就在金乌路派出所,这个温暖的集体给了她接纳、尊重与信任。坐在这简陋却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听着这些像家人一样关心过她的老同事们开玩笑,吃着胡大厨这饱含心意、滋味十足的家常菜,对她这个曾经的孤儿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归属感。

警务大厅那里传来一阵争执声,姜凌耳朵尖,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她快速扒完碗中饭菜,放下筷子走出食堂。

看到姜凌起身,李振良他们三个赶紧端着碗跟了上去。

后院不算大,走出食堂便能听到警务大厅那边的声音,清晰入耳。

值班警察:“你别急,我们先做个记录。”

报警人:“警察同志,你们抓紧点时间啊,我邻居,那个张明辉,他又在打孩子。”

今天的值班警察是新分配到派出所的警校生李秋芸,她说话慢条斯理的:“哦,张明辉,打的是他自己的孩子吗?孩子多大了?”

报警人的声音越听越耳熟:“是,是他亲生儿子,今年七岁。张明辉打孩子那是往死里打啊,砰砰直响,那声音听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

李秋芸依旧不急不慢:“您的住址是哪里?你说的那个张明辉是哪个单位的?”

报警人急得差点哭了:“我听见孩子哭都哭不出来了,只怕是出事了,求求你们,别登记了,快点去看看吧!”

李秋芸丝毫不为所动:“程序我们得走到位,请你等一下,我填完这个报警记录表就派人跟你去看一看。”

姜凌快走几步,从后门走进警务大厅。

报警人就站在服务台前,四十多岁、身材瘦削、面容清秀。她穿着洗得发白、领口有些松垮的旧式印染厂工作服,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粘在额角。她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眼睛里含着泪水。

——还真是熟人,闻秀芬,林晓月的母亲,印染厂职工。去年因为自行车铃铛失窃案,姜凌和她打过交道,帮她摆脱了钱建设的钳制,让她与女儿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轨。

李秋芸和姜凌不熟,但听说过她的故事,一见到她从后门进来,立刻站起身,老老实实地称了一声:“姜老师!”

闻秀芬的视线定格在姜凌身上。

“姜警官?”闻秀芬眼睛一亮,仿佛见到亲人一般冲上前去,一把拉住姜凌的胳膊。

姜凌穿的是短袖,小臂被闻秀芬抓住,肌肤接触,姜凌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

孤儿院成长的经历让她对突如其来的肢体接触有着本能的防御和不适,即使重生后找到了亲生父母,这种深植的疏离感也只是稍有缓解,并未完全消失。

看着闻秀芬眼中那份焦灼的求助,姜凌强行压下了那瞬间的僵硬,没有躲闪,只是轻轻抽出胳膊,温声道:“秀芬姐,怎么了?”

“姜警官,真的是你,你回来了?这真是太好了。你心肠好,赶紧去帮帮小宇吧。”闻秀芬的声音带着哭腔,语速飞快,“就在我们印染厂筒子楼,你以前去过的,还记得吗?我住三楼,张明辉住我楼上,他又在打小宇。”

李秋芸嘀咕了一句:“爸爸打孩子,以前也报过警,我们能怎么办?也只能教育教育。”

姜凌看了李秋芸一眼。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姜凌年纪没比自己大多少,但迎上她那双清冽眸子,李秋芸不由自主地有些心虚,赶紧闭上了嘴。

闻秀芬心中焦急,忙解释道:“不不不,这次真的不一样,那动静像要杀人一样。小宇,我上次看到他胳膊上一大片青紫,他爸说是摔的,可我看那形状,分明是掐出来、拧出来的。谁家打孩子是这样打的?像对仇人一样!”

闻秀芬曾经被亡夫家暴,一看到孩子身上的伤便触及痛苦往事,因此都会格外关注与敏感。

李振良是个有些溺爱孩子的父亲,一听到有人打孩子,立马怒目圆睁:“太不像话了!孩子应该好好教育,管教孩子最多就是打几下屁股,哪能这样下死手?”

刘浩然也皱起了眉毛,转过身问跟着过来的魏长锋:“老魏,闻大姐说报过警,你们教育过,为什么还在继续啊?”

魏长锋叹了一口气:“小宇妈妈去世了,只有张明辉一个亲人,我们能怎么办?难道把他抓起来?小宇才七岁,没人照顾,只能批评教育了。”

李秋芸找出以前的报案记录,认真解释道:“我们上门核查过。张明辉态度诚恳,说只是孩子不听话管教一下。他说胳膊上的伤是孩子调皮磕碰,那个孩子也承认是自己不小心。我们看现场没有其他明显虐待证据,初步判断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应该是邻里误会,对张明辉予以口头警告,进行了教育,未立案。”

姜凌并没有接报案记录。

李秋芸口齿清晰,介绍案情逻辑清晰,姜凌一听便明白了。她点了点头,看向魏长锋:“先前管教钱大荣的时候,我们所里不是搞了个‘家-校-社区’联动机制吗?这个案子也可以用起来。”

魏长锋没有说话。

说实话,姜凌当时制定的这个‘家-校-社区’联动机制非常好,但太耗神。

姜凌团队责任心强、不怕辛苦、不计较得失,跑学校、做家访,和社区干部反复沟通,这才有了这个‘家-校-社区’联动机制的存在。

——对那些让人头痛的问题少年、多次批评教育不改正的家暴者,通过全方位社会监控,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但他们离开后,这个联动机制便没有启动过。

刚分配来的警校毕业生刚入职都有些青涩,熟悉辖区还有个过程,社区干部都认不全,怎么联动?

拿张明辉这个案子来说,亲爸打孩子,问题也并不严重,派出所民警怎么管?

中国式教育,历来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

于是……就有了闻秀芬报警急得跳脚,李秋芸不急不慢填报警记录表的这一幕。

姜凌看出来了魏长锋的为难,没有再问,而是对闻秀芬说:“走!我们跟你去看看。”

派出所警务大厅里,看到姜凌等人匆匆离去,李秋芸与今年刚分配来的警校生吴建斌对视一眼,有些无措地站着。

——闻秀芬到派出所报警,是李秋芸接的警,按流程来说应该是要由李秋芸填完报警记录,然后向组长魏长锋汇报,再决定派谁出警。可现在被姜凌抢了先,二话不说带着报警人处理去了,他们怎么办?

魏长锋看着这两个新人的呆样,不由得跺了跺脚:“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跟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