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耿立华

离开会议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姜凌缓缓坐回椅中,将手中笔记本放在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李振良觑着她的脸色, 狗腿地帮她倒上杯热茶:“组长, 喝茶。”

刘浩然拿着笔记本当扇子, 帮姜凌扇风:“莫气,莫气。”

周伟坐在姜凌对面,有些不好意地说:“那个,我也想帮你说几句,但不知道为什么, 当时会场的气氛好沉重,我不敢。”

李振良、刘浩然也都满脸的歉意:“是啊, 对不起,组长。”

明明是一个小组,但遇到秦铁山怒斥姜凌,其他三个都闭口不言, 他们都有点心虚。实在是当时秦铁山的脸色太难看、眼神太锐利,他们仨给吓着了。

以前在派出所, 也没哪个领导这么凶啊。

姜凌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没事, 这个时候你们要是开口,那就是火上浇油, 反而不好。”

有压力,肯定是组长顶上, 不然怎么带团队?

听到姜凌这话,三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李振良问:“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刘浩然建议:“要不,我们再来细化一下三步侦查法吧?”

周伟:“对,我觉得会上你说得很有道理, 但画脸谱那个环节还可以再细化一下。”

姜凌点了点头。

三人立刻开始行动。

李振良拿来粉笔,在黑板上写下“6·15雨夜杀人案”这几个字。

刘浩然将备份的案件照片贴到白墙上。

周伟拿着笔记本坐在会议桌旁。

一切准备就绪。

洛云琛带着团队过来了。

洛云琛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在会议桌旁坐下:“我也参与一下案情讨论。”

姜凌并没有反对。

刚才会议上洛云琛顶着秦铁山的怒火帮她说话,这份情她领了。

姜凌对他说:“今天会上雷队说有个目击证人……”

洛云琛一听就知道她的意思:“放心,我已经和雷队说了,他等下就把目击证人叫过来,准备画像。不过,当时是深夜,路灯不亮,雨很大,目击证人只看清楚了对方的大致身形,脸没看清楚。”

姜凌道:“画不出脸,那就先空着,画身形,画动作。”

洛云琛笑了:“你这说话的口气,和师父倒是挺像。”

姜凌看了他一眼。

洛云琛忙抬起双手:“好好好,画身形,画动作,我尽力。”

姜凌示意李振良开始。

李振良说:“今天会上,组长已经说过……”

他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关键字句。

——定性质:预谋杀人,报复。

——定方向:倒查过往医疗事故,现场、诊所、医学院观察。

——定脸谱:男,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

姜凌看了一眼组员:“雷队那边主攻传统摸排,我们心理画像组的目标就一个:把凶手从模糊的影子,画成一张清晰、可操作的脸谱,指引抓捕方向。现在,我们就来深挖、细化,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洛云琛也跟着说了一句:“我们刑侦画像组的目标也就一个,综合目击证人以及心理画像组的脸谱,画出犯罪嫌疑人。”

姜凌走到黑板前,对李振良说:“我来说,你来写。”

李振良响亮回应:“是!”

姜凌说:“性质基本可以定下来,秦队今天虽然发了脾气,但最终还是肯定了我们提出的侦查方向调整方案。雷队他们已经安排倒查医疗事故,在这里我建议列一个清单出来,要求重点筛查以下几点。”

李振良飞快在黑板上写字,而刘浩然、周伟则配合着开始在纸上列清单。

“1、涉及护士操作失误或责任争议的;2、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残的;3、事故时间点记录清晰,尤其是接近12点的,这个12点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晚上,但我个人倾向于晚上,这与凶手作案时间基本相符。”

洛云琛举手提议:“可以派人到医学院档案室、卫生局档案馆那里去查,诊所的老档案可能不全,也得想办法去问。”

苏心婉弱弱地补了一句:“凶手遭遇的医疗事故不一定发生在我们晏市。”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她身上。

是啊,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医疗事故,可没说一定是发生在晏市!

这样一来,那范围就太大了。

姜凌皱了皱眉。

沉默几秒之后,姜凌叹了一口气:“只能先这样了,不在晏市的话,我们没办法查。只能靠侦查人员去问,问问上了年纪的人,看他们是否记得。”

李振良提议:“那我们重点转到观察点吧,组长不是说了吗,凶手希望被看到,他会回到案发现场或者死者经常活动的地方。”

姜凌看向刘浩然:“浩然,你根据地图,把诊所、现场巷口、医学院护理系大楼三个点的最佳观察位置、视野范围、人员流动高峰时段做张表,标注清楚,特别是护士上下班的确切时间。”

刘浩然立刻应声:“是!”

姜凌看向众人:“大家一起讨论,凶手在观察点可能会有哪些微表情、肢体语言或行为模式上的特点?大伟,你负责整理成清单,整理好之后给蹲守的同事一份,便于识别。”

“是!”周伟拿着笔记本,边说边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汇总出不少。

——停留时间长,而且没有合理目的;

——视线过度聚焦特定目标,比如穿制服的护士、警戒线区域,回避与周围人自然交流;

——面部表情可能出现短暂的满足、专注甚至紧张,与周围环境情绪不符;

——有反复出现的掩饰性动作,如摸下巴、推眼镜对警察或警车出现异常敏感,比如过度回避或刻意装作不在意

……

会议进行到这里,洛云琛若有所思。

姜凌小组对微表情心理与行为研究透彻,对他也很有帮助。

洛云琛开始琢磨,一个打算杀人的男人,在突然遇到一个路人,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撞上?撞在肩膀还是胳膊?他会有什么反应?会给目击证人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角度?

——所有这些细节,都对他接下来的画像有帮助。

待周伟完成清单之后,姜凌指向黑板上的“定脸谱”这三个字,再次强调:“男,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或长居。”

停顿片刻之后,姜凌拿起粉笔在黑板右侧空白处画了一个大圈:“现在我们就来重点细化他的心理脸谱。”

姜凌看向众人:“医疗系统辅助工种,这个范围挺大的。”

刘浩然很积极地举手:“我知道、我知道。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乐诊所的设备维修、护工、清洁、保安、仓库管理、食堂后厨、救护车司机、担架员,这些都算。”

周伟补充道:“还有呢。比如说为医院、诊所提供服务的医疗器材公司外派维护工、药品配送员、医疗垃圾清运工,哦,对了,还有附近固定摊贩,也能天天看到护士上下班。”

刘浩然主动请缨:“没事儿,这个我来。我可以对照电话黄页和单位名录,梳理一下人员名单,按岗位、年龄、居住地整理,可以吗?”

姜凌赞许点头:“挺好。”

解决了工种问题之后,姜凌引导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普通、老实”这两个词上,并用粉笔重重在下面划了两道横线。

“这是一种伪装。”姜凌目光悠远,仿佛看到前世排查的画面。

——侦查人员一次又一次排查,次次凶手都在名单之上,可是经过询问,因为没有作案时间、没有作案动机、邻居风语很好……很快就把他给排除掉了。

李振良想到了陈安平:“老实人,也不是没有脾气。只是闷着,平时不敢反抗,显得比较老实吧。”

刘浩然也同时想到了陈安平:“像陈安平,凶起来吓死人。要不是我们及时出手,只怕真会出事。”

周伟想了想:“老实人,闷葫芦、话少、独来独往、存在感低,这样人在排查时领导同事邻居都会说一句:这人老实,没啥问题。但是,我建议雷队他们在排查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所谓的老实人、太普通容易被人遗忘的人,一定要多问一问,他有没有独居?性格是不是比较孤僻?家庭关系是不是冷漠或异常?案发时间段的行踪是不是含糊其辞?”

听到大家的话,洛云琛感觉有些手痒。

他拿起一支笔,开始在白纸上画画。

憨厚的微圆面孔、圆圆的眼睛、平直浓密的眉毛、宽宽的眉间距、厚厚的嘴唇……

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一张普通男性的面孔便跃然纸上。

洛云琛放下笔,将肖像画举起,对着姜凌晃了晃:“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人?”

所有人都探过脑袋来,看着洛云琛刚画好的人像。

刘浩然撇了撇嘴,指着眉头位置说:“你这画的也太讨喜了。你看,这么宽阔的眉间距,一看就是胸怀宽广之人,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

李振良也摇头:“这圆圆的脸庞让人感觉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

周伟:“唇厚说明重感情,你这画的也不普通啊。”

洛云琛张了张嘴,有心要辩解几句。但转念一想,他将这张画放在一边,低下头继续画了起来。

一边画一边在心里嘀咕。

眉间宽说明胸怀宽广是吧?那我给你画窄点!

圆脸太憨厚是吧?那我给你画个大马脸!

唇厚重感情是吧?我给画个薄薄的!

这一回,洛云琛画得很投入。

他在脑海中搜寻着到监狱写生时见过的无数张罪犯的脸。

阴险的、狠毒的、狡猾的、绝望的……

无数张面孔在洛云琛眼前闪现。

普通,能完美隐藏在人群之中;

变态,杀完人还要回到现场观察警方反应;

执着,雨夜也要坚持将时针调到十二点。

相应的,这些特征也会反映到面部。

他的五官并不完美;

心底藏事,偷偷观察,会让他带上些鬼祟之气;

执着之人,他的眼神会比较坚定。

脸部、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脖子……

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

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成长环境,都会在脸上镌刻下不同的印记。

洛云琛在脑海里快速拼凑人像。

在雨夜残忍杀害女大学生、让雨水冲刷掉所有物证,这样一个凶手,绝非善类!也绝非普通人。

画像终于完成,洛云琛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

他将画纸重重往桌面一拍,右手炭笔一搁,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畅快!”

姜凌凝神看去,瞳孔微缩。

这张脸……她有些眼熟!

如果眼角加点鱼尾纹、脸上添点皱纹、嘴角再往下耷拉一点,那他就是2024年12月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耿立华。

耿立华的犯罪档案随之浮现在姜凌的脑海。

档案编号:JJ-2024-1215

姓名:耿立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6年7月19日

入狱日期:2024年12月3日

入狱年龄:68岁

刑期:有期徒刑12年

罪名: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

耿立华伤人案当时还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热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耿立华之女耿思敏是南江市仁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她在2024年11月15日为患者张石雄进行一台高难度脑膜瘤切除手术后,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及术后并发症于11月25日不幸离世。

患者之子张强认为其父死亡系耿思敏“手术失误”所致,多次在医院闹事、辱骂耿思敏,并向院方及卫健委进行不实投诉。

11月28日下午,张强再次前往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区,堵截并持续辱骂耿思敏。在争执推搡过程中,张强情绪失控,用随身携带的金属保温杯猛烈击打耿思敏右手前臂及腕部多次,致其当场倒地,痛苦不堪。

耿立华当时恰好来医院给女儿送饭,目睹了女儿被袭击的全过程。据目击者称,耿立华在看到女儿被打倒瞬间,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随即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中抽出一把家用剁骨刀冲向张强。

周围医护人员和保安根本来不及阻拦,耿立华持刀向张强肩颈部、背部及手臂连续猛砍数刀,造成张强大出血,当场休克。现场血迹喷溅面积巨大,场面极其血腥混乱。

耿立华在行凶后并未逃离现场,将刀扔在地上,跪坐在昏迷的女儿身边,直至警方到达将其控制。

警方介入,受害人张强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左臂丛神经严重损伤,颈背部多处深达肌层的开放性撕裂伤伴大量失血,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构成重伤二级,遗留严重残疾。

被张强打伤的耿思敏右前臂尺桡骨骨折,右手腕部严重挫伤伴尺神经损伤。虽经多次手术,但尺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导致右手精细动作功能永久性严重受损,无法再执刀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医生职业生涯被彻底终结。

案子的审判结果很快就下来了——耿立华犯罪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但鉴于其系目睹至亲突遭严重伤害后临时起意、事后未逃离、认罪悔罪态度良好,且受害方张强对引发本案存在重大过错,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张强亦因故意伤害罪被另案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入监初期对耿立华进行心理评,发现他存在严重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总是不断回忆女儿被打时的场景,并反复表达出自责与悔恨。耿立华的这份自责主要是对女儿前途的担忧,他并不后悔砍伤张强,一提起张强便咬牙切齿,觉得是张强毁了女儿。

经过药物及心理疏导后,耿立华的情绪趋于稳定但极度消沉,身体状况堪忧,寡言少语,极少与他人交流,对过往经历讳莫如深。平时主要的爱好是阅读医学期刊以及与女儿通信。

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1994年6月15日,柯小雨被害。

此时的耿立华38岁。

柯小雨是他杀的吗?

耿立华入狱时,姜凌曾看过他的个人档案。

虽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却记录着耿立华经历过的那段人生。

耿立华出生在晏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机床厂技工,母亲是纺织厂女工。他是家中独子,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困难、大革命运动,学业中断,16岁就进入晏市机械厂当学徒工。

1978年,22岁的耿立华调入晏市医学院设备科,成为一名医疗器械维修技工。凭借刻苦钻研,成为科内技术骨干,尤其擅长精密手术器械及早期影像设备的维护。

1980年与同厂女工赵淑芬结婚。赵淑芬性格温顺,身体较弱。1982年,女儿耿思敏出生,成为耿立华人生最大的希望与寄托。他对女儿倾注全部心血,期望极高。

1985年,妻子赵淑芬因子宫肌瘤在晏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发生严重感染,引发败血症,经抢救无效于术后第7天死亡,当时耿思敏才三岁。妻子去世之后,耿立华没有再娶,独自一人抚养女儿耿思敏,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生活重心全都放在了女儿的生活与学业上。

耿立华长期在晏市医学院设备科工作,后医学院并入晏市大学,设备科升级为医学工程处,耿立华继续担任高级技师,因为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2011年提前病退。

工作期间,耿立华技术精湛,寡言少语,责任心强,但对工作要求近乎苛刻,尤其对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流程异常关注,常因此与护士、供应室人员发生争执,被认为过于较真、脾气古怪。他与同事关系疏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要说耿立华这个女儿,真的很优秀。

耿思敏自幼聪慧勤奋,在父亲严格要求和自身努力下,高考考入国内顶尖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八年直博,毕业后成为南江市仁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可以说,耿思敏是耿立华一生的骄傲和精神支柱。他退休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照顾女儿生活、帮忙带大了外孙女,关注女儿的事业发展。女儿在神经外科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副主任医师,是耿立华晚年最大的慰藉和生存意义所在。

因此,当耿思敏被张强伤害时,耿立华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将身强力壮的张强砍成重伤。也因此,法官在判决时只给了十二年刑期。也因此,社会大众对他的遭遇很同情,甚至把他包装成“勇敢守护女儿的好父亲”形象。

如果不是因为说梦话被狱友举报,恐怕狱警也会觉得耿立华是个不错的人,只是一时冲动才犯下大错。

姜凌一边回忆耿立华的档案信息,一边暗自琢磨。

耿立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生活极其简朴,近乎清苦,对女儿以外的人和事显得冷漠。在邻居和旧同事眼中,是个老实巴交、有点怪、很疼女儿的倔老头。

再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柯小雨是耿立华杀的吗?

耿立华此时38岁,在晏市医学院工作,长相一般、性格孤僻,本地居民。

完美符合“25-50岁,医疗系统辅助工种,普通、老实,本地人或长期定居”的心理画像。

而且,他妻子因术后感染而死,早年丧妻之痛深埋心底,可能会形成对医疗安全、尤其是手术环节的极度敏感、焦虑与不信任。这种情绪在妻子去世后长期发酵,可能曾被某些事件触发,让他起了杀心。

——他有杀人动机。

他能因为女儿被多次投诉便随身携带刀具,能在女儿被打时怒吼出刀,说明个性偏激、冲动,有暴力犯罪倾向。

前世虽然没有给耿立华定罪,但今天洛云琛画出来的这张人物肖像,成功触发耿立华的罪犯档案,也让姜凌警醒。

可以先将耿立华列为重点嫌疑人。

虽然他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老实巴交的人,但因为工作稳定、爱女如命,同样也可能会被侦查人员忽视。

想到这里,姜凌看向洛云琛,眼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师兄,画得挺不错。”

洛云琛此刻正是得意非凡的时候,被表扬了依旧不忘自我夸赞:“那可不?和师父学了这么久,今天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

姜凌拿起画像:“好,我去找雷队,查查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