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神医妖道[番外3]

◎百代千秋后,犹闻来者夸◎

“……这一年被称作共和元年。天庆皇帝的死掀开了共和历的新篇。从此,夏国取代大楚王朝,屹立在世界文明的中心。”

“而夏国的第一任执政者就是万民推选的崔元首。”

“……他终结了上千年的封建帝制,一手开启无君的时代。从此,天下为公。”

四周变幻的虚拟景象定格在最后一幕画卷,那是千年前著名画家亲手所绘《普天同庆图》。

画卷中,是跪在刑场上的天庆皇帝,以及在他周围数不清的站立观刑的黎民百姓。

而人群的中心,是一名年轻道人的身影。无数人簇拥着他,宛如众星高捧明月。

千载之下,这一幕始终不朽。

历史老师的声音如潺潺流水从学生们耳边淌过。角落里,迷迷糊糊的少年目光恍惚一瞬,他似乎听见来自千年后的声音。

“此后千年,偶有野心家企图复辟帝制,却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被人民群众掀起的浪潮淹没,万般谋划化为空谈。”

讲台上,代课的历史老师讲完《从封建帝制到人民共和》的第一章 ,开口提问道:

“……有没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说说听讲的心得。”

台下顿时有学生踊跃举手。

被老师点名的一个女生站起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讲了崔元首冲冠一怒为百姓,推翻帝制建共和,科技强国一统四海。”

“在这之前,我们诸夏文明虽然领先其他文明,但领先有限,一直在农耕文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怪圈中打转,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内耗……”

“夏国建立之后,我们终于突破内耗的怪圈,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周期律,一路领跑,把其他文明甩得车尾灯都看不见!”

她越说情绪越是高昂,灿烂自信的笑容极富感染力:“崔元首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做下不可思议的创举。废奴,重商,发展科技,鼓励求知,将所有的陈规陋习都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旧时代被压迫的人都站了起来!”

“男性与女性,地主与佃户,昔日的嫖客与娼妓,大家都同等沐浴共和之光,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长长一段话不带一丝磕绊地说完,她还想继续,讲台上的历史老师赶紧止住了她。

作为临时代课老师,她对班上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只是点头夸赞道:“看来这位同学提前做过预习,课外时间也有了解历史。你讲的许多已经超出第一章 的范围,很多内容我们接下来才会讲到……”

女生意犹未尽地坐了下去。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第一堂课就是代替生病的历史老师兼班主任,代课老师难免有几分紧张。谁知她目光一扫,却看见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上,神情怔怔的少年。

长得倒是挺好看的,眉目清秀俊朗,比时下校园剧的男主有气质多了。偏偏睡眼朦胧、神游天外,一看就是没认真听讲!

历史老师微微皱眉,犀利的目光宛如两柄匕首投了过去:“最后一排靠窗的男生,对,就是你,起来回答问题。”

少年站起身来,眼神莫名。

“……有人说,夏国代替楚朝,百姓依旧是被统治者,只是皇帝换成了元首。这个说法对吗?皇帝换成元首的意义何在?”

历史老师倒也没有特意为难他,先提了个简单的问题。

话音落下,教室里一阵窃窃私语,无外乎便是“又是无良公知带节奏”、“这题我七岁的妹妹都会答”云云。

“前者天下为私,后者天下为公。”

少年不假思索地答道。

“皇帝只在一家一姓的血脉中流传,而元首是从天下百姓中走出。皇帝换成元首的意义在于,黎民百姓不再是所谓天子的子民,而是诸夏的主人。”

又问了几个问题,见他对答如流,历史老师微微点头,口吻温和许多:“好了,你坐下吧。下次上课不要再走神。”

“同学们,翻开下一章——”

“诸夏能领跑世界上千年,在每个关键节点承担起历史使命的先辈功不可没。以崔希夷为代表的‘共和群星’尤其如此。”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千年前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体验共和初期的艰险与浪漫。”

讲台上,历史老师渐渐挥洒自如。

讲台下,靠窗的少年再次出了神。

他的目光环顾着这间窗明几净的教室、室内一教一学的师生,而后缓缓扫向窗外。

云雾缭绕,一幢幢悬浮的摩天大楼、宫阙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古典与现代交错之间,透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幻美感。

……不对,他现在可不就穿越时空了吗?死亡的长眠尽头,竟然是千年后的世界?

他听见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耳边飘过。

“……夏国开国功臣,一生战无不胜、被誉为十大元帅之首常以周常元帅……”

“……出身贱籍、自强不息,夏国历史上第一任女性财政部长虞曼语……”

“……从封建皇朝义军首领到新时代进步楷模、活到老学到老的方鼎将军……”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数学家、也是第一位留名于史的女性数学家周雁……”

“……”

随着历史老师一一介绍其事迹,展开昔年群星璀璨的时代,学生们或是惊叹或是好奇。

在千年后的他们看来,那无疑都是史书上的传奇、与不朽的时代一同不朽的英灵。

殊不知一只来自千年前的英灵已在这个时代苏醒,没有原身记忆的他沉默地聆听。

千年的时光实在太久,久到人类已经脱离地表,住进天空之城。久到千年前他亲身经历的往事,俱已化作故纸堆中的青史。

……时光已掩埋他所熟悉的一切,故人都化作尘土,唯有夏国历经千载依旧伫立。

这是他们奋斗一生,留在这片土地上最深的痕迹。一如他所传播的思想已化作文明的精神。

而有幸渡过漫漫时光长河,亲眼见证自身努力不曾被辜负的他,何尝不是天幸?

第一节 历史课结束,第二节依旧是历史课,历史老师无比丝滑地进入下一章。

“我们都知道,共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崔元首前后执政两届,夏国在他手中度过了最艰难的转型期,也是夏国高速发展的十六年。”

“从北方草原到南方丛林,从大陆到海洋,短短十六年,夏国拓土三倍有余,四海归一,再无华夷之别……”

虚幻的地图在所有人四周展开。一瞬间,教室仿佛变成了缩小版的古夏国地图。

看着夏国的地盘从小小的一团向四面八方不断扩张,每个人脸上都升起自豪之情。

而后,一样又一样科技成果以虚幻投影的形式在半空中浮现。人类的智慧结晶仿佛化作群星,闪耀于历史长河恒久的天空。

“在崔元首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夏国科技蓬勃发展,人才宛如井喷,崔元首在任最后一年,第一台蒸汽机成功问世……”

“之后,他遵守‘元首不得连任两届以上’的规定,坚决推辞第三次连任……”

“当时甚至有不少人想拥他为帝。得知此事的崔元首狠狠训斥过以向豹将军为首的几名老部下,还把他们重新送去接受思想教育……这件事传开后也被引为笑谈。”

“此外,崔元首的挚友,诸夏赫赫有名的军神之一,也是夏国开国功臣的常元帅,在日记中提及,其实崔元首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只是夏国刚刚建立,又废除封建帝制,开创前所未有的局面,其强大显而易见,但最强大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身为开创者的崔元首不得不亲自坐镇。

“其实在他看来,十六年时间都太久。久到图谋不轨之人会生出家天下的想法。”

“我们也知道,崔元首说对了。共和一百年,崔元首去世。夏国迎来复辟帝制的风波,主导者就是新任元首王若河。”

“……他连任两届,在元首之位上坐了十六年犹不满足,还企图长长久久坐下去,传之子孙,名为元首,实为皇帝!”

听到“王若河”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学生们不由纷纷撇嘴,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屠龙者终成恶龙啊……”

“纯纯背叛阶级的跳梁小丑!他是什么出身?追溯到太爷爷那一代还是奴婢,没有崔元首,他世世代代都是贱籍!放在封建王朝,哪有他出头的机会?”

“新时代给了他机会,转头他就拥抱帝制!他不会以为当上元首是因为他聪明过人吧?难道旧时代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人?再聪明的人在封建帝制下都是牛马!”

“——这种人被百姓推翻,简直再正常不过。体验过没有皇帝的感觉,谁还想给皇帝当牛马?有好好做人的机会都不要?”

“开历史倒车,自取死路!”

“从他之后,连任成了历史……这算是王若河为夏国所做的最大贡献吗?”

“嗯,大家认识很深刻啊,看来政治都学得不错。”历史老师放任学生们讨论了一阵,笑着开口,“所以说这一章最后的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答案了吧?”

“为什么都说崔希夷终结了封建帝制?明明在他死后就有王若河企图复辟,千年以来,举反旗称帝之人同样络绎不绝。”

“原因很简单,百姓不承认他们。没有黎民拥戴,所谓‘皇帝’不过是割据反叛势力。”

“——他们的存在只是一时的残灰复燃。在时代大势的照耀之下,终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