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神医妖道39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苍生◎

广德二十六年的六月,于合县百姓永生难忘。许多年后,双鬓斑白、牙齿脱落的老人躺在藤椅上,仍不忘与儿孙絮叨此事。

“……瘟疫你们晓得的吧?放在我们那时候,染了瘟疫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

“……一开始还能动几步,后来路都走不动了,人也没力气。我在屋里躺着,水米不进,手脚一时凉一时热,好几次梦见地下的阿父阿母,梦见他们要带我走了。”

“我就在梦里哭啊,跟他们讲儿不孝,还没给家里留个香火就来见阿父阿母……”

忆及往事,老人浑浊的眼睛不由湿润。

未曾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等待死亡的短短一个月,于他们是何等的煎熬。每一日都会看见熟悉的人或陌生的人倒下,谁也不知死亡何时降临于己身……

死去的人不曾入土,活着的人只是等死。被绝望所笼罩的城池,与人间地狱何异?

眼前似乎浮现出死去的亲朋故友,老人剧烈地喘了一口气,浑浊的眸子却亮起来。

他仿佛回到多年之前,那个璀璨的黎明。

少年道人踏着朝阳走出医馆,他的使者踏上一条条街道,进入一间间屋舍,向每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送来天大的好消息。

那一日,欢呼声响彻全城。

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活力从油尽灯枯的躯体中燃起,每个人都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驱疫方子有了,痊愈还会远吗?他们要做的只是相信小道长,不要倒在黎明之前。

“……你们年轻人还嫌汤药苦、汤药难闻。我们那时真是争先恐后……现在想起来,哪里是苦药汁?比蜂蜜水还甜哟。”

老人一遍又一遍讲述着当年的故事,仿佛要讲到生命的尽头,一辈子都不会腻烦。

他的千般感激只化作一句话。

“还好有玄微真人……”

那个人的出现驱散了绝望的阴云。

他的存在为每一个人带来了光明。

越殊一行人入城后,守在城外的刘县尉坐立难安,几乎每日都会到城门口转一转。

他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

……是噩耗,还是奇迹?

这一日,刘县尉照例转悠到了城门口。黑洞洞的大门宛如巨兽张开的大口,风和日丽的表象之下,是死寂的雷霆与暴雨。

他静静看了一会儿,突然开口:“崔公子入城已过几日?”

门口的卫兵一呆,反应过来后,连忙答道:“县尉大人,这是第七日了。”

“第七日了啊……”

刘县尉吐出一口气,幽幽一叹。

看来人多半是回不来了……

红日初升,大放其光。他抬头仰望天边的朝阳,脑海中却浮现出少年道人的脸庞。有一说一,其风姿气度真乃他平生仅见。

……果然,瘟疫是无解之疾。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终究为一时轻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却在此时,欢呼声起。

由远及近,由弱到强的欢呼声宛如一波又一波无形的浪潮,从“巨兽”之口汹涌而出。

城门口,众人侧耳聆听,确认并非幻觉,一时面面相觑,眼底流露出深深的迷惑。

好半晌,有人战战兢兢开口。

“他们这是……疯了吗?”

刘县尉没有说话。

其实,还有一个可能……

他的思绪被一阵坚实有力的脚步声打断。

有人从城内快步冲出,宛如一座高塔向他们冲来。

卫兵们下意识想要拦截,这高塔般的汉子却在城门之前止步。刘县尉认出来人的身份,是前几天入城的人之一。

他突然生出些不切实际的妄想,目光赖时定定落在来人身上,透着不自知的热切。

向豹对刘县尉心中所想一无所知,他只掏出一张写满药材与治疗方案的纸来,不折不扣地执行越殊交代的任务:“祛疫之法在此,小道长有言,还请配合!”

话音落下,周围鸦雀无声。

震撼、狐疑,与不解在每个人脸上交替,让他们的神情看上去说不出的怪异与滑稽。

直到向豹再三开口,他们才露出如梦初醒的表情。有人依旧不信:“骗人的吧?”

“……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多年后,回顾当年这场几乎波及兖州的瘟疫,作为不能忽视的功臣之一,刘县尉受尽了后来者的赞美,他却并不居功,反而用万分谦卑的口吻如此说道。

……但凡他因质疑而不肯配合,必将沦为兖州的罪人。多耽误半日都不知会害多少人。

而更令他庆幸的是,最初的最初,没有拒绝玄微真人入城。

否则,难说祛疫之法能否诞生,合县、兖州,乃至天下千千万万百姓,都将一次又一次面临瘟疫的威胁。

说话时,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尤为感慨。

没想到他区区一介小人物,竟然一度主宰千千万万百姓的性命,影响历史的走向。或许只是一念之差,却改写无数人的命运。

越殊独创的《祛疫方》,确有祛除疫病之效。有刘县尉的配合,缺失的药材得到补充,合县百姓的病情接二连三好转起来。

成功攻克瘟疫的消息从合县传往四面八方,附带无偿向外传播的《祛疫方》,一时掀起千层浪,平静的杏林中刮起风暴。

高明的医者并不少,他们并不缺乏眼界与思路,看过《祛疫方》后纷纷恍然大悟,对此方的创造者生出由衷的佩服与敬仰。

早在越殊于合县埋头研究之际,兖州大大小小十余县已爆发瘟疫。如今得了《祛疫方》,众多医馆、药铺如获至宝,染病的百姓也不再被避如蛇蝎,反而成了“见猎心喜”的大夫们试验新方子的最佳对象。

由于“玄微”这一道号已经与反贼绑定,担心官府会因此下场干涉,禁止《祛疫方》的传播,越殊头一回亮出了姓名。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患被《祛疫方》从死亡线上拉回,崔希夷之名顿时传扬开去。

偶有卑劣者企图隐瞒《祛疫方》的来历,独占此滔天之功,殊不知秘方非其独有,更多的人知晓崔希夷之功,颂扬他的名。

千年之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为他封神,一代又一代树立的庙宇是独属于他的丰碑。

早在送出《祛疫方》的第一时间,越殊就通过金手指的提示知晓最终的结果。

[真名:越殊]

[魂能:7]

[寿数:?]

[功德:?]

[备注:一场波及数州的大疫被你提前掐灭于襁褓之中。往后千年,余波不止。]

倘若说[寿数]一栏的问号是因为越殊已然挣脱命运的安排,那么[功德]一栏的问号则是因为他所获得的功德难以统计。

——《祛疫方》的诞生,意味着困扰人类上下数千年的瘟疫终于被战胜,越殊因而间接改变未来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未来因为瘟疫死去的人提前获得了拯救。

光幕宛如卡帧一般一阵变幻,终于停下来时。越殊发现[备注]内容已翻天覆地。

[备注:献祭功德之光,将获得命运垂青。微小的幸运铢积寸累,酿成奇迹。]

这是看他功德太多,主动刺激消费?

越殊顿时冒出一个念头。

虽则如此,体验到*其中好处的越殊毫不犹豫地上了钩。为改写梦中所见的未来,他将踏上新的战场,实力与运气缺一不可。

数不清的金色光点再次化作燃烧的群星,越殊得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欣赏一场浩浩荡荡的流星雨。沐浴在光雨之中,他隐隐感觉有冥冥中的无形之力降临。

……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垂青?

自然而然的直觉告诉他,倘若选择细水长流,至少一年,他都将体验欧皇的快乐。

而一旦选择“毕其功于一役”,他说不定能加载[位面之子大魔导师]一日体验卡。

功德清零,越殊却是心情大好。

他对接下来的计划更有把握了。

纵使出现些许意外,命运的垂青也会修正意外,让一切向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马嘶声中,合县被甩在身后。越殊沿来时的道路返回,向兖州与冀州的边界而去。

天光晴好,秋风宜人。

少年道人的唇角微微上扬。

几人随行在他身侧,问出口的话语被风吹散:“小道长,我们这是要回幽州吗?”

尽管不明白越殊为何选择折返,而非继续南下,但几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服从性强。无论越殊去哪里,他们只管跟着就是了。

“……不错,回幽州。”

少年道人一骑当先,头也不回:“在此之前,我另有要事。”

新帝的使者已经踏上前往幽州的路。突厥的大军同样如此。

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越殊并不觉得凭他一己之力便可扭转战局。战场上,他需要更多的帮手。

白霜奔驰如电,道袍猎猎飞舞,长风拂过少年道人的发梢,他遥遥望向前方的冀州。

心头浮现出一连串义军的名号与地盘,越殊在其中飞快筛选合适的目标。

“玄微上师”的旗帜依旧在冀州之地飘扬。借他的名号这么久,总该假戏真做一回……

踏入冀州后,遣向豹与王阿大先行一步回幽州,替他送信,越殊的脚步慢了下来。

他一路收集如今各路义军的讯息,与记忆中的情况一一映照,而后一一找上门去。

哪些人只当“玄微上师”是虚假的精神领袖,哪些人将之视为真正的精神领袖,越殊看得分明。他曾随手种下一枚枚思想的种子,是时候继续浇水施肥了。

昔日,他曾说“贵贱无等”。

而今,他要说“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