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出发去京城

*

何仪何曼在舞阳城外盯梢, 盯一百多里外的临颍城外的情况。

那边刘辟和黄邵刚死,这边立刻派人去舞阳城找城里的官员谈判。

他们汝南黄巾只在外出劫掠的时候能凑到一起,和袁术有联络的只有刘辟一个, 只要刘辟一死,他们就是身家清白的好黄巾。

人少的话谈判有风险,现在他们还有六七万青壮劳力, 荀太守连颍川本地的黄巾都能收编, 他们汝南黄巾没怎么抢过颍川百姓肯定也能被收编。

他们大部分都是青壮劳力, 就算不放心让他们当兵, 给他们点粮食让他们种地干苦力也行。

以劫掠为生不能长久, 干苦力也比饱一顿饥好几顿强, 何况那些被收编的黄巾同行一天能吃三顿还月月都有肉吃。

如果这就是失去自由的代价,他们所有人都会争着抢着失去自由。

躲在舞阳城外的何仪何曼开始投降,临颍城外那些弄死首领后的黄巾部众更是着急,刘辟等人一死立刻就放下武器跪成一片, 把城墙上防守的兵丁看的一愣一愣的。

没人关心留在后方指挥的刘辟等人怎么才能死在来自城墙的乱箭之下,反正人已经死了, 实在有意见的话可以去阴曹地府告状, 等他们也死了再好好掰扯。

总之就是,双方都很满意,局势一片大好。

所有的黄巾降卒都要种地劳改,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归典农校尉贾诩管。

新来了那么多壮劳力, 晋升为典农校尉的贾校尉开心的很, 当天就将统计好的名册要了过去。

种田有讲究, 先前那些手握大量良田的世家不知道研究农书就知道压榨农人,良田放到他们手上简直是暴殄天物。

可惜前些日子只抄了那些犯事儿的大家族, 颍川这地界儿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抄完那些犯事儿的之后回头一看剩下的更多。

虽然现在归公的田产已经很多,但是人哪儿有嫌良田多的,就是把整个颍川郡的田产全都归公他都没意见。

辛苦他一人,造福千万家,他贾文和就是这么舍己为人的大好官。

何仪何曼看到前来安置他们的官员惴惴不安,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点脊背发凉的感觉。

他们打听过了,颍川的黄巾降卒待遇非常好,所以从招安到现在连一个外逃的都没有,连打探消息的弟兄传回消息后都不愿意再离开。

都是黄巾降卒,没有意外的话他们的待遇也不会太差。

“大哥,这位贾校尉什么来头?”何曼小声问道,“瞧着平平无奇,怎么一眼看过来我腿都软了?”

何仪摇摇头,“先听这位校尉大人怎么说。”

他们打探消息也只能从降卒中打探,上哪儿知道上头的官是什么来头?

别问他,他也腿软。

吕大将军只管打仗不管战前战后的安排,战意盎然的出门满头雾水的回去,直到新来这六七万俘虏都被安排妥当都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他的功劳。

说算吧,他好像什么都没干。

说不算吧,他带的兵迎的敌为什么不算?

孙家虎崽子也想问,这算他首战告捷吗?

虽然他只是个历练打杂的,但是好歹也上了城墙,应该算他出战了吧?

荀小将军觉得算。

能让对面黄巾首领“背后身中八枪自尽而亡”也是能耐,别管那些黄巾贼到底是冲着什么投降,就问交战时有没有吕大将军在场?

既然有吕大将军在场,那么就能有理有据的表功。

顺便还能再加个江东小霸王。

说起来有点心酸,眼看着就要过年,虎崽子眼巴巴的等着家里人来颍川团聚,但是乌程侯那边前两天又送消息过来说是要把老婆孩子留在身边过年。

当时虎崽子正在临颍的城墙上看城外乌泱泱跪了一片的黄巾贼,并不知道他亲爱的父亲不要他了。

也不对,乌程侯的意思是大儿子想去谯县就过去,不想去的话就等到年后再和家人团聚。

老父亲大概知道自己不占理,所以送信都没敢往自家送,而是送到荀小将军手里让荀小将军帮忙转告。

荀小将军表示,如果这么干的是他爹,他会让他爹知道被眼泪淹没的是什么感受。

但是这么干的是别人家的爹那就没事儿了,他看热闹就行。

好在荀小将军不是什么恶趣味的人,转述完之后就给孤零零的虎崽子安排了新活儿,“平定黄巾是大功,策弟随温侯迎战也当表功,过两日随我一同前去洛阳如何?”

孙策立刻把他那不靠谱的爹抛之脑后,“真的?我也能去?”

荀晔听着有点耳熟,然后就想起来前些天让这小子跟吕大将军去迎敌的时候这小子也是这个反应。

乌程侯啊乌程侯,你怎么把孩子养成这样了?

能去!当然能去!

他们虎崽子去京城转一圈回来就是正经的官,定让乌程侯大吃一惊。

不就是过年没法一家团聚?他全家都在并州他说什么了吗?

“回去收拾收拾,没有意外的话后天早上就出发。”荀小将军拍拍小老弟的肩膀,甚至想让这傻小子出门在外得多长几个心眼儿,最好知道亲爹没有“义父”靠谱。

但是他怕乌程侯回来找他麻烦,最后还是无奈放弃欺负人。

孙策没想到什么都没干论功行赏的时候也轮得到他,当即乐颠颠的回去给他爹写信报喜。

他发现了,跟着大哥混比跟着亲爹靠谱多了,从今天起、不对、从刚来颍川的那天起,他就是大哥最忠诚的小弟。

荀晔摆摆手送走傻乐的虎崽子,然后回去催他们家奉孝叔尽快把比请功的奏表写出来。

他们此番进京一来要进献曲辕犁二来要汇报战况,顺便给天子和杨太傅送几本书当年礼,前两件事都需要正儿八经的走流程,所以得找个笔杆子帮忙润色。

他已经干了出主意的活儿,文书工作不能再让他干。

郭嘉:……

每当他觉得他们小将军能独当一面的时候,这小子都得嘚瑟几下让他打消之前的念头。

稳当不了一点儿!

还好有稳重的他在,不然可怎么好?

郭鬼才把写好的奏表递过去,然后问道,“再过半个月便是岁首,真要这时候进京?”

“颍川离洛阳近,我们顶多在那儿待三天,回来不耽误准备过年。”荀晔已经算好了,“第一天到驿馆修整,第二天上午参加早朝下午和天子谈心,第三天就能满载而归。”

他带着那么多东西进京,朝廷就算不给他升官也会有各种赏赐,不用想也是满载而归。

郭嘉叹了口气,“好吧,我待会儿再去找温侯说几句。”

荀晔收好奏表,再看看他们家奉孝叔的表情,然后才提醒道,“志才叔已经去了。”

他已经强调了好几遍此番进京不是为了挑衅王允,但是身边的谋臣们都不觉得行程能一帆风顺。

不是信不过他,是信不过王允。

王司徒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坚贞不屈的名士,甚至连一句反驳的话都听不得,除了不像董卓那样看谁不顺眼当场就杀外其他没有任何区别。

他这次进京怎么想都不会太低调,在王允看来很可能就是不怀好意过去找茬,就算他不主动挑衅,王司徒大概率也会搞出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驶得万年船。

虽然他是颍川主官,虽然他平时表现的很靠谱,虽然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好小伙儿,但是在一众谋臣眼里,他依旧是个需要保护的玻璃娃娃。

就……

郭嘉啧了一声,“志才去叮嘱也行。”

荀晔耸耸肩,没再说话。

看身边人这态度,他应该还能再拿“我还是个孩子”的理由横行霸道几年。

问就是不懂事,问就是还小。

对面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人,好意思和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起冲突吗?

招式虽老但好用,只要他还没加冠没正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就一直能用这招。

二凤爹十七岁开始打仗二十一岁就能当主将,始皇爹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亲政,他十六岁横空出世二十岁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不算多稀奇。

古往今来少年奇才那么多,多他一个能怎样?

不怎样。

他配!他行!他值得!

荀小将军昂首挺胸往外走,然后走到门槛处被绊了一下,眨个眼睛的时间又恢复成平常的模样。

不能骄傲不能自满更不能半场开香槟,老天都在给他提醒,可见他是真的天之“娇”子。

郭嘉看着傻小子意气风发的模样有点莫名其妙,看到他绊了一下后更加意气风发更加莫名其妙。

什么情况?想哪儿去了?

唉,年轻人就是不好懂。

隔壁院子,戏焕已经和吕布说完他们进京后要防备什么。

叮嘱人这种活儿可以交给郭嘉,但是叮嘱吕布绝对不能让郭嘉来干,他怕那家伙叮嘱着叮嘱着就变成嘲讽最后走着进去被抬着出来。

戏焕想到俩人那无由来的针锋相对就头疼,明明以前没什么交集现在也没太多共处一室的时候,怎么和其他人相处都很好凑到一块儿就冒火星子?

不明白,实在想不明白。

“温侯切记,京城有异动莫要恋战,回到颍川再做打算。”戏焕再次强调,“只要回到颍川,就算王允能调动京城所有兵力也不足为惧。”

京城不是他们的地盘,就算要干仗也要回来调集兵力再干。

吕布拍着胸脯保证,“先生放心,我肯定能护明光周全。”

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他往董卓身边一站能吓趴半个朝堂,如今他风光更盛,再过去的话应该能吓趴一整个朝堂。

董卓掌权的时候王允老儿就是个没脾气的面团儿,能在董卓死后判若两人已经很稀奇,不信他还能更嚣张。

正说着,荀晔已经从郭嘉处溜达过来,“志才叔,你们说到哪儿了?”

戏焕下意识往他身后看,没发现郭嘉的身影才松了口气,“只是和温侯说万一起冲突不要恋战,刚刚说完。”

荀晔无奈,“叔,只要王司徒的脑袋没有被驴踢,我们肯定不会起冲突。”

“那老东西近来行事越发嚣张,未必不会出现重兵包围驿馆的情况。”吕布搓搓下巴,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董卓杀人之前不会打招呼,王允找茬之前应该也不会假惺惺的上门说他要来找茬。”

“这就把王司徒和董卓放一块儿了?”荀晔道,“王司徒应该罪不至此。”

吕布撇撇嘴,“他和董卓有区别?”

荀晔:……

除了没那么血腥,好像还真的没什么区别。

……

旭日东升,红霞万丈,车队不紧不慢离开颍阴城,在众多谋臣的目送中前往洛阳。

皇宫之中,小皇帝在知道颍川荀小将军要来京城后就激动的坐不住。

书简没看完一卷,“小将军几时能到”已经问了四五遍,饶是杨彪耐心十足也被他问的手心发痒。

于是乎,小皇帝因为读书太不专心被杨太傅惩罚背不完手里的这卷书就不能召人进宫,到京城了也不让他见。

小皇帝:!!!

不行!不可以!

然后杨太傅就见识到了天子真正的背书速度。

杨彪:……

所以平时都是不愿意学故意拖延磨蹭是吗?

小皇帝摇头晃脑背完书,然后再次发问,“太傅太傅,小将军几时能到?”

杨太傅揉揉额头,心平气和的回道,“如果路上不耽搁,陛下用过午膳便能见到他。”

“真的?”小皇帝眼睛亮晶晶,看看外面的天色再看看自己的肚子,然后毫不犹豫的吩咐道,“来人,传膳。”

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