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所以是真的

*

舞阳城外的山林里, 小队黄巾借壕沟掩护藏身其中。

“大哥,打听清楚了,吕布那煞神在临颍, 一时半会儿过不来。”壕沟里,身着布甲将领打扮的男人低声说道,“刘辟、黄邵已经带人攻打临颍, 等那俩人死在吕布手上, 你我便趁势乞降。”

正是黄巾首领之一何曼。

旁边, 同样打扮的黄巾首领何仪握紧手里的环首刀, “让底下的兄弟注意点儿, 尽量别和舞阳守军起冲突。”

他们要投降, 没和城里守军打起来还好,一旦造成伤亡就不好再提条件。

颍川的黄巾部众被俘虏尚且能安生过日子,他们主动投降的话过的肯定得比颍川黄巾好。

计划已经开始,在成功投降之前绝对不能出乱子。

何曼抹了把干裂的嘴角, 眸中透着凶狠的光芒,“大哥放心, 都叮嘱过了, 所有兄弟都不会闹事。刘辟、黄邵身边的弟兄也知道该怎么做,现在只等那两个家伙人头落地了。”

成天东躲西藏的日子他受够了,谁不让他安生种地他就把谁种地里。

何仪也受够了当贼都吃不上饭的日子,想到投降后所有弟兄都能一天吃三顿还每个月都有肉吃就恨不得立刻冲到颍阴官署大喊他要投降。

可是不行,太主动容易被对面看不起, 还会被那些已经过上好日子的颍川黄巾嘲笑。

他们身后还有三万多弟兄, 必须慎之又慎。

都是刘辟和黄邵两个没脑子的家伙害的, 袁术是汝南人有个屁用?他给的那点儿粮食够干什么?首领填饱肚子弟兄们没饭吃不还是白搭吗?

吕布的凶名天下无人不知,并州骑兵在战场上有多可怕他们都知道, 对面人少又能怎样?十个他们加起来能打得过一个吕布吗?

袁术是官,他们是贼,根本不是一路人。

给点甜头就想让他们去打吕布,他自己怎么不派兵去打?

偏偏刘辟黄邵两个蠢货死心眼非觉得跟着袁术有前途,平时缺粮去别的地方劫掠,实在抢不到东西袁术还会给他们送粮送钱,比以前天天被官兵追着打的日子好多了。

都不管他们死活了有个屁的前途。

何仪想起来那俩不自量力觉得他们人多就打得过吕布的蠢货就来气,他们是人多,就算真的能靠人数把吕布耗死,那些拿命去耗的弟兄就活该去死吗?

蠢货!没脑子!

两位首领压低声音骂骂咧咧,壕沟里的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但是心里也都在奢望能活到成功投降的那一天。

世道这么乱,能好好活着谁都不想找死。

……

吕大将军来到颍川后从无败绩,乌程侯打仗的本事也是有目共睹,在荀氏小将军的指挥下两位猛将不光解决了颍川的黄巾贼还迅速打响了他们的名声。

好吧,两位猛将的名声本就很响亮,不需要靠黄巾贼来刷名望。

不管怎么样,没有贼寇侵扰对百姓而言都是大好事。

吕布不管内政只管打仗练兵,可惜他的身份没法像孙坚那样去豫州其他地方,打完颍川黄巾后只能等着别地儿主动先动手才能还手。

没办法,他们家荀小将军说了,打仗归打仗,道德制高点不能丢。

对于吕大将军时不时的碎碎念,郭鬼才的评价是:傻大个儿仅有的脑子都用在打仗上了,战略上完全就是个白痴。

不是兵强马壮就可以肆意扩张地盘,后方不稳人心不齐打下来也没用。他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不是抢完就跑的贼。

还好他们家小将军脑袋瓜好使,真要被吕布传染成仗着武力为所欲为的二愣子他得气死。

荀小将军:哈、哈哈。

心虚.jpg

荀晔也很想和吕大将军一起当个只需要听指挥不用动脑子的猛将,但是不行,想当老板必须得有脑子。

他要是敢把脑子扔掉,不用两位聪明叔有意见,四个阿飘爹就会集体出动教训他。

被迫努力学习。

黄巾贼作乱是大事,所有人都暂时将其他事情放在一边专心迎敌。

吕大将军在前线,他们这些去不了前线的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务必让颍川的将士们吃饱喝足再上战场。

贼匪从汝南而来,颍川和汝南沿线只有东南方的舞阳、郾县、临颍三县。

吕布在韩胤没走的时候就已经带兵前去布防,汝南黄巾没有动静之前不确定他们要从哪儿开始打,但是不耽误沿线三县积极进行常规的防御准备。

等来等去等到花儿都谢了,黄巾贼再不来他就让孙家那小子打着他爹的名号主动出击。

豫州刺史主管整个豫州的军政,刺史之子不忍百姓被贼匪侵扰担起剿匪的重任有毛病吗?没毛病!

现在黄巾贼主动来犯就更好了,都不用让孙家那虎崽子扛大旗,直接光明正大开战。

吕大将军点兵点将迎敌,但是还没开始打就感觉哪儿不太对。

这是饿极了来抢劫还是被逼无奈走过场?

官署之中,荀晔找亲信谋臣开会。

会议主题:汝南黄巾大举来犯目的究竟是什么?

参会人员:郭嘉、戏焕、钟繇、刘晔、毛玠。

把荀老板换成曹老板毫不违和。

荀晔眼神微飘,等人到齐才正经起来。

来开会的只有几个有空的,还有几位忙着安排粮草不在官署,等商量完后直接通知他们也一样。

“汝南黄巾首领颇多,近日进犯颍川的乃何仪、刘辟等人,这伙儿黄巾部众有七万余人,若将这七万人尽数招安,颍川可还能安置得下?”

在场众人齐齐抬头,“尽数招安?”

荀晔重重点头,“没错,尽数招安。”

几个人想想前去迎敌的吕大将军,识相的没有去问为什么能让来犯的汝南黄巾不战而降,而是迅速进入状态商议怎么安置新来的降贼。

“黄巾贼侵扰郡县只为粮草,如果不能让他们安定下来,将来还是会接连不断的侵扰。”郭嘉起身将屏风后面的沙盘推出来,“汝南黄巾不足为惧,还有就是,入冬后还会有更多流民涌入颍川。”

“黄巾贼没能扰乱颍川,袁公路只怕还会有其他歪主意。”刘晔提醒道,“不可掉以轻心。”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如何安置降贼以及入冬后逃至颍川的流民,偶尔提一句南边的袁术和东边虎视眈眈的陈王,都觉得可以趁冬天将招兵的事情安排上。

荀小将军负责听。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为知道历史发展就能所向披靡大概率只能摔个嘴啃泥,他可不犯这种最基础的毛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聪明人者变聪明。他在聪明人发表见解的时候认真听,听多了自然而然就能跟上思路。

毕竟最后拿主意的是他。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战局会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迎敌变成敌人主动投降。

他最开始想的是颍川境内的黄巾贼已经开始劳改,汝南境内的黄巾贼战斗力和颍川差不多,就算有大几万人也不会是他们吕大将军的对手。

但是还有个问题,吕大将军没有分身术,骑兵也不擅长防守,如果进犯的黄巾贼兵分几路攻城,没有大将坐镇的城池就会陷入险境。

他已经想好把坐镇后方的事情交给几位谋臣,打起来后舞阳、郾县、临颍哪儿需要支援他就去哪儿。他就是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然而等最新战报传过来,他又觉得他大概天生就是留在后方搞生产的命。

豫州的黄巾贼不像青州黄巾声势浩大,大大小小的首领一盘散沙,时不时各个首领之间还有争斗。

要不是豫州本身的政治环境太复杂,各郡县世家大族的部曲集结起来也能把他们打的不敢再露头。

可惜和豫州黄巾选不出一个大首领差不多,豫州世家也从来都不是一条心,有州牧或者刺史在也不行。

各地一把手要么拥兵自重要么换的飞快,豫州就属于换个飞快的那一波儿。

这几年豫州刺史或者豫州牧几乎都是在任不到半年就调走或者身亡,现任刺史孙坚能统兵打仗奈何是寒门出身,兜兜转转权利还是掌握在本地世家手上。

豫州六郡国各有各的难管,陈国陈王手里有兵黄巾贼不敢闹事,鲁国、梁国、沛国的诸侯王都老老实实的当吉祥物,国相主政却也能力有限,因此国内都不如陈国安稳。

再看颍川和汝南,嗯,还不如隔壁几个诸侯国。

颍川之前几任太守都下场惨烈,汝南比颍川好点儿但也没好太多。

黄巾贼在豫州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世家大族只打自卫战不打反击战。贼寇入侵劫掠的时候抄家伙嗷嗷往上冲,贼寇逃窜需要他们主动剿匪的时候又生怕多出了力让别家占便宜。

和关东联盟讨董卓时一模一样。

豫州黄巾贼如同散沙却愣是没有人能彻底降服他们,他们也闹不出太大的乱子,只能辗转各地劫掠村寨,鲜少能攻入城池。

在袁术选择花钱买平安之前,他周边的黄巾贼确实打不进城。

南阳只和颍川、汝南接壤,能被袁术收买的也只有颍川、汝南两郡的黄巾贼。其他地方的贼匪乱不到他身上他不管,只要颍川、汝南的黄巾贼别和他过不去就行。

然后就是,颍川、汝南的黄巾贼有了钱粮支援,翻身的老鼠有力量,终于能大张旗鼓的打进城了。

城里的世家大族:……

袁术你个【哔——】【哔——】

颍川和汝南的世家大族转投袁绍,袁术的神来之笔功不可没。

但是这并不是他们能说话不算数的理由。

间接被坑到的荀老板如是道。

颍川的黄巾贼失去了自由,可是他们得到了安稳劳作的机会。

汝南的黄巾贼自由自在,然而却依旧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对比惨烈。

绝大部分黄巾贼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能安稳种地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烧杀抢掠?

同样是黄巾,他们颍川的黄巾凭什么过那么好?

于是乎,汝南黄巾贼的首领们之间出现分歧,目前有半数以上的都在临阵摸鱼划水。

荀晔感觉战报上写的有点离谱,但是正是因为离谱才是真的,以他们吕大将军的脑袋瓜根本编不出这么离谱的剧情。

试图劫掠临颍的刘辟、黄邵已被斩杀,舞阳的黄巾部众至今没有动静,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都不愿意和吕布交战。

人都是惜命的,就黄巾贼这水平正面对上他们吕大将军就是找死,没人想送死。

黄巾贼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就算成功冲进城里,劫掠之后也是继续当流寇,何况他们根本没本事强行攻城。

颍川的情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袁术没本事将治下黄巾贼收为己用不代表别人也没这个本事。

都不用刻意宣传,已经退耕还林还草、啊不、已经开始开荒开耕的颍川黄巾就是最好的招牌。

旁边席位,戏焕和毛玠已经在商量哪儿还有大片的荒废田地,郭嘉和刘晔在琢磨悄悄派人去隔壁陈国诱惑百姓迁居颍川的可能性、钟繇不管耕种也不管流民降兵,他只负责和地头蛇讲道理。

在场都是眼界谋略远超常人的顶尖文人,开完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短短一会儿时间就商量出了结果。

郭嘉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郑重其事的宣布,“近些年颍川百姓流逝甚多,莫说七万,便是七十万也安置得。袁公路不会明目张胆和咱们过不去,正是使民增多的大好时机。”

荀晔眨眨眼睛,“如何使民增多?”

郭鬼才清清嗓子,“去陈国偷人。”

除了正在说话的俩人,其他人都被“偷人”俩字给呛到了。

戏焕皱起眉头,“奉孝!”

钟繇也露出不赞同的目光,“将军面前岂可胡言?”

准确接收到郭嘉的意思并想接话的荀晔:……

荀小将军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少数服从多数批判道,“就是就是,岂可胡言?”

对不起了叔,咱不和这几个古板的家伙一般见识,私下里再一起胡说八道。

郭嘉:……

由于郭某人过于不正经,与会人员一致决定剥夺他会议发言人的身份。

新上任的会议发言人戏先生温声道,“前些日子清算出大量无主良田,颍川的确可以接纳流民,不过在接纳流民之前得先把即将被温侯带来的黄巾贼安置好。”

荀晔端正坐姿,“先生说的对。”

面前这几位的本事足以治理天下,如今只是一个颍川对他们而言不在话下,既然颍川有没有他都差不多,那他是不是能抽身去干点别的?

荀小将军老老实实听戏焕说完接下来的安排,然后才说出他的打算,“等新来的降贼安排妥当,我想亲自去趟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