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祖建汉之后有淮南王国, 经过几轮的“国除”“封XX为淮南王”“国除”之后,淮南就成了单纯的地理称呼,主要就是扬州九江、庐江、豫章一带。
“志才叔, 奉孝叔有淮南的朋友?”荀晔有些好奇。
“他早年喜欢往外跑,天南海北哪儿都去过。”戏焕微微低头轻咳两声,然后才又说道, “像你那样一直不出门的是少数, 奉孝曾在郡中官学朝经暮史, 也曾在洛阳鸿都门研习过尺牍辞赋工书鸟篆, 说句师友遍天下也不为过。”
可惜他自幼体弱, 若是能和常人一般活蹦乱跳, 他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和叔父们不一样,志才叔知道的,我小时候不太聪明。”荀晔点点自己的脑袋瓜,并不忌讳之前十来年的小傻蛋经历, “叔,洛阳鸿都门哪儿有学堂?奉孝叔怎么还特意去那儿上学?”
他知道洛阳有太学、四姓小侯学, 太学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四姓小侯学是只招收达官贵戚子弟的贵族学校。
这年头给孩童启蒙的地方叫书馆,郡县官学叫学堂,各地还有教学水平完全不亚于太学的精舍、经馆。
大儒们开办的私家学堂对学生家世没那么高的要求,不过他们收学生看眼缘儿。
能吸引鬼才的学堂肯定不一般,只看课程也能看出来。
美人爹在并州当的是学官, 管的就是教育相关的活儿。官学教的东西和他小时候学的差不多, 先用《仓颉》《凡将》《元尚》等篇启蒙, 认完字再正儿八经的学五经。
尺牍辞赋工书鸟篆听着就奇奇怪怪,正经书馆学堂肯定不教这个。
鸿都门学, 听上去像官学的名字,教的课程又不太像官学,那是什么地方?
“鸿都门学是灵帝在鸿都门下设立的专习辞赋书画的地方,的确不是什么正经书馆。”戏焕笑了笑,温声解释道,“专习辞赋书画,业满却可得高官厚禄,或出位刺史太守,或入为尚书侍中,以此封侯得爵的也不在少数。”
荀晔听着感觉不太对,“是灵帝特意用来给权贵子弟行方便的地方?”
“并非给权贵子弟,鸿都门学的学子多出自寒门。”戏焕摇摇头,“能为尺牍辞赋工书鸟篆之人多为世族不耻,世家子弟不会主动去学那些,是灵帝继位后想绕开世代簪缨的豪族外戚培植亲信,所以才设立鸿都门学提拔寒门子弟。”
最开始朝中众臣都以为灵帝是在胡闹便由着他去了,鸿都门学的生员出身不显,没有进入太学学习的资格,经由州、郡、三公荐举考试合格即可入学,就算学成也还是干世家子弟瞧不上的活儿,所有人都没把那地方放在眼里。
直到灵帝对出身寒门的鸿都门生委以重任,朝中众臣这才反应过来天子对世家大族到底是什么态度。单单党锢还不够,他要釜底抽薪,以寒门亲信慢慢取代朝中世家子出身的大臣。
“原来如此。”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么一看灵帝好像也没有史书上写的那么昏庸,“志才叔,鸿都门学现在还在吗?”
“你要知道,太学才是正经培养士子的地方。”戏焕抬眸,笑意不达眼底,“鸿都门学存在十一年,除了最开始那两年,之后年年都被朝中官员大儒弹劾反对。去岁灵帝刚一驾崩,鸿都门学便立刻被取消,官宦权贵不会允许有那么多寒门子弟挤占他们的位置。”
荀晔再吃个饼子压压惊,“嘶,培养亲信真难。”
他大概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灵帝当年是察觉到世族外戚宦官都靠不住,不管利用哪一方来掌握实权最后都摆脱不了那一方党同伐异,想彻底解决问题只有引入活水来打乱现有局面。
他选出来的活水就是寒门士人。
鸿都门学看似是艺术生,可这年头懂得书写画画的文化素养肯定不会太差。先虚晃一招瞒过朝堂,然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鸿都门生为官。
入可为侍中尚书成为皇帝亲信,出可为太守刺史管理地方,别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宦官外戚都别想再拿捏他。
可惜人死如灯灭,他进京的时候灵帝才驾崩不到半年,鸿都门学就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连丁点儿传闻都没能留下来。
也可能是他没注意过。
荀晔唏嘘不已,趁屋里只有他和戏焕两个人于是问道,“叔,如果朝廷要大量提拔寒门士子,天下世家会不会齐心协力造反?”
灵帝才开了个鸿都门学就被年年反对,他们将来要是推广科举还不得被骂死?
“朝廷已经自身难保,上哪儿去大量提拔寒门士子?”戏焕轻笑一声,“真要有那种情况发生,估计天下已经彻底乱了套。”
荀晔:……
都改朝换代了能不彻底乱套吗?
叔,您别笑了,看着怪吓人的。
“奉孝叔怎么还没回来?”荀小将军嘟囔着转移话题,飞速解决食案上剩下的饭菜然后起身,“志才叔慢用,我出去看看。”
“不必,奉孝和子扬叙完旧会带他过来拜见。”戏志才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筷子提醒道,“来者乃是光武帝之后,说来也巧,子扬恰好与将军同名。”
荀晔听到“将军”二字从两位谋士叔嘴里冒出来就浑身不得劲儿,不行不行,他得努力适应,今后少不得被称为“荀府君”,听到什么都要理直气壮的应下。
光武帝之后,和他同名。
“刘晔?”荀晔不太确定,他知道曹老板麾下有个叫刘晔的谋士,会是那个刘晔吗?
戏焕让人将食案撤下,郭嘉要是没吃饱就让他回家再吃一顿,不能在吃到一半的时候见客。
不多时,郭嘉便带着四个文士打扮的人进来。
年纪大的大小的小,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玩到一起的人。
荀晔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在前面引路的郭鬼才。
叔?什么情况?
郭嘉心情好的不得了,带着四个人行过礼然后挨个儿介绍。
“这位是刘晔刘子扬,乃许子将称赞的佐世之才。”
看上去和荀晔差不多大的刘晔上前一步,“淮南刘子扬,见过将军。”
“这位是满宠满伯宁,十八岁便在郡中任督邮,后来因为某些事情弃官而归,此番乃是子扬特意写信喊他出山。”
刘晔旁边那位八尺大汉抱拳道,“山阳满伯宁,见过将军。”
“这位是吕虔吕子恪,子恪有勇有谋,保境安民不在话下。”
满宠旁边的中年文士躬身行礼,“任城吕子恪,见过将军。”
“这位是毛玠毛孝先,孝先早年在县中任职时以清廉公正著称。将军别看他其貌不扬,孝先极其擅长处理政务。”
最后那位瞧着很是疲惫的文士嘴角微抽,只当没听见后面那句话,“陈留毛孝先,见过将军。”
郭嘉乐呵呵站在一边,昂首挺胸嘚瑟的不行。
刚才还在埋怨臭小子只能看到一个病号,转眼就有足足四个帮手找上门,上天果然还是眷顾他的,志才休息他也能休息。
荀晔听着这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奉孝叔牛【哔——】
惊喜,还是四倍的惊喜。
荀小老板当即进入状态,看着足足四个人才二话不说走下去就开始肉麻,“颍川正值多难之秋,诸位愿意前来实乃百姓之幸。”
这可不是皇帝选秀介绍完点点头就行,他得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才能让这些贤才留下来。
先表现出足够的重视,然后再在后续的相处中表现出能力,要是让这些人觉得他是个不可辅佐的朽木依旧是留不住人。
都是曹老板麾下的谋臣,应该很吃肉麻那一套。
他没有曹老板那么高的文学素养,写情书对他而言有点难,但是甜言蜜语没问题,肯定哄的这些贤才名士开开心心留在颍川干活儿。
对不住了曹老板,他也没想到谋士天团里不光文若叔一个HR,他们家奉孝叔竟然也是个深藏不露的资深猎头。
刘晔等人确实很吃这一套,或者说,这年头的士人都喜欢这种亲亲密密的主臣关系。
他们来颍川之前已经打听过郡中情况,也在颍川各城看过,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贼匪劫道的路真好走。
中原各州都有黄巾余孽,官道上会有贼匪,进山后山贼更加嚣张,还有那些走投无路快要饿死的流民,无论遇到什么都难以脱身。
兖州贼匪流民多,扬州贼匪流民多,进入豫州之后贼匪流民更是多。
直到进入颍川地界儿,预想中的饿殍遍野没有出现,各县各城都是忙于秋收秋种的百姓,一时间竟然有种太平安宁的错觉。
颍川荀氏盛名在外,荀公慈明能在经历过京城的动荡后全身而退,被他委以重任的小辈肯定也不简单。
能不能长留要待过之后才能做决定,反正颍川现在看上去很不错。
这位热情的小将军更是不错。
戏焕摩挲着指尖,看到几位新人受宠若惊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他们被使唤成驴的将来。
虽然这种场面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但是还是觉得天赋这东西只能看看强求不来。
他和奉孝这些和文若亲近的好友都知道仲豫兄之子幼时心智不全,前些年求医问药一直不曾好转,直到仲豫兄带着孩子隐居才传出病愈的消息。
也只是传出消息,孩子具体什么情况他们都没见过。
以仲豫兄的性情不会对这小子太过苛刻,仲豫兄也不是话多的人,所以这小子如此能说只能是天赋使然。
天色不早,几位贤才远道而来得先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有精力应对接下来铺天盖地的政务。
今天是个好日子,先有贾诩后有这四位,奉孝叔再努努力他们就能把曹老板给挖空了。
人才来人才来,人才从四面八方来,多多益善来多少都不嫌多。
荀小老板黏糊完让人带四位贤才去休息,等人走出院门立刻从稳重的一方主官变回眼睛亮晶晶的少年郎,“叔,刚才不是只有一个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四个人?”
“只能说你小子运气好。”郭嘉笑眯眯回道,“我最初只给刘子扬一人写了信,是刘子扬联系了满伯宁和吕子恪,然后满伯宁和吕子恪又找来了毛孝先。他们几个已经在颍川转悠了好几天,这是认可了你才主动露面。”
毕竟傻小子在诛杀董卓之前名声不显,也不像家中长辈那般令人信服,没法让人家上来就拜。
荀晔笑的开心,“那我刚才表现的怎么样?”
“非常好,颇有明主之相。”郭嘉煞有其事的评价道。
荀晔也非常给面子的拱手一礼,“都是叔父教的好。”
戏焕:……
你俩想干啥?
两个人顶着戏志才看傻子的眼神演了好一会儿才消停下来,郭嘉吃饭吃到一半跑出去,折腾了一圈也不饿了,于是招呼大侄子一起坐到好友身边。
“满伯宁和吕子恪收到刘子扬的信件时都在兖州家中,毛孝先不一样,他是从荆州回来的。”
豫州战乱,隔壁兖州也没好哪儿去,这几年两州百姓外逃者甚多。
毛玠原本想去荆州避难,走到一半又觉得刘表政令不严不算明主于是改道前去鲁阳。
荀晔战术后仰,“改道去鲁阳?多想不开啊去找袁术?”
戏焕也露出了不赞同的表情,“毛孝先以清廉公正著称,袁术治下怕是更不能让他驻足。”
“谁说不是呢。”郭嘉耸耸肩,“方才几个人你们都看到了,四个人中毛孝先抵达颍川的最晚,如果咱们荀小将军比刘表和袁术更差劲,他怕是撞柱子的心都有了。”
大汉十三州却没有他毛孝先的容身之处,这天下还有救吗?
荀晔拍拍胸口,“还好还好,本将军最靠得住了。”
“最多三日朝廷的任命书就会送到颍川,之前革职的太守属官和空缺的诸曹掾从事以及各县县令也能正式上任了。”郭嘉正色道,“人选我和志才已经商量的差不多,明日整理成册让你和乌程侯过目,没有意见的话等任命书送到就让他们上任。”
荀晔点点头,又想起来刘晔等人过来之前他们没说完的话题,“对了,杜基的事情还没说完。叔,我感觉他被巡逻的兵丁送去官署的时候肯定在心里骂我。不过本将军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和不要脸的家伙一般见识。”
“没事,人在牢里待着,你想小心眼的话也可以去骂回来。”郭鬼才得到足足四个帮手正高兴着,再次提起杜基也不耽误他乐呵,“相信我,那家伙骂不过你。”
他前两天还在琢磨要不要大张旗鼓去长社抓人,县令乃一地父母官,带兵去抓人可能让城中百姓陷入恐慌,但是悄悄抓又显得好像理亏的是他们。
现在可好,人主动跑过来认罪了。
客气的话不多说,官署大牢有请。
要是其他犯事儿的世家大族也能这么自觉就好了,接下来能省不少事儿。
戏焕心平气和的抿了口茶,感觉成熟稳重的他和两个心智相仿的家伙格格不入。
荀晔才不去大牢,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有骂人的时间够他看好几份军务了。
乌程侯负责的范围已经没有贼匪流民,等他们吕大将军解决完其他地方,整个颍川明面上都会恢复太平。
明面上没有贼匪,接下来就是让那些落草为寇的黄巾贼恢复农民的身份种地赎罪。
颍川不像太原上党有那么多荒田可以耕种,这边的良田全都有主,得先弄清楚哪块田归谁家才能安排大范围的秋种。
还好贾诩来了,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在颍川世家的眼刀子下丈量田亩。
现在不用发愁,直接把活儿交给贾毒士,贾毒士接了任务后会自动吐出解决方案。
不伤天和不伤文和,只有颍川世家大族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好耶!
还有送去并州的士人名单,最开始想的是能带走的都带走,现在既然他们要留在颍川,那就不能把颍川掏的太空,得先顾住自个儿再说支援并州。
还好颍川读书认字的人多,这次犯事儿的世家大族也多,不然还真凑不够发配的。
荀晔和戏焕说好明天他们俩一起去官署,然后才送两位谋士叔离开。
戏志才看看没了外人就开始撒欢儿的傻小子,忧心忡忡的摇头叹气。
感觉答应的太早了,刚才应该再多考虑考虑,不能看傻小子拍着胸脯保证就真以为他能处理好郡县内政。
政务和军务还不太一样,明天他们两个一起去官署,处理公务的速度会不会比他自己干活还慢?
郭嘉双手负后踱着步子,“子扬等人皆是大才,有他们前来投效接下来到颍川的士人会更多,志才怎么忽然叹气?”
戏焕又是一声长叹,“咱们小将军明天要一起去官署,怕他看完的公务我还得再看一遍。”
“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费点事儿多教教以后就能省心。”郭嘉被好友一点也反应过来他们小将军以前没正儿八经的处理过郡县内政,直接幸灾乐祸的笑出了声,“既然咱们小将军是为了给志才兄分忧,那就有劳志才兄教,仲豫兄知道志才兄如此上心肯定特别感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郭奉孝的运气果然特别特别特别好。
戏志才:……
荀晔不知道两位谋士叔都在怀疑他处理公务的水平,他在想天还没黑要不要去找贾诩聊聊?
嘶,算了算了,不去打扰贾校尉休息,他们明天再聊。
荀小将军搓搓胳膊加快脚步回房,刚把灯点上就看到猪猪陛下在窗户边儿上cos孤魂野鬼,“义父,鬼吓人吓死人。”
“朕只是刚出现还没弄明白这是什么地方,哪里吓人?”刘彻从开着的窗户缝里飘进来,理直气壮的问道,“李二凤说你已经拿下颍川,这儿也不像太守住的地方,穷的没钱住大宅子了?”
“是有点穷,但也没穷到住不起大宅子的地步。”荀晔揉揉肩膀,请阿飘爹在旁边坐下,“这里是乌程侯屯兵的阳城,等朝廷的任命书送到我们就会转移阵地去颍川治所阳翟,现在只是暂住。”
没办法,其他各城的官署好歹能维持运转,阳城官署中能干活的被乌程侯杀的七七八八,只能他们临时派人顶上。
宅子的大小不重要,他们来说点开心的。
“义父,我发现我们家奉孝叔和文若叔一样都人脉超广,再这么下去曹操的谋士天团估计能一个都不剩。”荀晔掰着手指头算,“我叔和攸哥他们都在并州,贾诩今天刚到颍川,然后奉孝叔请来了刘晔、满宠、吕虔、毛玠,足足四个啊爹。”
隐约记得后世有曹魏五谋臣的说法,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刘晔、贾诩五个人。
到目前为止,曹魏五谋臣全军覆没。
发出大反派的笑声.jpg
“刘晔,那个刘秀的后人?”猪猪陛下想了想,反手变出本书翻看,“没错,就是刘秀之后。‘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遂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崽,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他是建安年四年刘勋兵败后才投奔的曹操,这时候出场是不是有点早?”
荀晔:???
荀晔看着随手变出参考书的阿飘爹整个人都不好了,“爹,您一点儿都不藏了是吗?”
“我就只有本《三国志》,又没有系统的资料库,单单一本书有什么好藏的?”猪猪陛下哼了一声,确定现在的情况和《三国志》对不上后直接换资料,“哦,还有本《三国演义》,让我看看演义是怎么写的哈。”
荀晔:……
您最好真的没有系统的资料库,阴暗磨牙.jpg
刘彻把《三国志》换成《三国演义》,一边飘一边翻完全不带心虚的,“曹操现在在东郡,应该是前几回的内容。找到了,第十回 里写荀彧给曹操举荐东郡东阿人程昱,知道程昱现在在哪儿吗?”
荀晔气鼓鼓的回道,“不知道,没见着,也许已经被曹操征辟。”
“是有这种可能。”猪猪陛下继续看,“然后程昱又举荐了郭嘉,嗯?程昱举荐郭嘉?”
荀晔也有点懵,“什么?”
“你看,上面写的明明白白。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文若叔会把奉孝叔忘了?”荀晔不太相信,“爹,您是不是看到盗版了?”
“不可能,你现在活在盗版世界我看的书都不可能是盗版。”刘彻反驳一句,翻过页终于看到刘晔的名字,“出来了出来了,郭嘉推荐刘晔,刘晔举荐了满宠和吕虔,满宠和吕虔又共同举荐了毛玠。”
四个人的名字出现在同一页,后面的不用再看。
猪猪陛下合上参考书,郑重其事的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这个世界是个大杂烩。”
“二凤爹刚来的时候就说过史书不可尽信,几位义父的分析也不可尽信,因为谁都不能确定这个世界是什么情况,越到后面越得自力更生。”荀晔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再说了,就算最开始不是大杂烩,我来了之后也得变成大杂烩。”
“也是。”刘彻飘到傻小子旁边坐下,“你都要从颍川开始打天下了,始皇听到都得夸你一句有胆量。”
荀晔正襟危坐,“那您怎么觉得?”
刘彻瞥了傻小子一眼,“真让朕说?”
荀晔深吸一口气,“您说,孩儿听劝。”
猪猪陛下扬扬下巴,“冢中枯骨有个玉玺都敢称帝,朕教出来的崽兵强马壮为何不能以中原为根基征战四方?”
年前那种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要粮也没粮的情况就算了,留在中原也是步烂棋。现在有坐拥并州的家中长辈当后盾,别说从颍川开始打,就是从洛阳、额、洛阳不太行,反正留在豫州问题不大。
“爹!有眼光!”荀晔听的与有荣焉,“如今已有外地士人前来投效,不管他们是收到好友传信还是为什么,反正来了就安心留下,荀老板有自信比曹老板更棒。”
真的,看现在的情况,就算明天陈宫程昱手拉手来敲门他都能淡定接受。
所以曹老板你还好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