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颍川郡治下十七个县, 就算近些年因为战乱流逝不少人口,目前官署登记在册的户数也有二十六万之多。
而荀氏去并州之前,整个并州的户数加起来都不到十万。
荀晔这几天跟着郭嘉把该拜访的世交拜访过来一遍儿, 对颍川各县的情况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难怪当初搬家的时候地方官员看到他们带走那么多人也不管不问,那点儿人口对他们来说就是毛毛雨他们当然不介意。
既然之前不在意,那这次多带点士人去并州应该也没人在意。
可惜这年头交通太不方便只能在颍川一郡努力, 要是能日行千里缩地成寸, 他非得把豫州地界儿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都忽悠过来一遍儿不可。
就算他劝说招揽的水平在那些老狐狸眼中直白的和明说没有区别也没关系, 现在是豫州世家急着要台阶, 愿意去就接受不愿意去就拒绝, 反正他没空守着一家天天劝。
咋?没有诸葛亮的本事还想让他三顾茅庐?
那等着吧, 梦里一切都有。
荀小将军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白天和颍川士人画大饼晚上找阿飘爹抄资料,忙的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得亏他年轻熬得起,换成他们家奉孝叔怕是刚开始就累趴下了。
就在他安排的差不多了准备开启“豫士并调”时, 变故突发。
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周昂带着东郡太守曹操趁现任豫州刺史孙坚去南阳找袁术议事的功夫联合阳城世族偷家,先是不费一兵一卒占了阳城, 然后连招呼都不打就朝颍川其他城池下手。
从阳城到颍阴也就两百里的路程, 快马加鞭一天能跑个来回,就这么点儿时间愣是让他们连下三城。
阳城在颍川东北角,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南而下发起进攻,吓的阳翟令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就快马加鞭赶到颍阴报信,生怕晚一会儿连阳翟也没了。
他是阳翟县令不假, 问题是城里的世家大族通敌之前不会和他打招呼, 他不知道阳翟会不会和已经被拿下的三座城池一样主动打开城门迎新刺史进城。
孙文台屯兵阳城是因为阳城离洛阳近, 颍川郡的治所可不在阳城而是在阳翟。
阳翟就在阳城西南,中间连一座可以缓冲的城池都没有, 又是颍川郡的治所,怎么看都躲不过去。
苍天啊,你们袁氏兄弟俩争家产可以私下里决斗,活下来的那个就是名正言顺的袁氏继承人,何必牵扯到那么多人?
他们颍川人杰地灵贤才辈出还有错了?有本事先去打汝南啊!
阳翟令悲愤不已,解释完情况后就蹲在墙角当蘑菇。如果袁绍袁术在旁边,毫不怀疑他能扑上去和那兄弟俩肉搏。
郭嘉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知道乱世中多找几条后路没错,也知道袁术因为招揽黄巾贼的事情不受豫州世家待见,但是前脚说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后脚就迎袁绍的人进城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答应了之后不能反悔,所有人都是自由的,就算到并州接受官职后觉得不满意也随时可以离开,主要是现在这场面闹的实在难看。
但凡没有提前约定好要离开,或者阳城不曾主动打开城门迎周昂进城,他们都没有资格说城里世家什么,偏偏现在是那些家伙说了要去并州私下里却又和袁绍达成合作。
怎么着?一人不事二主的道理不明白?
别说什么为了减少伤亡才开城门,正常人看到有陌生军队兵临城下都是先谈判再做选择,二话不说就立刻开城门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城里有内鬼。
李二陛下重重点头,“郭嘉说的对。”
荀晔知道周昂能发展这么快城中世族功不可没,他不明白的是曹操刚当上东郡太守没多久为什么要掺和进豫州的事情来。
兖州的世家大族不比豫州少,想在那儿站稳脚跟不容易,总不能单纯为了给袁绍撑场子吧?
不理解。
但是现在周昂已经以阳城为根据地蚕食颍川,孙坚收到消息后肯定会立刻回防,两军开战容易误伤无辜,现在离开已经变得有风险,且越拖延风险越大。
等到孙坚和周昂封锁颍川各处要道,到时候想走都走不成。
问题来了,颍川其他城池有多少人私下和袁绍有联系?就算立刻离开,愿意和他们走的又能剩几个?
虽然他们家叔祖的确比袁氏兄弟更靠谱,但是并州实在太远,只这一点就能让大部分人纠结到底要不要走。
去并州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换成投奔袁绍就不一样了,只要协助袁绍拿下豫州,他们就能留在原籍继续当地头蛇。
荀晔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奉孝叔,我怎么感觉咱们像是被忽悠了?”
明晃晃的骑驴找马,那些世家当他们是冤大头啊。
李二陛下继续附和,“没错,是这样。”
荀晔:……
他刚酝酿好的情绪,义父能不能不要打岔?
李二陛下摊手,“好吧好吧,你们先讨论,我出去晒太阳。”
傻小子的眼神太过明显,不开口也能看出要表达什么。
荀晔看看外面火辣辣的太阳,虽然阿飘爹们都不怕阳光,但是灼灼烈日之下还是有种出门就会魂飞魄散的感觉。
回神,继续说正事儿。
“奉孝叔,我觉得咱们的计划得变一变。”
郭嘉抿口茶水平复心情,然后面色如常问道,“你想怎么变?”
“周昂能兵不血刃拿下城池,进城后肯定不会为难百姓。世家大族都有部曲私兵,真要打起来的话他周昂是外来者,谁胜谁败还不好说。”荀小将军眯眯眼睛,看上去锐气十足,“我们先按兵不动,看看颍川世族到底是何反应。”
世家大族大部分都靠不住,但是叔祖特意叮嘱过的那几家在他登门拜访后都直接带上收拾好的行囊来到颍阴,这些天也一直有隐居山野的士人登门投效。
荀氏的名望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他们家奉孝叔父这些天的努力也没有全白费。
现在这样也好,犹豫不决的让他们继续犹豫,回头就算再想跟他们走他们也不要了,省得过些天到了并州又被嫌弃这里不行嫌弃那里不好。
匡扶汉室需要兵强马壮奉天子以讨不臣,另建新朝更要圈地盘高筑墙广积粮壮大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说什么都是假大空。
他能猜到颍川世家的想法,不管是汉室再次涅槃还是新朝建立中间这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都不好过。朝廷已经成为摆设,各路诸侯都开始圈地盘,世家大族为求自保干什么都会慎之又慎。
连汝南袁氏都差点被杀干净,他们这些小虾米更不敢瞎折腾。
但是,这不是把他们荀氏当冤大头的理由。
他这几天辗转于颍川各城,就像毕业季到高校进行校招工作的HR,好不容易成功和颍川大学的士子们签订三方合同,结果合同生效之后那些士子集体违约还不付违约金,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
换个立场代入,如果他辛辛苦苦要死要活毕了业又历尽千难万险签了工作,临到上岗对方却说“对不起,我们offer发多了,岗位有更合适的人选,请您主动解约”,浪费他的时间精力还什么赔偿都不愿意给,他刀了对面的心都有。
言而无信!不可原谅!
荀晔磨了磨牙,甚至有种留下来加入混战的冲动。
等等!为什么不加入呢?
颍川世族不如他带来的兵马可靠,并州猛将众多,只需要再分出三千精兵他就有把握守住颍阴。
孙坚和袁术的合作关系非常塑料,塑料到都不用他特意派人去挑拨离间就会分道扬镳。
反正都是为了粮草,跟袁氏合作和跟荀氏合作没有区别。
不,他比袁术靠谱的多,至少他干不出前线正在打仗就切断粮草供应的缺德事儿。
武将和武将之间更容易惺惺相惜,他现在没有当家做主也还不到转职的时候,还能以武将的身份和乌程侯较量一番。
没有什么问题是打一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打一架。
算算年纪他应该和孙策差不多大,实在不行就“天下大佬皆我叔”。反正他年纪小,喊声叔不吃亏。
这是他第一次以荀氏子弟的身份在颍川亮相,第一次亮相就吃闷亏以后还能得了?
不能让步!坚决不能让步!
他荀明光吃米吃面不吃亏,休想看他孤身回家无依无靠就欺负他。
郭嘉走到怒火中烧的大侄子跟前让他先别气,“不管最后胜出的是袁本初和袁公路,他们兄弟俩都不会为难颍川世族,静观其变是个好主意。”
愿意远走避祸的世家在董卓伏诛之前就走的差不多了,目前还留在颍川的都是心怀侥幸不愿意走的。
当时能心怀侥幸,如今也会继续寄希望于运气。
下定决心要走的如今都在颍阴城中,那些说安排好看家之人就带着部曲北上的世家就不用管了,现在上门大概率只能吃到闭门羹。
“同样是静观其变,你是想是守住颍阴城静观其变?还是让颍阴城和其他城池一样不管哪方兵临城下都开城门迎接然后静观其变?”
荀晔捏捏拳头,“当然是守住颍阴。”
不算乌程侯的兵马,颍川各城的情况都差不多,每县有县兵千余人,然后就是各家部曲私兵。
县兵千余人,部曲私兵加起来能有万余。
没办法,人多就是任性。
郭嘉耸耸肩,继续问,“周昂和曹操兵马不少,孙坚带兵的本事更是不可小觑,你要如何同他们争?”
荀晔闻言立刻转怒为笑,小蜜蜂一样围着他们家奉孝叔转圈,“叔父,您怎么知道我想主动出击?”
郭嘉瞥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据叔父所知,阿牞侄儿不爱吃亏,如果什么时候主动让步,那就说明后面有别的招数在等着。”
他郭奉孝活了二十年看人从来没看错过,这小子瞧着傻乎乎一骗一个准儿,实际上只有他骗别人的份儿,看他年纪小就小瞧他肯定要栽跟头。
“叔父谬赞。”荀晔笑的眉眼弯弯。
既然小心思已经被看出来,再藏着掖着也没意思,先说出来让奉孝叔参谋参谋。
荀小将军将案几上的杂务放到一边,手指蘸水当粉笔,案几竖起来当小黑板,“奉孝叔且看,如今颍川明面上只有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再加上一个我荀明光。”
不算他这个从并州跑回来的局外人,单看袁绍袁术在豫州的势力,明显是袁术占上风。
首先,正儿八经的豫州刺史孙坚是袁术所表。虽然当初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也就是通知朝廷一声,但是豫州刺史的符节印绶确实在孙坚手上,这点儿是袁绍任命的刺史周昂比不过的。
其次,孙坚兵力多。讨董联盟中乌程侯和其他十几路各怀私心的诸侯不一样,他是真想和董卓硬刚才率军北上,来的时候毫无保留直接把全副身家都带上了。孙刺史有三万多身经百战的精兵,周刺史的兵力却只有八千多。要不是孙坚不在豫州、周昂又事先和城里的世族合谋才打了阳城驻军个措手不及,硬攻的话他肯定攻不下来。
最后,袁术在南阳没有后顾之忧,袁绍在冀州哪哪儿都是忧。
术三胜绍三败,综上所述,颍川世族大概率压错宝了。
郭嘉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姿态闲适好像在讨论今天中午要吃什么,“这是明面上,然后呢?”
“明面上是袁术占上风,实际上还得细细分析。”荀晔甩甩手腕,扬起下巴朗声道,“叔父,侄儿大老远从并州跑回来,空手而归不太好吧?”
郭嘉眉头一挑,“所以?”
荀晔放下案几,歪歪脑袋满眼无辜,“所以本将军决定不走了。”
袁绍要坐镇冀州,袁术要坐镇南阳,两个人都没法亲自到豫州来,只能派代理人来打这场继承者之战。
豫州境内陈、梁、鲁、沛四国有国相总理军政事宜,汝南是袁氏宗族所在被袁术掌控的严严实实,能让兄弟俩干仗的只剩下一个颍川。
袁绍那边的代理人周昂,不好意思,他才疏学浅没听过这个名字,晚上有空问问二凤爹看看能不能打听出来这人的生平。
和周昂同来颍川的曹操曹老板倒是熟悉,但是东郡还没稳定下来,黑山贼随时可能反扑,曹操不会把重心放到颍川。
如今的曹老板还不是那个拥有大汉第一谋士天团的曹老板,讨董联盟刚解散,又没有他们家文若叔从中牵线,现在曹操身边应该一个拿得出手的谋臣幕僚都没有。
武将天团的话,曹氏夏侯氏兄弟都是名将,除了兵力有点少其他没毛病。
曹老板的武将天团都在东郡看家,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也不会掺和进颍川的战事之中。
危险性骤降。
再来看袁术的代理人孙坚,袁术能因为亲信挑拨断他一次粮就能断第二次,粮草供应不上是大问题,这边比袁绍那边还不稳。
鹬蚌相争,他觉得他们努努力可以当个渔翁。
“我们都得到消息了乌程侯肯定比我们知道的更早,不出意外他最迟明晚就能赶回阳城。”荀晔踱着步子继续分析,“周昂兵不血刃拿下阳城及周边几座城,也就是说乌程侯的兵力没有受损,只是事发突然没反应过来。既然兵力没有受损,等乌程侯这个主心骨回来肯定会反攻。”
两边正式开战怎么着也得僵持个十天半个月,颍阴到晋阳快马加鞭三天就到,所以在周昂和孙坚分出胜负之前他们的援军就能抵达颍川。
等他的精兵就位,到时候是继续打还是休战和好就不是袁绍袁术说了算了。
别拿小将不当威胁,小将发起威来吓死他们。
袁术能凭粮草远程遥控孙坚将整个豫州都据为己有,他也能筹集足够多的粮草,只要能想法子让孙坚改换门庭豫州就是他的。
暂时只掌控颍川一郡怎么了?天底下那么多诸侯大部分手底下都只有一郡之地,拥有整个州的才是少数。
袁绍挤掉韩馥当上冀州牧,他掌控整个冀州了吗?没有!
叔祖那边不缺武将,只要能成功打跑周昂说服孙坚,他就留在颍川不走了!
并州上党郡位于群山包围的高地之上,得上党可望中原。并州胡人内斗混战的时候对中原造不成威胁,可一旦有人能镇压所有胡人并将他们拧成一股绳,以如今中原的乱象绝对挡不住并州铁骑的冲锋。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欺负他之前先看看他背后是谁,当心他家里长辈亲自出马为他讨回公道。
咳咳,他不是小狗,就是那么打个比方。
郭嘉饶有兴致的听他说完,然后召来仆役吩咐道,“去请戏郎来,就说将军有事相商。”
荀小将军不复刚才褒贬利弊的沉稳,紧张兮兮的问道,“怎么了?哪里有问题?”
他感觉他分析的没错,怎么好生生的忽然喊“将军”?
怪、怪吓人的。
李二陛下从房顶上飘下来,悠哉悠哉提醒道,“小子,这是郭嘉,和戏焕一样‘有负俗之讥’的鬼才郭嘉。”
根据这几天的了解,郭嘉父母早亡只有远枝族人,戏焕比郭嘉还独,连族人都没有只剩下他自己。
这种不拘小节特立独行的大才不能按常理揣度,他们出山可能是为辅佐明主,可能是为解民倒悬,可能是为留名青史,但绝对不可能是忠于朝廷。
这几天所有需要出面交涉的事情都是这小子在做,郭奉孝只引导几句,发挥成什么样全看这小子的本事。
就连刚才也是,身为谋臣的郭奉孝没怎么开口,反倒是这本该听取意见的荀小将军叭叭叭叭说个不停。
荀氏长辈都在并州,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傻小子没本事挑大梁,以郭嘉的性子很可能放弃之前的所有安排直接走人。
以叔父的身份,他会想法子保证傻小子的安危。
以谋臣的身份,这小子算是没救了。
连继承人预备役都挤不进去,明君预备役就更没希望了。
李二陛下情感丰富的表演道,“这边郭嘉宣布你朽木不可雕,那边系统就得提前判定团队任务失败。而你,导致任务失败的主要责任人荀阿牞,这辈子怕是只能干推犁拉磨之类的粗活儿潦草度过余生。”
荀晔愣住。
虽然推犁拉磨的活儿他都能干,但是从阿飘爹嘴里说出来总感觉他不是个人而是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