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救你于水火

一晃三天过去

宋锦坐在花园的秋千上,看着前面燕瘦环肥、千娇百态的各色美人,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阿切”她揉了揉鼻子,嫌弃地看着旁边甩着扇子故作潇洒的宋行之,“你真的,不会觉得呛鼻吗?”

这人不回来之前,这些个美人儿虽然也喜好打扮,但各个都是各顶各的美人儿,养眼又香香的,可没有现在这种有些腻歪的香味,可见这是谁的喜好

真是毛病啊

面对她的嫌弃,宋行之挥了挥扇子,笑得风流倜傥:“有吗?这味道多好闻啊,你回来这段时间,应该也都认识全了吧?我后院无正妻,美人儿都是一样的,你都叫个名字就好”

他后院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总共五个,两个通房两个妾室一个姨娘,各个都是美人儿,除了两个通房丫鬟是自小跟着他的,处事周到,其他的全是性子温和甚至有些懦弱的那种。每每出个门,偶尔碰到宋锦她们,别说给脸色了,那是老远见着就跑了

宋行之这次回来几日,完全没去后院,几个人才大着胆子过来‘偶遇’一下,不知道该说她们胆小,还是吐槽宋行之的审美了

这人之前,不会觉得她娘也是这种的吧?

那就想错了,她老娘是那种看着柔弱,能忍,能演,但是该出手时绝不手软。别看她喜欢栽花养花,真给她放到这种花圃里面,她就是那菟丝草,连花带树都能给缠死

想到那点旧日矛盾,宋锦眼光流转,勾起嘴唇,道:“说起这个,我也有一个小问题”

宋行之甩扇子,笑眯眯:“什么问题?小妹问,大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锦:“你为什么没有孩子?”

宋行之笑容僵住

宋锦笑眯眯:“你都二十六了,后院也多年了,不会吧不会吧,你看着体虚就算了,真的虚啊”

宋行之深深看了看宋锦,脸色逐渐收起,叹气:“你是会戳人痛脚的,行了,不和你闹了,老三还在牢里待着,我们几个不合适探望,想请你你替我们走一波,家里库房……”

宋锦果断应下:“行啊”

宋行之惊愕

宋锦挑起眉头:“怎么,这么难以置信?我是什么很恶毒的人吗?”

宋行之赶紧:“怎么可能,就是,就是你和老三还没正经见过面,我以为,以为你会不愿意”

宋锦从秋千上跳了下来,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眉眼飞扬:“不用太惊讶,等哪天你进去了,我也回会去看你”

宋行之嘴角一抽:“……别咒我啊”

宋锦哈哈笑了几下,大步走出院子,院外面,宋顺之、宋安之和宋清之三人都在,看到她突然出来,三人脸上都有些许的尴尬

毕竟宋慎之现在的处境确实不好

这几日刑狱寺闭关,根本不让外面进去,尤其是他们几个,各家死守盯着他们,但凡敢去,就是一堆攻讦

但是里面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传出来,他们实在不放心,思来想去,只能想到宋锦头上

她是郡主,性子本就张扬,之前又救驾有功,她这进去,谁都攻讦不到她身上。就是状告也没啥用,她英国公世子也挂了,城也救过,现在连皇上都救了,怎么,看个热闹都不够格?

论探监的人,整个都城没谁比她更合适了

宋锦双手抱在胸前,打量着宋家这四个男人,啧啧摇头,感叹:“这宋首辅可是二十岁就当首辅的人,他在的时候朝廷上下被压得老老实实,他一出事,你们几个,还是太嫩了啊”

也可以说顾虑太多了

宋商当首辅那会儿,孑然一身,身后只有满墙的功绩,他舌战群儒,武拼刺客,抄家流放屠杀,放田扩地修渠……

宋锦以往在外只听到他身下累累的血迹,到了都城,慢慢地也才从一本本书记政策中看到这个人的生平

乱世枭雄,盛世杀神,宛如定神针一般定住整个大衍朝,一个人压制朝野二十年

宋锦想想都觉得可怕,她最讨厌这种有脑子的人了,不过也不得不佩服这人

有宋商一辈子的奋斗,才有她现在靠脸吃饭的从容

她又是靠着人家医治自家老娘,又靠其得了个郡主名头了,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吧?

宋锦坦然面对兄弟四人的目光,不说虚的,大大方方道:“什么时候去?要带什么吗?”

兄弟四人面面相觑,心情都有些复杂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在宋锦母女俩身上其实下了不少功夫,吃穿住行,哪一样都是都城顶尖的待遇,各种事情不合规矩,他们也都由着她们

但是母女俩一直都不咸不淡的

这次冒这个险,他们都做好了大价钱谈判的准备,结果还没有开口的机会就结束了,倒是他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不过现在还是宋慎之重要

宋顺之是刑部的人,对刑狱寺比较了解,此探监就是由他来负责的,他缓声说道:“东西简单,就带些简单的餐食过去就好,至于时间,越早越好”

宋锦:“那就现在吧,反正也没事,和我娘说一声就去”

宋顺之迟疑起来

宋锦挑眉,好笑:“什么反应?你觉得我娘会拦着我?”

宋顺之有些尴尬:“没,只是夫人身体不好,此事冒险,怕她忧虑”

宋锦:“那你可就小瞧她了,走吧,和她说了就过去,回头刚好回来吃饭”

她大步往院子回去,兄弟四人跟着走在她的身后,有些担忧牛铁兰阻拦。不过就如同宋锦说的那般,听到她此番去意,牛铁兰完全没有阻拦,甚至还嘱咐了一句

“人在牢里已经够惨了,你别气人家”

宋锦撇嘴:“我是那种人吗?”

兄弟四个:那绝对是

不过这是小事情,老三那在战场上有时候都要和敌方对骂的人,一时半会儿应该气不死,确定人没事才是正经的

商量好了,他们就拿起准备好的食盒,坐上马车朝着刑狱寺方向驾去

走到一半的时候,宋锦突然叫停马车,掀开帘子手指了指一边,很是理直气壮道:“走那边,先去岐王府”

马夫犹豫地往回看

宋行

之是这几日才回来的,对于宋锦这段时间在都城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他倒是问过其他兄弟三,但基本也是一问三不知

这段时间母女俩基本都是自由活动,不带丫鬟小厮也不带他们几个

宋行之也不知道该说兄弟几个没用,还是该说他们心大了,现在听到她要去找齐铮,瞬间就警惕了起来

他捏着扇子,试探:“小妹和岐王殿下,看起来颇为亲近”

宋锦瞥:“那不废话?你忘了是谁送我们回来了?我和岐王殿下,那可是有深刻革命友谊的好朋友,我警告你最好别惹我”

说这,她眯着眼睛,伸手比了比脖子,威胁之意非常明显

她可还记得这人之前用侍郎身份威胁过自己的,那时候她一乡下小村姑,无权无势的,只能靠着这张和送上相似的脸和他谈判

现在,甭管怎么得到的,她就是货真价实的郡主,和当今皇上亲子岐王是朋友,她看这人还敢怎么威胁她

也不想想,那时候是谁先动手差点把人打个半死、又率先威胁人动手,才惹得他威胁的

宋行之想想泗安县一行就心塞得很,他叹气:“你找岐王殿下也不用去岐王府,今日二十,殿下逢十有小考,在国子监内”

宋锦恍然,想起之前齐铮面无表情地说这大考小考的事,打了个寒颤

不行,她要去解救好朋友于水火之中

她对着车夫大喊:“快快快,去国子监”

宋行之等人:……

几个人都有话说,但是想想有齐铮在更方便探监,他们又保持了沉默

对不起了爹

你不在,儿子们确实无用

**

国子监作为天下学院之最,史书诗词,天文农药,都具有最顶级的教学

不过若说最出风头的,永远还是诗书辞赋

多少才子佳人靠此出尽风头,留芳百年

国子监内最不缺的就是权贵子弟和出名才子,因此,在这里,光有单一的权势是不行的,得兼具才华和权势,才能在其中出尽风头

这一点,齐铮还有千百里的距离

宋锦他们到的时候,小考正在进行中,并不是单一的写卷子考试,中间还有各种提问,监考的考官

有点眼熟

本来大步匆匆进来说这要解救好朋友的宋锦看了一眼就缩回了脑袋,贴着墙藏得严严实实,一脸惊悚

“这人,还教这么多人呢?”

宋行之看着她惊疑未定的模样,晃着扇子,悠悠道:“你说程学正?那确实是你们女子典范,以女子之身获七品官位,诗书律法样样皆会,二十岁便在国子监教学,史书一道,便是有人比她了解透彻,也少有人比她教得好。小妹若是喜欢,也可以过来读书,免得在家里也无聊”

宋锦怒目而视,随后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哟,我记得这人是你前未婚妻的好友吧?不会是你被甩了这么多年还念念不忘,眼看着别人要和离了,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我这里来吧?别想了,你个浪荡子”

宋行之怔住:“杨彦珺要和离了?”

宋锦啧啧:“瞧瞧,这还不知道啊?看样子也没那么在意嘛”

宋行之嘴角一抽,手中扇子一折,下意识想探出去敲敲宋锦的脑袋,又在她死亡视线下若无其事地重新展开,道

“别听老四老五胡说八道,我和杨彦珺当初是正正经经地退婚分手,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她现在便是和离,和我也无甚关系,倒是你”

宋锦挑眉:“我什么?”

宋行之指了指教室,笑眯眯:“不去解救你的好朋友了?轮到他了”

宋锦瞪了这人一眼,又悄悄咪咪鬼鬼祟祟地来到窗子处,看着里面齐铮站了起来

比起平日时候,在国子监的他,看起来更为冷肃,嘴唇紧抿,身形也紧紧绷着,整个人就跟那冬日寒冰似的,冷飕飕的

但是一点儿也不妨碍当老师的提问

程思懿一袭白衣玉簪,手间抱着几本书本,一步一步满是诗书典雅气,她问:“岐王殿下,你如何看前朝史官乐济”

在周围人各种幸灾乐祸嘲讽的目光下,齐铮眉头紧皱,缓缓道:“他,身约五尺,有些驼背,头发花白,脾气不好,喜欢骂人,吃肉,胆子又小”

全场哗然,紧接着是一声声或明显,获闷闷的笑声

程思懿淡淡:“你们很会?”

其他人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正襟危坐,听话得不得了

虽然他们确实会这个考题,但是同样的考题,六十分和九十分的要求可差了远了,谁敢起来回答,就会遭到她一连串无情的质问,总有两个他们答不上来的,然后就回去反思去了

论史学研究,程思懿虽然年轻,但在大衍绝对名列全茅,这可是三岁就会背史书的人

她看向齐铮,颔首:“殿下继续”

齐铮目光从窗外回来,身形越发紧绷起来,斟酌半天,继续道:“他怕蛇、怕鼠、怕野猫,晚上甚至不敢一个人睡觉,就这么一人,却敢在面对荒帝砍头威胁下,如实记载了前朝宫内外记事,又在新朝建立后,辞去官职,云游四海,继续录下各地史实,当得上史学大家”

程思懿:“殿下见过乐济?”

齐铮应声:“当初在外时候和他同行过两月”

不过那时候他嫌弃这老头话多事多胆子小还不爱干净,就一个人跑了。他还以为那老头是吹牛的,一直到回了都城,在史册中见到他的名字,他才知道那老头吹的牛还挺真的,早知道这样

他当初还是得走

那老头真的很邋遢

程思懿听着齐铮这一份可以算零分的答卷,却是笑了起来,道:“殿下入学不过半年,却已识得大部分史实,进步斐然,今日便到此吧”

虽然齐铮的答卷拿不了分,但是他从一开始的什么也不会,到现在什么都能说个一二,她便知道他回去下了多大功夫

不怕人不懂,就怕不懂装懂,还不学

说完,程思懿又看向窗外,外面宋锦的脑袋一闪而过,看得出又是个不好学的,这种学生她见过太多了。她再看向持着折扇的宋行之,心中有些许的遗憾

当初说亲的时候,这人也应下了一心一意的话,只不过珺珺到底还是不信,选了当初看起来金玉在外的宣平侯世子,到了如今这一步

她冲着人轻轻颔首以做招呼,便收回了目光,随手敲了一个刚才笑得最欢的人起来,继续今日的小考

而齐铮默默收起书本就离开了教室

一出门,那真是天也蓝了云也亮了空气也清醒了起来,他一直紧绷的心情总算是松了一些

当上这王爷之后,他最大的代价就是读书,那是日日读夜夜读,考完数法又文学,工程之后有史学,策法后面有礼乐……

宋锦突然窜了过来,眨着眼眸,眉飞色舞地看着他:“嘿,看看,我是不是救你于水火之中?”

齐铮看着张扬快活的宋锦,沉重的心情散去几分,他点了点头:“走吧”

宋锦歪头:“走哪?我都还什么都没说呢,咱俩这么心有灵犀了?”

齐铮瞥了瞥一旁的宋家四兄弟,低声:“心有灵犀不是这么用的”

宋锦瞪眼:“不是吧,你才上了几天学,就开始嫌弃我了?都说最是负心读书人,果然”

齐铮眉头跳动,没让她继续说下去,拉起她的胳膊就往一边走去,等到离开了那边教室,才有些不自然地松开她的胳膊,微微蜷手

宋锦撇着嘴:“你这人真没意思”

宋行之真是服了这小祖宗了,也不看看面前的人是谁,他把人拉回来一点,冲着齐铮行礼:“臣见过岐王,小妹性子活泛,您别和她一般见识”

齐铮颔首:“无妨,习惯了”

宋锦撇嘴:“行了行了,客套来客套去的,是

朋友就带我去刑狱寺,不行的话,我还是用你的令牌进去,你自己选呗”

四兄弟:……

他们是想捞人,不是想送人进去啊

好在齐铮习以为常,早在给出令牌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上面会累多少斑斑劣迹,这会儿也不在意这个

他淡定道:“我带你去吧,至于宋侍郎你们,还是回家等待为好”

宋行之看着他淡定的模样,再看看宋锦那理所应当的模样,心中警惕乍起,总觉得让他们一起进去,很不放心啊

他小心道:“我们在马车中等?”

齐铮颔首:“如果你们想明日在朝堂听到御史攻讦的话”

“……”

那肯定是不想的,不然他们也不至于让宋锦来了

当然,主要是他们进去的话只有硬闯,性质就不太一样了

宋行之一直以来他都觉得齐铮挺靠谱的,不然也不会把母女俩回都城的事交给他,但现在,看着齐铮那沉稳庄重的模样,他越看越觉得不太对劲

这个岐王,和他想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但现在有求于人,宋行之也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温和有礼地回道:“殿下说得是,那我们便回府中等候,小妹麻烦您看顾着些”

齐铮:“宋侍郎客气”

……

齐铮有专门的车架,比谁的都好使,他和宋锦很快就上了车,马车悠悠前进

宋佳兄弟几个则原路返回

他们都没有血缘关系,长相各不相同,性子也截然不同。

宋行之年纪最大,也最是能说会道长袖善舞,几个人一起的时候,还是以他这个老大为主

马车里,宋行之晃着手中折扇,看着车内的三个弟弟,啪一下合上折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我这不在一段时间,你们和岐王走得挺近啊,怎么的,这就站队了?”

面对他的质疑,宋顺之一如往日,平静地回道:“岐王几次帮助小妹,小妹和他走近点也正常”

宋安之打着哈欠,不太在意:“需要我们站队吗?人皇上就差直接下旨立太子了”

宋清之则有些嫌弃,他撇嘴:“不比你以前和恭王走得近,走那么近,老二被欺负的时候也不见他说句话,现在还不是得找岐王,老大,你这眼神得改改了”

“我以前和谁关系不好?谁想到会冒出岐王这么个亲子,再说了”宋行之冷笑着直接掰断了折扇,“你以为我为什么不去找他们?这些个人啊,领一分情,以后也得还个十分,现在爹不在,都给我小心行事,都城上下都盯着宋家这块肉呢”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现在的情况,比他们一开始预计的也好多了

宋清之嘟囔:“这不是有小妹嘛”

不得不说,宋锦虽然靠着他们得了不少东西,但是他们也因她稳了不少

若没有她,宋家大麻烦不说,小的鸡毛蒜皮的事定然不少,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事,慢慢凑起来能累成大山,最后一点点将其拖下去,便是皇上也说不上什么

现在有了宋锦,她张扬肆意不讲道理,没心没肺无拘无束,又有皇命在身,那些恶心人的小事情倒是出现得少了

宋行之送她回来之前就知道都城定然会被她搅和起来,却也没想到会到这个程度,想着她那张和宋商极其相似的脸,他轻轻叹息

“堂堂男儿,怎可把责任压在她的身上?你们三个这段时间的表现,怎对得起爹这些年的悉心教导?”

车马内没了声音

良久,宋顺之看着宋行之这老大的姿态,抬着眼眸,平静开口:“你问了那么多,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宋安之和宋清之立马抬头看去,眼眸转动间,都带着凑热闹的兴奋劲

来了来了,最好打起来

他们兄弟五个,他们两最小,官职也最低,平日最说不上话了,最喜欢的就是看上面的打架

面对‘挑衅’,宋行之晃起折扇,端得游刃有余的姿态,笑:“二弟问就是了”

老二宋顺之轻声:“大哥,你找到小妹的时候到底做了什么,让她对你这般厌烦”

老大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