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啊......这”

读到这里, 曹晴忍不住捂住嘴。

脸倏的爆红。

这个接吻描写,在大宋,甚至在以往所有的小说话本儿里, 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以往的香艳话本儿中, 男女双方两情相悦, 或是成亲之后,当然也有夫妻敦伦之事的描写,但是多半都是用入巷, 婉转,酣畅淋漓,娇啼, 酥软等等字眼的桃色描写, 香艳自然是香艳了,但终究缺乏让人脸红心跳的性张力。

而霸总豫王的这个强吻, 却完全不同。

曹晴不明白,明明这个情节,相比于两人第一次中春药见面那晚, 几乎就是什么都没做。

但为何偏偏比做了什么, 还要让人脸红心跳,心慌意乱的紧。

如果曹晴姑娘是个现代人,就会明白这叫“被征服感”。

杨蔓娘给霸总豫王的高光,是绝对不掺一滴水的。

如果说, 之前白绾绾和男配陆公子之间的相处, 是纯爱的小清新。那么和豫王之间,就是浓浓的性张力和荷尔蒙气息。

小清新虽好,但, 荷尔蒙更得人心啊!

所以,几乎所有读到这里的小娘子,都被豫王的魅力蛊惑了。

不过,唯一不同的,便是看完之后读者的反应了。

和之前每次新章节出来,小娘子们都叽叽喳,迫不及待的凑在一起热烈讨论不同。这一次看完了新章节,小娘子在自己屋子里脸红心跳,人前却都一反常态的端庄持重起来,反倒静悄悄的,不随意与人讨论了。

小娘子们这边儿一静,倒是显出了衙内们来。

原本杨蔓娘觉得,这样女性视角的小说,对于男人们来说应该没什么吸引力的。

但实际上,杨蔓娘还是有些错估了霸总文的魅力。

不但夫人们和小娘子们没法抗拒,衙内们也对这新鲜的话本儿颇感兴趣的。

因为小说的火爆,杨蔓娘的小说新章节刊印出来之后,朱雀门小报几乎每天都被早早的一抢而空。

然后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多看了小说的衙内和小郎君们觉得有趣,开始模仿豫王爷的那句话。甚至阴差阳错的还引发了一种新的潮流。

各家的大宅子别院里,书院学堂里,大酒楼茶楼里。

越来越多的衙内们和小郎君们故作冷酷的背着双手,或一脸深沉,或邪魅一笑的来上一句:

“xx,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如果杨蔓娘知道这个情况。

一定会回一句:

“食屎啊你!”

但事实上,杨蔓娘不知道,自己将这句对现代人来说又油又尬,可以徒脚抠出三室一厅的霸道总裁语录引入大宋之后 ,竟然会引发这么大的影响力。

自从霸总豫王爷邪魅一笑,对白绾绾说了这句话之后。

这句“xx,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瞬间就成了汴京城的流行热词,迅速的从朱雀门小报延伸到了线下。

先是由官家的女婿,宰相蔡京的三子蔡绦和一群衙内们,在矾楼装逼的时候,邪魅一笑,跟陪酒的歌女来了这么一句。

然后被其他衙内们给引用过去,觉得这句确实很拉风,便开始跟风。

大宋没有热搜,没有Q.Q个性签名和微信朋友圈,更不知道段子手为何物。

一群有钱有闲的衙内们,偏偏又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年纪。

对于一切能装逼引领潮流,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词新句,都毫无抵抗力。

一群人把这句在未来都烂大街的梗,玩的不亦乐乎,乐此不疲。

不过,这样的情况,倒是歪打正着,让杨蔓娘的小说知名度更大了一些。

甚至,还有感兴趣的书商开始来朱雀门小报报房询价了。

说打算等小说写到了十五万字,将小说集结成册,发售到外地去。

当杨蔓娘从朱贵那里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自然也格外兴奋。

都有人询价准备出书了,那离提分成还会远吗?

.....

不知不觉中,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的飞快。

转眼便已是腊月二十三,又是一个休沐日。随着离过新年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天爷下雪也越下越频繁起来。

比如这会子,外面一场雪正在落着。纷纷扬扬的白雪,遮蔽了城外的田野,笼盖了村庄。

但对于汴京城的人来说,日子并没有什么变化,商人们依旧每天要做生意,街道上的雪也早早的就被两边的店铺清理干净了。

住在保康门这边儿,基本能满足一个现代人基本的需求。养猫养狗,写小说,上班,吃外卖,逛夜市,看瓦子演出。

你没听错,是吃外卖。

老二杨士林中午吃饭都在报房那边儿。

每到休沐的日子,杨蔓娘都要忙着增加小说存稿。老三杨盼娘做的吃食,大多都是简单的水煮和烩菜,太复杂的也不会,吃久了也不爱吃了。

所以,每逢杨蔓娘休沐的日子,姐妹俩懒得出门的话,都习惯直接定外会改善伙食。

是的,在大宋外卖不叫外卖,而是叫外会。

大宋的有钱人,对于舒适方便生活的追求,丝毫不亚于现代人,尤其是对美食极其热爱的他们,又怎能少的了送货上门的便利服务呢。

所以基本上,街面儿上的大多店铺中,都提供有点餐送货的服务,也就是外会,模式和现代也大致差不多,只是不能网上支付。

虽然在这个年代,人们之间交流和交通并不如现代社会那般便利,但为了招揽生意,各家店铺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每逢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儿,各家店铺中的店小二们,都会一同外出,奔走于寻常巷里中大声的叫卖,以此来吸引顾客光顾。这时候,那些懒的自己做饭的人,便闻声而至,将自己想要的菜品告知店小二。

然后,店小二再折回店中,将客人所点菜品做好用食盒儿打包好,重新返回送到顾客的手中,然后再收取费用。

当然那些家中富裕的家庭,也时常派遣小厮前往店铺中点菜,再由店铺的“外卖小哥”送到家中。这些外会不仅品类丰富,也省去了自己做饭的繁琐。

而且,不光寻常的市井百姓和朝廷官员家里喜欢点外会之外,就连住在皇宫里的官家也不例外。偶尔嫌弃皇宫里的饭菜索然无味,便会打发贴身太监去宫外寻找更多的美食。杨蔓娘之前还在向家小报上看到,说官家某次出宫微服私访的时候,吃了桑家瓦子里的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竟觉得比宫中的御厨还要做的好吃,之后便也学起了民间的法子,时常命贴身太监去宫外订外会回来吃呢。

不过,杨蔓娘家里可没有小厮。所以,一般点外会都是到饭点儿,听见巷子里的店小二吆喝声音,老三杨盼娘便披了厚实衣裳,带着白绾绾,飞快的跑出去跟店小二点菜。

“大姐,快出来吃饭啦,今天咱们吃素骨头面、煎肝儿和姜丝梅子。”

杨盼娘提着食盒儿回到东屋,朝书房得方向喊了一声儿。

随手将漆食盒儿打开,其间有四层,每一层放着一道菜,里面的面还冒着热乎气儿。这倒也不奇怪,如今虽然不如现代一般发达,有专门的食品保温的技术。但是,大宋市井的劳动人民自有其朴素的智慧。

到了冬天,各家店铺中都会在食盒儿里换上温盘来运送食物。温盘是由上下两层瓷组成,上层瓷较薄,下层瓷较厚,中间的隔层是空的。需要送出的吃食都装置在温盘之中,在其间的隔层里注上热水,便可使得食物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最初的温度,一点儿都不影响食客用餐。

“就来了。”

杨蔓娘写了一上午稿子,肚子也饿了,闻声将写好的稿子收起来。

捏了捏有些发酸的眉骨,一边洗手一边道:

“今儿的外会是买的哪家的?”

这个年代的店铺,也有等级之分,有些店铺是可以提供外会的,而有些店铺,则并不需要以外会来招揽客人。

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像那些规格较高的正店,主要承办的是达官贵人家中大型的宴请,是绝不会提供外送服务的,这也是正店对外营业的规矩。比如杨蔓娘上工的矾楼,就没有外会服务。而脚店一类的店铺,通常都会提供外会服务。

不过,脚店售卖的菜品,大多都会设置起送价,而且,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是送套餐,就跟现代的某基套餐似的,明明你只想吃汉堡和鸡块,不想要可乐,也不想要薯条,但点的是套餐,里面就不可能避免。所以,有起送价的脚店也不是汴京美食爱好者的首选。

一般外会生意最为红火的,还要属分荣的店铺,这类店铺没有最低消费,没有起送价,顾客点菜也可以随心所欲点自己喜欢吃的。所以,大多数殷实人家都喜欢到这样的地方订外会。

“自然是孙家荣店的,他家的素骨头面不是招牌么!”

老三杨盼娘笑眯眯的回道。

随着杨蔓娘给报房交的小说存稿越来越多,家里的经济也越来越宽裕。虽然还够不上小康的水准,也买不起汴京的房子。但在吃食方面,却大有长进,早就不像之前那么省着了。

杨盼娘迅速的将菜品从食盒儿里拿出来,一一摆在桌上。

然后便拎起食盒儿往外跑,毕竟,店小二还在外面等着拿食盒儿回去呢。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伴随着炮仗声儿和外面闹哄哄的叫喊声儿。

不一会子,老三杨盼娘捂着耳朵跑回来了。

“这是叫什么呢?我怎么听着外面还有放炮仗的声儿呢?”

杨蔓娘小心的将白绾绾抱在怀里,捂着耳朵,怕她被炮仗声儿惊吓到。

“大姐你整天忙着做学问哩,都不记得今儿是什么日子啦?吃过腊八粥没几天,如今是腊月二十三啦,离过年也不远了,街上好些人家都在囤东西呢,对了大姐,咱们家是不是也要备年货了啊?”

按着往年的规矩,过年期间,汴京城除了一些大酒楼以外。

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东家掌柜和伙计们都回家祭祖过年,一直要到正月初五才会开市。

所以,市井百姓都会提前囤好年货,免得到时候临时买不到东西。

“这倒是。”

杨蔓娘端起瓷碗儿,喝了一口素骨头面的汤汁儿,不愧是招牌。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水准,味道很是鲜美。

点了点头道:

“那等后日二郎休息的时候,我也请一会子假,咱们三个乘着中午得时候去买,买的东西多不好拿,顺便还得赶牛车去呢。”

这是她来穿越来北宋的第一个年,杨蔓娘也很期待。

“也好。”

老三杨盼娘点了点头,夹子一小块儿煎肝儿放到白绾绾的猫碗里。

又笑着道:

“大姐,你可得多存些稿子呀,矾楼过年都要歇五日呢,你也要好好歇一歇的。若是存稿跟不上,那报房东家又要亲自来催了。等到三十晚上的傩会,十五还有元宵灯会,到时候咱们也要去瞧一瞧呢!”

杨蔓娘闻言勾唇一笑,没说话。

前段日子,她想着快点攒够出书的字数,加上又正好写的顺手,就让老二杨士林把攒的两万的存稿都带过去了。

原想着这下子可够六天用的了。正好晚上下工,可以好好的去瓦子里玩一玩儿。

谁知道,东主朱旭也不知怎么的,被追读的小娘子和衙内门施加了压力,一下子就放出去了两万字,然后没有存稿了,朱雀门小报眼看就要开天窗了。把朱旭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之后,又百般的恳求,害的她只能挑灯夜战写稿子。

从那以后,杨蔓娘就不想给自己找事儿,每次就雷打不动,不论写了多少,都只交给报房一万字。

再问。就是没写出来。

“对了,大姐,我要提个意见的。”

一说起小说的事情。杨盼娘忍不住放下了手里的筷子。

撅了撅嘴儿道:

“大姐,你干嘛要写那个什么劳什子渤海公主,她好讨厌啊,明明豫王又不喜欢她,还一厢情愿的非要缠着王爷,她为什么不在自己国家好好呆着,非要来中原?为什么要破坏王爷和白绾绾的感情啊,她真的好讨厌,她就是个坏女人!”

“额......”

杨蔓娘噎了一下。

这段时间,在她辛勤的笔耕不辍下。《霸道王爷心悦我》这本小说,已经更新了将近十三万字了,小说的情节,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

之前女主白绾绾被豫王强吻了,当然是不从的,挣扎之下给了豫王一耳光。然后被霸总豫王强取豪夺,进了豫王府。

扇耳光这一情节实在是太带感了,简直比强吻还要劲爆十倍,要知道,那可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哪!

所以,这一情节当初一在朱雀门小报刊登,不光在汴京闺秀圈里很火爆,甚至在市井之中也引起了不少人讨论。甚至还有好事之人去开封府衙告状,说墨瑾公子写的话本儿太过儿戏,藐视皇家威严,要府衙重责。

可把听到消息的杨蔓娘给担心坏了,专门请假去了一趟报房。谁知东主朱旭却老神在在,一点儿都没当回事儿,反而笑着道:

“娘子不必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其他眼红之人的诡计罢了,娘子放心写就是,咱们大宋可从没有以言获罪的。”

杨蔓娘一想似乎也对,宋朝言论自由,太.祖赵匡胤给赵氏后代的指示,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还说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所以宋朝对文人和文化都格外的宽容。各家小报上连官家本人都会偶尔被调侃,自己杜撰一个王爷又能有什么事儿。

果然事情没几天就自己不了了之了。

之后的情节,杨蔓娘自然就写的更顺手了。

女主白绾绾来到豫王府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期间杂草一样的小白兔女主白绾绾,被霸总豫王壁咚、床咚、马车咚、假山咚,总之就是眼花缭乱的各种咚。

让无数大宋读者脸红心痒痒的同时,男女主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慢慢熟悉。

豫王也慢慢发现了白绾绾和其他女人不同,她的心地是那么的正直善良,单纯赤诚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算计。这让从小生活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之中,见惯了女人之间算计的豫王爷为之心动。

而女主白绾绾呢,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了解了豫王,知道他虽然外表冷酷高傲,总是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但实际上面冷心热,从不恃强凌弱,而且私下里占有欲强很黏自己,还爱吃甜味儿的点心。所以,女主白绾绾也看到了豫王的优点,对男主豫王也从一开始的不屑和抗拒,到慢慢的接受和心动。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绾绾心里原本陆公子的影子,也渐渐被豫王覆盖了,两人之间也有了一丝两情相悦的意味。

而大宋的闺秀们,虽然不知道反差萌这个词儿,却也不约而同的被豫王这人前高冷,人后占有欲强黏人还爱吃甜点心反差给吸引的直咬手帕了。

心甘情愿的吃着俩人苏苏甜甜的狗粮。

如果按着这个套路发展下去。俩人之后肯定会越来越甜,齁甜。然后三年抱俩,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杨蔓娘写的霸总文会这么简单嘛?

当然不,当然要继续洒狗血了!

女主和男主的生活,怎么可以如此风平浪静?这不科学嘛!

要怎么表现出男女主是真爱呢,当然是有人抢了!

所以,在两人眼看就要在一起的档口儿。

便来了一位喜欢豫王的女配渤海公主。

“大姐,你能不能把给那个公主给写死啊!”

老三杨盼娘一脸郁闷的道。

作为杨蔓娘的小助理兼忠实读者,每次杨蔓娘写的《霸道王爷心悦我》的新的章节,都是她帮忙整理收纳的,也都是她第一个看的。对于书里的女主角白绾绾,杨盼娘一路看下来,自然是极有感情的。小娘子甚至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磕cp ,一直坚定的站豫王爷和白绾绾这一边儿。

现在突然冒出来个什么渤海公主,在两人之间横插一脚,制造误会,让白绾绾暗自流泪伤心,杨盼娘自然是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