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

新月集

作者:泰戈尔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泰戈尔(R.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于1861年5月7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他的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是最早去英国访问的印度人之一,他的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有子、女14人,泰戈尔最幼。泰戈尔按照父兄的意愿于1878年赴英国学法律。他对法律不感兴趣,便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泰戈尔担任梵社的秘书。从1891年起,他住在西莱达经管父亲的地产,目击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的穷苦,开始注意社会主义思想。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从1891年起连续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的60多篇短篇小说。1901年,泰戈尔在和平村创办了一所学校,亲自担任教学工作。1902年,泰戈尔丧偶。1904年,女儿病逝。1905年,父亲去世。诗集《回忆》(1903)、《儿童》(1903)和《渡船》(1905)就是他个人生活中不幸年月里的记录。1910年,诗集《吉檀迦利》(孟加拉文本)出版。这是继《奉献集》之后又一部最优秀的宗教抒情诗集。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同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20年代,泰戈尔创办了国际大学,并曾多次到国外访问。1941年4月,他写下了最后的遗言──著名的《文明的危机》,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控诉,表达他对祖国最后必能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信念。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的祖宅逝世。泰戈尔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篇和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此外还写了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创作了1,500余幅画,谱写了很多歌曲。…

最新更新5

《新月集》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泰戈尔
    【吉檀迦利】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让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他在英国出版的诗集《吉檀迦利-饥饿的石头》(国内一般翻译为《吉檀迦利》) 。泰戈尔的获奖理由是: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以下是有关《吉檀迦利》和泰戈尔的简介: 《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1861年5月7日,泰戈尔诞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和哥哥、姐姐都是社会名流。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文坛世家环境的薰陶下,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泰戈尔从小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泰戈尔的一生是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的。祖国的沦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尔的心灵深处,爱国主义的思想一开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他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生活在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但他的爱憎是分明的,创作思想是明确的,始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独立运动高潮时,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殖民统治,并高唱自己写的爱国诗歌领导示威游行。他还曾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权。印度人民尊崇他、热爱他,称他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灵魂。 泰戈尔不是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于处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各国人民一贯寄予深切的同情,并给予有力的支持。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曾多次出国访问,并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一起组织反战的和平团体。30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泰戈尔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就这样,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位举世闻名、多才多艺的作家,在漫长的六十多年创作生涯里,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二百多个剧本和许多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文以及回忆录、游记、书简等。其中1921年问世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使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故事诗》和《两亩地》是印度人民喜闻乐见、广为传诵的不朽诗篇。脍炙人口的《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赎罪》、《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都是针对当时印度社会现实予以无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戏剧剧本。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作家、诗人,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画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千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不少热情洋溢的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这首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晚年绘制的1500帧画,曾作为艺术珍品在世界许多有名的地方展出。吉檀迦利 冰心译
  • 作者: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 作者:泰戈尔
    是泰戈尔(1861~1941)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作者:泰戈尔
    泰戈尔先生的作品精妙绝伦,每一语每一词都那么妥帖,而且意思深远,需要反复咀嚼琢磨。很多时候,一个词要长时间斟酌,屡次更改。你是谁啊,读者,在这百年之后阅读我的诗篇?我不能从这春天的丰盈中为你送去一朵小花,从远方的云朵上为你送去一抹金霞。打开你的门四下环望,从你群花怒放的园中,采集百年前消逝的花朵的芬芳回忆吧。在你心灵的喜悦里,也许你能感知春晨吟唱的勃勃欢愉,让它快乐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苏童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作家的叙述是极为冷静,波澜不惊。宫廷内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杨夫人被活活钉死在棺材里;先王的宠妃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入冷宫,仅仅因为其善弹琵琶,就被妒火中烧的孟夫人打断十个手指;爱哭的废妃们被小皇帝剜去了舌头;何其惨烈!作者的笔却应是平静的甚至有些欣赏性的写道:那些爱哭的嫔妃们的舌头看上去就像美味的红卤猪舌一样。宫廷外,为国奋战的负伤将士死在自己尽忠的帝王手中,对起义失败的李义芝的血腥审问更是让人不忍去读。可作者的语言永远是平静的,华丽婉约的,神秘轻曼而又柔和。作品的细节真实,而又叙述细腻。基本上再现了主人公的生活。
  • 作者:一弯月心
    【正文完结,番外随机掉落】余双闲暇时间被舍友拉去玩游戏,稀里糊涂的就入了帮会,然后不小心和帮主结情缘。本来就是游戏,对于游戏里面的情缘也没放在心上,余双和帮主也很谈得来,时不时都和他说生活上的琐事。其中最常说的,还是他们学院的学生会长唐双,清冷孤傲,活脱脱的就是个雪山之巅的高岭之花。你知道吗,我看他这么清冷孤傲的样儿,一句多余的废话都不说,之前还以为是什么难以相处的Alpha,谁知道被我发现了他的一个大秘密。他浑身无力,眼角泛红,呼吸急促不受控制的发出他的信息素,我才知道,他原来是个Omega。他还求我帮他暂时标记,我反手就给他喷了抑制剂的喷雾。我是那种人吗?虽然我差点就被他给诱惑到了,如果我真这么做,以他的性格,事后肯定会不理自己吧。不过,他最后离开看我的眼神,好像在生气。真搞不懂他们这Omega是怎么想的,奇奇怪怪的。耳机里面传来她情缘一贯清冷平淡的声音:也许人家是真想要你帮他临时标记,偷偷暗示你他的感情呢?[又美又飒的小姐姐X表面清冷内心占有欲极强的会长大人]*1.瞎写的,自嗨产物,自割腿肉的粮食2.键盘网游,游戏和技能之类的,自己瞎掰的。3.weibo:一弯月心=====戳专栏收藏同类型预收文===预收一:《姐姐的疯狼狗》多情女海王与年下疯狼狗姜佳佳人美多情,极端颜控,虽然谈过好几段恋爱,但用她自己说的话就是对每一段都是很认真,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男友有过越距的行为。她的喜欢来得快,去得也快。就算是这样子,还是有不少的Omega前仆后继让她多看自己一眼。但是在大学毕业的前期,姜佳佳她翻车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阴差阳错的把刚高考完打暑假工的弟弟给睡了。姜小姐还真的是见一个爱一个啊。程翦看着面前的女人,咬牙切齿的说道,怎么了?现在腻了,不爱了,赶紧去找其他人了?没……姐姐,你不是最爱我的吗?程翦抱紧她,声音突然软下来,姐姐不是最喜欢我年轻吗?那个老男人有我年轻吗?姜佳佳:Stop!禁止拉踩!-预收二:《姐姐[快穿]》超会演戏的坏女人与各式各样的年下弟弟系统告诉她,拯救崩坏世界的男主。花娆笑道:没事,姐姐最喜欢拯救弟弟了。【温柔善良大姐姐X缺爱偏执的邻居弟弟】【多情养鱼的海后学姐X活泼小太阳健谈学弟】【大权在握的皇太女X病弱美人小公子】【高岭之花的美人师尊X黑化偏执小徒弟】
  • 作者:简·奥斯汀
    本书包括奥斯丁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沙地屯》和中篇小说《苏珊夫人》。《沙地屯》是奥斯丁的临终之作,只写完十二章便去世。《苏珊夫人》是奥斯丁早起的一部书信体小说,描述了寡妇苏珊夫人为自己寻找新的丈夫,并且也决定要将自己的女儿也嫁出去的计划,充分显示了奥斯丁的讽刺特点。另外,此书此书充分展示了她对人物心理准确把握,具有奥斯丁式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尾。
  • 作者:倪匡
    《乾坤挪移》是倪匡所著的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第一百三十七部,于2000年12月24日出版。‘他的头不是他的头!’姚女士十分肯定那个躺在棺木里的头绝对不是她伯父姚教授的!头真的被掉包了吗?姚教授的头里藏有什么秘密?是否有什么阴谋正在秘密进行?
  •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首次出版于2005年。该书也珍藏着逝去家庭传统的挽歌,更多的还是一本博斯普鲁斯以及伊斯坦布尔和海峡之间的史书。该书折射出现代文明与不断退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斗争。该书于2005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年度最佳图书。
  • 作者:黄泉二三
    修文中。耿老爹临死前,抓着耿甜的手说:孩儿啊,虽然咱家没有房子或巨款给你继承,但咱家有一个世界可以给你继承!说完耿老爹的胸口浮出一个光球,耿老爹抓住光球,一把拍进耿甜胸口,道:去吧!勇敢的少女!去创造世界吧!老爹咽气后,耿甜进入了继承的世界一看,发现——爹!这个世界为毛是像素啊!文前导读:1、女主有个像素空间。2、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带入现实。3、感谢屁软做的沙雕封面和沙雕专栏条。
  • 作者:艾佟
    什么?!要她这个人民保母去冒充情妇?!没想到第一个任务竟这么没有职业道德,可为了让正义获得伸张,她——认了,在努力不懈之下,终於不负上司的期望,但那人竟要她证明自己是块情人的料,还得直呼他的名字和住进他家,而媒体的大肆报导毁了她的名誉也就罢了,她竟还让自己习惯於有他的陪伴……父母的婚姻教他不相信至死不渝的爱情,却独对那个天真的女警起了爱怜之意,并利用她的任务之便,意图让她假戏真做,但他那因丈夫外遇而痛恨男人的阿姨,竟连情妇一起恨,老对她冷言冷语,而跟她同床共枕,对他更是一大考验,可一—撞见她依依不舍的由别的男人送回来,教他一时怒火加妒火的夺了她的身子,现在唯一的缺憾是——还没能拥有她的爱……
  • 作者:闲卧云天
    千人看红楼,最开始看的,都是那脱尘超俗的黛玉,千人看红楼,最伤心看的,都是那黯然香消的黛玉.一千人看红楼,就有一千人在幻想着黛玉,不是想要自己当黛玉,就是想要如何面对一个黛玉.这,是我的黛玉……仍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不一样的黛玉,有美貌,有才情,却不要是那么悲伤,那么无助的黛玉...在红楼同人多不胜数,各有千秋的今天,你要点开我这篇黛玉同人的理由:. . 第一、黛玉所遇游戏难度不变。我不会改变黛玉在红楼原著里可能遇见的任何难度,红楼设定没有的人物,本文绝不出现(如兄弟、情人)。我将努力在红楼原著同等的艰苦环境中重塑一个新黛玉的人生,全凭这位黛玉自身的努力一点点地去改变。. . 第二、紧贴着红楼原著写,所有人、物、景、情节都力求贴近原著的设定,在本人写作能力范围内不小白。所有的一切不是因为其中的谁突然弱智了而改变,而只是因为有了一个不同的黛玉而产生了不同的进程。. . 第三、绝不乱开金手指,所有的改变全可以在红楼原著里找到引子。即是说,本人只抓原来曹公留下来的BUG。. . 有违背以上三大原则的情节,请看官们及时指出,我将马上改正。. . 希望我的文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 . 本人在写文时,是希望紧贴着原著写的。但曹公所著之文留存至今,已成了小说界的断臂维那斯,对其文的各种争议,一点也不比蒙拉丽莎的那个微笑少。而我要将这个同人下写去,就不得不在这纷纷纭纭之中给自己找一个坐标。所以在文中,我常会单独写些人物YY,或及时说明自己对原著的一些看法等,这些内容,一般会在文下的YY红楼、作者有话要说中,若篇幅较长的,我则单独存于一文曰《葬花台》中。若有幸有红楼同好者读到鄙人之文,还请不吝留言赐教为感。** 好罢,有想收藏我的朋友没?请点右边,谢谢!请收藏\\\"闲卧云天\\\"这个嗑睡虫吧!** 嗯嗯,还有句话:某绝不弃坑~!!!!!!入V公告:本文自2010年11月30日起,光荣地入V了.有鉴于本人是以\\\"缺G缺钱缺银子\\\"为理由入的V.请喜爱本文的列位看官朋友们手下留情,不要转载.以便偶能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认真努力地继续码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