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津逮

文言津逮

作者:张中行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文言津逮》是张中行先生撰写的关于怎样学习文言的普及读物。先生自述在文言文选注工作中常常遇到与学习文言有关的问题,因此想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常识,以供语文教师和初学文言的人作参考。…

最新更新附录二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张中行
    禅是中土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一种灭苦的生活之道,顿悟的理想玄妙,修持的方法也玄妙,难以言传。但想了解又必须以言传。传统的传的方法是禅门内的传心和宏法式,或乞援于名相,或乞援于观心,结果常常是难于领会,甚至流为神秘主义。本书作者认为,禅是处理人生问题的一种方式,它就不能是人间的,也就必可以用科学常识的语言讲明白。这就需要站在充满神秘气氛的视野外来看,来谈。本于这种看法,作者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谈佛教,谈禅宗,谈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以及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最后还谈到它的影响和将来。全书知识面广,理精辟而言浅易,读后可以了解中国佛教的大略,可以了解禅是怎么回事,它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或设想的那样神秘。
  • 作者:张中行
    这是一本谈论人生之道的专著。作者在后记里说明,此书是易古人的率性为顺生,意在阐发自已关于怎样活才好的种种人生见解。书稿酝酿于五十年代中期,完成于1991年5月,成书过程约四十年之久。作为著名的文史专家和饱经沧桑的文化老人,作者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六十个问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而且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 作者:张中行
    《作文杂谈》是怎样的一本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我想,一位博学的长者的写作体验,好比一桌丰盛的筵席,读者是搛一箸红煨熊掌,还是舀一匙竹荪双脆汤,要随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从旁不厌其烦地指指点点,说该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会惹得与筵者皱眉的。但有一点我还是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谈看成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也不认为世界上有这种不二法门。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这也许是中行同志许多宝贵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吧。读者读这本书,不要抱上西天取经的态度,以为可以从中取得无量妙法,要抱逛花儿市的态度,花是随心草,捡顺心的买几朵几枝,赏色闻香,自得其乐。要活读,不要死读,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 作者:张中行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本小书,可是经历不简单。还是五十年代中期,锡兰(其时尚未改为斯里兰卡)编百科全书,其中中国佛教部分委托中国佛教协会代为拟条目,并物色合适人撰写。条目中有一个是佛教与中国文学,物色撰写者,据说是能胜任者都不愿意担任,最后只得用与佛门有关的世俗之法,找不到和尚就抓秃子。负责抓的竟是周叔迦先生......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司马紫烟
    忧愁仙子拥有世界上最有魔力的情剑,谁掌握有情剑谁就可以凭借情剑的魔力,得到自己心爱的而又无法得到的情人。多情而又充满血性的夏侯杰,为了获得师妹的芳心,历经情色考验,终于获得情剑,本以为可以和师妹百年好和,可此时师妹已和扫波剑客之子罗君秋结合,虽有情剑却改不了命运的安排。然而情剑也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学会了绝世剑术,从而登上了武林剑会盟主的宝座,承担起了天下武林安危的重任,为了武林得以平静,他跋涉千里,独上西域,以阻止险恶的圣心魔教教主赫连新称霸武林的野心,一时无以阻止魔教势力的延伸,然而夏侯杰的努力或是得到了白驼派掌门、忧愁仙子之助,为了阻止魔教入侵武林,夏侯杰,忧愁仙子迫于无奈,只能利用魔剑的力量,使魔教教主郝步芳爱上夏侯杰,夏侯杰同时联络中原正派力量与之相抗衡,赫连新为了杀夏侯杰,进入中原,万里追踪。为了让武林有一个清平祥和的环境,夏侯杰与中原武林同道共抗天心教与魔心圣教。联络群雄与众魔决战于武
  • 作者:廖信忠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 作者:李凉
    南京(应天府)。通济门外的秦谁河畔,入夜后笙箫歌舞不绝,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牡丹楼今晚真够热闹的,如同在办喜事。老鸨金大娘穿得花枝招展,头上还插了朵大红花,忙进忙出张罗着,像只没头苍蝇在乱飞。凡是来这种销金窟的花钱大爷,无不是当地的富商巨贾,或土豪劣绅,更不乏在江湖上混的三教九流人物。今晚,是当地地头蛇王邦通王二爷,看中了一个叫曼君的幼女,不惜花费五百两银子,要为她开彩。
  • 作者:多萝西·L·塞耶斯
    《九曲丧钟》(The Nine Tailors),又译为《丧钟九下》,由多萝西·L·塞耶斯发表于1934年。 善良的索普夫人因病去世,人们在丧钟下埋葬了她。不久,她的丈夫也去世了。人们挖开坟墓想将他们夫妇二人合葬,不料索普夫人的棺木上竟然多了一具无人认识的男尸!而且,此人被严重毁容,双手也被砍掉。他是何人?来自何处?为何死于此地?为何置身于棺木之上?温西勋爵将揭开整个谜团。
  • 作者:袁一强
    这里所描写的是一群被逐出校门的右派大学生在大跃进、文革中的往事。一九五八年春与麻雀较劲的日子;一九五八年夏、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日子;一九五八年冬至一九五九年向十年大庆献礼的日子;一九六〇年至一九六二年极端困难的日子; 一九六五年后十年浩劫的日子;一九八四年前后改革开放春风沐浴的日子。这里,你将进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它如实地记录了那段崎岖不平的年代,同时又热诚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剧变。
  • 作者:葆琳
    谁教她成立一个「危险思想」剧团,只因她毅然接下亡兄的重担,谁教她一向自命不凡,只因她叫柏德岚,偏偏她遇上的柴洛夫有够野蛮,毛手毛脚吃了熊心豹子胆,他把作爱当成三餐,和女人上床更是家常便饭,这下不得了,悍女碰到色男,野火烧到冰山……只见德岚口无遮拦一个劲儿批判,完全一副性冷感,但见洛夫更加努力极尽纠缠,R级动作愈来愈震撼,不扣不扣第三次世界大战,却拒还迎成了男女交欢,谁知就连她的「失身」也不浪漫,因为她根本拒绝情何以堪,好吧好吧,就让此情成梦幻,只是当时已惘然,直到洛夫的前女友们排排站,个个细腰丰乳耀武扬威对她调侃,德岚这才茅塞顿开,春潮泛滥,打死也不放过这个标准色男……
  • 作者:汪晓东
    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这曾经让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更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使人缅怀不绝。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我终于游历了西藏——这片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留下的最后净土。我去了阿里,去了珠穆朗玛峰,走遍了整个藏北高原和后藏地区。在我人生短暂的三十二年中,能够亲历西藏,是我人生一大快事,虽死而无憾。
  • 作者:剑逝红尘曲
    天打雷劈之后,洛寻穿越到了爱情公寓的世界!强化开局,然后他便作死般捏了胡一菲的俏脸……且看洛寻如何在胡一菲的怒火下住进爱情公寓,与公寓里的小伙伴们嬉笑怒骂,离合悲欢,并收获属于他的那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