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明汐下班之后乘坐公交车,来到她在海港第一个熟悉的红星农贸批发市场。
很遗憾,即便她找到了一家云南老板经营的特产批发店, 还是没找到米尔斯委托她找的那款酥糖。
她询问这位云南老板, 在海港这边还有没有认识其他做特产生意的老乡。
老板也是个热心人,给她推荐了两家店。
趁着店没关门, 明汐一家一家赶了过去, 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夜里回到宿舍,时间已经很晚了。
还在双洋培训的彩妮打来电话,明汐也刚洗完澡,坐在床发现自己的脚指头冒出两个水泡,一大一小两个水泡晶莹剔透又饱满鼓胀,居然还有两分可爱。
她戳着水泡玩,彩妮听了她今天经历,不解的声音从手机里冒出来:
“那个外国佬又不是你的客户,是丁晓的客户,你干嘛这么热心!他下次来中国就算到再来隆茂买衣服,你赚的也只是一点提成, 犯得着这么折腾自己吗?”
彩妮说的也没错, 不过——
“我不是为了赚提成。”明汐说。
她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隆茂百汇的售货员。
那是为什么呢?彩妮问。
为了把事情做好吧。既然答应了别人, 她就想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事。这就是她当下的心态。
如果用更高级的表达方式来讲,就是江流大道在论坛上写的那样:做人和开公司一样,都是有信誉值的。
她以后要想成事, 就要做一个有信誉的人。只有她值得他人信任了,别人才会委托她办事。
所以,她不是赚提成,是赚信任。
不过, 她这一次尽力了,还是没能办成。那也没事,万事尽力就好。不过分为难自己,人才能往前看。
找了三家云南人开的特产店,都没找到酥糖,第三天明汐决定把换好尺码的衬衫单独给米尔斯送去。这一次,她没有前往酒店房间,因为米尔斯已经不需要试穿。
她把衬衫委托给酒店客服中心,并附上一张用英文写的便条。她解释了一句自己没能找到酥糖,所以只能单独把衬衫送过来。
【非常抱歉,米尔斯先生。如果以后我找到了,会再邮寄给您。】
今天,明汐休息。
刚好彩妮培训了半个月,今天也终于能出来透气两天,之后她还得进去待两周,培训结束且考试通过才能正式上岗。
双洋电器是大集团,彩妮这次参加培训不仅有津贴,还发了一大堆书回来。
趁着这两天休息,彩妮出来的第一时间就约了德子和俊俊哥见个面。
彩妮真的抱回来一大捆书,其中还有两本像厚厚砖块一样的双洋产品内部资料书。对着这些书,彩妮大吐苦水:“之前不好好读书,没想到工作了还是逃不了读书的苦……”
小时候不好好读书,还只是挨一顿骂,现在她不能把双洋内部产品资料书背下来,不是挨骂,是被辞退。
可是……这么厚的产品册!
“考博士都不需要这么辛苦吧。”彩妮生无可恋地看着明汐说。
正是因为读书的年纪没好好读书,现在看书的习惯和方法都不对……明汐自从知道读书的好处后,逐渐找到了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耐着性子,她教彩妮在看书过程如何罗列重点,如何更高效地记住东西——
要边看边想,要区分轻重,最后学会筛选内容。
死记硬背学当然痛苦,但掌握技巧就有意思了。
彩妮本是松弛懒散的性格,父母这一次下岗加上工作环境的现实竞争,实实在在触动了上进心。也都不需要明汐监督,直接下了决心,势必要把双洋电器产品知识重点全记背下来。
……其实也不需要全部记下来。
明汐翻了翻书,一番对比,已经找到了这些电器产品型号的规律。她把厚重的产品册放在膝盖上,拿着一根圆珠笔,帮彩妮把规律提列出来。
彩妮也在看另一本书,翻了几页,忍不住扭过头,想要寻求好朋友的肯定。
“明汐,我这样努力,你是不是都为我感到骄傲?”
明汐像个面无表情监督小孩写作业的老母亲,一边圈重点一边平静说:“你爸之前说过,人这辈子吃多少饭是注定的,我认为看书也是。你以前没怎么好好看,现在多看点是应该的。”
“……好吧。”
彩妮眼睛微抬,想要反驳又想不出话,就愣乎乎看着明汐,一双清澈的眼睛干净得像完全没有被知识污染过一样。
明汐突然想起有次在彩妮家吃饭,彩妮爸妈讨论彩妮智商到底随了谁,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随了小时候他们家养过的那条狗。彩妮小时候跟那条狗也最亲的。
明汐边想边笑起来,掩饰又敷衍地表扬好友说:“骄傲骄傲呢。你快点继续看吧,等会德子俊俊过来见面吃饭,又少几个小时看了。”
彩妮重重嗯了声,继续把自己投入到杀人诛心的文字里。
这世上,比起赚到钱,更难是把自己变成能赚到钱的人。
明汐要把自己变成会赚到钱的人,她希望彩妮也可以是。
所以这段时间……她对彩妮稍稍严苛了一点!但也只有一点点,她已经和德子他们说好了:中午她请客,请他们吃肯德基!
丁晓给了她一叠肯德基优惠劵,四四方方的一张像是传单的广告纸,上面罗列着汉堡琵琶翅土豆泥和可乐各种套餐组合的不同价格,然后可以像是邮票一样可以撕扯下来,原价十块五毛的汉堡用券购买,可以便宜五毛。
这一叠“巨额”优惠券,是丁晓一个在肯德基打工的老乡给她的。不过丁晓认为这优惠券没有一点优惠意思,简直是一张打着优惠的广告单。
几根薯条加半截玉米棒就要卖十块,抢钱吧!
就算这个月丁晓业绩不错,也是几乎憎恨地把这张广告优惠单甩给其他同事。
明汐想要,丁晓就全给她了。
明汐是喜欢赚钱没错,但她对存钱的执念一般,更不会像丁晓这样抠着每分每角地算账过日子。小钱存着没意义,大钱又存不出来。
彩妮对丁晓的偏见,就是在这里——
丁晓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过于紧绷,和松弛随性的彩妮,完全是两种人。丁晓或许羡慕彩妮,彩妮却非常避着丁晓。
明汐作为夹在两人中间的人,没有过度拉拢,感情本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和女女。
彩妮忙着看书,就晚了半小时出发,德子和韩俊俊也赶着正午才过来,比起上一次见到充满干劲的样儿,这一次明显萎靡许多。
德子尚且还有一点掩饰,韩俊俊是那种表情都写在脸上的人。两人这段时间都待在海港,能发生什么事,肯定是摆摊生意上的事。
明汐想到了上次见面,德子说的两万块。如果是真的,德子两万,韩俊俊两万,两人这趟买卖可投了四万……
那么大金额如果遇到麻烦,已经不是获利多少,而是回本的事。
彩妮没发现两人低迷状态,明汐不好当下问出来,打算吃午饭的时候,寻找机会探探他们的生意到底怎么样。
四人走在路上,彩妮双手拿着优惠单,一路只专注拼凑优惠套餐,数学都好了起来。结果到了肯德基店里,又胡乱点一通。
计划永远赶不上彩妮的变化,明汐已经习惯,微笑耐心地等着。
韩俊俊和德子点的都是量大管饱的套餐。
明汐倒想尝一尝新品。
四人寻了最里面一张小方桌坐下来,还没有等明汐问,德子自己把事情说了出来:“最近天气暖太快了,我们进的衣服有着不少外套,如果下周卖不掉,就要压明年了!”
“哎哎哎,新闻那些科学家说什么全球变暖,谁能想到这个东西还能影响我们这些摆地摊……”
德子絮絮叨叨,韩俊俊沉默寡言。
每人两万的本,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小的数目,韩俊俊还好,自家给的。德子的钱还是刘信军那边借来的。
明汐真的很怕……她对刘信军已经没有恶意,但有后遗症。
“不能放明年吗?”彩妮小声问,有点犯愁。
明汐开口:“放明年就过时了。”
地摊的货走的就是流行款。
彩妮也替他们担心,平时闹咧咧,一旦德子遇上事还是替他着急上了:“那怎么办,要不我动员培训班的同事都来买?还有明汐总能带几个客人的。”
德子还在吊儿郎当:“行了,只要你们有这个心意,小爷我就心安了。”
韩俊俊也朝着她们感激一笑,前面虽然沉默,后面说出来的话比德子稳妥:“没关系,也不需要太担心,我们再换几个市场走走看。之前我们都在徐江区,回头我们也来江汇这边转转。”
“是啊!”彩妮连连点头,指着他们两人说,“这个办法好。”
明汐想了想,突然冒出一个主意:“你们敢不敢把衣服分销到不同市场的店里售卖?”
德子是一个灵活人,一下子明白了明汐意思。
如果走分销,的确可以最快速度解决他和俊俊哥屯的货。
“这样,我下午有时间,我去看看你们的货品。”明汐主动说。
德子想起明汐说的,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商量也是好的——“……谢谢明总。”嬉皮笑脸里,带着两分感动。
韩俊俊更是稳操胜券地看着明汐,那种感觉就像看待自己媳妇来帮自己。
彩妮弱弱地看了眼明汐,商量说:“我能不能下午也去帮忙啊,我晚点回来再看书。”
明汐摸了下鼻子,感觉自己最近可能真的太严厉了,舔了下唇上残留的番茄酱笑说:“我觉得做事也是学习,我们一起去学习学习?”
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四人携手,那便是同舟共济了。
吃了肯德基,明汐和彩妮就一同前往德子与韩俊俊租下的临时仓库,一推开门,都有点被震慑了。只见一捆捆的衣服高高摞起,好似一座小山把仓库都撑满了。
彩妮不禁仰头,瞪大了眼睛,完全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吞咽了一口口水,缓缓转过脑袋:“你们胆子够大啊。”
德子有些不好意思,从小一起长大,他胆子大不大,这还用多说嘛。
彩妮又将目光投向韩俊俊:“你怎么也不拦着点儿?”
韩俊俊只红脸不吭声。
德子一脸无奈地搭上韩俊俊的肩膀,又笑得混不吝说:“都没发现吧,平日里看着老实孩子的俊俊哥,野心可比我还大呢。”
明汐没有参与他们的拌嘴,她在隆茂的工作除了售货,就是理货。在德子和韩俊俊这次囤的货里,她发现了两种不同品质的衣物,一种质量上乘,另一种则明显是地摊货的水准。
“我们从好几个不同的地方进了货,想着也能分摊一下风险。”韩俊俊对明汐解释说。
但现在都积压在手里,这不就成了风险汇聚了么!
明汐能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帮他们把货整理出来,但接下来该要怎么办,顺着之前KFC提出来的思路,继续想了想:如果只是几千几百的货,摆个摊没事,四万的货自然不是小贩小摊能解决,要转变身份和思路。
如果仅仅单纯当个二道贩子,这些货卖到明年也卖不完。
“德子,你等会儿印两盒名片。”明汐回过头说,眼睛看着德子,尽管她也不确定自己的办法行不行得通,眼下也没有别的路子。明德诚第一桶金是怎么赚来的,就是装大款忽悠来的。
她不是让德子去骗,而是抬抬身份,再卖货。
名片?
德子眼珠子转了转,隐约明白明汐的想法。
明汐看了看发怔的韩俊俊,又瞧了眼担忧的彩妮,最后把目光重新定格回德子身上,一本正经开口:“德子,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来海港摆地摊的宜城小贩小老板,而是从宜城过来到海港寻找合作机会的——杨康德、杨总经理。”
什么?
明汐正正经经说胡话可太有意思了,听到这话的彩妮立马瞧了眼德子,原本因为担心朋友而紧绷的面色也一下子松弛下来,忍俊不禁。
就德子啊?还杨总经理……?
德子从来就是一个机灵上道人,已经明白了明汐话里意思,不由自主挺直胸膛。他看了看身旁的韩俊俊,冲着兄弟挑了下眉,很快找准了自己定位,拿捏着领导语气开始说话:“那个韩厂长啊,咱们今年的订单一不小心生产多了,你说说啊,这样的工作失误要怎么处理比较好?你得抓紧解决啊!咱们得赶紧回笼资金,好早日投入新的生产中……你晓得伐?”
最正经的语气说出最无稽的话,真把彩妮听得一愣一愣。她摇摇头,觉得这样不行,又觉得这样好像也可以……
一旁明汐眉眼弯弯,满脸笑意。
事情还没开始做,会不会办成不知道,但不去做一定办不成。
说干就干,德子很快跑到附近的打印店,直接印了两盒名片回来。
他一盒,韩俊俊一盒。
名片上的抬头分别是:宜城康俊服装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康德;
以及宜城康俊纺织生产厂厂长韩俊俊。
仅仅半个小时,两人身份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价倍增。
原本还头疼没办法短时间把这堆囤货卖掉的德子,当总经理的名片揣进怀里,突然有了办事思路。做生意一靠脑子,二靠胆量,成本都下了,死马也要当活马医。
与其扯着嗓子在大街小巷摆摊叫卖,不如主动前往海港的每一家服装大卖场,和他们谈谈分销的合作思路。
德子准备好的话术是这样:
“这是我们厂精心生产的衣服,但这些都是样品,您可以免费放在店里寄卖。我愿意把成本价给到您,具体卖多少钱您来决定,我也可以给您提供一个参考区间。要是咱们合作得好,日后您就可以直接找我们下订单。我们走的是物美价廉的路线,我们在本地销量都很不错,现在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广,打开一下销路……这是我的名片,鄙人姓杨,旁边这位是我厂的韩厂长。”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身价是需要吹的,任何生意理念只要成了,就是商业思维的成功经验。这一点,明汐和德子身上都有一种相似的胆大妄为。
好货已经有了解决思路,稍次的地摊货怎么处理?
两个蛇皮袋上放着一个卖货喇叭,明汐走过去拿来,按了喇叭上面的播放按钮,里头便传出德子扯着嗓子的叫卖声:
“各位靓仔靓妹都来瞧一瞧看一看……”
德子的声音有几分魔力,明汐觉得作为摆摊噱头还是不够劲儿。她突然想起玲娜姐,离开隆茂都这么久了,大家对她和那个老板的议论还在持续。
还是那句话,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打广告也要有话题。
想好之后,明汐按下了录音按钮,帮忙录制了一段话。
她声音比较清浅,说出这些话时,彩妮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不过不要紧,明汐让德子重复一遍。
很快,德子根据她的话稍稍调整,加上德子特有生动的讲话风格,这段台词最后通过大喇叭播放出来,那效果,可能连路过的狗听见了都得停下来瞧一瞧。
这段录音内容是这样的——
“宜城最大最好服饰厂倒闭了!王八蛋老板明德诚吃喝嫖赌,欠下三千万,带着他的小姨子老婆跑路了!我们没办法,拿点服装抵工资……明德诚王八蛋,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资,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
帮人帮己,明汐没想到一直找不到的云南酥糖,居然在晚上扯着大喇叭帮德子和韩俊俊夜市摆摊的时候找到了。
前面德子说,摆摊的朋友全是来自五湖四海,她就问问有没有云南的,德子说有啊,专门还有一个做小玩意的。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汐当场买了两大袋,她太开心了,差点在夜市街头蹦跳起来。
德子和韩俊俊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开心。
因为那是一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惊喜。
她想找到这个酥糖,不是她一定要帮到米尔斯,非要得到米尔斯的人情。对她而言,做任何事都是一场未知的翻牌游戏,本来已经准备放弃离桌了,她却翻到了一张足以改变事情走向的牌。
那股纯粹的快乐,当然让她激动不已。
穷人算命富人烧香,人活世上最在意不过运气两字。
努力踏实会让她从容,但沾点运气,她一定更快乐。
翌日,明汐下班,手中拎着买到手的酥糖,打车前往斯卡利大酒店。
她坐在出租车后座,看着天际的颜色由澄澈的蔚蓝渐渐转变为温暖的橙红,直至今天最后的余晖从远处江汇最高的大厦顶端,一点点移到了她伸出的掌心上。
车流拥堵,出租车缓缓前行,快到斯卡利酒店,明汐再次望向天际,淡红且略显模糊的天已然彻底转成了暗蓝色,还透出几分深沉的墨黑。
明汐很少打车,这趟之所以打车,是因为出租车能够直接将她送到斯卡利大酒店那奢华堂皇的门厅前。然而,出租车还未驶上酒店那由四根大理石柱子撑起的气派门厅,明汐先被眼前的场景惊到了。
整个酒店四周居然被堵得水泄不通。
全是豪车。
一辆辆修长铮亮的高级轿车整齐排列,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盘绕成造型夸张野蛮的大蟒蛇,将整个斯卡利酒店盘踞环绕。
此时,酒店的露天停车位都被占满了。
身着制服的酒店泊车人员挥着手臂指挥,示意前面一辆捷豹跑车往后退,他弯腰告诉他们,不能再往上开了。
车窗缓缓降下,探出一个中年男人的脑袋,那脑袋颇为肥沃,脖子上还挂着一条金项链,直接趾高气扬大声开骂:“狗眼看人低,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这说话的架势,和明德诚如出一辙,遇上不满就用大嗓门来吓唬人。
泊车小哥依旧保持着礼貌的态度,好言相劝道:“先生,实在是没地方停了,要是您的车一直停在这儿,后面下车的客人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捷豹不听劝,还要往上开,就在这时,后面又有一辆车进来,明汐乘坐的出租车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动都动不了。
“先生,您后面的车也是要往后退的。”泊车小哥语气依旧温和。
捷豹车主恼火地叫嚷道:“我可是日美公司驻海港机构全权总代理!”
全权总代理……听起来还挺厉害。
没想到海港的出租车司机也见多识广,摇下车窗看热闹听到这句话,不屑地嗤笑一声说:“不过是个小买办,租辆豪车来充大款,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明汐:“……”
她忍不住向开车的师傅问:“师傅,今天这斯卡利酒店怎么这么多人啊?”
“你来这里不知道啊。”司机从后视镜看看她,像是一个精通海港时事的万事通说,“这周是海港国际商贸交流大会,所有外商都住这家斯卡利,今天应该是最后一天开完会,大家都往这里挤,不管是外贸老板还是中间商都想招待外宾,谈到小单也能发个财。”
明汐懂了,为什么米尔斯先生要购置两套西装,不仅仅是开会,还是为了应酬。又为什么梁见铖会从米尔斯房间出来,原来真是蹲点客户。
前方捷豹车主还僵着,问泊车小哥为什么前面的车可以停着,他却不可以。
泊车小哥又是一番为难又耐心地解释。
不等了,明汐付了司机打车钱,拎上酥糖开门下车。
关上车门之际,明汐在心里对那个捷豹车主嗤之以鼻,虽然她不能断定对方是不是充大款的小买办,但觉得他做事这般磨蹭计较,一定也很难赚到大钱。
如果像司机大叔说得这样,里面都是随便逮着人都可以发财的好机会,今天还是最后一天了,他居然这般浪费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呀!
做生意嘛,时机第一,效率第二!
明汐走得极快,即使她脚上还穿着上班穿的高跟鞋,因为步子沉疾,姿态利落,从下到上都透出了年轻而奋发的飒爽意气。
里里外外的热情往外冒,是时代的东风开始肆意往上卷起来。
她要走得快点,再快点,机遇就会像是出租车上最后那抹夕阳余晖落在她的掌心上。
只要落下,她就能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