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崇北春日,白玉兰一树树盛开。

林晋慈和傅易沛踏着春光,从花鸟市场满载而归,到家后,两人分工明确,一个将鲜花剪根插瓶,另一个给清洁后的鱼缸注入活水,放进新买来的几条小金鱼。

本来鱼缸里的小鱼相继死去,林晋慈处理完,就打算把鱼缸做闲置处理,傅易沛得知这是林父送来的鱼缸,先是问了要不要买一个新的,林晋慈摇头说不用,看着空空的鱼缸,罕见地露出不自信的神情。

“不养了吧,好麻烦。”

当时傅易沛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今天他们在花鸟市场,逛到一家规模不小的金鱼店,暗蓝色的空间里,满墙的玻璃箱,氧泵将空气压入深水,细密气泡一串串涌起,各色小鱼游窜其间。

林晋慈凑近淡青玻璃前,看得出神。

忽而,视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水箱,穿过漫游的红色鱼群,她眨了眨眼,看见另一边的傅易沛,似乎看了她很久。

两人视线对上,他走过来,弯下腰,将视线挪到林晋慈旁边。

“喜欢哪种?”

林晋慈停了两秒,话音犹豫地说:“也不是很喜欢。”

傅易沛试着给她的回复换表达:“有点喜欢?”

林晋慈又停了两秒,“嗯”了一声。

“红色的好看还是花色的好看?”

林晋慈不需要思考:“红色。”

“大的好看小的好看?”

“小的。”

话音刚落,身边的傅易沛没有再问她问题,转过脸,将声音扬远:“老板——”

于是林晋慈的鱼缸迎来第二批新的居住民。

午后暖阳透水而过,新搬来的红色的小鱼,活泼异常,藏进水草又游窜出来。

林晋慈弯身观察。

傅易沛则在旁边翻起老板赠送的饲鱼小手册,看得认真。

过了片刻,林晋慈将视线斜转上去,落在傅易沛的侧脸上,也看得认真。在金鱼店,他晃晃林晋慈的手,说喜欢就养吧,他会负责照料这些小鱼。

林晋慈相信是真的。

早前林晋慈就发现,傅易沛是个生活艺术家,她的家里似乎渐渐被他品味入侵,傅易沛喜爱购物,爱买也会买,陆陆续续地添置,无声无息将林晋慈的沉闷无趣的房子点缀一新。

这只小小的鱼缸也不例外。

不久后,傅易沛给鱼缸换了新的水底装饰,又添了一盏柔和的夜灯。

即使是将所有灯光关闭,窝在沙发上看电影的夜晚,那些小鱼也仿佛自成一个独立的小小世界,在夜光幽幽的水下快乐地生活。

林晋慈在u盘里建立了一个新相册。

她坐在书房的椅子上,传入最近整理出来的照片时,傅易沛看到她的相册名,不禁蹙眉问道:“崇北2?还有一个崇北1吗?”

林晋慈说不是,还有一个叫“崇北”,并拿他舅舅章岩的电影举例,《尘浪2》的第一部就叫《尘浪》,以此证明自己的取名方式既连贯又合理。

“你说得对。”傅易沛肯定了她。

皮椅舒适宽大,但还是坐不下两个人,傅易沛挤进来,林晋慈便被挪到他

腿上横侧坐着,鼠标的掌控权也被傅易沛占去,要欣赏林晋慈相册的第一部。

崇北相册里的两百四十七张照片,林晋慈独自翻看过无数遍,熟悉到在全屏模式下,她看到其中某一张就差不多能猜到后面的照片是什么内容。

和傅易沛一起看,还是第一次。

图片很快浏览到他们在披萨餐厅的第一次合照,傅易沛点击鼠标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看着照片里的林晋慈,忽地想起那天借来唐德的自行车,一路穿过杏林路拥挤的人潮,在便利店门口看见林晋慈那一刻的场景。

当时的傅易沛认为,周遭的街道行人应当做适当的调色处理,日后回忆起来,才好将梦境与现实区分。

但实际上,隔了这么多年,他再去回想,如一株海底珊瑚般穿着橘粉长裙的林晋慈,在他的记忆里,从没有褪色过半分。

她抬头朝他看来的那一秒,无论多少次回想,都依旧有使心脏怦然的威力。

傅易沛走神的数秒,林晋慈将视线从屏幕挪到他的脸,喊了他一声。

等傅易沛看向她,她说:“纪念日可以改吗?”

傅易沛一时没有明白:“什么?”

虽然在他们大学第一次商定恋爱纪恋日是那天时,唐德就捧腹大笑否定了林晋慈的自信回答,并且说,像她这样成功约异性吃一顿饭,就认为对方是已经答应当自己对象的行为,性转一下,会被挂成奇葩热帖,但林晋慈仍然觉得,那一天,对自己来说意义非凡,就是恋爱的开始。

是第一次,想要邀请一个男生进入自己的生活。

她全身心地投入,为此也做了自身认知里所有能做的准备,甚至凭借超强记忆力,在课堂开小差,背了好几个著名导演的叙事技巧和拍摄手法,以备之后构建共同话题。

一下课她便飞奔回宿舍,挑出合适的裙子换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忐忑,追着天际将落的晚霞云团,走过杏林路傍晚的人潮。

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人生的第一次心动,所做的事情是在奔赴恋爱,只是若明若昧地遵从内心,但仍在迎着夏日晚风,大步向前时,感知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像有关情感的部分,脱离蒙昧茧壳,展开单薄翅翼,拥有了自我趋向的轨迹,和一个已然清晰的定点。

——想要见到傅易沛。

所以,一通分析之后,林晋慈回到最初的看法上,认为他们最恰当的恋爱纪念日,就应该是去披萨餐厅这一天。

她问傅易沛的意见:“你觉得呢?”并补充说,“我那个时候就已经很喜欢你了。”

傅易沛说“是吗”,嘴角和眼睛弯起来,又点点头,随便地说:“那你决定,都听你的,天天过都行。”

于是在夏季来临的五月中旬,恋爱半年的林晋慈和傅易沛举办了恋爱七周年的纪念日宴会,并且仪式感颇强地给为数不多的亲近好友发去邀请函。

拿到邀请函的魏一冉,打开一看,直接将无语写在脸上。

魏一冉承认自己是学渣,虽然高中数学考过个位数,但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奇葩的病句——什么叫恋爱半年的七周年纪念日。

“这是在纪念什么啊?”

魏一冉两手按着太阳穴,跟他哥吐槽:“我就说阿沛跟林晋慈谈恋爱把脑子谈坏了,你们都不信,这下信了吧!”

“情趣,你懂什么?”

魏再用一种又想劝魏一冉多喝牛奶的眼神看着他,接着又忍不住以一种掏心掏肺的真诚语气,对弟弟发问:“你从初中就开始早恋,也谈过好多回了,真的都是在赶时髦过家家,一次都没认真过吗?”

魏一冉黑脸,盯着魏再,也很真情实感地发问:“你为什么跟章明熹在一起之后,讲话就越来越伤人啊?”

魏再懒得跟魏一冉争论,注意到邀请函上的细节,简短的邀请语下面,印了两个卡通小猫logo,写着:Kitty&Daniel。

魏再看了半晌,挠了挠眉毛,终于明白之前在度假酒店林晋慈和傅易沛之间的异常气氛。

为什么林晋慈问傅易沛英文名是不是叫Daniel,傅易沛就死死盯着人家,但又不像要发火的样子。

合着傅易沛自己就是Daniel,等于收到转正通知了,纯在激动是吧?

魏再啧了两声。

有情趣,是真有情趣。

-

再次恋爱后,林晋慈养成了每个月看一部电影的习惯,以开盲盒的形式,傅易沛会根据她提供的想要看的内容,来挑选合适的影片。

林晋慈现在看电影的心态和以前完全不同,不会再粗暴地判断,这对不要在一起,那对也分开。

相比于关注双方的棱角可能会令彼此受伤,现在她会更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主角之间的互相吸引,去感受情感羁绊中彼此治愈的部分。

有看不明白的部分,她也会要傅易沛来讲给她听。

这天,他们看的这部外国电影,可以说是林晋慈第三次看。

但前两次,她都没有完整看完。

第一次,在工作室负一楼的放映室,这部电影是傅易沛的观影作业。

他们因为争论两个小时的电影太短了,讲不清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的命运里,可能需要承受的痛苦和麻烦,而将电影调为无声,搁置在一旁空放。

傅易沛反驳她的悲观,说即使有痛苦和麻烦,你怎么知道,这是那个人不愿意承受的呢?

她长久地没有说话,只是在傅易沛朝她倾覆过来吻她时,害怕失去这样的傅易沛,本能地紧紧抱着傅易沛的脖颈。

视线越过他的肩。

幕布上,无声的电影剧情也正在表白。

她看到随画面出现的双语字幕。

[安德烈,你不明白你对我而言的重要性,好比寂暗的夜空不能没有明月。]

后来傅易沛撑开一些,望着她,安慰她,说不要想那么多,电影是电影。

她不知如何去反驳。

不止电影是电影,他也很像电影。

咫尺之距,林晋慈静静看着傅易沛,内心触动良多,但那时候她还不太懂爱,不明白那种被温热浪潮围拥的眷恋感受,究竟是什么。

只是一直看着他,觉得好像在傅易沛的眼睛里,也看到了遥远而温柔的明月。

许多年后,她靠在傅易沛身边,再次看到这个表白片段,一瞬之间,明白艺术的共通性,台词里的安德烈,在她的人生电影里,可以换成Ashton或者Daniel。

并不擅长象征隐喻的林晋慈,朴素地想,还是换成傅易沛吧。

因为那是只想对傅易沛说的话。

——你不明白你对我而言的重要性,好比寂暗的夜空不能没有明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