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往我这儿看

都往我这儿看

作者:蒋方舟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我很像一个小商贩,我贩卖的是稀奇古怪的小趣味。我像个小贩一样大声吆喝:过路的大爷大妈大哥大姐,都往我这儿看呦!货真坐实新鲜出炉厂家直销呦!我有成堆的有趣,却只落得打折叫卖,不甘呀不甘。小商贩只有不停共和才不会被老婆骂作猪狗羊,我只有不断写书才不会被人遗忘。《都往我这儿看》是我的第四本书,从照片上看,虽然我能保持面部青春永驻,但无法阻止自己向成年逼近。…

最新更新后记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蒋方舟
    以锋芒毕露的才气和大胆惊人的话语风格,与你共享真实或虚拟的历史故事。《邪童正史》是以邪童的眼光,来歪解一个个中国历史小故事,虽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正由于没有什么负担,才使蒋方舟的历史故事写得格外淘气和讨人欢心,你绝对能被她逗得很高兴。在神农个人档案的描述里,他是个生活有规律的人:\\\"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吃食物,穿布衣,和一只麋鹿住在一起;知道妈是谁,不知爸是谁;没有害人之心,是个好人(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而食,织而衣,与麋鹿共处,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 作者:蒋方舟
    我的自理能力超差,总有一天我会把自己搞死的--洗脸被淹死,洗澡被烫死,不洗澡被脏死。她的幽默,就像用羽毛挠人家鼻子,刚一到高潮就立刻抽去羽毛,让人准备齐全好了的喷嚏,半路收回去。本书为享誉中外的神童作家蒋方舟对自己重新梳理后的另一种声音。
  • 作者:蒋方舟
    五年级学生蒋方舟和她的同班死党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前期,他们的成长痕迹中带有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他们敏感,好奇,而叛逆。在他们的生活中,电子游戏成为日常进行的主要动力,电视广告像台词一样脱口即出,成人因素充斥了整个少年世界,早恋、发育等敏感问题随时爆炸出不可抑制的脸红心跳。总之,这是一个朦胧,躁动,充满未知的青春前期。
  • 作者:蒋方舟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蒋方舟
  • 作者:蒋方舟
    天才解读天才。蒋方舟7岁写作,9岁出文集,无疑是文学界的传奇人物。身为一个文学奇才,她怎样看待天才儿童,怎样看待学霸?怎样看待中国式教育?蒋方舟用独特的视角击破常人的习惯想法,用随和却又犀利的语言讲述中国教育,揭示生活中不同观念下真正的LOSER和WINNER。
  • 作者:蒋方舟
    一场游戏以后,我又跳回了生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冷冽的旁观者,还剩下什么呢,生活本身罢了。没有神乎其神的功夫,没有细腻的情思,没有一智的言辞还剩下谁呢,我自己罢了。
  • 作者:蒋方舟
    二零一六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日记共有四十六则,收录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本书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
  • 作者:蒋方舟
    这是一本令人吃惊的书,因为作者仅仅12岁。你无法想象一个12岁的小女孩有如此老辣的文笔和如此超前的早熟!作者自己这样说:虽然不少人称赞我风格老练;但我觉得跟大人写的完全不一样。大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小孩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他们绝对想像不到的。不信你就看看吧。
  • 作者:蒋方舟
    本书比人还人的动物--女儿讲的故事;比几米还几米——母亲配的插图;母女组合——一次绝佳的写作实践!与韩寒齐名但远比韩寒更年轻,被誉为\\\"令人想入非非的旷世才女\\\",以文笔幽默、尖锐、犀利著称的少年作家蒋方舟,推出长篇童话《我是动物》。《我是动物》一改作者在前几本书里仅写自己在学校里、家庭里的事,是一部长篇图文童话,讲述的是发生在动物王国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奇趣故事,还有动物与人之间情感与思想的冲撞,故事中的动物比人还有人性。全书构思奇特,文思遄飞,语言幽默机智,情节妙趣横生,书中还有著名网络作家、其母亲尚爱兰亲手绘制的精美插图。
  • 作者:蒋方舟
    在你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部寓言式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一本抵抗时间的书。作者蒋方舟,本着青年写作者的诚恳,以这个喧闹时代少有的冷静,铺开荒诞离奇的情节,讲述了九个有关逃离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触动人心里*隐秘而矛盾的情感,真实尖锐纠结。是逃离还是回归?《台北·自画像》、《拉萨·绿度母》、《三亚·手铐》、《青岛·爸爸》、《伊瓜苏·海蓝宝》、《武威·腿》、《维也纳·衣柜》、《轻井泽·温泉》、《美国·香气》九个故事虽各自独立,人物却彼此勾连,他们或是朋友,或是师生,或是过去的恋人。前一个故事的配角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在前一个故事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后一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其中《台北自画像》里的女画家姜夕,同时活在两种人生中,画画对于她来说,与野心无关,与热情无关,是为了逃避生活。《拉萨绿度母》中,唐鹏是《台北·自画像》里姜夕的前男友,唐鹏与姜夕,他要生活,她要逃避生活,于是两个人的生命线交汇又分离。唐鹏与妻子,他们对未来有着共同的构想。但实际上,唐鹏一直活在构想的虚幻中,当他反省着要在婚姻中寻找一些脚踏实地的真实感,却丝毫不知这是他末日的序幕。《三亚手铐》中,柯宏志是《拉萨·绿度母》里唐鹏的好兄弟,一个有志无为的记者、失去孩子的父亲和有婚外恋的丈夫。他做的许多事,终究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的对抗。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 作者:蒋方舟
    坦荡异常,细致入微、孤独到骨,关于少年出走的种种;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为了一纸天才证明的意外流浪;成长和蜕变的背后,梦想和爱情是 独一代生活本身! 昔日小邪童,今日美少女,青春文学进入蒋方舟时代?《骑彩虹者》关注少年的梦想与孤独!《骑彩虹者》的故事围绕一个寻找天才测试展开。三个主人公夏锦落、江日照和占乃钞本来是平常的中学生,但在一次测试中入选天才候选名单。为了证明自己是否是天才,三人相约离家出走去寻找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专家,于是一段悬念迭出、险象环生的寻找梦想之旅开始了……本书是七岁时即开始创作生涯的天才美少女作家蒋方舟耗时最久的一部长篇。作为一个本土意识十分强烈的少年作家,蒋方舟宣称,这部新作是她对时下流行的韩国青春小说的一种抵抗。在《骑彩虹者》里,蒋方舟将笔触回归到了青少年问题上,讲述了四个少年离家出走、排遣孤独、寻求梦想的故事。世事不分的美丽少女、善恶不辨的愚昧房东,不想言说的家庭、萌芽了的爱恋,如电影般跌宕起伏的情节、华丽的想象、颓美的语言,使中国读者有理由相信青春文学将摆脱韩流的影响、进入蒋方舟时代。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樊。10岁出版《打开天窗》,两年后出版《正在发育》。2002年先后出版《青春前期》、《都往我这儿看》。2003年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2004年8月,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5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2006年7月,首部长篇小说《骑彩虹者》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 作者:蒋方舟
    连笑一个人,站在夕阳辉煌的金黄色雾气中,捏紧了拳头,郑重地说:我一定要在这所高中里扬名立万!埋头扫地的校工爷爷听到了,丢下扫把冲上来,紧紧地握住连笑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孩子,你得先在这儿成功而坚强地活下去。那天我在教室里做数学题时,想到我新小说的男主角——沐垂阳——不禁感叹道:这样的题他三秒钟就能RUN出答案吧。紧接着又哀怨得不得了,他这样聪明,我配不上他。过了一会儿,又攥紧了拳头,咬紧牙齿说:我配不上,女主角又何尝配得上?不行!我不能把他放配给女主角!做完了数学,又拿出一本参考书,愣了一下,忽然腼腆而甜蜜地笑道:咦?他有件衬衣,和这本书封面颜色一样!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花菩提素霓裳
    重生在一个刚有人类的世界,周阳感觉心很累,他要做的事太多了,差一点都过不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然后还要保证人类的火种不灭,最后还得带领着人类斗天斗地斗空气,解开重生之谜。周阳说:我容易么我!(橙瓜征文)
  • 作者:陆晚更
    (全文存稿完成)和编辑确认后3.10倒入v 当日万更然后还有一本孔侑预收在隔壁男女主都是演员赵己在济州岛遇见孔侑。那时候他在船上她在海里。身姿颀长的男人拿着垂钓杆一本正经,即使被包裹的严严实实也可以看出来他眉眼里压抑而克制的情绪。似乎是没想到船边有人,他连忙喊人停了船搭了线拉她上来,瞧见她视线,他弯唇一笑,展示着他的收获,邀她共进晚餐。—起?孔侑倒是比在公众面前更为自然,跟她在一起的时间里有着恰到好处的温柔纵容引她沉溺。在济州大学交换结束的赵己离开他不说爱的感情,回到了国内读书。直到她再次回到韩国读大学院的时候,竟然在教授的课堂里和他重逢。教授说这是她的前辈,男人眉眼浅笑,目光缱绻的落在她脸上,就如济州岛的海风一样温和。课后赵己准备离开,她忽的想起某夜,她潜水下海清理完一小片区域海底,等她仰面从海里出来掀开潜水面镜的时候,仰面看到的男人冲她伸手拉她上来。晃神片刻,孔侑出现在她的身后。他拿着挂着赵己曾经留下的贝壳书签的书,看着她,略带伤感的眼神落在她的脸上,带着克制的温柔,你心还挺狠,说走就走,怎么舍得?直到多年不太上综艺的孔侑成了她操盘综艺的常驻嘉宾,人人传言孔侑终于老树开花,竟然为博红颜一笑为她的第一部综艺撑场子。听闻流言,孔侑只笑,话不是这样说的,她知道我喜欢书,喜欢海,喜欢咖啡,我们喜欢的总是一致的。潜水爱好者JTBC艺能PD&韩国公财百想大赏最佳男演员
  • 作者:焦糖冬瓜
    这是一个腹黑的天才赛车手与低情商天才F1动力单元工程师的故事。陈墨白:打败我的不是你的天真,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你最懂我。沈溪有着一个装得下天下美食的胃,一颗聪明的头脑,一个简单的心以及一个宠其一生的陈墨白。
  • 作者:张鸣
    作者张鸣写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作者: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新作,揭露人性的弱点。★在阅读《危险的维纳斯》之后,你会发现此前从未读懂过东野圭吾。——日本读者评价。★不同于《恶意》等作品,《危险的维纳斯》穷尽了人性复杂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行善的本能,也有作恶的动机;有理性,也有无法压抑的、令人疯魔的欲望。★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东野圭吾用《危险的维纳斯》诠释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复杂的情节,反转再反转,但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维纳斯不是某个人,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令人疯狂的东西。★《危险的维纳斯》是连东野圭吾自己都无法轻易......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一起失踪事件,动物医生手岛伯朗卷入一场正在进行的犯罪事件。没有任何线索,甚至连同伴也不能接近信任。那个隐藏在家人中的凶手到底是谁?维纳斯不是某个人,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令人疯狂的东西。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诠释了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复杂的情节,反转再反转,但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
  • 作者:马伯庸
    拥有「笔灵」,你将拥有呼风唤雨、颠倒时空的力量!李白最强之笔附身在最弱之人罗中夏身上,他要如何发挥威力,逃过重重死关?前所未有!一本让诗词意境实体化的玄幻小说!以才情当能量,以诗词当武器,名符其实的笔战正式开打——自古相传有一笔冢搜集天下文人精魂的笔灵——拥有笔灵,拥有才情,拥有特殊异能、呼风唤雨、颠倒时空。一群奸邪为一掌中国文坛、独霸天下,操控各朝官职、历代兴衰的命脉,在南宋时爆发了一场历史没有记载的笔灵灭绝战,从此笔冢失落、笔灵散落世间。阴谋延续千年之后,「青莲现世,万笔应和」,青莲遗笔掌握了开启笔冢的重要关键!第二次笔战即将开打——李白、杜甫、王羲之、谢道韫、司马相如…… 当这些历史中的文人殒落之后, 他们的灵魂便炼化寄寓在生前常用的毛笔之中,不曾湮灭。笔冢主人誓言搜尽天下文人之笔中之灵,不教才情付诸东流。然而,笔灵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却令某些有心之人觊觎不已。时至今日——上课打瞌睡、唐诗背不出几首、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大学生罗中夏,被一枝遗失千年、沾染着李白临终魂气的青莲遗笔刺进了胸膛,拔也拔不出,甩也甩不掉。一群又一群神秘的笔冢吏各使凌云笔、麟角笔、五色笔……,尽展笔中奇能狠下杀手,来抢夺他身上的青莲遗笔——只因收尽天下笔灵的笔冢!?废柴男主角只能拼命背李白的诗,理解诗中意境,以期发挥出青莲遗笔的威力。一场不情愿的战斗,败了,他将失去自己的生命;胜了,只能一直解谜下去直到解开笔冢的千年之谜及其背后潜藏在黑暗处的阴谋!一切的一切都掌握在解谜的最大关键——青莲遗笔?!笔冢录灵簿之一:太白青莲笔:承炼自李公讳白。李公以谪仙为号,又号青莲居士。是笔端有青莲,粲然有彩光,能具化物。道蕴咏絮笔:承炼自王凝之妻谢氏道蕴。俄而雪骤下,道蕴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笔遂得名。是笔能使冰雪。相如凌云笔:承炼自司马公讳相如。是笔能驱风云,如臂使指,大气凛然,相如赋之遗风也。
  • 作者:钱理群
    寻找北大,其实是寻找一个美丽的梦境,梦中有刘文典先生在月光下向学生讲《月赋》的场景,有法律系某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喝二锅头、啃猪蹄,醉乎梁启超先生墓前,咏而归的理想,有曾昭抡教授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的对信念的坚持。 本书挖掘北大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追忆北大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重逢一份让人温暖的情绪,挽留一种正在消逝的大学精神。
  • 作者:张大春
    此书曾于2004年出版,引起小说界和学界的瞩目,更是受到广大小说爱好者的追捧。此次为修订版,作者亲自写了一篇精彩纷呈的长序《志怪应逢天雨粟》。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在《小说稗类》中,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