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余光中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乡愁诗人余光中的散文经典,收入《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等名篇。余光中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时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本书既有余光中过去的经典之作,也有最近几年的新作。按抒情散文、知性散文和小品文的标准共分三辑,内容涵盖了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对成长与成功的感悟等丰富的内容。
  • 作者: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军界。退役后进修硕士学位,并从事编辑与教学工作。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余光中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寄秋
    厚!真是够了,实在让人抓狂, 堂堂缉毒组组长老被派去当高中生卧底, 就算有张欺世童颜也犯不著这样整人吧! 不过她是流年不利还是犯太岁呀?! 都已经秘密执勤了还能被狗仔盯上, 就知道记者没个好东西专吃人不吐骨头, 才说著呢!就威胁人当他的亲亲女友, 说什么不配合演戏就要拆了她的台, 这痞子居然使出这么阴险的招数, 原来羊皮底下那头狼是如此邪恶呀! 但敢捏虎须的家伙似乎轻看了她的脾性, 身为四枭之首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摆弄的, 嘿嘿!这下可真是有趣了── 不知野蛮女友他要不要买单……
  • 作者:松本清张
    本书是松本清张的另一部著名推理小说,是《点与线》的姊妹作。在《点与线》一书中合作破案的警司三原纪一和探员鸟饲重太郎,在本书的案件中又再次携手共同缉凶。在日本,每逢农历新年的晚上,十一时开始,和布刈神社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礼。各地的文人雅士,特别选择这天到来观礼,以捕捉灵感吟咏俳句。有一年,在这一天的晚上,交通报导杂志的发行人兼总编辑土肥武夫,偕同女友到相模湖渡假。后发现他被勒毙在附近的小山头,而同行的女子则逃去无踪。两个多月后,在福冈的水城堤附近发掘出一具尸体。尸体的相貌跟该名失踪的女子一样,但尸身则是男体。验尸证明,已死去两个多月。究竟这两个案件有没有关连?他们又是为什么而死的?幕后有谁在操纵?充满悬疑的松本清张推理小说,吸引你几乎要一口气看到结局。
  • 作者:明桂载酒
    【正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许鸣翊什么都好,明亮耀眼,宛如天上的骄阳。唯一的不好,就是他心里有个白月光,他半点也不喜欢姜宁。——这一点,直到车祸中他弃未婚妻姜宁不顾,选择冲上去保护白月光,姜宁才明白。燕一谢常年与世隔绝,冷淡,寡言古怪,只对姜宁才会冰雪消融。他护她走过不知多少黑狭小路。他一手创下商业帝国,所有财产转移她名下,孤注一掷,在她死后为她弑凶。但仍只能沉默地见她避他如洪水猛兽。-一睁开眼,重回少女时代。姜宁洒脱转身,敬往事一杯酒,只当喜欢许鸣翊那几年喂了狗。她除了利用重生挽回生病的亲人、好好读书。还一步一步,坚定地朝在车祸中救下自己的燕一谢走过去。燕一谢现在还只是个住在半山腰别墅的阴郁苍白少年,爹不疼娘不爱,双腿残废,脾气古怪,是附近小孩畏惧的魔鬼。他性情冰冷,和姜宁因为许鸣翊吵了架,言不由衷说出别再来烦我这样的话。可其实,他还是每天推着轮椅去走廊,眼巴巴等着她来。这一天,他以为姜宁再也不会来了。可姜宁不仅来了,还……抱住他脑袋,biaji响亮地亲了他脸颊一口。以后我不追着别人跑了,我和你天下第一好。她身后,万木逢春。燕一谢愣了一愣,不敢置信。许鸣翊心中莫名一疼,开始慌了。不负责任小剧场(不是):几个月后,姜宁在睡梦中叫燕一谢上一世回归豪门后的名字:燕如顾……脖子被轻轻掐住,少年推着轮椅俯身在她身侧,手指冰凉,目光发红:燕如顾是谁,你把我当替身?姜宁:啊这……【有我最爱的狗血梗,不喜勿入。】男主轮椅阴郁自卑
  • 作者:李娟
    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阿尔泰茫茫群山中,只需一片纯真,走夜路也能无所畏惧。*李娟继《阿勒泰的角落》之后最新散文集。*她的文字浑然天成,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李敬泽、赵长天、孙甘露、叶兆言等联袂推荐。*随书赠送新疆喀纳斯纯美风光明信片,超值珍藏。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李娟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有关于时间、等待、生死、爱情、命运的独特思考。她的文字,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们久违了的朴素情感和梦想。《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作为阿勒泰系列散文作家李娟最珍视的随笔集, 不仅书写了遥远空旷的阿勒泰,更展露了自己丰饶辽阔的内心世界。戈壁滩上的快乐与清贫一样坦坦荡荡,生活中的波折和欢喜一样深深浅浅。这一次李娟讲述更多自己的故事,写下生而为人的青春和成长,也写出了那与生俱来的孤独与彷徨、达观与坚强。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若不唱歌,不惊醒这黑夜,就永远也走不出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明亮,人情很温暖,生存的苦难变成了诗与爱。世上也许有很多无奈与悲伤,不过没关系,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 作者:梦入神机
    肉身,神通,长生,成仙,永生,五重境界。 一个卑微的生灵,怎么样一步步打开永生之门? 天地之间,肉身的结构,神通的奥秘,长生的逍遥,成仙的力量,永生的希望,尽在其中。 无穷无尽的新奇法宝,崭新世界,仙道门派,人,妖,神,仙,魔,王,皇,帝,人间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仙道的争斗法力,尽在《永生》。
  • 作者:北方谦三
    第3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作品。二十五岁的川本高志,原是横滨东方俱乐部的服务生,抱持着高傲、自尊的心态,用身体开拓出只有自己能走的道路,却也为此走在法律的边缘……这是一部以缜密、感伤的文体,逼真地刻画出叛逆本质的犯罪小说,也可以说是写给男人看的罗曼史。
  • 作者:初禾二
    8岁的海姝在老厂河边奔跑,得意洋洋地对小男孩说,她会成为国际巨星。夏天的尾巴,她不舍地与小男孩道了一路的别,可直到被小男孩送到家门口,他们才真正说了再见。她以为他们很快就会重逢,可在她离开老厂的那一天,厄运的翅膀扇起风暴,将他们,以及被他们遗忘的人卷入其中……28岁,海姝在调任灰涌市刑侦一队队长之前,参加一名线人的婚礼,谁料婚礼当天,惨案撕开了小镇的伤口,骇人的秘密从伤口中源源不断地挤出。疑云之下,海姝与那双熟悉的眼睛再度视线交汇。你没有成为国际巨星吗?……你不也没当成美猴王?备注:本文是言情向的刑侦文,单元剧+主线,主角是女主海姝。刑侦队长女主特勤男主架空都市,警察全员正义wb:乐乐今天吃好吃的了吗
  • 作者:苗希卡
    我看着天空,和乌龟继续聊天,和飞过的小鸟打招呼,以及认识树上新发的小芽。教师的门口似乎成了我罚站的老地方,像唐僧吃一百个豆不知道豆性味的我,在英语老师的唉声连连下,又出来了,离数学课的罚站才隔了不到15分钟。小白,不知不觉我们认识已经有2个星期了呢?我拍拍我唯一的好朋友小白,它是一朵白色的小花,长在墙角里,平时不注意根本没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