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张承志
    在荒凉的西部,有一个叫一棵杨的小村庄。历史上的某一天,义军首领马化龙在这里被凌迟处死,死前,他面对刽子手的尖刀预言说,四十年后,会有人为我报仇的。多年后,这里果然发生了鲜血淋漓的杀戮。血泊里泡着的师傅狰狞,砍了脑袋的竹笔老满拉狰狞,被剁成肉酱的喊叫马夫狰狞,一棵杨下的伊斯尔少年时狰狞,成胡子阿爷更是狰狞,就连那些妇人们也是无一不狰狞可惧。狰狞所求者,即文中妇人所言:不用操心打败了,即便打个大胜,我们所求的也只一个死字。当冲天的火光熄灭之后,大青杨下又添了几个小小的坟堆……这些都只是书中的片段,而要去领会这本书的大意,怕只有真正读到这本书方能明白。《西省暗杀考》描绘的两辈四人的复仇故事并不是嗜血,师傅、竹笔满拉、喊叫水马夫、伊斯儿在复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归宿,复仇是他们精神清洁的使命,是他们追求安稳生活的反抗。一直潜伏在文中的底线就是这血性的追求:为了洁净的精神,最后的和平,他们不惜牺牲生命,前赴后继。
  • 作者:张承志
    张承志中短篇小说
  • 作者:张承志
    本书为著名作家张承志的最新散文集。作者先后花了六个月时间、两次旅行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异色异质的文化风俗,刚烈野性的大自然,美感逼人的男子与女人,常令作者产生窥见真知般的发现与感动。可以说,这是一部情感浸透的笔记,文字的犀利深刻,思想的激烈表达,处处显露出张承志式的批判锋芒。
  • 作者:张承志
    今年雄鸡一叫,带给了我些什么呢。当然我不求升官发财,也没有任何好运的征兆。反之倒是有些不露声色的不吉之相,似乎在前方隐隐观现。但我仍然有收获,因为元旦刚过我就发观:有些题目,值得重写一遍。这个想法使我感到意味很深,把它归纳成思想不是今夜能做好的事。此刻的中国正在大改大变,文章与人也许都需要一刻镇静。我想,如果真的尚有动人的下阙乐章奏出,上阙的尼音逝尽以后,刹那的静,是绝对的。哪怕并无后半阙,此一瞬当求而不悔。
  • 作者:张承志
    我相信,会有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来为我们总结的:那时,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奋斗、思索、烙印和选择才会显露其意义。但那时我们也将为自己曾有的幼稚、错误和局限而后悔,更会感慨自己无法重新生活。这是一种深刻的悲观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又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前途最终是光明的。因为这个母体里会有一种血统,一种水土,一种创造的力量使活泼健壮的新生婴儿降生于世,病态软弱的呻吟将在他们的欢声叫喊中被淹没。从这种观点看来,一切又应当是乐观的。
  • 作者:张承志
    我写完了。不仅仅是这部长篇;我感觉到,我多年来选择了钢笔和稿纸的生涯,连同一本本饱蘸着我心血的文字,都写完了。在这文字之末的后缀上,我清晰地感到我被锋利地从一个巨大的血肉之躯上剥下。我获得了最后的启示。我该告别了。终章的音乐,在孤独的我四周升起了。我悄悄地告别。道出一个沉重的色俩目。我走了。从今以后,我不复存在。请忘却我。那个昔日的我已经消失。连我自己也吃惊,我居然就用这样一部书,猛地终止了自己。而且我并不盼望人们读它,这是一部平凡的书。无论是夸奖或是批评,于我毫无意义。我写它仅仅为了自己。我甚至不奢望多斯达尼的肯定。我写它连同我全部的文字,都仅仅因为我前定的宿命,以及我要拯救自己的渴望。都实现了。已经结束。
  • 作者:张承志
    《黑骏马》一出版,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获得了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歌颂了草原人民善良、朴质、勤劳的美德。《黑骏马》既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也是一首古老的民歌的歌名。这首民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正像我们这篇小说的故事一样,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向我们单纯地讲这个故事,而是将笔触深入到草原民族凝重的文化积淀的深层,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蒙古青年,他的追求体现了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奶奶和索米娅即是勤劳、善良、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象征。但她们对一些传统愚昧的认识和认命式的接受,又可见传统的积淀深深地烙印在她们身上,古老的草原文化中对创造与生命的喜悦这一古老的意识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发生了冲撞。主人公面对这强烈的冲撞,感到苦闷、徘徊、失望。他愤然出走。9年以后,经过现代文明的陶冶后。他内心还时刻被黑骏马这首沉郁、优美的古老民族牵引着,时常产生自己也说不清的萌动。是什么呢?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主人公似乎感受到这些正是其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层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它就是草原的古老生活。主人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在感情的深处,还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还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因为那是他的根。作品最后写到:我滚鞍下马,猛地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地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远不忘的美丽红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活的大草原。作品作为典型的中国心态小说,在谋篇构局上,不以时空界限为囿,而以人物意识流动力线。(同时又注意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循着人物的心理流动和思想发展的轨迹展现出各种情节,使作品呈现跳动的、但又丝连不断的整体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作者以散文式的笔法描摹壮美、绚丽的大草原风光,使作品既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和雄浑深沉的音乐美的效果。读来回肠荡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匪我思存
    英雄美人,烽烟乱世,三千里江山如画;一时豪杰,家国情仇,再回首,夜色微澜。被禁锢在三少奶奶名分中的女学生;为夺嫡位相互残杀的易家兄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艳名远播的风尘女子;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一场看似寻常的追捕与营救,将这些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为着各不相同的目的,周旋在彼此身边,掩人耳目的面具之下,隐藏着无法告人的欲望和真实身份。窃密、刺杀、胁迫,一切手段背后,是各方势力、不同信念的博弈,也是财富利益的争夺。而巨大的阴谋如一张网,早已在他们周围悄然密布-只是在这荒烟蔓草的年代,在权势江山、国家大义面前,是否还有爱情的一席之地?
  • 作者:沈青鲤
    *带球跑*假死*替身*火葬场*为后三年,窦施然不曾诞下一子半女。外人只道她魅惑君主,致使江山无继,无人知晓皇帝不能人道。眼看着皇帝病危,朝臣奏请皇帝唯一的弟弟越王入京监国。窦施然明白,一旦越王继位,即便尊她为太后,也只是徒有虚名。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她必须生下龙裔。她改易身份进了越王府,魅惑越王,成为他最宠爱的侍妾。怀上孩子后,窦施然假死脱身,回到皇宫。*自从爱妾惨死,越王的运气越来越差。先是皇后为皇帝哥哥生下龙子,令他丧失继位的机会,紧接着他遭遇了十余拨凶残的追杀,身负重伤。当他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他发誓要报复利用他的窦施然。两年后,皇兄驾崩,幼子继位。登基大典上,越王剑指凤座上的太后窦施然,看着花容失色的她,喑哑着嗓子道:这凤袍厚重,倒掩了皇嫂婀娜的身姿了。阅读须知:一对一,结局HE,过程很狗血,大部分甜宠。女主不是真薄情,双向奔赴。专栏八本完结古言,坑品有保障,部分完结文推荐:*《重生后太子扒了我的小马甲》高冷太子带娃追妻*《敬事房悠闲日常》我给皇子做婚前辅导*《高嫁(重生)》死去的老婆突然开始攻击我
  • 作者:恭安
    于佩从小便是大院里所有孩子的榜样,小姑娘人长得讨喜,学习又好,年年得第一。十九岁那年不负众望,在一众大院长辈的殷切目光中出国留学。于佩爷爷是个顽固派,他怕于佩出国后沾染国外的坏作风,赶在出国前把她嫁给隔壁谢教授的小儿子谢屹。谢屹与于佩相反,从小便是大院里的闯祸精,三天不管能上房揭瓦,学习更是一塌糊涂,高中都没读完就去工地搬砖。于佩想出国,暂时同意嫁人。她心想,待她在国外发展几年,羽翼丰满,到时候再回来解除婚约也不迟。只是后来,她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一本年代文中的早死原配。她主动与谢屹离婚,让刚进城的乡下女主捡了漏。乡下女主利用谢家的关系网混得风生水起,更是在谢屹成为首富后在她面前趾高气昂,说她没有享福的命。心高气傲的于佩被气死了,她这光鲜亮丽的短暂一生只是为了衬托女主的幸福。于佩:……呵,就离谱。谢屹听说自己的精英妻子回国了,想必是来和他离婚的。他很自觉拿出一份离婚协议,递给对方。于佩没接,反而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斜的衣领,笑容满面地为他打气:加油哟,就算搬砖,你也一定可以搬成首富!谢屹:?这妻子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 作者:强晓初
    马明方(1905-1974),1905年生,陕西米脂人。1925年在绥德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西安国民军史可轩部做兵运工作。1927年回到陕北,先后在绥德、横山、米脂等县任中共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深入农村恢复中共组织。1931年任中共陕北特委代理书记。1933年主持召开特委扩大会议,作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根据地的决定,会后深入游击区,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1934年至1937年,马明方任中共陕北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8年去苏联学习。1941年回国途经新疆时,曾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拘禁,1943年4月2日被捕入狱。狱中参与领导绝食斗争。1945年获释出狱,回到延安。同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中共晋南工委书记。1947年曾参加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明方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54年秋至1960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财贸部部长。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冬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三书记。他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马明方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迫害,于1974年8月12日逝世。1979年12月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作者简介:强晓初(1918.03-2007.10),男,1918年3月生,陕西子长人。1934年秋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 作者:莉莎·克莱佩
    《请君入梦》为美国言情作家莉莎·克莱佩所著小说。美艳的罗莉莉,个性狂野而不受拘柬,常以惊吓凡事讲求端庄合宜的伦敦社交界为乐,而且不惜以打破规范来炫耀她的独立自主。而今她更决意拯救她无助的妹妹,逃避一桩时机紧迫但不合愿望的婚姻,对象是傲慢的伍佛顿伯爵雷亚力。意志坚定的女郎,以公平的手段达到了她的目的。然而她那英俊非凡的对手并不打算就此认输。亚力以仁慈对待莉莉的轻蔑,用甜言蜜语和温柔的抚触格开莉莉浑身带剌的行径。因为他已经决定要让这位活力充沛。意志坚定的小姐。为她的干预付出巨大的代价——以她的身体、灵魂和她顽固不屈的心来偿还……
  • 作者:张恨水
    同名影视,陆续登场。风靡海内外、妇孺争阅。畅销一个世纪的经典。 一部七十多年来一直被改编、重版,使作者一夜成名、妇孺皆知的经典作品。 作品以樊家树与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情感纠葛为线索,写尽了爱的执着,爱的隐痛,爱的无奈,爱的背叛…… 经典超越时空而存在。张恨水的作品再一次向人们证实,文学的永恒魅力在于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人性真诚而执著的探索……
  • 作者:东野圭吾
    书房里传出咚咚的响声。这是用食指敲黑檀木桌子发出的声音。敲桌子的人叫大原泰三。他正一边敲一边死死地瞪着前面,那里——桌子对面的一张椅子上坐着看上去还很小的由里子——他的女儿。由里子的身旁站着一个男人,身穿深灰色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的金丝眼镜。这人的身材略微偏瘦,但相貌却很端正。看上去他好像并不是特别畏惧泰三,只是习惯地把视线放低。泰三停住了手指,把目光从女儿身上慢慢转向这个男人。你说吧,叶山君。粗粗的声音却很响亮。这也许是常年锻炼的缘故吧。
  • 作者:有趣的灯灯
    本文将于1月14日周六入v,感谢大家的支持隔壁预收《我始乱终弃了清冷君后(女尊)》,喜欢的宝们可以先收藏刚考公上岸的吴林意外猝死,穿越到一女尊国度内的穷书生身上。这穷书生连秀才都考不上,家境贫寒,迟迟未婚,最后在村里长辈的帮衬下,花了一两银子买来个没法给自己赎身的戏子,草草娶夫。吴林穿来时,正好是她与那戏子的大婚之夜。母胎单身的吴林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惊慌失措地想跑,身后的戏子却突然拽住她的手臂。妻主,大喜的日子,你要跑到哪里呀?那男人掀开遮掩面庞的红盖头,一双桃花眼水光盈盈,整个人如同朵摇曳多姿的红玫瑰勾引着吴林坠入他的温柔乡。魏亦明是国公府的独子,出生尊贵,相貌出众,皇城里许多女子都想娶他回家,听他喊一声妻主。只是谁料国公府遭奸人所害,魏亦明沦为歌舞坊里最卑贱的歌伎,靠卖笑唱戏为生。昔日里尊他敬他的人都露出另一副面孔来,毫无顾忌地向他诉说着那些恶心肮脏的欲望。他厌恶着这一切,黑着心肠找了个老实人替自己赎身,想着等到自由了再将人一脚踹开,自己逃之夭夭。但谁能料到,却是他将自己那颗饱经风霜破碎不堪的心,小心翼翼地拼凑在一起,虔诚地双手捧上。后来那人考了科举,他也寸步不离,陪着她从泥泞之中,走到万人之上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