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宁玉婵也是急眼了。

一个月没见过荤腥,这只大公鸡可能是家里唯一的荤腥。

她从小馋肉,真让她一个月吃不上肉,可能虚得连路都走不了。

她也顾不上什么女子的矜持,新娘子需要注意身份,扑上去摁住大公鸡,急忙向田凤英呼救。

田凤英也是个利落的,抄着菜刀,扔下霍大娘,急忙帮儿媳妇摁住光秃秃的大公鸡。

发现菜刀碍事,光秃秃的大公鸡不好摁,只能扔了菜刀,然后将大公鸡紧紧抱住。

霍老太太早听见二儿子一家找上门,她坐在屋里没有动。

此时倒是扶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出了屋子。

看见田氏抱着秃了毛的大公鸡,一副上不了台面的样子,心口直犯恶心。

“都当婆婆的人了,还这么没规矩,一大早吵吵嚷嚷成什么样子!”

到底是婆婆,田凤英不好和她计较。

注意到始作俑者霍长富从屋里出来。

田凤英没忍住:“霍长富你个短命鬼,长生去当兵了,拜不了堂,用这大公鸡替的,你怎么好意抓来吃,你还是不是霍家人?”

霍长富是霍老太的长孙,今年二十五岁。

人长得五大三粗,整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东家摸狗西家摸鸡,只要有点银子就去镇里赌。

不输的底裤干净都不回来。

五年前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女儿,整天看媳妇不顺眼,不会弄银子,非打即骂。

昨天又去镇上堵了一回儿,铜板输没,盯上二叔家的大公鸡。

本来打算半夜偷出来,睡过头了。

天快亮才偷出来,否则也不至于毛拔一半,被二婶追过来。

此时鼻子不是鼻子脸色不是脸色的回道:“我是二叔的亲侄子,吃你们家一只鸡怎么了,再说,奶奶可是由我家养着,你们这些年孝敬过吗?”

这话可捅到了田凤英的痛楚。

“好啊,现在跟我们谈孝顺,当初分家,我们可是一分银子没拿,一亩地没给,你们出去打听打听,哪个乡亲不觉得你们过分,现在跟我们谈孝顺?

好啊,那把地平分,家产平分。”

好赌成性的霍长富是霍老太太的好大孙。

好大孙被骂了,霍老太太岂能甘休。

“老二媳妇,我为什么不给你家产,你心里不知道吗?长富爷爷就是被你们田家害死的,还好意思嫁进霍家,有能耐你当初别嫁啊。”

田凤英被骂,桃花看不过去,帮着怼回去。

可她到底是个小孩子,没人把她放在眼里。

霍长富仗着膀大腰圆,不敢拿田凤英怎么样,举着巴掌要去打桃花。

宁玉婵急坏了,急忙把桃花拉到身后,又去拉田凤英,“娘,公鸡找到了,我们回去吧。”

田凤英一张嘴,霍老太太、霍大娘、霍长富三张嘴,她骂不过吵不赢,只有干生气的份。

霍老二担心媳妇,也赶过来拉她。

“行了,公鸡找到了,咱回吧。”

田凤英左手抱着公鸡,右手抬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满脸怒容的扫了一眼大房几个人。

大儿子力气大,打架不要命。

七八岁时就敢摁着霍长富用石头拍他脑袋。

从那之后,大房再也没敢欺负过他们家。

直到五年前,大儿子出去当兵。

大房刚开始试探,没敢太过分。

前两年传出大儿子的死信,大房又支棱起来,还抢了他们家五亩地。

丈夫老实,憨厚,女儿倒是硬气,可年纪小又是丫头,小儿子才十岁,论淘气比老大还严重,可家务活一点不上心。

如今被人指着鼻子欺负,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没劲。

田凤英一个人吵不过那么多张嘴,霍老二憨厚不会吵嘴。

桃花年纪小,气势上矮出一大截。

长寿还在家里睡着,根本没出门。

宁玉婵刚嫁过来的新妇,别说她不会吵架,就算会吵,也不好意思开口。

田凤英憋了一肚子气。

最后在宁玉婵的拉扯下抱着没毛的大公鸡,一路哭着回了自己家。

她进门后,先将大公鸡用柳条筐扣着。

随后坐在炕边,一边抹泪一边骂。

知道隔壁听不见,注意到宁玉婵站在门口,一副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样子揪着衣角。

不高兴道:“你也看见了,咱家过的什么日子,长生回不来了,整天受人欺负。

老大媳妇没说错,昨天摆酒还是借的银子。

一家四五张嘴,寅年吃了卯粮不说,还要还饥荒,你嫁过来跟着我们没好日子。

好在只是跟大公鸡拜的堂,你觉得不合适了,现在就能走,让你公爹套上驴车送你回去,还能像姑娘似的嫁人。

我们霍家……”

她继续哭,“没这个福气,长生也没这个福气,短命鬼才出去几年就回不来了,我生他养他,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宁玉婵既然决定嫁进霍家,就不会反悔。

霍长生不能回来,她守在霍家,跟着公婆好好过日子。

如果回来了……

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男子高大威猛傻兮兮盯着她看的模样。

原本对方该是她的姐夫。

他知道真相后会做何选择?

去梁秀才家把姐姐抢回来,把她赶出去,还是默认下这门亲事?

宁玉婵没有把握。

既希望霍长生晚点回来,又希望有人误传了死信。

宁玉婵出嫁前,宁老汉把家底收拾干净,一共找出三十两银子。

十五两给了姐姐宁玉乔,十五两给了妹妹宁玉婵。

不过宁玉乔心里不平衡,凭什么一个养妹和她分一样的银子。

所以她从宁玉婵手里抢走五两。

宁玉婵什么都没说,默默收了十两银子。

一个养女,能有十两银子陪嫁已经不错了。

农村日子凄苦,很多姑娘出嫁连身新衣服都没有。

宁老汉不光给她和姐姐一人做了一身好看的嫁衣,还给他们准下一年四季八套衣服。

她都带来了霍家。

看田凤英哭得伤心,她犹豫着从包袱里翻出二两银子。

“娘,这个还了他们吧。”

田凤英看见银子眼睛一亮。

随后又暗淡下去。

“这是亲家给你傍身的,我们哪能要这个,好丫头,你自己收着吧。”

宁玉婵都拿出来了,肯定不会再拿回去。

“娘,我能为这个家做的有限,这个银子您拿去还饥荒,以后咱们再好好过日子。”

田凤英还是不肯拿,“好丫头,你的心意娘领了,这银子你收起来,别被人看见了,否则早晚被贼惦记上。”

她这会气顺不少,也哭够了,起身出去抱柴火做早饭。

宁玉婵塞好银子,打算和田凤英一起做饭。

出门的时候,险些和躲在门口的霍长寿撞到。

“你怎么在这?”

霍长寿今年十岁,是个只记吃不记打的混不吝。

脑瓜子也算聪明,田凤英还把他送学堂几天,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想学,抓了一窝马蜂把师傅叮得满头包,被师傅赶出来了。

之后像个混子似的,整天在村子里晃悠。

宁玉婵不清楚这些。

只当他小孩子在玩,看见他顺口问一句。

霍长寿晒得黝黑,一双眼睛倒是透着机灵,眨了眨眼盯着她瞧。

宁玉婵皱眉:“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霍长寿哼了一声:“我大哥都死了,你还嫁过来干什么?”

宁玉婵也学着他的样子哼了一声:“你又没看见尸体,凭什么说霍大哥死了。”

霍长寿眼珠转了转,“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宁玉婵:“那是他们嫉妒霍大哥能干,故意这么说气霍家的。”

霍长寿不知道在想什么,半晌憋出一个字:“笨!”

宁玉婵不跟他计较。

看见田凤英淘米,伸手接过盆,“娘,我来。”

田凤英怎么看自己的儿媳妇,怎么喜欢。

个头高挑,不胖不瘦,要胸有胸,要屁股有屁股,一看就是能生儿子的。

对人又好,大方还不贪心。

刚嫁过来就主动找活干,还愿意拿出自己的体己银子给婆家解难。

刚才在大房,扑过去抱大公鸡那劲,她敢说,十里八乡都没有赶上的。

可惜了这样的姑娘,偏偏儿子没那命。

要是能活着回来,看见这么漂亮的媳妇,不知道得多高兴。

“那你做饭,我去把牲口喂了。”

桃花过来帮忙烧火。

悄悄从坛子里摸一颗鸡蛋,放进锅里。

宁玉婵很自然的以为小姑娘要给自己煮一个。

总不能五口人吃一个鸡蛋。

她这个做嫂子的,肯定不会和小姑子计较这些,假装没看见。

把米放进锅里后,她出去帮田凤英喂鸡。

家里没什么粮食,又是初春山上也没什么野菜。

几只鸡瘦得皮包骨。

只有那只秃了毛的大公鸡胖些,怀疑是田凤英这些天加小灶了。

田凤英看她勤快,笑了:“前两天长生他爹还怕你家日子好,嫁过来嫌弃,这下打脸了吧。”

新媳妇面皮薄,听婆婆说起这些,有些臊。

“娘,我家日子也一般,前几年还好,做些点心馒头包子的卖卖,养活我和姐姐日子很宽松,

这几年,他手使不上劲,能做的东西越来越少,偏生他不愿意让我和姐姐动手,仅仅维持个生活。”

田凤英感叹道:“能维持生活就不容易了,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两个,多难啊,以后你可得多回去看看,等咱家日子好了,你多给他带些吃的,好好孝顺他。”

她说到这里,眼圈又红了起来。

“这话说的打脸,咱家日子这样,让你拿什么孝顺亲家,知道的觉得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就会说说。”

宁玉婵知道田凤英不是嘴上说说的。

她是真有这个心。

只不过日子穷,有心无力。

否则今早自己拿出二两银子,田凤英肯定毫不犹豫的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