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薇说要在家休息两天, 但这两天她不是什么都没干。
机械厂一线工人虽然在放假,可厂办时不时还是要上班的,而且她假还没销,所以隔天就开始上班了。
刚到单位, 叶薇就听说了一个大消息——
机械厂厂长要退休了!
好吧, 这不算什么大消息, 厂长的年龄摆在那里,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离退休不远了。
如果机械厂效益好,说不定他会多撑两年,一来上面领导信任他, 二来人都是恋权的, 机械厂规模不小,厂长级别相应的也不会低, 手握关系到上千个家庭的权力, 一般人哪那么容易放下。
可现实是机械厂效益不好。
他现在退,还能保留些许英明,毕竟机械厂在他手里也是辉煌过的, 越来越差只是时代变化太快,没跟上。
但要是拖到机械厂彻底撑不下去,正式宣告破产,他这一世英名就真要毁于一旦了,搞不好还会被追责。
当领导的,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就算没贪钱, 帮亲戚安排个把人也很难避免。
好的时候自然没人去翻这些事,可这么大的机械厂倒闭了,总要有人出来担责任,厂长作为一把手, 这人选舍他其谁。
与其拖到面子里子都保不住,不如趁现在借着年纪退了,以后新人上台,是好是坏都有其他人去烦恼。
但厂长能想到的,其他人也未必想不到,所以他打算退休这件事只是有风声传出来,能不能成暂时不好说。
财务科几人也没有多聊,只简单提了一句,让刚从深市回来的心里有个数。
除了上班,第二天叶薇还去了趟证券营业部,这天有新股上市,她要拿中签的认购证买股票。
除了上班和去证券营业部,叶薇还去了好几个夜市,其中新村那边夜市去得最多。
杨倩之前上班的理发店就在新村那里,而夜市就在离理发店不远的两条巷子里。
本来只有一条巷子有商铺,最初只开了几家服装店和小饭馆,后来因为生意不错,来这里开店和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一条巷子摆不下,就摆到了另一条巷子里,形成了L型的夜市。
这条夜市的摊贩种类比较杂,一边吃小吃摊,一边是卖衣服鞋袜的,时不时还有人来卖绿植或者花鸟虫鱼。
以前叶薇□□夏秋的衣服经常会来这里,冬装价格贵,夜市很少有质量好的,她还是更愿意去商场或者商业街。
因为逛的次数比较多,叶薇对这条夜市的情况比较清楚。
她知道这条夜市虽然是自发形成的,占的也是公共街道,但初期因为摊主与摊主之间发生过几次冲突,两边商铺老板和居民意见也比较大,经过拉锯谈判后,相关部门安排了人来管理夜市。
想来摆摊,要交租金,不同大小的位置价格不同,而收到的租金一部分用于维护夜市清洁,一部分拿出来安抚两边居民和住户,还有一部分自然是交上去。
如果不想花钱交租金也行,可以把摊子摆在外面,但城管会来赶人,甚至如果运气不好,卖的东西都会被没收。
叶薇不想跟城管玩追逐战,何况夜市租金不贵,她来得晚,中心位置不用指望,最多在卖服装那条街的边缘给她安排个位置。
而这样的位置,最小面积的按天给也就两块钱,如果按月交能再便宜十块,月租只要五十,叶薇考虑后直接交了一个月租金。
除了夜市,叶薇还去抽时间去附近公园转了转。
公园是开放的,进去不用门票,因为有个大广场,周边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都喜欢去公园练舞或者遛娃。
因为去公园摆摊不要租金,所以平时会有人去那卖点零嘴或者小玩具。
但去公园摆摊的数量不多,毕竟人流量跟新村那边的夜市没法比,大家赚到钱还是更愿意去夜市租个位置。
不过夜市晚上六点才开,晚上十点钟左右就会结束,再晚就没顾客了。
所以叶薇打算厂里放假的时候,如果她精力够,就白天来公园,晚上去夜市。要是摆摊太累,就先舍弃公园,等蹦蹦床到了再来。
除了看场地,叶薇还抽时间去买了张摆摊用的小桌子,一个挂衣服的架子,再加若干衣架,一盏台灯。
此外,她还找楼下邻居租了几天三轮车,方便运货来回。
这么一通下来,又去了几十块。
好在这一通忙活完,生意终于能开张了。
正式去摆摊那天是周六,因为是第一天,叶兵怕叶薇一个人忙不过来,请了半天假帮忙。
因为叶薇之前通过他,租了雪糕厂不少人的身份证,让他们赚了一笔外快,这段时间叶兵领导挺照顾他,很痛快地批了假。
这天下午,五点刚过,姐弟俩就准备出门了。
叶薇回来有几天时间,她要摆摊做生意这件事早传遍了,对此大院邻居想法各有不同。
有人不怎么看好,觉得她赚了点钱就飘了,以为自己干什么都能成,却不知道这世并非事事都能如意,她迟早要吃个大亏。
有人盼着她能成,只是这类人想法也各有不同,有些处于下海摇摆期,想她生意要是做起来了,自己也能多点信心,也有些打着照抄作业的主意。
总之,叶薇摆摊这件事,大院里的人都挺关注,看到他们姐弟带着货出门,接二连三地问:“出去摆摊啊?”
还有问她在哪摆摊的,说要去照顾生意。
不管他们是不是客气话,反正叶薇笑呵呵地把摆摊地址给说了,能多一个顾客是一个嘛。
……
到新村才五点二十,但摆摊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了。
叶薇的摊位不太好,在卖服装和卖吃食的摊贩中间,做吃食的难免油烟多,在旁边卖其他东西还好,衣服很难不沾上味道。
而有的顾客讲究,闻到食物的味道说不定就不要了,所以卖服装的都不喜欢把摊位摆在这里。
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夜市不大,来的基本都能逛完,而且两条夜市三个路口都有人来,所以这些位置其实都差不多,生意好不好拼的是产品,最多再加上老板的态度。
话说回来,其他买衣服的人嫌弃这位置,叶薇却觉得这位置的缺点都不是问题,大家买了新衣服,再喜欢也不至于直接上身,就算沾了油烟味,过一遍水就没了,所以大多数人没有那么讲究。
而且来这里吃饭的一般都是什么人?
周边住户啊!
夜市开在楼下好几年,再新鲜也变得寻常了,所以他们吃完饭后不一定有心思去逛服装区,但家里要是有孩子,吃饭时顺便瞟到她在这里卖童装,说不定会愿意来看一看。
再就是半大孩子,有些家里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做饭,可能会让孩子来这里吃。这些孩子吃完看到有卖玩具的,能不停下看一看吗?
叶薇要是把摊子摆到服装这条街的另一边,说不定还没这个便利。
到地方将三轮车开到里面,把桌子和架子放好,再把玩具一一摆上,衣服拿出二十多件挂好。
整理好后,叶薇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上半部分写秋款童装十九块九起,全场两件九折,三件八折。
下面简单列了玩具的售价,并说明满两元送弹珠,满十元送毛绒玩具,满二十送铁皮青蛙。
叶兵虽然没做过生意,但能想到叶薇为什么要做活动,刚开张想吸引人气,肯定要给点优惠的。
但一件童装上衣十九块九,两件九折就要便宜近四块钱,活动是不是做得太大了?玩具也是,一个铁皮青蛙卖两块,算下来优惠力度和童装差不多。
叶兵不免问:“姐,我们这优惠力度是不是太大了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优惠卖不出去货。”叶薇说道,“而且你算优惠力度的时候,不能按售价算,像铁皮青蛙,进价一个五毛,货是我自己背回来的,没花钱,这么算,你还觉得优惠力度大吗?”
叶薇边说,边在黑板右边写下“优惠仅限今晚!!!”几个大字,再对叶兵说,“以我进货的成本,别说八、九折,五折都有赚头,既然如此,何必拘泥于这一两块,给顾客留下小气的印象?你要知道,很多时候做生意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说完,叶薇拉开黑板后面的撑杆,将它摆在桌上,再打开台灯,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说:“帮我买碗炒面,你要吃什么自己买。”
正在思考的叶兵慢了半拍才应声:“哦。”起身去不远处卖炒粉炒面的摊子买吃的。
吃完晚饭,六点也到了。
但夜市刚开始,来逛的人并不多,有也是冲着填饱肚子去的,二十分钟过去,叶薇一单都没开。
不过因为她旁边和对面卖衣服的摊子也没开张,她心里并不紧张,很有闲心地跟隔壁老板聊着天。
隔壁老板叫金敏敏,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打扮很新潮,耳朵上打了一串耳钉,脖子和手上都戴着好几串项链手链。
虽然很多,但看着并不用乱,甚至还有点好看。
而她做的也是饰品生意,听她的意思,她之前是在附近大学外面摆摊的,进七月份学校放暑假,她没了客户,就把摊子挪到了这里。
叶薇好奇问:“那你九月份还来摆摊吗?”
“我还没想好,大学年轻女孩子多,舍得花钱买饰品的也多,所以我在学校外面摆摊,人流量看着没有这里大,但两边出货差不多。”金敏敏从口袋里摸出一盒口香糖,递给叶薇两片问,“你是刚开始做生意吧?”
叶薇接过口香糖道谢:“对,我在附近机械厂上班,现在厂里效益不好,隔三差五放假,我就想出来做点生意,找找出路。”
“哇!”金敏敏瞪大眼,“那你岂不是本地人?”
叶薇笑着说:“本地人没用,现在世道变了。”
“那倒是,我听人说国营厂上班都是拿死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出来随便干点什么都不止这个数。”金敏敏嚼着口香糖,“但很多国营厂正式工看不上我们做小生意的,觉得没前途,你能狠下心跳出来,有魄力啊!”
“什么魄力,都是被逼的。”
金敏敏穿着打扮有点像不良青年,但性格其实很不错,没什么心眼,聊开以后跟叶薇说了不少她作为顾客很难知道的夜市潜规则。
好吧,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哪家小吃摊老板更讲究,哪家老板不讲卫生,又或者哪家卖衣服的喜欢宰人,总是把价格开得高高的,以及谁上面有人,不能得罪。
聊到六点半,终于有人在叶薇摊子面前驻足。
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指着桌上唯一那台做工精致的玩具车问:“阿姨,这个多少钱?”
叶薇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喊阿姨,她愣了下才回答说:“三十。”
小家伙张大嘴巴,低头拿出口袋里的钱,数了数叹气说:“好吧,我只有三块钱。”想想又问,“阿姨,我买青蛙可以送弹珠吗?”
“可以,但是你吃饭了吗?”
小家伙懵了,愣愣问:“吃饭了不可以买青蛙吗?”
叶薇也愣了一下,哭笑不得说:“没有,阿姨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吃饭,建议先把饭吃了,有多余的钱再来买玩具哦。”
其实她不应该说这种话,她是卖货的,管买东西的是不是饿肚子干什么呢?
但这个小男孩有点太可爱了,让她有些不忍心,就多问了一句。
男孩听后松了口气,说道:“我吃完了,这是我的零花钱。”
于是顺利成交。
……
人都是从众的,因为叶薇和小男孩脑回路没对上多聊了一会,其他来吃饭或者从这里经过的小孩,也都陆续在她的摊子面前停住了脚步。
小孩子对价格虽然没有那么敏锐,但看到买满两元送弹珠,买满五元送毛绒玩具,都有些抵抗不住诱惑。
会这样倒不是叶薇摊子上的玩具有多吸引人,除了玩具车和几款价格比较对的毛绒玩具,她摊子上的其他玩具其实都挺常见的。
但小孩子不会讲价,也没有添头的概念,所以很多商家卖给孩子东西时都是一口价,没有赠品。
买一个两块钱的铁皮青蛙,就能免费得到一颗弹珠,对他们来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所以他们不止自己买,回去后还要告诉其他小朋友,于是十分钟不到,叶薇摊子四周围满了小孩子。
甚至其中有些小孩为了能得到更好的赠品,准备连晚饭钱都省下来买玩具。
叶薇本来不打算继续发善心,见这么打算的孩子多了,赶紧出声制止,说不卖玩具给饿着肚子的小朋友。
然后点名那几个低声嘀咕的小孩,让他们先去吃饭,并在他们震惊她怎么知道他们没吃饭时假装自己无所不知。
几岁的小孩心眼少,听她这么说就真信了,都老老实实地去吃饭了。
虽然少了几个人,但因为更多人家里有饭吃,所以他们走后摊子前围的人不但没少,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了。
这些小孩零花钱虽然都不多,比较有钱的也只能拿出两三块买铁皮青蛙或者塑料陀螺,更多只舍得花几毛钱买弹珠或者塑料玩具。
但积少成多,等这波热度过去,叶薇数完钱再看一眼手表,发现才半个小时,她营业额就突破四十块了。
不算租金和买桌子台灯等花点钱,她这半小时挣了快三十。
虽然叶薇打着赚小孩钱的主意,但今晚之前,她真没有想过能有多少小孩照顾生意,她瞄准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孩子父母或者爷奶。
算完账,叶薇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小朋友们的钱可真好赚啊!
……
过了六点半,小朋友渐渐减少,大多是被爸妈叫回家吃饭了。
来逛夜市的成年人倒是变多了,但都是些年轻人,来了后先去小吃摊溜达一圈,吃饱喝足再去买衣服饰品,叶薇摊子上倒是没什么人。
直到快七点,大院里儿女或者孙辈还小的邻居们组团来了。
因为都是成年人,他们对孩子的玩具没什么兴趣,来了后直奔童装。
叶薇审美不错,虽然不如隔壁金敏敏有个性,但平时穿着打扮都很清爽利落。
童装都是按照她的眼光选的,又受资金限制,她没有挑选太复杂的款式,都是有点型但又不失大方的款。
衣服颜色也不单一,女款童装上衣裙子红黄为主,男款颜色黑白咖三色比较多,还有件短款上衣她选了亮蓝色。
别觉得上了年纪的阿姨衣服颜色比较深,她们就真的不喜欢亮色,事实上大多数长辈都喜欢看孩子们穿鲜亮的颜色。
所以叶薇选的这批童装,年轻宝妈不好说,但大院里这些上了年纪的阿姨们都喜欢,其中女款童装中的红色连衣裙,男款童装中的亮蓝色外套都很受欢迎。
这两款也是叶薇定下的主打款,所以价格虽然比较高,但她每个尺码都拿了五件。
大院来的邻居不少,但孩子不是同一年出生,也够分。
只是叶薇觉得一个大院住着,全买同款不太好,主要是孩子长相不同,皮肤有白也有偏黑的,都穿一个款,到时候自家孩子没有别家孩子穿得好看,说不定心里有想法。
但叶薇没有贸然说谁家孩子不适合穿这个颜色,只拿出自己认为更适合的给对方,说她家孩子穿这个可能更好看。
叶薇以前就比较会选衣服,今年赚了钱,打扮起来就更漂亮了,所以大家都愿意听一听她的建议。
选中款式,便有人问起价格,叶薇一一介绍。
得知价格,家庭条件好些的听说价格后只点了下头,条件差些的则面露犹豫,有人想起来问:“你不是说给我们打折吗?”
还有人指着小黑板问,“你今天好像本来就在做活动?”
叶薇回答说:“对,现在的活动是买两件九折,三件八折,阿姨你们是邻居,所以没有要求,买几件都是八折。”
“那这件外套打完折多少钱?”其中有个阿姨问。
她拿出来的是那件亮蓝色外套,叶薇说道:“这件原价三十九块九,八折后是三十一块九毛二,大家都是邻居,零头我给您抹了,给三十一就行。”
三十一也不便宜,虽然这件是外套,但是秋款,并不厚,以沪市的天气,满打满算也就能穿三个月。
小孩个头蹿得快,买刚好的尺码,穿过这个秋天,到明年开春说不定就小了。
那人想了想问:“陌生人到你这买衣服,三件八折,给我们肯定要再优惠点吧?我们这么多人,难道还买不够三件衣服?”
这话说的有点胡搅蛮缠,陌生人三件八折是一个人买三件,她们却是十来个人一起,她在故意混淆主语。
叶薇短暂思量后,没有一口拒绝,只苦笑道:“陈阿姨,我这都是从深市大老远进回来的货,您摸摸这件衣服的料子,再看看做工,比同价位的衣服是不是好多了?我今天刚开业,想吸引点客流量,才咬牙搞活动,八折已经不赚什么钱了,您要求再便宜点……”
她们家里都有孩子,当然知道童装一般什么价。
虽然深市的衣服出了名的价格低款式好质量做工一般,但深市货也分三六九等,叶薇标价三四十的这几款衣服,质量不说最好,也绝对不算差。
何况这几款不是秋款连衣裙就是外套,用料多且料子厚,原价卖都不算贵,何况她在原价基础上给了八折。
所以陈阿姨相信叶薇说的是真话,但是本着能少一点是一点的心理,不接茬,只说:“都是邻居,我们这么多人特意过来照顾你生意,你就跟我们再优惠一点吧?”
其他人听了也连忙附和:“对啊对啊,给我们便宜点吧。”
见大家都这么说,叶薇才满脸挣扎地让步说:“这样吧,如果大家买的多,五件我给大家七八折,十件七五折。”
“才七五折?”有人觉得不够,问,“七折吧,你给我们七折,我们再多买几件。”
叶薇连忙摇头:“真不行,七折我要亏本了。”
活到四五十岁的人,谁逛街的时候没砍过价,见叶薇这么说,嚷嚷七折的人更多了。
经过几分钟的拉锯,叶薇终于同意,如果大家买二十件以上,她就咬牙同意七折,就当感谢大家照顾生意了。
见叶薇同意,大家赶忙挑选起来。
叶兵将叶薇拉到一边,低声问:“姐,我们给这么低的折扣,真的不会亏本吗?”
亏本当然不至于,那件蓝色外套进货价二十,就算按三十九块九打七折,不考虑其他投入,一件也能赚七块。
至于基础款的内搭,售价虽然只有十九块九,但进价也低,七折每件也能赚五六块。
事实上,叶薇本来打算定价更低一些,因为她现在的定价跟成人秋装差不了多少,两者进货成本有差,理论上来说童装卖便宜点很正常。
但逛了几条商业街和夜市后,叶薇发现不知道是其他人进货价都比她高,还是老板普遍比较心黑,两者定价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回去思索后,叶薇觉得前一种可能概率不大,毕竟她是从分销的批发商手里拿的货,且要货不多,进价不怎么谈得下来。
至于后一种可能,说老板普遍心黑,不如说他们利用了家长疼孩子的心理,在有意哄抬童装的价格。
不管原因到底是什么,总之前期调查结束后,到正式开张前,叶薇把定价往上稍稍抬了几块钱。
跟其他卖童装的比起来,她的售价当然算低的,但和进货价比,至少都是翻倍卖。
所以她嘴上说要亏了要亏了,实际上除非低于五折,否则给多少优惠,对她来说都只是赚多赚少的差别。
人多眼杂,叶薇没有多说,只摇头道:“今晚刚开张,当赚人气了。”
果然,叶薇话音刚落,几步之外正在选款的一人手上动作明显加快。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今晚她必须多买几件,不然等叶薇算完账亏到肉痛,可就没这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