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袁术被气得唾沫都说干了三回,愣是无人信他半句。

阎象满脸苦相劝道:“主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抵御陈昭大军啊。”

“不如请颍川陈氏的故交说和?”有谋士提议,“向陈昭言明并无冒犯之意,或可劝其退兵……”

真有能耐的士人,早就四处去投其他诸侯了,还能留在袁术麾下的士人,多是些空有家世没有上进心思,出仕只为混日子的庸碌之辈。

于他们而言,袁术的脸面根本比不上他们自己的性命。嘴皮子上下一搓,就打算用世家最常用的人情战术。

“蠢材!”袁术拍案怒喝,“陈贼发兵十数万,分明蓄谋已久。尔等竟还妄想她会因几句解释罢兵?何其愚也!”

倒不是他比这些手底下这些平庸谋士聪明,而是袁术自己清楚他根本就没写过那一封骂信。那封所谓的”骂信”,压根就是陈昭栽赃!

“打就打,我堂堂四世三公之后还怕陈昭那个出身黄巾的反贼不成?”袁术一咬牙,“淮南兵精粮足,可争天下。陈昭连年征战,粮少兵疲,胜算在我。”

这话倒是不假。

几个谋士心道。这些年中原战火连天,天灾人祸不断。南方尚算风调雨顺,北方却是雪上加霜,匈奴南下劫掠,凉州乱成一锅粥,袁曹陈三方百万大军更是打得赤地千里。

虽听闻陈昭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可大汉官员哪个不是这套说辞?毕竟升迁要靠名望,不会吹牛怎能扬名?可具体水分多少就不一定了。陈昭年年都打仗,想来也存不下多少粮草。

我军粮草充足,敌军粮草不足;我军多年休养生息,敌军年年打仗人疲马乏。

”陈昭小贼,不过侥幸得势,实则外强中干,岂是主公敌手?”

原本缩在角落盘算退路、半响一言不发的杨弘,见局势有利,立刻跳出来高声贬低陈昭。

他信誓旦旦道:“陈昭侥幸略胜袁绍便敢对豫州用兵,自大狂妄,兵书有云‘骄兵必败’,此战她必败无疑!”

一番话说得袁术心花怒放,仿佛已看到自己擒获陈昭的场景——

庆功宴上,他持剑架在陈昭颈间,陈昭痛哭流涕当众承认那封骂信是栽赃……

呸!到那时还管什么骂信?

袁术脸一黑,觉得自己脑子都被陈昭那个混账玩意带偏了。

袁术已经探明了情报,陈昭派太史慈领兵,沿泗水北上,一路鼓角震天,显然是欲取谯郡。

“纪灵,你领三万人前往欲取谯郡去拦截敌军。”袁术毫不客气将他麾下最勇猛的将领派了出去。

“末将遵命!”纪灵虎背熊腰,浓眉环眼,当即领命。

纪灵领上精锐,直奔谯郡。

泗水之畔,战云密布。太史慈率军列阵于谯郡城下,旌旗猎猎,鼓角震天,一万人生生装出了五万人的气势。城头之上,纪灵身披铁甲,手持三尖两刃刀,冷眼俯瞰,扬声喝道:“鼠辈,也敢犯我疆界?可敢与我一战!”

太史慈闻言,嘴角微扬,纵马出阵,银枪斜指,高声道:“纪灵,汝主袁术庸才小人,天下共知!今日若降,尚可免死!”

纪灵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太史慈。二将交锋,刀光枪影。战至三十余合,太史慈已经打探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便故作力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纪灵得胜回城,对左右嗤笑道:“人人都说昭明军如何了得,今日一见,不过是甲胄鲜亮的绣花枕头罢了!主公大可高枕无忧。”

那太史慈徒有虚名,号称“万军之中七进七出”的赵云更是连面都不敢露。

纪灵越想越是得意,原本只打算守城的他,此刻竟生出了要踩着陈昭麾下众将扬名立万的念头。

二十里外,昭明军营。

太史慈扛着长枪,哼着小曲往中军大帐走。虽吃了败仗,心情却格外舒畅。

直到帐前才收敛了豪放做派,整了整衣甲。

“母亲、军师。”

他规规矩矩行礼,眼角余光偷瞄着端坐帐中的貂蝉……以及自家亲娘。

太史慈稳重只持续了这一下,下一刻他就急切道:“我与纪灵交过手了,此人力大无智,我将他引出城,母亲放暗箭,我们上阵母子兵,,定能取他首级。”

貂蝉闻言轻笑,柔声细语道:“将军莫急。主公派我等攻打谯郡,实为疑兵之计。谯郡易取,可若真打下来,袁术主力必然后撤,反倒坏了牵制大计。”

“太史将军勇猛人尽皆知,此番主公派遣将军作疑兵,乃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将军非独有勇武,更是智谋超群。”

太史慈轻咳一声,双脸爆红:“自当以主公大计为重。方才之事,本也只是随口一提。”

“那往后这数月,便要劳烦太史将军把握好尺度,慢慢给予纪灵压力了。”貂蝉慢条斯理道,“最好能让纪灵以为只差一点就能拿下我等。”

“如此,才能骗得他从别处调兵来援。”貂蝉狡黠一笑。

太史慈再三保证定会把握好尺度,才晕乎乎出了大帐。

貂蝉忧愁摸了摸脸。

都不用顺毛就能听进去话,让她实在没什么成就感。

她本来都准备好拿出骗吕布和公孙瓒的本事来给太史慈顺毛了,结果太史慈居然如此乖巧……

袁术收到纪灵军报之后,大喜,当即就先开了庆功宴,将捷报大张旗鼓贴在城墙告示上。

心中最后一丝担心也消失了。还专门拎着酒去袁绍坟前嘲讽了袁绍一番。

另一边,赵云、张郃各引精兵五万,自彭城悄然进发。

行至睢阳三十里外,流星探马飞报:“睢阳守备松懈!”

“令三军饱食,夜半攻城。”赵云下令。

是夜,赵云亲率三千精锐突击,人人衔枚疾走,张郃率大军紧随其后。

东风大作,火光冲天。赵云一枪挑下睢阳守门牙将首级,张郃率军撞开城门,杀入城中。睢阳守将仓促应战,不十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寿春宫中,丝竹喧天,金樽交错(pTMi)。袁术高坐,身着锦袍,手持玉杯,正与众人庆贺谯郡“大败”昭明军的捷报。殿下舞姬翩跹,文臣武将谀词如潮。袁术醉眼迷离,扬声道:“区区陈昭小儿,何足道哉!也就是袁本初无用,才会被陈昭所杀!”

忽听殿外马蹄声急,一斥候踉跄闯入,甲胄染血,伏地颤声道:“睢阳失守!赵云引兵破城,陈兰将军战死!”

“什么?”袁术手中玉杯砰然坠地。他猛地站起,面色煞白,不敢置信,“昭明军不是还在谯郡吗?”

笙歌尽散,满堂死寂,唯闻袁术粗重的喘息声。

“报——”又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冲进大殿,声音都带着哭腔,“柘城也失守了。”

他也不想这时候进来,实在是半路上他赶上了前面睢阳排出的斥候,沿途驿站得知他们二人都是八百里加急军报,就一并给他们换了马。

若非军情延误不得,他真想在外躲几天,等主公消消气再来报丧。

袁术口中一腥,柘城在睢阳之后,两个斥候前脚挨着后脚过来禀告,只能说明那该死的赵云攻下睢阳之后连休整都没休整就直奔柘城了。

拿下柘城估计连一日时间都不到。

估计半日都没用!他大军都调到谯郡去了,梁郡陈郡守卫空虚,哪能挡得住陈昭。

“快调兵去陈郡……不,调兵守卫寿春。”袁术一激灵。

不行,他手中一共十万大军,调去谯郡的两批人马加起来就有五万。若再调一批大军去陈郡,挡住了赵云,其他将领再从旁地攻他,岂不是一路什么阻碍都没有就能直达寿春?

袁术这时候倒是想起了袁绍是怎么死的了。据他打探到的情报,袁绍正在东阿打着仗,陈昭忽然就从冀州冒了出来,围魏救赵,让袁绍顾前不顾后,坑死了袁绍。

青州冀州之间隔着黄河呢,陈昭都能使妖法带大军过河,豫州徐州之间可没有黄河天险。

“主公不可将各郡之地拱手让给陈昭啊!”几个文士纷纷出声。

袁术焦急踱步,一把抓乱头发,红眼瞪着众人:“那尔等以为该如何行事?把人都派出去,然后咱们在寿春等着陈昭来杀?”

要是现在他能知道陈昭在何处也就罢了,他调兵遣将应对就是。可陈昭麾下那几个大将都出现了,可陈昭这正主,究竟是在冀州坐镇,还是早已亲临豫州?防都不知从何防起!

“为今之计,应当向荆州刘表与扬州刘繇、王朗等人求援。”经过一个时辰争吵,文士们总算得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对!合该如此!”

袁术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整了整衣冠,又恢复了四世三公的傲然气度。

他深吸一口气,“豫州若失,扬州便是三面受敌。至于刘表……他乃汉室宗亲,陈昭是人尽皆知的反贼,于情于理,他与陈昭都势不两立。”

后面这一句袁术的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毕竟他自己也想造反当皇帝,或者说天下各路诸侯没有一个人不想将汉室取而代之,只是陈昭格外张扬罢了。

“刘表应当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袁术喃喃自语,越说越觉得有理,“若让陈昭再取豫扬二州,半壁江山尽入其手。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岂会如此短视。”

厅内众人嘴角抽了抽。

去年袁绍都被烧成灰了,也没听主公提过“唇亡齿寒”。今年轮到自己了,倒是知道唇亡齿寒了。

可他们不敢说出口,只能在心中祈祷刘表王朗等人千万不要像袁术这么短视。

一定要快点派兵来救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