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迷雾之下的都市传说◎
七月中旬,暑气尤烈。炽热的阳光直射而下,几乎要将马路上来往的行人烤化。
金灿灿的光耀照射在路边临时搭建的“拱门”上,门上的一个个大字也似在发光。
——《热烈祝贺苏蔺同学被天海大学录取。风鹏正举,前程似锦!》
大名被写上标语的主角在众人簇拥中走入拱门后的饭店,很有几分脚趾扣地之感。
尴尬之余,他亦觉心暖。
几世为人,这还是越殊第一次举办高考升学宴。父母双全的“季珏”都没有这份经验,而今无父无母的“苏蔺”却体验到了。
人来人往的饭店大厅里,各路宾客齐至。其中两桌人尤为特殊,来自各区派出所,有几个来得急的,连一身制服都没换下。
一时间,特殊职业的正气仿佛充盈着整间大厅,连玩闹的小孩都下意识变得乖巧。
身为主角的越殊举着饮料从这一桌走到那一桌,听了一耳朵的吉利话,走远了还能听到鸡娃不止的家长借机教育自家孩子向他这个“别人家的优秀楷模”学习的声音。
谁教他考入了天海大学呢。
越殊就读的天海一中,全称就是“天海大学附属第一中学”。而天海大学,虽比不上全国最顶尖的院校,但也算是T1级别。
能被天海大学录取,值得九成九的学子骄傲。尽管此事放在越殊身上更令人惋惜。
以他的成绩其实可以选择更好的大学。之所以选择天海大学只不过是懒得出远门。
尽管不是第一次念高中,但越殊还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他没多想,只等九月开学就前往天海大学报到。
他没打算为此庆祝什么。
没想到张骊与邱院长早就计划好了要大办升学宴,恰好选在他生日的这一天。越殊实在拗不过两位长辈的好意,也只能从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宾客满堂。
大厅的一角,正气昭彰。
身为主人之一的张骊笑容满面地招待着同事,听他们夸奖越殊,她便也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可不是吗,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懂事、能干,比好些大人都强……”
她的话引来一阵赞同声。
“同样的年纪,我家里那个只会打游戏,哪像小苏……”
说着他们又不免想起这孩子离世的父母,暗自唏嘘几声“没爹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天才的脑子真是跟常人不一样,没看我们所长对小苏那叫一个稀罕啊,早两年就盼着他报考警校,将来跟咱们当同事呢。这两年愣是没提这话,眼看小苏越来越优秀了,担心小庙委屈了他这尊大佛……”
在座的人哪一个不是看着这孩子成长起来的?哪怕在他们看来,对方这两年更多心思放在学业上,与他们打交道的频率有所下降,但依旧算得上是派出所的常客。
以长辈看待晚辈的眼光,越殊实在是过于突出。保持优异学习成绩的同时,他的课外活动也比同龄人丰富太多。别人在补习班和游戏厅之间打转时,他在街上四处溜达,冷不丁就给派出所贡献几桩业绩。
用张骊与同事们的话来说,这小子简直有一双鹰眼,有时甚至能提前预判别人的犯罪行为,其他人在他眼里跟透明的一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能轻易看透人心的人还挺可怕的,在小说和影视剧里,这样的角色往往都会因人心的黑暗走向黑化。
前两年恰好有一部热播推理剧中就出现过这样一个反派,小小年纪失去父母,天生聪慧过人,最终被太多的黑暗淹没心中的光明,走上了一条通往深渊的反派之路。
看完那部剧的好长一段时间,面对他们身边这位身负“父母双亡”buff的小天才时,大家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心,唯恐他们的小天才也因为得到的爱和温暖太少,早早看透人间冷暖,一念之间走上岔路。
怀揣着这样的念头,那段时间越殊收到的关怀成倍增长,倒不是说从前他不曾得到关怀,只是当时他收到的温暖简直溢出。
一番旁敲侧击后,了解众人想法的越殊简直哭笑不得。他毕竟是个心智成熟的人,没多久便用实际行动化解了众人的担心。
对其中内情一无所知的张骊等人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工作量激增,面对送上门的一箩筐业绩以及频繁出现在其中的证人姓名,他们再没心思担心小天才长歪,又是欣慰又是震撼:“这孩子正义感也太强了吧?得劝他收敛些,免得遭受打击报复……”
这样的想法好像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但说到底,被担心的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啊。比起打击犯罪,他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面对来自长辈的叮嘱,越殊乖乖点头。
他并不是极端的正义执行者,不会闲着没事到处主动制裁不法,从前不过是看见了顺手举报而已,要怪只怪违法乱纪的人不懂得隐藏自身,让他每次路过都能看穿。
而难得主动一次,给长辈们送上业绩的同时化解他们的忧虑,作为代价的犯罪嫌疑人则是得到了改造机会,什么叫共赢啊!
当然了,这一次主动出击的效果实在太好。从此大家再也没担心过小天才会一念踏错,反而开始担心他因为过强的正义感惹祸上身,因此尽可能隐藏他的存在,令他成为本地新闻中递交线索的神秘路人。
这就是过去几年间“普通高中生苏蔺”的日常,若是改编成动漫,可以打上#正能量##热血##推理##少年漫#……等标签。
十五岁的生日在热闹中结束,生日过后,越殊挣到了他人生中明面上的第一桶金。
——他设计开发的一款程序被警局高价收购,本人还因此获得了一份特殊的兼职。
这款由他开发的程序对通缉犯有极强的针对性,只要数据库中有着通缉犯的照片,无论过去多少年,哪怕对方整了容化了妆,一旦其出现在东盟境内任何一个摄像头下,警局的内网就会收到提醒。至于说这款程序在寻亲等其他方面的应用更是无需多言。
只看他因此一夜暴富,还以准大学生的身份获得了警局的特聘,就知道其中价值。
在知情人眼中,“苏蔺”这个年轻人的未来无疑无限辉煌。然而,若是让里世界那帮追捧“玄微真君”的人知道,这位被他们视若神明的强者居然刚刚成年,而且还需要“苦哈哈”地劳动致富,只怕会大吃一惊。
几年时间过去,“梦乡”之主的许多信息已不再是隐秘,敬畏他的人称他为真君,反感他的人呼之为妖道,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里世界的格局被他一手改变。如今的东盟已然独占里世界的半壁江山。
由永恒终端掌控的“梦乡”已不再局限于白桦市,而是在对策部的支持下遍及东盟。
至于为什么没有走出东盟?起初,东盟之外的势力都强烈反对“梦乡”扩张,确切地说,他们反对“玄微”一视同仁培养异能者的行为,这无疑会削弱他们掌控的权柄。
后来,当此消彼长的变化摆在面前,他们想要屈服,想要加入,却无门可入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东盟托举“梦乡”,“梦乡”滋养东盟,彼此互为表里,飞速壮大……
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不过其间的种种博弈并不需要身为甩手掌柜的越殊去操心。当初与言叙和诺维的一番谈话,早已让他拥有足够多的帮手。
这些人也很乐意替他分忧。
而越殊现在的身份更像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的大杀器,或者玄幻世界观中镇压王朝或宗门的底蕴,什么都不做就够了。
即便他“什么也没有做”,功德与声望却源源不断向他涌来,令他的收获日日一新。
这一天,当晨光洒入越殊的单人宿舍——这是天海大学为招揽他的特殊奖励之一——轮廓已渐成熟的年轻人睁开眼睛。
乌黑的发丝凌乱地贴着他的眉骨,光线在他睡意朦胧的眼睛里熔成了金色的流体,却衬得那漆黑的瞳仁愈发如墨一般深。
越殊不是在平日里习惯的时间醒来的,而是被一种冥冥中的触动唤醒。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心神却如水流一般弥漫开去。
他听见海潮涌动的声音。
意识穿过真实世界的薄膜,进入常人无法抵达的人类集体意识海洋,越殊看见风暴与海啸。数不清的心灵岛屿上明光大作。
这光辉是如此强烈,几乎凝成实质。以至于海洋中的浪潮都被它推动,漫卷四方。
越殊在其中听见许许多多的声音。从前他全神贯注于[声望]一栏时总能听见这样的声音,像是有无数人在呼唤他的道号。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人类集体意识海洋中发现这样的变化。或许以前也曾有过这样的变化,只是当时的他并未及时生出感应。
无边的海浪在奔涌,在以往熟悉的声音中,他又听见了新的关键词:异能原理。
似乎整个里世界都在念叨这个关键词,以至于人类集体意识海洋中依旧喧嚣不止。涌动的海潮真实地映照出他们的内心。
越殊对这个关键词并不陌生。
这正是他昨天临睡之前发表的作品,其中系统性总结了他这几年来对异能的研究,夹杂着一系列杀伤力不大但很有意思的异能密码,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本魔法书。
看来这本书在里世界引发了地震……不,这已经不是重点了。更吸引他心神的是眼前的“新发现”,越殊一念之间唤出光幕。
“果然……”
看见光幕上一夜暴涨的声望值,越殊心中的猜想越发笃定。
这一波声望值毫无疑问来自昨晚上传的《异能原理》,不过从前的他只有唤出光幕时才会有所发现,而现在的他却在声望值暴涨时便有所感应。这份进步究竟是因为他实力的提升,还是此界的法则过于活泼,越殊不得而知,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越殊全部的注意力都被涌动的海潮吸引,他第一次看见来自声望的直观变化,不曾想竟是来自人类集体意识海洋的映射。
二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倘若虚无的“声望”与人类集体意识海洋有关,那么声望带来的[传说加持],难道也源自于此?
从前他也想过,“传说加持”的模式很像是借假修真,但凭什么他可以借假修真呢?凭什么足够多的声望便可以化为真实?
现在看来,或许是人类集体意识海洋的功劳,它与现实世界互为表里,彼此影响。
在神秘不存的世界观下,一个人的认知不能改变世界,一群人的认知依旧如此。
但他的金手指就是最大的神秘。
当神秘化作真实,世人的认知或许真的能撬动法则,为他提供借假修真的可能……
另外,任何事物的运行都需要能量,传说加持的背后必然也存在能量驱动。考虑到哪怕是在无灵世界他都能获得传说加持,驱动传说加持的能量显然不是灵气,而是另一种通行于有灵无灵世界的未知能量。
从前的越殊曾有过无数揣测,现在看来,驱动传说加持的能量源自人类的心灵,难不成就是眼前这片在风暴中涌动的海潮?
越殊的瞳孔为这个猜想而震动。
神秘的金手指似乎在他眼前揭去了一层薄纱,永不止歇的求知之心在喜悦中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