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冠军教父35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一场世锦赛结束,冲上热搜第一的话题是华国在本次田径世锦赛的辉煌战绩,排在第二的话题是#什么叫传奇训练师啊#。

乍一看到这个话题,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宝可梦又整什么大活了?”

直到顺着热搜看完有心人剪辑的相关视频片段,他们才纷纷恍然大悟:“居然不是标题党,说是传奇训练师好像没毛病。”

如果只是苏子衿一个人,还可以归为偶然,归为侥幸,归为她本身的天赋。但有这么多取得成绩的选手众口一词的声音,任谁也无法忽视背后那个男人做出的贡献。一如选手们胸前耀眼的奖牌一般。

吃瓜群众还只是震撼,体育圈的专业人士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后浪”的冲击。

毕竟越殊手下的成才率实在太高。从人数比例上来说,相当于给他一支省队,他能将其中至少一半的人都带出成绩,更不用说其中一部分人互相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

恐怕就算是国内名声最响的顶尖教练都不敢担保能在同等情况下达成同样的战绩。

用年轻教练们疯狂吐槽的话来说:“就离谱,现实又不是训练师模拟器,就算玩游戏,培养宝可梦进化也没这么容易啊!”

因此,普通人只是觉得他厉害,在网上大呼几声666。专业人士感受到的却是深不可测的实力,简直令他们迟迟不敢置信。

最后的最后,他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难道说,《三元法》真的可行?”

所谓《三元法》,是圈内对《养生谱》+《培元针》+《导引功》的统称。以前只是小范围内有所流传,现在却可以说无人不晓。

其中,《养生谱》广受好评。

尽管对外流行的是适合普罗大众的基础版,根据每一名体育运动员的情况私人定制的《养生谱》没有得到运动员允许无法知悉;但看过基础版《养生谱》的营养学家与医生都很受启发,认为这份食谱名副其实。

而《导引功》同样有适合普罗大众的基础版和私人定制版。流传在外的基础版经由武术大家鉴定,对人体绝对是有益无害。

至于是否能挖掘人体极限、突破天赋上限,武术大家表示,他们能力有限,看不出来。毕竟《导引功》融合了越殊在武道和医术上的全部见识,一般人哪能企及?

至于目前只有越殊本人掌握的《培元针》针法,更是领先当前传统医术的版本。

不过《培元针》的功效已无需证明。所有经他之手而痊愈的伤员便是证据。须知曾经多少名医为他们做出前路已绝的诊断!

一通总结下来,其实只有《导引功》效果存疑。毕竟一个人的天赋潜力当前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判断出来,而《导引功》又不是什么绝世神功,上手就能让废柴变天才,需要漫长时间的训练,这也导致大家很难判断实力的提升有《导引功》的几分功劳。

好在这次一帮运动员替越殊狠狠做了一波宣传,也算变相证明《导引功》的可靠。

包括苏子衿在内,或许普通人不了解这些人从前的天赋与实力,只看到他们如今站在领奖台的荣耀。昔日挖掘他们的教练、与之朝夕相处的队友,却是再清楚不过。

——这些人中,从来就没有什么顶尖天才。就算有,也是早早夭折了的前天才。

用游戏术语来形容,他们80%都是R卡,20%是废掉的S卡与SR卡。结果却在越殊的培养下一个个或是升级或是恢复,如今卡面不是S就是SR,少数几个甚至有直升SSR的潜力,怎么不让圈内人直呼离谱?

伴随着好事者在网上放出长篇大论有理有据的分析,越殊再度迎来一波声望暴涨。

他眼睁睁看着[声望]一路突破百万。而[备注]一栏在连番变化之后终于定格。

[真名:越殊]

[魂能:10]

[寿数:?]

[声望:1000000↑]

[备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点燃声望之火,将获得传说加持。当千万人都奉你为传说,你就是行走的传说本身。]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这么用的吗?”习惯性吐槽一句,越殊抓住关键词,“传说加持?什么意思?”

他心中隐隐有了几分猜测,却不敢置信。

倘若他的猜测为真,就算没有获得他原本预想中的推演未来之能,也没什么可惜。

[功德]与[声望]突破一阶段时,能力聊胜于无,一个是梦见过去的平行世界线,一个是模拟过去,时间循环的半个小时;

突破二阶段的能力则是化解死劫与悟道,给他带来的帮助显著提升;

突破三阶段更是彻底超凡。

形同主角光环的“命运垂青”让他在上一世实现了几乎不可能的奇迹,终结腐朽的封建帝制,开辟出天下无君的时代。

既然如此,同为三阶段的特殊能力,“传说加持”又将带来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

越殊心念一动,无形的声望之火熊熊燃烧,光幕上的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银色火焰漫天飞舞,越殊眼前闪过无数光影,他的大脑好像再次开启悟道超算模式,瞬间接收到来自千千万万人的声音。

“牛蛙牛蛙,说是传奇训练师真没毛病。搁小说里,就是废柴主角的老爷爷啊!”

“这算是废品回收再升级吗?”

“体坛老将岂不是有机会焕发第二春?我喜欢的好几位老将都是因伤退役的……”

许许多多声音向他涌来。

越殊福至心灵般明白,这数不清的声音都来自为他提供声望的人。或许每个人对他的认知有所偏差,然而,对他能助伤员重返赛场、挖掘运动员的天赋潜力,其中九成九的人都深信不疑。

如此牢固的认知构成了传说的基础。

越殊心中隐隐有了明悟。

他注视着火焰中悬浮的光幕。

原先的[备注]被火焰燃成灰烬,又重新组合成文:[当千万人都奉你为传奇训练师,你就是行走的传奇训练师本身。]

[获得一项传说加持:在培养与训练运动员之际,魂能临时+5,悟性+50%。你能轻易捕捉运动员的不足,并加以修正。]

“一项?”越殊注意到这个量词。换而言之,他要是有本事多刷出一些传说来,其实有机会同时获得多项传说加持?只不过这样一来,恐怕需要的声望值难以计数。

由于此时并不属于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状态,所以越殊并未感受到传说加持的变化,对这个新的能力,他只觉哭笑不得。

早知道声望三阶段的特殊能力是“传说加持”,他就该针对性塑造自己的人设。

什么“传奇训练师”,摊牌了,直接公布马甲,对外宣传《人体极限与进化之路》研究项目,化身“进化先驱”不香嘛?

这样一来,“魂能临时+5,悟性+50%”的特殊buff必然能为他的研究加持,突破人体极限、开辟进化之路分分钟不是梦。

否则,以这个世界的医学基础与越殊凡人的脑力,只怕至少还得奋斗几十年。

想到这里,越殊暗暗摇头。

这一次错过了也就算了,这一世还有足够漫长的时间,未必不能等到下一次燃烧声望换取传说加持的机会。在此之前,他要改变大众的认知,为自己添加新的标签。

——什么传奇训练师只是替身,追求极限的科学怪人(bushi)才是他的本体哒!!

一番剖析,越殊有了决断。

仿佛在茫茫的黑暗中看见远方隐隐约约的星点,他心中再无丝毫迷茫,只需认准星点闪烁的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走就是了。

在越殊“闭关”整理思路时,他的电话、短信、邮箱以及聊天群,都遭到连番轰炸。熟人,陌生人,太多太多人联系他。

越殊看得眼花缭乱,索性先撇到一边,直接在自己的朋友圈置顶一条勿扰的公告。

直到有人直接登门拜访燕大运动医学研究中心,听到来人的自我介绍,越殊不禁微微一怔。

“……请我加入国家队当顾问?这合适吗?”他可是知道这种国家级别的单位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有正规的招聘流程。

“您可是上了保密名单的国家特殊人才。”来人显然知道他的长生马甲,“若是成功获得季教授的加入,那是我们的荣幸。”

“另外,被您带出来的苏子衿等七名运动员已经入选国家队。两年后就是R国举办的奥运会,希望我们能携手共创佳绩!”

……两年后的奥运会吗?

那将聚焦全世界多少目光?

越殊爽快道:“我加入。”

……有buff不用怪可惜的。俗话怎么说的来着,难得的一项“传说加持”,来都来了!

无论是为了充分利用传说加持带来的临时buff,还是为了收获更多声望,群英荟萃的国家队训练营,他都有必要走上一趟。

况且,一步一步看见自己栽种的种子开花结果,惊艳整个世界,不也很值得期待吗?

越殊的到来为国家队的工作团队增添了一抹亮色。一帮头秃的中老年人里,突然多出个年轻帅气的靓仔,可不是引人注目?

而他的工作范围更是惊人的广范,几乎囊括教练、训练师与队医三个岗位。偏偏他又不是这些岗位的正式员工,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反而可以随时随地指手画脚。

干过活的社畜都知道,部门里突然空降新人,既不用上班下班干活加班,却能随时随地对你的工作提出意见,那得多烦人。知道的是同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监工。

并不知晓越殊在医学界如雷贯耳的马甲的他们,差点怀疑这是哪位大佬的私生子。

医疗团队对越殊的加入最为欢迎,看过这位大佬发表的论文,他们恨不能直接拜入大佬门下。现在有机会变相跟着他学习,简直再好不过。

其他人的想法却大为不同。

在他们看来,越殊在运动医学领域的专业性自然无可挑剔,但充当训练师或是教练只能算半吊子,哪怕有专业证书又如何?

他们私下聚餐之际,不免怨声载道:“不就是培养了几个优秀运动员吗?我们半辈子投身体育领域,同样桃李满天下。他的医术我认可,训练?再积累点经验吧。”

“就是,年轻人虽然有点本事,哪里有我们经验丰富?不需要我们前辈带一带?”

“天才都是傲气的,希望他来了能收敛一点,多看多学,不要破坏团队氛围吧。”

越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抵达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他一路上兴致盎然,迫不及待想找人试验一番获得传说加持的教学能力。

肉眼可见的工作热情令原本对他有几分看法的教练团队多了一丝认可。等到这位顾问正式上任,大家对他的看法一日三变。

第一天:半吊子的新人多看多学就是了。千万不要指手划脚,我们也是有脾气的。

第二天:这个新人有点东西。

第十天: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啊。难道我们的理念已经过时?

一个月后:您看我制定的训练计划合适吗?您看我的想法还有哪里不足?我这人一向乐于接受批评,求批评求指点!请!

两个月后:达者为师,师父求带!

每次接受越殊训练与指导时,旁边都有一堆教练围观蹭课,就连向越殊求教时都得和教练争着抢着来的运动员们:“……”

有没有一种可能,需要指导的是我们?

在国家队的每一天,新近加入国家队的新成员都忍不住对教练们的水平产生质疑。

试问哪个学生在上学时见过各科老师和自己挤在一个课堂上偷偷记笔记学习的啊?

实不相瞒,他们见识到了。

至于原来的一批老队员……

如果可以,他们大概会仰天长啸:“恨不能早日拜入季师门下,庸师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