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三皇子的事南枝……

些年与夏忠实打好了关系,从他那儿知道陛下不日要派人去宜州行宫,她先前已经在行宫着手安排了两个人,只待他们行事。

“瞧太后娘娘的意思,不是让大皇子回京,而是在宜州娶妻生子,富足一生。”南枝说,她观察着李安宁的神色,知她有些不满,便劝道:“到底是皇子,只要不是涉及储位之争,无论他犯了何事,总归是保着尊位。”何况大皇子下手害人,最终没有害成,皇帝与太后也不会过于赶尽杀绝。

“我实在有些不甘心。”李安宁幽幽地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始终没有忘记德妃,一想起她生的大皇子,她便恨屋及乌。想了想,她说,“你看看他的恶毒心思,跟德妃一模一样,我怀着蕴儿时便想着往我身上撞,这样的坏胚子,却还能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他犯了错还能在宜州舒坦一生,而我要是犯了错,只怕早就去冷宫待着了。”

她咽不下这口气!

“娘娘别急,奴婢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大皇子寻得机会的。”南枝以肯定的语气说,“您可不要在陛下跟前漏了口气,要是让陛下知道您对大皇子不满,只怕要惹出事来。”

皇帝能做的事,后妃绝对不能做。

*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齐嫔生了,是一个皇子,齿序为十,皇帝显然十分高兴,当即给齐嫔晋位,又吩咐内务府给齐嫔挑选封号。

十二月,哲贵人紧着诞下了一位皇子,为十一皇子,在场的妃嫔们神色各异,因为按照哲贵人的位份,哪怕晋了一级也不能亲自抚养十一皇子,那么在场的妃嫔们便动了心思。

当晚,一直留意各宫动向的金桂回来禀告,“容妃与华妃一个去了勤政殿,一个去了寿康宫,奴才估摸着都是想养十一皇子的。”

眼下四妃当中唯有她们两个没有皇子,如何能不着急?

“本宫只怕她们都不会如愿以偿。”李安宁嗤笑,哲贵人的性子安静,连皇后娘娘都曾经称赞她玉质兰心。皇帝在翊坤宫时和她说,哲贵人的孩子不会记在别人名下。

也就是说,哪怕十一皇子抱去别的宫殿养,也不过是暂时的,等哲贵人成了贵嫔,便要将孩子还回去了。

皇帝在第二日去瞧了哲贵人,同她说不日就会下旨晋封她为嫔,“至于十一皇子,容妃与华妃都愿意代为抚养,你怎么看?”

哲贵人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您曾经许诺过两年让嫔妾当一宫主位,又让孩子回到嫔妾身边,所以,嫔妾想让有皇子的妃嫔养十一皇子。”

有皇子的妃嫔可能会对十一皇子不大上心,可也不会跟她争夺十一皇子,这是哲贵人能想到的法子。

“贵嫔中唯有良贵嫔有皇子,妃位之中便是徐妃与恭妃,至于贞贵妃,她忙着处理宫务,便算了吧。”皇帝念着贞贵妃辛苦,不忍让她再烦心一个孩子。

哲贵人低下头遮住眼里神色,她最期望的就是贞贵妃抚养十一皇子,毕竟在翊坤宫中能与六皇子亲近,日后兄弟情深,天然的带了三分便利。

只是皇帝不允,哲贵人只能另外选了,“陛下,嫔妾想着恭妃娘娘热心,您觉得可以麽?”她自己身份差了些,给恭妃养两年相处出一些感情,往后十一皇子就有一位妃位娘娘看顾。

“便依你的意思。”皇帝说。

容妃与华妃没能得偿所愿,皆颇为不甘心,不过容妃还好,到底还年轻,心想着等个两年也无妨。

“娘娘别急,咱们还会有机会的。”钟粹宫里,露珠端来一碟子糕点,“娘娘吃点?”

“竟叫恭妃得了十一皇子去,露珠,你说本宫还能抚养一个皇子麽?”华妃这般问露珠,可心里已然明白,不可能了。

她了解陛下,这样的后宫局面已经是最好的。若是她与容妃都有皇子,而且是健康无恙的皇子,这后宫会生出许多波澜。她清晰这一点,可她还是想要求一求。

三公主康乐已经十岁了,再过个四五年就得出宫,等她尚驸马后,会长久住在宫外的公主府里,长夜漫漫,她

该怎么熬过去呢?

“莫非,这是本宫的报应?”华妃喃喃自语,她使手段得到了三公主,又熬走了静贵嫔,旁人都以为是静贵嫔自作自受,可唯有她亲近的人才知道,都是她一手谋划的。如今报应不爽,她的心愿不能满足了。

“便是守着康乐公主,咱们也不差了。”露珠劝华妃,公主虽然比不得皇子,可也正因为是公主,所以婚后公主能时时入宫求见母妃,要是换了皇子,唯有隔个几日才能请安一回,平日里便只能由皇子妃代为尽孝。

“本宫自然是疼康乐的,可她没个兄弟扶持,将来可怎么办?你也看见了,这宫中的皇嗣愈发多了,日后谁还记得康乐?前有福安福庆,后有五公主和八公主,康乐夹在中间容易被忽视。”如今还是皇帝的女儿还好,将来要是……继位的新帝还会记起这个姊妹麽?

怕是难啊!

*

十二月二十五,皇帝罕见地带着怒容来到了承乾宫,恰好李安宁也在,与皇后说着新年宴席的安排情况,看皇帝那样子便主动询问何事。

“还能是谁,那久居宜州的竖子狼子野心,朕以为他改过了,结果朕派去的人听见他在埋怨朕,说朕不是慈父,又说朕三十岁寿诞时他呈上来的贺词朕不闻不问,如此苛待孩子只怕会在史书上被记上一笔,呵!”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忍受被辱骂,更何况骂的人还是他看不上眼的儿子。

李安宁眼神波动,不着痕迹地捏着手帕遮住上扬的嘴角,南枝的手段真不错。

“怎会如此?”皇后惊讶,“大皇子也是个大人了,怎的不知礼义廉耻,无故以下犯上。”从小看大皇子就觉得他不是个好的,果然,长大了也还是那个样子。

“母后还说给他娶个大家闺秀当妻子,等生了孩子他就沉稳了,朕看他永远都是那副样子。”皇帝不提要给大皇子娶妻纳妃了,只等他怒气消了再说。

可帝王事情繁多,等下回记起来只怕三皇子与四皇子都有侧妃与孩子了,大皇子哪里还有优势呢?

皇帝不欲再说这件事,转而说起新年,“平国公府的嫡次子家世样貌都过得去,若无意外,朕会选他当福安的驸马。在宴席上皇后可以瞧瞧他,如果你也觉得好,那便这般定了。”

平国公府的老国公备受先帝信赖,只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景宁之后平国公府就渐渐沉寂了。皇后想了想,如今平国公府的后代们不甚出色,想来也难以入朝为官,选作驸马不失为一桩美事。

“陛下既然这般说,肯定对那公子调查过了,若没有不良嗜好,也不是个浪荡的,臣妾断然不会有意见。”皇后言笑晏晏,等福安与福庆都成婚后,她也能了却心事:熙贵妃九泉之下应该安息了。

*

除夕夜宴甚是热闹,在看完了烟火过后,南枝领着张氏与曲氏来了翊坤宫,曲氏照旧还是很拘谨,她虽然是二夫人,但到底是庶子媳妇,能见贵妃娘娘的机会不多。

张氏说起了家里的一些事情,三公子也预备娶妻了,身份与曲氏差不多,皆是六品官员的女儿。

“弟弟如何?可还康健?”李安宁问的是记到张氏名下的嫡子,后院一个侍妾生的,刚出生就抱到了正院,是正经的嫡公子。

于张氏而言,亲自养大的孩子总归是亲近她的,日后继承了伯府爵位,也会尊她为伯府老夫人,不会对她不尊敬。

“劳娘娘惦记,一切都好。”张氏笑眯眯,“如今有老二媳妇帮着管家,臣妇便专心带小公子,等他再大些,便会为他启蒙。”

她这话让李安宁安心,张氏教养的哥儿必然懂事,读书不机灵没关系,只要听话不惹事就很好了。

“听闻六皇子被圣上夸赞,不知是否过于张扬?”张氏忧心忡忡,她怕小外孙招人算计,外人只看得见贞贵妃与六皇子的风光,但她却能从中窥探到烈火烹油的煎熬。

“母亲只管放心,蕴儿身边都是信得过的宫人,他们的家人都被本宫捏在手心里,何况,每年赏赐都少不了,他们定然会知道怎么选。”李安宁淡淡的语气中蕴含着一股从容。

张氏点头,“娘娘有成算,臣妇也就放心了。”如此看来,贞贵妃没有因为荣耀而失去该有的防备心。

*

过了两日,南枝出宫一趟,她先回了自个家,把红封给了三个小辈,与家人们一同吃一顿饭,随后又去了乔家。

乔雪平也在,见了南枝便嘴上露笑,“近日可辛苦?你带回来的礼物我都已经让人给各院分去了,别担心,这些我都料理好了。他们给的回礼我也一并让人收库,你要是想看记册,我让人拿过来。”

“拿过来我看看吧。”南枝点了点头,在她安静看记册的时候,乔雪平亲手为她斟茶倒水,体贴得不像样子。

两人是各取所需,乔雪平喜欢这个能给他带来好处的妻子,故而他答应了此生后院唯有南枝一个女子,以此换取前程。而南枝麽,也满意乔雪平的体贴入微,只要乔雪平不搞幺蛾子,她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往上升。

搭伙过日子,舒适最为重要。

“还有一事,我预备今年下场考乡试,先生们都觉得我火候已到,下场必然能中,但会试想要得中,怕是难。我想着能中举人,就不继续读书了,而且我是商人之子,当官只怕也难。我是想随家里的船出海,去外头淘换些好东西回来。”乔雪平说着自个的计划,时不时看着南枝的脸色,没看出甚么也不着急,“你觉得如何?”

“出海?只怕时间要耗得久,而且,商籍出海有时间限制,只怕难以如你的愿。”南枝蹙眉,若是长时间让乔雪平在外,她管不了他。但出海也有好处,一时间,她陷入沉思。

“那得看我的妻子愿不愿意帮我。”乔雪平笑嘻嘻,眉眼中尽是为利益筹谋的野心。

翌日,南枝从乔家出来,她在乔家向来不会多待,完全不像一个嫁入乔家的夫人,可乔家上下不会说甚。甚至她的公爹与婆母还问起贵妃娘娘身边事情多不多,若是宫里离不得她,可以不需要时常回乔家的。

瞧,只要能带去足够的好处,旁人就会忽略那些不合礼法的事情。

新年有不少事情需要料理,南枝与李安宁忙了许久,在承乾宫时,她们听闻皇后提起了平国公府的嫡次子,“陛下也觉得他好,想来不日就会赐婚了,内务府要紧着准备嫁妆,还有公主府的建造,也要提上日程。宫中事情繁多,本宫不能看到细致的地方,小事还得贞贵妃时时看着。”

“娘娘信任臣妾,臣妾定当尽心尽力。”李安宁笑说,她与皇后关系好,会协助皇后把福安公主的婚事办得体面不出错的。

“回去后把记册拿给本宫看看,回头要给福安公主添妆,本宫先挑好物件出来。”李安宁对如夏吩咐道,“再有,回去后让人备一份小孩子的玩物,去长春宫探望六公主,她发热几日了,不知可好些没。”

小孩子的病总是来得急,又去得快,只不过六公主的病却一直没好。

回到了翊坤宫,金桂在宫门口等着李安宁,“启禀娘娘,六皇子来了,还有三位伴读公子,也一并在殿中等候您。”

皇子公主读书皆有伴读,六皇子尚未开蒙皇帝便为他找好了伴读,户部右侍郎方侍郎的嫡长子,御史台赵御史的嫡次孙,大理寺少卿万大人的弟弟,皆是有身份的公子,日后会成为六皇子最得力的助手。

“见过贞贵妃。”三个伴读齐齐行礼,举手投足间尽是风范。

“母妃。”六皇子尚不满八岁,还没开始抽条,脸上带了一些肉,李安宁没忍住捏了捏,遭了儿子的一顿白眼。

“今儿怎么有空过来?”李安宁问,往常的这个时候六皇子一般都在勤政殿,“上些茶点,你们读书那么用功,肯定都累了,在这儿好好歇息再家去,等下本宫让人送你们出去。”

“谢贞贵妃娘娘。”三位公子齐声道谢。

“母妃,儿臣是有事才来寻您,方铎说他看见了裴轩宇去场子里寻花问柳,后头还听见他鼓动三哥……”

裴轩宇是三皇子的伴读,不是甚显贵的身份,不过样貌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