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纷飞,彼此靠近的元娘和徐承儿对视一眼,她们不愧是玩得最好的姐妹,轻而易举就领会到对方眼里的意思。
就如同关键时刻,元娘会愿意为了徐承儿挺身而出,挡住她不被文修看到,甚至花光自己的攒下的钱一样。
徐承儿也自觉义不容辞,要为姐妹挡红鸾。
她先开腔,上前半步,笑吟吟的,但眼里防备的意味颇浓,近乎皮笑肉不笑,“真是多谢你,还能想到我们俩,不过,方才在外头,我和元娘已经吃过晚食了,各吃了一大碗的乳糖圆子,今日定是没有余力再吃一碗。
“真要是吃了,怕是也得涨肚子,夜里发作起来,好心也不美了。”
谁生的像谁,徐承儿看似言笑晏晏,但举手投足颇有惠娘子待无理之人时,刀枪不入的坚定果决。
人笑着,态度没有半分退让。
阮小二原本举着食盒,做递向她们的动作,徐承儿说完甚至上手轻轻一推食盒,又把它推回阮小二怀里。
“无福消受。”她道。
阮小二从小跟着他兄长学习武艺,这几年渐有所成,在外也算不好惹的性子,可是回到三及第巷,大家都是从小一块长大,彼此知根知底,父母都有交情。
像徐承儿比阮小二还要大点,小时候得喊她姐姐,甚至见过他小时候光着屁股撒尿。
她从小做事就利索爽快,附近一片的爹娘们都放心她,所以没少带底下的孩童,一块吃吃喝喝,排排坐着玩泥巴。
阮小二是没法对她发火的,甚至偶尔遇到她发火,也只能听训。
于是,闻言,他丝毫没有恼怒,只是低下头,眼睛盯着被雪掩得湿漉漉的地面,语气惋惜懊悔,“是我不好,送的太晚了。也是,夜里不该吃乳糖圆子,糯米不克化。”
他生得还是有几分俊俏的,不似文人温润,而是凛冽如风,眉骨深,很是英气,又是少年人,天生的意气洒脱,如骄阳,胜擎苍。
故而当他低落时,周遭落雪纷纷,雪花散落在他的眉毛、发丝,融化浸透在衣襟里,便像是永远不知疲倦奋力摇尾巴,向人类示好的大狗,低着头,垂下尾巴,呜咽一声,沮丧不已。
不说喜不喜欢,只是心里免不得升起怜惜。
觉得有些酸酸涩涩的滋味,在挠着心肝。
徐承儿都在想自己说话是不是重了点,与元娘互相对视,交换情绪,犹豫着要不就收下算了。
瞧着怪可怜的。
一碗乳糖圆子而已,应该也不会叫他想多。
这样的念头才出来,才用眼神交换完彼此意见,正准备开口呢,只见阮小二忽而抬头,眼神又恢复活力,眉宇飞扬,整个人透着股欢快劲,又是个朝气蓬勃的好少年。
“那明日你们想吃什么吗,我明日一早要跟着我娘去五岳观,会经过横街北面的太学,那儿早市的吃食多,离得远,你们不常去,可以尝个新鲜。”
他的脸上已经完全不见方才的沮丧失落,反而跃跃欲试,脸上又是笑得牙不见眼。
只能说,少年人的精气神真好,元娘甚至猜得到,倘若她说现在就想吃五岳观附近夜市卖的鱼兜子,他会毫不犹豫即刻迎着夜色,在漫天风雪中赶路前往。
并且,一路上他都是喜滋滋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拒绝恐怕他今夜真的得辗转反侧,难过失落到睡不着。
横竖他问的是两个人,说出去也不算什么。
在徐承儿询问的目光中,元娘点头笑道:“那多谢啦。”
徐承儿见状,立刻跟着说好。
在元娘答应的那一刻,阮小二不敢置信到忘了吸气,整个人犹如被施了定身术,再被忽然解开,眼神一瞬间蹭亮,好似瓦子里烟火师放的焰火照进他的眼里,笑容掩都掩不住。
这时候,纵然说再多的话,他怕是都听不见,满心满眼沉浸在喜悦中。
元娘,竟然肯驱使我!
她人真好,真善心!
阮小二的胸腔里溢满欢喜,恨不能手舞足蹈,去挑满两个大缸的水,奈何汴京繁华,三及第巷地段好,家家户户都有竹笕,能引水到家中,用不上出门排队担水。
他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气,才阻拦自己不去翻几个跟头,做些举手庆贺的动作。
只一味的傻笑。
欢喜不已。
还是徐承儿看不过去,在他眼前晃手,愣是把他喊醒,然后毫不生分的提出一大串的要求。
什么宣泰桥槐树下边的徐婆婆胡饼,还有宜男巷往里数第三座宅子卖的炸蟹,等等。
阮小二自幼习武,对外人时,或多或少有武人的急脾性,容易不耐。但是对自家人,还有从小一块长大玩伴们,则是另一副做派。
对于徐承儿稍显过分的要求,阮小二都答应的很干脆,没有半点勉强不愿。
好脾性的一一应了以后,他将目光投向元娘,搓着手,期期艾艾道:“元、元娘,你呢?不必怕我辛苦,我明日闲的很,便是离五岳观稍远些也无妨,我年轻力壮,阖该多走动,松松手脚。”
“我……”元娘倒是没什么想吃的。
她稍作思量,半晌才有了主意,“你既是去五岳观,不妨给我带点五岳观的素酸豏包子吧,我觉得还挺好吃的,别的馒头店很少有这个馅,不同寺庙道观的味道也不同,最好吃的就是兴国寺和五岳观了。”
“成!”阮小二应得很快,拍拍胸脯,朗声道:“交给我便是。”
“你不要别的了吗?”他眼中满含期待,仿佛在说,快喊我跑腿吧,求求你,快喊我跑腿吧!
奈何元娘心硬如铁,丝毫不为所动,摇头拒绝了。
当然,也有他对着她的时候,总是这幅样子,元娘已经看习惯了的缘故。
既然事情说完了,阮小二再没有继续留下来的理由,他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还不忘喊元娘和徐承儿快些进去,外头下雪,天冷着呢。
他快到巷子拐角了,回头看见元娘和徐承儿还站在原地说话,不由得奋力摆手,与她们示意分别。
元娘颔首笑着,徐承儿喊他快点走吧,看着点路,别雪天里摔着,明日就不能去五岳观了。
一听徐承儿这么说,跳脱的阮小二当即目视前方地走路,是平日少有的板板正正。他摔不摔不重要,万一不能去五岳观给元娘带素酸豏包子可怎么好?
她若是失望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个,他连走路的姿势都变了,下脚的每一步都踩实。
徐承儿看着他骤然变换的身形姿势,不由得捧腹而笑,揶揄道:“好一个痴情的,元娘,我到如今都想不清楚,他既是喜欢你,怎么头一回见你还敢笑你,真是琢磨不清心思。”
她手肘捅了捅元娘,眉飞色舞道:“要是头一回见面的时候,他也如现在一般,同你恭恭敬敬的,不叫你初时就讨厌他,你如今可会喜欢他?”
元娘无奈地捧住徐承儿的脸,搓呀揉呀,好叫她不能继续哈哈笑,“你再笑我,我下回不陪你出去了,看到时候再撞见那劳什子文什么的,谁挡在你跟前!”
元娘昂起下巴,半凶悍半骄傲的道。
“我怕了你了。”徐承儿忙告饶,“我可少不了你,还请元娘你大发慈悲,宽宥了我吧,下回我还得靠你呢,才见了一回哪能看出什么。”
元娘对自家小姐妹自来好性,哪会真的计较,当即睨了她一眼,故作高傲道:“成吧,但你得陪着我把小四合香做出来。明明你是先与我说的,怎么能先同舅家表妹做了一遍。”
“真是,真是!”元娘本来只是随意提个要求好借坡下驴,结果说着说着就满腔委屈,气得直跺脚,话都说不下去了。
本来就答应了和她一块做小四合香的,从徐承儿回舅家起,她就心心念念的盼着,结果承儿竟然先和舅家表妹做了一遍,那和她再一块的时候,岂不是会觉得无趣?
元娘环抱住承儿的手臂,骄横道:“我不管,到时候你陪我做小四合香的时候,不许说无聊,不许说你表妹做的比我好!”
她与其说是骄横,倒不如说是在撒娇,恼的是最要好的姐妹心里兴许有别的人更重要。
徐承儿摸摸她光滑柔嫩的脸颊,一眼看出根本,哄道:“不会的,陪我们元娘,别说是做小四合香这样有趣的事,就是一块发怔我都喜欢。”
元娘果然被哄好。
小娘子的心思就是六月的天,动不动就晴了,好哄得很。
虽说元娘平日里挺聪明的,又会说话,但到底也是年岁不大的小娘子,性子里还有点幼稚,爱计较小姐妹是否喜欢我多一点。
临分别前,元娘看了看左右,靠近徐承儿,头凑得近近的,“其实,与阮二头回见面笑不笑我无关,太熟了,就是生不出情愫。”
她这是在回答徐承儿前头问的话呢。
徐承儿不经心,顺口回道:“那有什么,真到了成婚的时候,寻个不喜欢的也比遇到个李大郎那样的好。”
到底已经有些晚了,有话明日说也是一样,不好在门前继续依依惜别,两个人各回各家去。
灶上,一回来就进去的万贯已经把锅里的热水重新烧好了。
天冷,自然不可能日日沐浴,可是洗漱总是要的,走了那么久,泡个脚再睡,夜里能睡得香一些。还有汤婆子里也得灌热水,这些可有得忙。
元娘收拾妥当后,才上床榻入睡。
天边的圆月焕发柔和光辉,匀着雪面,照在大地上,变得更亮了些。
但对于灯火通明,昼夜相同的汴京来说,没甚差别。
第二日,元娘醒的时候,天还是黑的。
她到灶上舀热水,到了院子,只有灶膛微弱的昏黄火光照出来,风里沁着丝丝凉意吹来,元娘才发觉,不是天未亮,而是下雨了,才叫天色更昏沉了,黑黢黢的,压抑在人心头。
元娘赶忙进灶房,因为烧着柴火,屋里挥洒着暖黄光晕不说,也要暖和许多,尤其是靠近灶膛的地方。
她伸出手,对着锅盖上冒出的白气烘,冻僵的手一下就暖和起来,但是也酝起一点湿意。
元娘忍不住抱怨,“怎么今日天这么冷。”
王婆婆正翻看面发得如何了,闻言,悠悠道:“立春都过了,等雪化完,天就回暖了,急什么?”
元娘这就不说话了,把木盆里的水兑到微微烫手,就端出去洗漱了。
待她全都收拾好,重新进灶房里的时候,王婆婆把铁锅里蒸好的几盘取了出来。
打头的一个就是元娘昨日带回来的馒头,边上则是鱼鲊,好好的生吃的鱼鲊愣是被蒸熟了。口感兴许比不得昨日,但是因为放了许多香料,闻着倒是香气勾人,是茴香和花椒等解腻不俗的香味。
王婆婆让元娘端去堂屋边上的桌上,前边铺子里万贯和雇来的一个梭糟娘子已经在忙活了。
王婆婆自己用过早食,也要出去搭把手。
店里没个主心骨可不成。
人难么多,全靠她把着才不乱。
饭菜端上去以后,王婆婆把正在苦读的陈括苍和屋里不知做什么的岑娘子给喊了出来。
元娘已经起得够早了,可算起来,她还是家里最晚醒的一个。
看着吃饭还在眼神发直,明显是在寻思课业的陈括苍,元娘不由得感慨,有她弟弟这样的毅力,必定做什么都能做成。
其实她也是个勤奋的,奈何不是男子,不能考科举,她读书只能用以明理,不能带来功名,失了些埋头苦读的心念,否则,也可以和犀郎比着谁更勤奋了。
在她随意放飞思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时候,王婆婆拿着手里的馒头,吃了两口,忽而神色差异,瞥了眼元娘。
“没成想,你倒是富裕,攒了不少体己钱,非但吃得起樊楼,还点得起这个。”
元娘晨起初醒,人还有些怔怔然呢,迷迷瞪瞪的,反应得也不太快。
她诚心道:“没多少。”
王婆婆只当她谦虚,没料到按孙女平日里该吃吃喝喝都不落下的行径,倒可以攒下钱。
不过,昨日去一回樊楼,怕是也都花完了。
元娘只以为王婆婆是听进去了,并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否则怕要道一句冤枉了。
她和徐承儿是去了樊楼,可却只点了三道菜,穷酸得很。
正常去樊楼,即便是两人,即便是坐大堂,那也是得摆上三副碗筷,决不能缺了酒,还得连果脯、冷热菜都有至少点上八大碗的。
真要是按那个规矩点,就是全挑最便宜,她们俩也付不起钱。
只好做个显眼的臭穷酸了。
但,元娘瞧着阿奶似乎是在吃了昨日带回来的馒头才这么说的,便也拿了一个。
其实很奇怪,魏观点的牛乳也好,乳糖圆子也好,樊楼都做的有点巧思,想尽办法把其变得名贵,可这馒头瞧着就是圆圆一个,也未点个金箔什么。
怎么看都是个平平无奇的馒头。
元娘很快就想出来缘由,昨日馒头刚端出来的时候,直冒热气,必定松软好吃,关键是烫呼呼的吃了容易暖和。
不怪她这时候不聪明,刚起来不久,人还恹恹着呢。
直到元娘顶着好奇心咬了第一口,才察觉出不同,怎么这么鲜呐。
又鲜又甜,香味直往唇齿里窜。
她又咬了一口,才察觉出不对,这馅不是肉,也不是豆沙甜腻的味道,反而入口很弹,鲜鲜的,细细品味一番,还有股熏制的咸香。
就元娘连猜带尝发现馅料里至少有鲜虾、火腿、瑶柱和鸡肉,以及茴香等的香料。
天爷啊,这也太好吃了吧!
顾不得烫,元娘一连咬了好几口,简直是囫囵吞枣,都没怎么嚼,也没细品味道,就觉得很好吃,惦记着唇齿留存的香味,一个馒头就没了。
元娘禁不住又拿了一个吃了起来,这回她克制着,吃得很慢很慢,但不知道为什么,也是一下就吃没了。
“樊楼,果真不同凡响!”元娘算是窥见了樊楼的一点风采,由衷夸赞道。
看着她全然一副被樊楼震惊的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王婆婆嗤笑一声,摇了摇头,“这才哪到哪,你是没见过真正奢靡好吃的……”
王婆婆本来想说的,但又戛然而止,既然不能让她想吃就能吃到,何必讲了叫孩子心心念念的搀着。
她不理会元娘好奇的发问,自顾自喝着粥。
被问得烦了,王婆婆才不耐道:“食不言寝不语,不许说话!”
元娘只好瘪嘴,忿忿咬着馒头,明明方才阿奶自己也说话呢,合着规矩长辈都不用守,全是用来管她们的。
*
吃过饭以后,王婆婆就去铺子前头忙活。
陈括苍则去学塾了,他自来去得早,可以多温习温习功课。为此,不少先生都十分喜欢他,觉得他天资聪颖不说,还勤勉,来日必是可造之材。
陈括苍早去自然也是含着后一个目的,能多点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候,师长的喜爱,会在不经意的地方有所作用。
他上辈子就走的仕途,名声多重要,自是不必多言的。
全家人都各司其职,但这样一来,元娘一个人待在阁楼里,便多少孤寂了点。
她把书拿起来背,又练过几张大字,还自己陪着自己下了盘棋。
平日都是这样过的,最多是有徐承儿陪着,一块出去玩乐。
今日不知是否是因为昨日玩得太过,倒叫元娘不好静心。
她待得无趣,干脆到了前边铺子里想帮着干点活。
元娘才走出去呢,背着手,眼睛左右巡视,想找找有什么活要忙,却看见她们家雇的梭糟娘子,在给客人上菜,那个男客的手似乎搭在了她的褙子里头。
嗯?
元娘怕自己看错,又凑得更近了些,那个男客的的确确是在轻薄她们家雇的梭糟娘子。
那梭糟娘子是个年轻妇人,夫婿早几年战死了,偏偏又生了五六个孩子,一家子都指望着她,白日要给元娘家的铺子做梭糟娘子,给客人端茶倒水,到了午后,则去做浣洗婆,挣两份钱。
王婆婆觉得她可怜,常常接济,把油饼店里剩下的一些吃食叫她带回去,给那些孩子吃。
竟敢这样欺负人!
看做梭糟的孙娘子的神情,便知不是头一回,她还在避开,可男客嘿嘿笑着,非说她摆的位置不对,硬要她凑近些,然后手便继续搭上。
元娘眼里揉不得沙子,她抄起一个碗就往男客的手上砸,准准砸中,“要死的杀才,欺负人欺负到我家来了。”
陈元娘的准头好,她可是个玩投壶从来拔得头筹的人物,这么点地方,砸他易如反掌,只把他砸得呜呼喊痛,捂着那只手,面容扭曲,脸都红了。
他把手夹在双腿里,另一只手指着元娘,“你、你个……”
中年男客都没能把话说全,闻讯而来的王婆婆就冲上来了,她一看咬唇不敢言的做梭糟的孙娘子,还有满脸怒气的元娘,已经捂手的男客,哪有不清楚的。
她当即发疯,冲上去给中年男客的脸扇了两大耳瓜子,那男客就一只手是好的,也不知道是该先捂另一只手,还是自己肿起的脸。
这个老虔婆,力道怎生如此大!
他还来不及口出恶言,王婆婆直接往地上一坐,捶着地嚎啕大哭,“天杀的,我们一家子孤儿寡母清清白白,做点苦活,还有没有天理,要遭人欺负。”
这可是店里最热闹的时候,旁的人都顾不上吃食,全围上来看热闹。
谁能舍得有现成的热闹不看?
实在是王婆婆的动作太快,众人围上来的时候,只见到一个老婆子在哭,旁边是身为苦主的年轻妇人,再边上,是个气得七窍生烟的漂亮小娘子。
中年男客是另一条街做诸色杂卖铺子的,家里自然有点余钱,奸淫掳掠不敢,但就是毛手毛脚,去各家食肆酒楼都爱对梭糟说些荤话,不时亲香亲香。
平日都没甚事,偶尔遇上不肯恼了闹出来的,他仗着自己是男子,反泼一盆污水在梭糟娘子身上,最后吃亏的只会是对方。
今日,一时不慎,他反应过来后,立即道:“呸,是这贱妇先勾的我,她说她夫婿死得早,身上……”
还不等他污言秽语说完,地上坐着的王婆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给了他几个耳刮子,打得他耳朵嗡鸣,然后扯着他的衣裳,全然苦做派,大哭道:“天爷啊,有没有活路了,这泼皮想轻薄我家梭糟,还要打我一个糟老婆子。”
元娘也站出来,指着他,“我亲眼见到的,是他有错在先!”
周围聚了许多人,因着就在附近,有几个知道他的德行,都跟着议论,指指点点。
这热闹太大,牵着马刚回来的阮大哥见了动静,把马一栓就上前来。恰好有个阮大哥的朋友早就到这吃早食,这时候见到他,亲热凑上前,跟着说:“这家人可真厉害,我本来想帮忙,却发现她家老妪是个凶悍的,阮大哥你我先等等,叫那厮多吃些苦头。”
阮大哥也没想到自家的邻居如此厉害。
引来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还有只是经过的人。
一个年轻男子带着好友,也跟着近前瞧是怎么回事。
中年男客不肯认,还想泼脏水,张嘴就道:“你一个小娘子成日里抛头露面,还不知私下里是什么德性,我说你同她都和我示好是为什么,原来是想讹钱。”
他话才落,年轻男子的好友冷峻严肃的声音响起,“轻薄良家妇,空口白牙构陷她人,你可知到了开封府是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