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曹老板黑脸

*

处暑时节, 三伏将尽,凉意愈发明显。

兖州贼患平定下来之后孙坚便率军离开,顺便带走了受降的贼众, 只留下几个要和荀晔一起进京的贼首翘首等待他们小将军回来。

能当上贼头子的贼社交能力都不差,几个人之前和曹操打的要死要活,灵活转变立场后立刻就能当之前的冲突不存在。

出门打拼都是兄弟, 兄弟们最近过的好吗?

曹营也没几个死脑瓜骨的人, 三五天的时间就打成了一片。

等到荀小将军从青州回来, 曹营的将领还有点舍不得刚认识的好兄弟, 然后他们就发现他们舍不得的有点早。

小将军在北海国受了委屈气哼哼回来就不走了, 说是等到隔壁冀州打完再离开。

虽然不明白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但是小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没有撸起袖子去给他们小将军找场子已经很过意不去,不可能凶巴巴的赶他离开。

求人帮忙的时候好声好气, 帮完忙了立刻翻脸不认人,他们还没到那么不要脸的地步。

曹操从满满当当的粮仓回到书房, 郁郁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

他和袁绍自幼相识, 虽然这几年理念不合渐行渐远,但是那么多年的交情也不是说没就没的。

可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落得这么个下场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冀州是块烫嘴的肥肉,韩文节没能力坐稳州牧之位会死, 他袁本初没本事坐稳州牧之位也会死。

都是肉体凡胎, 没有谁不能死。

当初他刚到东郡也是举步维艰, 世家大族兴妖作乱,黑山贼黄巾贼虎视眈眈, 天天睡觉都睡不踏实,想起来睁开眼要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就是眼前一黑。

日子虽然难过,但好歹还能过。

袁本初在冀州的处境比他好的多的多,奈何一步错步步错,大好的局面愣是被他弄成了一团糟。

和当初联盟讨董一样,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却一个顶用的都没有。

那家伙身边能人很多,然而却是要么独善其身要么直接另投他处,还有就是勾心斗角生怕被旁人挤下去的,争来斗去还不如没有那么多能用之人。

能从所有的选择中选出最糟心的那个,袁本初也是有能耐。

如今兖州那些世家豪族都在撺掇他当兖州牧,但是那群人很明显都想让他当摆设,就算当上州牧也是受制于人,甚至可能比初到东郡时更加憋屈。

东郡只是一个郡,整个郡一共不到二十座城,且当时袁本初刚刚夺取冀州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就任东郡太守也能凭袁绍的势力狐假虎威。

兖州各郡的主官有一半都和袁绍交好,他也是袁绍提拔上来的人,只要安心给袁绍当应声虫东郡的世家大族也不会难为他。

可他不想当应声虫,现在的袁绍也不值得他当应声虫。

此时接任兖州牧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也是个随时可能要他性命的好机会。

残存的黑山贼、黄巾贼都已成不了气候,纵观兖州周围几乎没有外患,这条件比他刚到东郡的时候好的多的多。

然而他有九成把握保证周围的豫州、青州甚至袁绍死后的冀州都不会对兖州用兵,却没法保证兖州境内各郡国能安生不搞事。

这些日子兖州因为黑山贼和黄巾贼的联合夹击损失惨重,损失惨重也就意味着多了许多无主之地,而幸存的那些家伙肯定会和吸血的蚂蟥一样开始争抢。

兖州就像个缩小版的大汉,州牧刘岱活着的时候底下的太守国相无视他,不过就算当他不存在也不会闹的太难看,毕竟州牧才是名义上的一州之主。

现在刘岱已死,兖州的太守国相也在贼匪入侵时死伤过半,偏偏这个时候袁绍也死了,以他对活着的那些人的了解,可能等不到入冬就得撕破脸大打出手。

他也想直接撕破脸大打出手。

撸袖子.jpg

不过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他还没自大到以为当上州牧就能让各路豪杰过来投奔的地步。

第一天当上州牧,第二天便壮大十倍百倍,第三天便能从兖州朝四面八方开战,第四天平定天下所有的叛乱被迎回京城接受封赏,成为天下人眼中三造大汉的肱股之臣。

唉,梦里什么都有,就是不能睁开眼睛。

不远处,曹洪曹仁拽着程昱弓着腰窝在树后面说悄悄话。

“大哥刚从粮仓回来,心情应该恢复了吧?”曹洪小声嘀咕,“没有什么事情是看到满满当当的粮仓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想法子弄点儿马匹盔甲。”

他们这些年招兵买马穷的叮当响,来到东郡后也没富庶起来,甚至因为东郡百姓饱受欺压过的更加艰难。

百姓饱受欺压,他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官同样被地头蛇欺负,日子过的相当凄惨,凄惨到乌程侯过来没两天就传信豫州自备粮草。

让大军自带粮草来帮忙,说出去脸都红。

前些天乌程侯离开东郡,带来的粮草没吃完也没拉走,而是大手一挥送给了他们,把他们家大哥激动的恨不得当场当个挂件跟着乌程侯走。

豫州是个好地方,粮啊!都是粮啊!乌程侯大气!

他们的兵力远不如乌程侯,也就是说,对乌程侯而言勉强只能吃十天半个月,对他们来说就是足足三个多月的粮草。

自从他们仓库多了足够支撑三个月的粮草,老大脸上的笑就没压下去过。

虽然三个月后粮仓又得空掉,但是也不耽误他隔两天就去粮仓溜达溜达感受有粮的快乐。

直到隔壁传来袁绍的死讯。

其实吧,他们觉得袁绍死了也不是坏事,老大甚至可以笑的更大声,但是他们也不知道俩人小时候关系到底有多好,总不能连伤心都得拦着。

“这都一整天了,大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缓过来?”曹仁嘟囔了一句,然后把问题抛给程昱,“先生,您感觉大哥现在缓过来了吗?”

被强行拉过来的程昱:……

他能说他感觉他们家主公正在一边伤心一边琢磨怎么扒拉袁本初的遗产吗?

冀州那么大,肯定有公孙瓒关注不到的地方,袁本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冀州本地那些人才不会轻易离开,随他从京城去冀州的豫州籍士人应该能搜罗过来几个。

虽然袁绍手底下的人良莠不齐,但是总不能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最近豫州的士人都不爱出远门,兖州本地的士人又大部分都心高气傲用鼻孔看人,没法从兖州招揽人才那就只能放眼别处。

其实兖州的人才也不是都不能用,就是主公现在拳头不够硬,要是能像荀小将军那样直接不听话的就掉脑袋保准都能消停下来。

可惜,实在可惜。

……

荀小将军也觉得很可惜。

所以他决定临走之前给曹老板提个醒儿,不听话的手下该哄哄该杀杀,感觉扛不住了找隔壁邻居帮忙不丢人。

虽然现在的曹老板手底下没几个高端谋士,但是一个程昱掰成八瓣儿用足够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实在不行文武双全的曹老板还能自己顶上。

不慌,问题不大,小小兖州轻松拿捏。

曹操也想和荀小将军一样“小小兖州轻松拿捏”,问题是兖州不是他想拿捏就拿捏,除非豫州能把吕布或者孙坚让出来给他镇场子。

他就问一句,镇场子的大军来了之后还有他说话的地儿吗?兖州到底谁说了算?

“兖州当然是曹府君您说了算。”荀晔非常确定的回道,“温侯和乌程侯都是猛将,但是都威猛有余细致不足,让他们主政的话兖州就会变成公孙瓒主政时的幽州。您要知道,百姓不光需要能抵御外敌的猛将,还需要能让他们安生过日子的父母官。”

比如曹府君您。

当老板不好玩,操心太多容易英年早秃,不如专心当个内政大佬。

降低游戏难度的机会就在眼前,心动吗亲?

原曹魏阵营现荀氏阵营的谋士天团在朝你招手,真的不心动吗亲?

曹操:……

说实话,很心动。

荀小将军说之以情晓之以理,描绘出来的大好蓝图格外诱人,勾的曹老板恨不得当场认大哥。

是的,荀小将军虽然年纪小,但是也不干没有好处的事情。

少年郎争强好胜,走到哪儿都想当大哥,偏偏他还真有当老大的能耐。

“时候不早了,曹府君您休息,我先走啦。”荀小将军说的干脆走的也干脆。

本来就是临走之前的告别,现在弄的只有他一个人开心。

把烦恼留给别人,好男儿绝不回头看爆炸。

留在东郡看热闹的骑兵数量不多,没一会儿就只剩下扬起的尘土。

曹洪戳戳旁边的夏侯渊,“妙才,小将军找咱们大哥说什么呢?”

夏侯渊无奈,“要不你去听听?”

曹洪连连摇头,“我不,命重要。”

上次在门口拉着程先生说悄悄话被大哥发现就差点被揍,这次在城门口连个能遮挡的地方都没有,他傻了才去凑近偷听。

“有点舍不得他们离开。”夏侯惇叹道,“听说豫州的陈王颇有大志,你们说荀小将军有没有需要我们去帮忙的时候?”

“有没有可能,陈王的大志在荀小将军的拳头威慑下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曹仁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问道,“前些日子还能听说陈王招揽了多少流民训练了多少精兵,这几个月你有听说过陈国的消息吗?”

夏侯惇摇头,“还真没有。”

“由此可见,陈王已经怂了。”曹洪凑过来下结论,下完结论又忍不住发问,“也没听说颍川和陈国开战,陈王没挨打就怂了?”

他以为这年头的权贵都得挨过打才服软,就跟颍川那些世家大族一样,明知道荀小将军手下不留情还是心存侥幸要搞事,吃一次教训不够还得吃两次三次。

陈王好歹是皇室宗亲,皇帝都压不住他搞事的心荀小将军压得住?

曹子廉存不住问题,想到哪儿就直接问。

夏侯渊搓搓下巴,“颍川去年收留了不少流民,陈国这些年也一直在招揽流民壮大国力,会不会陈国的百姓都被吸引去了颍川,陈王想闹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陈国在豫州其他地方兵荒马乱的时候是个好地方,可一旦其他地方稳定下来,陈国对流民的吸引力就趋近于无。

如果摆在面前的是颍川和陈国,他、不只他、连带着旁边这几位也肯定都毫不犹豫的选择颍川。

这些天和那几个黄巾首领聊的多,得亏他们是私底下聊的,要是让士兵听见估计全都能跟着荀小将军跑。

之前还嘲笑黑山贼首张燕留不住手下,现在看来是他们太无知。

在普遍不把士兵的命当人命的现在,荀小将军手下的兵活的相当有保障。

伤残会有安排,阵亡会有抚恤,逢年过节甚至还有集体的香火可以吃。伤兵残兵阵亡的兵待遇尚且如此,活着的士兵待遇肯定更好。

虽然这些都是当兵应得的,他们豁出去性命冲锋陷阵,上头就该给他们足够的保障,但是天底下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地方几乎没有。

前几天说到这个的时候黑山贼出身的兵和那几个还没正式成为荀氏的兵的黄巾贼首还吵了起来,因为黑山亲兵待遇高,黄巾出身的贼首要先去种地然后才有资格当兵,就算能当兵待遇远不如黑山亲兵。

同样是冲锋陷阵,同样是战死,凭什么待遇差那么多?

那黑山亲兵也振振有词,他们家将军说了,生命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价格不一样。而且人也要为过去的行为负责,先来后到的道理懂不懂啊?

将军还说了,有些人的死重于泰山,有些人的死轻于鸿毛。他们死在战场上就是重于泰山,死在劫掠百姓的路上就比泥还轻贱,身份还没正式转变的家伙没资格讨要待遇。

将军说将军说将军说,气的几个黄巾贼首恨不得当场拎刀去杀几个负隅顽抗的黑山贼来泄愤。

夏侯兄弟和曹家兄弟没有资格加入人家的争吵,但是几个人当时全都眼神飘忽的猜测自己去荀氏手底下干活能拿到哪个等级的待遇。比不过温侯和乌程侯,再次一等的总能排上吧?

咳咳,想多了。

所以荀小将军刚才和他们家大哥说什么了?怎么大哥的表情这么奇怪?

几个人互相推搡,推着推着就把旁边低眉顺眼当透明人的程昱给推了出去,“先生,大哥回来了,您去问问。”

程昱:???

这礼貌吗?

好在曹老板没给他的弟弟们留更加不礼貌的机会,一句“回去再说”就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了。

一行人匆匆忙忙回到官署,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曹操总觉得弟弟们的眼神好像在期待什么。

有猫腻。

最为沉稳的老大哥挑起眉头,有种荀小将军找他谈话之前先忽悠了他这群傻弟弟的错觉。

不行,他得先试探试探。

曹操朝在场唯一一个会动脑子的聪明人使了个眼色,然后调整表情掩面长叹,“荀小将军一走,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程昱收到他们家主公的暗示,低下头不让他那一言难尽的表情露出来。

小将军怎么刺激他了?这反应不太对啊。

曹操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继续哀哀戚戚的表演,“小将军训诫军队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真乃将星现世威震八方,令我自愧弗如。”

几个不明所以的弟弟面面相觑,虽然不知道他们家老大为什么忽然大发感慨,但也还是很给面子的开始安慰。

“没事哈,虽然咱们没有荀小将军兵多,但是咱们的兵也不算太少。”

“虽然咱们没有荀小将军将领多,但是我们哥儿几个的本事也还说得过去。”

“虽然咱家兵丁的待遇比不过荀氏的兵,但是好歹也没出现过饿死人的事情。”

“虽然咱们遇到大乱需要援军才能平定,但是不管怎么说都还活着。”

“虽然……但是……”

他们都求人家帮忙了比不过多正常,要是比得过还需要人家大老远的过来帮忙吗?

放宽心,别那么争强好胜,隔壁青州比他们还惨。

那个名声很响亮的孔融因为面子上过不去就过河拆桥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衬的他们欢欢喜喜的把荀小将军送走体面极了。

羡慕归羡慕,人家毕竟不是兖州的官儿总不能不让走。

程昱无声叹气,已经不想去看他们家主公的脸色。

大好的日子为什么要自取其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