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女嫁二夫

*

荀小将军风风火火的进宫又风风火火的出宫, 完全没有遮掩行踪的意思。短短半天时间,整个朝堂都知道他已经到了京城。

司徒府,王允皱紧眉头坐于案前, 想到那个荒诞不经的荀氏小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已经让荀慈明去并州当州牧,荀氏却依旧贪心不足还要染指豫州。染指豫州就染指豫州,大过年的还要进京给他添堵。

别说什么镇压了颍川境内的黄巾余孽要来请功, 货真价实的功劳写成奏章送到京城没人会拦着不给他升官, 特意带上吕奉先那个煞神进京是信不过谁?

荀慈明要脸不敢做的太明显就让未加冠的小辈来胡闹, 小辈的名声就不要了吗?

简直荒唐。

“司徒大人, 荀家那小子带了两辆马车进宫, 不知道他车上装的是什么。”执金吾何斌说完, 转身看向旁边的卫尉张喜,“张大人可知那马车里有什么?”

张喜点点头,回道,“两辆马车两张耕犁, 我已派人去盯着,稍后便能知道他带耕犁进京是什么意思。”

旁人进京送礼带的都是奇珍异宝, 他倒好, 旁的什么都没有就带两张耕犁,就算天子只是个摆设也不能把耕犁当贡品好吧?

司徒大人说的不错,荀氏那小子果然荒诞不经。

王允掀起眼皮,“只有两张耕犁?”

张喜非常确定,“只有两张耕犁。”

车上带了什么都检查的一清二楚, 如果还有别的那只能是随身携带了。

进宫之前要层层盘查, 只是天子着急见人, 他的人回话说那小子刚到宫门就被等候已久的小黄门带走了,不清楚身上有没有带别的东西。

不过就算冬衣臃肿还有斗篷也藏不住大件, 大概率什么都没带。

王司徒若有所思,“不应该啊。”

荀明光那小子进京背后肯定有荀慈明那老小子指点,大过年的没点想法不会折腾这一趟,所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张喜和何斌对视一眼,为了不打断司徒大人的思路都没有出声。

董卓死后朝堂大换血,他们二人一个卫尉一个执金吾,都是王司徒提拔上来的官。

卫尉负责宫城巡逻以及检查门籍,执金吾徼循京师禁备盗贼,和守卫于宫禁之内的卫尉互为表里。

进京要经过执金吾的查验,进宫则要经过卫尉的查验,只要这两个位置上都是亲信,即便还有个能贴身保卫天子的光禄勋不肯合作也不影响王允掌控京师。

王司徒已是知天命之年,年轻时遭宦官迫害多次下狱可谓是久经磨难,五十多岁便已经显出老态。

不过权势养人,执掌大权的感受太过美妙,愣是让王司徒从垂垂老矣恢复成了精神饱满的状态。

王允自认没有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捣鬼,尚书台尽在他的掌握之下,宫里教导天子的太傅杨彪不争不抢,天子本人年纪尚小无法掌权,荀氏那小子进宫究竟意欲何为?

听说前些日子袁公路想要和荀氏结亲却被拒绝,话说回来,那小子好像的确到了议亲的年纪。

英雄尚且难过美人关,何况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

……

荀氏小子究竟意欲何为?当然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顺便来宣传一下他的小生意。

两张耕犁都留在皇宫,精心准备的礼物也已奉上,接下来就是朝会的时候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壮举公之于众,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荣誉满身的回颍川了。

虎崽子还没见过这场面,这次过来得好好见识见识。

荀晔回到驿馆也没歇着,找到紧张兮兮的江东小霸王开始他的独家培训。

上朝没什么好怕的,他第一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领赏也很紧张,后来发现也就那样儿。

莫慌莫慌,走完流程后策弟出门也能被尊称一声孙小将军,有排面着呢。

这年头论功行赏有很多弯弯绕绕,策弟随吕大将军镇压黄巾余孽,又有亲爹乌程侯的面子在,怎么着也能封个杂号将军。

就是天子年纪小文化水平不太够,如果让他们陛下亲自取名的话可能封号会不太好听。

吕布听了两耳朵,感觉俩人凑一块儿说的都是废话。年轻人想絮叨就絮叨吧,他继续检查驿馆周边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

虽然不是第一次进京,但是驿馆还真是第一次住,再小心也不为过。

真是的,像他这么规矩的过路官员哪里找哦。

吕大将军感慨不已,然后二话不说将院子里的所有仆役婢女都清空。

这年头功劳越大越招人嫉恨,鬼知道驿馆里被安插了多少眼线。他们只住两三天没空精挑细选,行伍之人没那么娇贵,比起时刻盯着周围有没有钉子眼线不如自力更生。

亲自接待贵客的驿丞不敢说话,只能任由吕大将军把他们住的院子清的干干净净。

那什么,他自己都说不准驿馆里有几个人是清白的。

这样也好,赶人的是恶名远扬的温侯吕奉先,谁来套话他都有理由挡回去。

咋?还指望他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吕大将军面前造次?

别了,他要命。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皇宫就有了人声。

今日有早朝,文武百官要进宫共商大事。

早朝主题:论功行赏。

难得一次有正经的大事。

歇在驿馆的荀晔三人早早准备妥当,只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接受封赏。

武将不似文臣那般讲究,三个人都没到需要车架的年纪,穿好朝服便雄赳赳气昂昂出门上朝。

孙策没有朝服穿的是盔甲,少年郎英姿飒爽甚是瞩目,和前头的荀小将军相比也不逊色。

踏雪乌骓和赤兔皆是举世罕见的神驹,小霸王的马也是荀晔精挑细选出来的好马,随行亲兵也是铠甲精良坐骑神俊,一行人走在路上比禁军巡街更有气势。

宫门处,往来官员看着越来越近的高头大马赶紧加快脚步。

——吕布来了!快跑!

孙策歪歪脑袋,落后两步小声问随行的亲兵,“他们是在怕哪个?”

亲兵顿了一下,没敢说话。

这不有眼就能看出来?肯定怕长的凶的那个。

此处无声胜有声,孙策自顾自点头,“好的,知道了。”

随行的亲兵们:……

将军明鉴,他们真的什么都没说。

吕布:……

荀晔忍着没有笑出声,揽着凶神恶煞的吕大将军往前走,顺便叮嘱他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都别动手。

他们进京是为了领赏,不能为了争一时之气把赏赐给弄没了。

得亏他今年长了不少个头,换成去年的他都没法这么轻松的和吕大将军勾肩搭背。

就在此时,王司徒从旁边路过,并留下一句“成何体统”。

荀晔:……

吕布瞥了眼旁边的臭小子,“不能争一时之气?”

荀晔磨了磨牙,立刻将刚才的话抛之脑后,“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哥冷静,且看小弟待会儿舌战群儒。”

礼貌是相互的,他待会儿瞅谁不顺眼就逮着谁咬,王允老儿骂他一句他骂回去十句,定让满朝文武都当他蛮不讲理对他避之不及。

乡下长大的野孩子不懂礼数有问题吗?没问题!

落后一步的孙策继续点头,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这个也知道。”

那些躲开的大臣是怕温侯,这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王司徒则是看他们家大哥不顺眼。

满朝文武尽是敌,刺激!

就在小霸王抖擞精神准备勇闯龙潭虎穴时,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太傅杨彪从马车上下来,同时出现的还有侍中赵温和大司农士孙瑞,没一会儿太尉马日磾和司空淳于嘉也到了宫门。

这回的老臣们全都笑容满面,和刚才路过的王司徒完全不一样。

不愧是他们家大哥,人缘就是好。

小霸王摇头晃脑,无论怎样都能夸。

荀晔一下子对上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臣,着实有点受宠若惊。

他自己都没想过他能有这么好的人缘,太傅昨儿帮他刷好感度了?

杨彪温声和吕布打过招呼,然后一边走一边介绍旁边几位给他们认识。

曲辕犁关乎农耕,想以朝廷的名义推广至大汉各州郡不是把东西送到天子面前展示了就行,没有足够的官员支持就算那东西真的能活民无数也推广不下去。

他昨儿出宫后特意去见了大司农士孙瑞,劝课农桑没有大司农的支持说什么都白搭。

荀晔规规矩矩的和几位老臣见礼,然后扯过“怕生害羞”的孙家虎崽子介绍道,“这位是乌程侯之子孙策,大人们看,是不是很有我当年的风采?”

“你也就去年在京城待了一段时日,哪儿来的当年?”杨太傅笑骂了一句,然后又揶揄道,“的确颇有你去年的风采。”

孙策被调侃的脸色发红,手忙脚乱的拜见几位大人,然后老老实实跟在吕布身边当摆设。

他在家的时候的确经常和名士隐士交朋友,但是那些大部分都是白身,而且年龄也没这么大。

第一次进京就能和朝中公卿交谈还是有点超出他的接受能力,下次见面肯定能和大哥一样落落大方。

这次就算了,他得缓缓。

跟在温侯身边就是有安全感,都没人敢过来攀谈。

吕大将军瞅了眼把他当工具人的虎崽子,撇撇嘴没搭理他。

早朝卯时开始,冬天天亮的晚会推迟些,总的来说还是很早。

小皇帝从未像今天一样期待上朝,被喊醒后都没有磨蹭,穿戴整齐后便到崇德殿准备看热闹。

早朝不是日日都有,因为他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最近已经变成一个月才举行一次。

要不是荀小将军在颍川招安十几万黄巾余孽是大功劳,估计得等到过完年才能见到文武百官齐聚崇德殿的场面。

小皇帝很有当工具人的自觉,群臣商议政事不是说给他听,而是说给主政的王司徒听,大事他还能听一耳朵,小事他连听都不用听。

哇,小将军真好看。

哇,小将军旁边那位也好看。

哇,崇德殿好久都没这么亮堂过啦。

他不是对朝臣的年纪有意见,而是留在京城的臣子大部分都上了年纪,放眼望去皆是须发尽白。

那些面容慈祥时时带笑的也还好,偏偏一大半都和王司徒一样板着脸严肃的不像话,弄得他每次上朝都像上刑。

他说什么来着,朝堂还是得有点漂亮的年轻人。

小皇帝心情极好,好到殿中群臣不抬头都能感受到他的快乐。

今天早朝是论功行赏的确该高兴,但也不用高兴成这样吧?

群臣不明所以,耐着性子听宦官念圣旨,念完圣旨后是受赏人领旨谢恩,然后早朝差不多就能结束了。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但是看他们陛下兴奋的程度,今天早朝肯定不会那么轻易结束。

过来走过场的群臣看看主政的王司徒,再看看和天子最为亲近的杨太傅,封赏结束后立刻竖起耳朵支棱起来。

太傅终于看不下去王司徒的独断专行了吗?

如果两边吵起来,温侯和苑陵侯肯定帮杨太傅,这样的话王司徒完了呀。

虽然两位将军没带兵进京,但是只他们俩在朝堂上就足够震慑京师禁军,他们有生之年该不会还能见到地方军队围攻京城吧?

并州离得远怎么了?颍川可就在洛阳旁边!

小皇帝不知道殿中某些人已经想到了哪儿,枯燥无味的封赏结束,接下来就是精彩万分神器现世。

候在旁边的宦官得到示意悄悄退到外面吩咐殿外禁卫偏殿的两张耕犁搬进来,王允眯了眯眼睛,怎么看都看不出这耕犁有什么奇妙之处。

小皇帝朝荀晔眨眨眼,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走下来,“众卿家可识得此物?”

杨太傅笑吟吟和他们家陛下打配合,“此乃耕犁。”

“太傅说的对,却也不对。”小皇帝清清嗓子,学着昨天荀晔的样子介绍道,“众卿家仔细看,这两张耕犁虽看着相似但实际上却大有不同,这张曲辕犁乃荀小将军得神人入梦传授所造,是利国利民的神器。”

王允:……

什么玩意儿?

王司徒嘴角微抽,感觉小皇帝在拿他们开玩笑。

除了杨太傅和几位事先得到消息的老臣,殿中其他臣子也都这么以为。

吕大将军依旧是那副桀骜不驯的模样,并且不觉得神人入梦有哪儿不对。

别说神人入梦,哪天明光说他是神仙下凡他都能毫无疑问的接受,这才哪儿到哪儿。

刚被封为讨逆将军的孙策也不觉得天子的说辞哪里不妥,他们家大哥天纵之才,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神仙入梦和他聊天多正常。

荀小将军自诩脸皮厚,但是这次他真的有点撑不住。

私下里怎么说都没关系,也没人和他说大庭广众下说神人入梦什么什么的会这么尴尬,他的脚趾已经挖出三室一厅了啊喂。

冷静,淡定,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荀小将军以为天子说完开场后要喊他去详细介绍,没想到小皇帝拍拍曲辕犁自个儿就开始给群臣讲解仙人所赐的耕犁好在哪儿。

他昨天只说了一遍,天子这记性和他相比也没差哪儿去啊。

小皇帝有条不紊的讲完,对上他们家小将军诧异的眼神眉眼弯弯,然后很有帝王风范的回去坐好,“大司农,此犁可能推广至大汉各州?”

嗨呀,对得起他昨天背了半天的词儿。

士孙瑞出列回道,“上天眷顾大汉百姓,臣等身为大汉之臣更应上心,司徒大人以为如何?”

王司徒看完整场表演,再配合昨晚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已经猜出到底是怎么回事,被点出来便顺势出列,“上天赐下此等神器,我等自当用其造福百姓。”

他只是看荀氏小子不顺眼,不是看好东西不顺眼,如果陛下介绍之前能把前面那几句“神人入梦”省掉就更好了。

小皇帝还等着王允跳出来大骂他妖言惑众,看他这么干脆的答应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啊?”

杨彪:……

荀晔:……

您一大早那么高兴就是想看吵架是吧?

不管怎么说,没有王司徒卡流程早朝结束的异常顺利。

小皇帝摸摸鼻子宣布退朝,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才磨磨蹭蹭去他们家太傅面前认错,“太傅,朕下次不这样了。”

杨彪无奈,“陛下今日多背一卷书,怎么样?”

“可以,朕能行。”小皇帝点点头,心道只要别让他多背一本书就行。

满朝文武各回官署,不多时宫门处便只剩下准备回驿馆的荀晔等人。

吕布看着渐渐走远的王允车架越想越不对劲儿,“明光,王允老儿请我今晚去他府上做客。”

荀晔眨巴了一下眼睛,“什么?”

“王允老儿请我今晚去他府上做客。”吕大将军皱起眉头,“还不让我告诉你,特意叮嘱让我悄悄过去。”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和那老东西又没什么交情凭什么要不清不白的悄悄登门?

呔!定是要害他!

荀晔脑海中划过一道光芒,想起某种可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王允王司徒请你今晚去他府上做客,明天该不会还要来请我吧?”

美人计!一女嫁二夫的美人计!杀董卓的时候没用上的美人计!

难怪老东西今天那么好说话,合着在这儿等着呢。

先把貂蝉许给吕大将军再把貂蝉许给他,然后吕大将军就会和他反目成仇。只要计谋成功,王司徒一下子就能除掉两个心腹大患。

真是的,忽悠他们吕大将军也就算了,他看上去像是会被美色所惑的人吗?

吕布抱着手臂搓搓下巴,“如果是单纯的宴请,大可以同时请我们两个,分开请的话肯定是不怀好意。”

孙策兴致勃勃,“我呢我呢?不请我吗?”

他还没见识过鸿门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