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001.

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群人又万分心疼地看看那两个空桶,很快忙碌起来。

今天他们准备给那些作物浇肥。

童湛言没去帮忙。

随着地里大部分作物进入采收阶段,他这边事情也逐渐多起来。

童湛言回屋找了笔和纸,大概画了个基地的草图,琢磨起接下去的事。

首先就是仓库。

玉米、南瓜、红薯是最早播种的,只不过要采收得等到老透,所以种的早摘的晚。

再晚也就是这个月的事了。

那也带来问题,摘完之后东西放哪?

考虑到养的家禽家畜越来越多,这一次他玉米 、南瓜都种了十亩地左右,红薯靠后期的扦插,也有五亩地。

以他目前的情况,还谈不上什么产量,但二十五亩地下来也够收个两万斤左右了。

两万斤,他现在那仓库全清空了去放可能都还差点,而他那仓库里还有许多农具、箱子、杂物。

建新仓库势在必行。

问题是要建在哪儿,和要建几个。

短期内他不准备让整个基地的气候轮换,所以玉米收了之后还是要送到西瓜那片地里去晒。

那边温度高的只有白天,入夜之后温度就会降下去,而温差巨大的环境很容易起雾,所以玉米晾晒过程中晚上得收起来。

有个仓库肯定更方便。

童湛言在那边画了个仓库。

那仓库只是临时的储存点,不用太大。

小楼前本来就有一个仓库,之前那些玉米南瓜就放在里面。

再在旁边建一个同样大小的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随着家畜家禽越来越多,每次准备食物都得一堆人上,挺吵不说猪食味道也不小。

童湛言就住在小楼,难受的是他。

童湛言迟疑片刻,把仓库画到橘子林和鸡圈猪圈中间的山脚下。

那边还有一片挺大的空地。

玉米、南瓜、红薯本来就是拿来喂猪喂鸡那些,以方便角度来放在那边倒也方便。

童湛言画了两个仓库。

想想,他又用一个更大的正方形把那两个仓库围了起来。

他准备把那一片地面都铺满水泥,地面也稍微抬起来些。

基地会下雨,泥泞的地面并不方便,抬高的地面也能防水。

等那边的仓库修好了,小楼前这个仓库就可以专门用来放农具、箱子和杂物。

晾晒玉米的地方,童湛言也考虑过要修片平整的水泥地。

他现在用的都是塑料膜,但水泥地更方便。

可考虑了下后他还是放弃。

那些西瓜下一批播种就得再开荒,到时他准备再弄些新的夏天才能播种的作物一起种。

水泥地一旦铺好就固定了,开荒反倒受限。

仓库定好,童湛言笔尖在纸上点了点后,琢磨起路灯和灌溉系统。

目前为止,整个基地除了两个大门和两栋小楼有灯,其它地方都还没有。

那让基地一入夜就漆黑一片。

头顶有灯架,月光虽然能照进来,但多少受阻。

遇到农忙忙到夜里时,童湛言都是开的头顶代替太阳的顶灯。

那灯偶尔开开对作物倒没什么影响,童湛言也并不心疼那点电。

不过随着事情越来越多,他们忙到很晚的时候也越来越多,有路灯总归要方便些。

路灯童湛言也并不准备修得太多,除了小楼仓库附近,他只在几条比较宽的主路做了记号。

他还没黑心到让宁琅东他们真的半夜也爬起来干活的程度。

重点是那点亮度也不够,还是得开顶灯。

灌溉系统童湛言这次并不是想做全自动,而是想做基础的引水系统。

基地童湛言一直有让定期下雨做彻底的灌溉,不过随着作物越来越多,需要分开灌溉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多。

童湛言之前有准备一套活动灌溉系统,哪里需要搬哪里,用起来挺方便。

不过随着地越来越宽,每次牵水龙头倒成了麻烦,特别是有些地距离河太远,光是水龙头都得牵个几百米。

童湛言准备给抽水机连上定向的水管,再弄些水龙头,这样他们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直接用水。

考虑到地要用翻地机翻,那东西连石头都能打碎,水管肯定不能埋在土里。

那它们就只能埋路里。

童湛言之前每次开荒都会认真规划路线,以确保任何地方车子都能到达。

现在倒是方便了他。

童湛言花了点时间计算水管、龙头的最佳路线和距离。

龙头他准备每五百米留一个。

水管他准备用下水管道那种大口径的,这样后期如果想再增加其它灌溉系统,也不用担心水量不够。

童湛言也考虑过水渠,不过水渠很有可能掺进杂物,灌溉系统的喷口很小,很容易就会堵塞。

当然,地下水系统抽水口也肯定是要做过滤处理,不然一样堵塞。

埋在地下的水管要是堵起来,那更麻烦。

路灯有了,灌溉系统也有了,电线肯定也得有。

这倒简单,把所有路灯并联起来,再在水龙头附近预留些插座就行。

规划完,童湛言开车去所有地方转了一圈。

确认草图无误,他这才回去小楼,联络施工队。

他找的还是之前那个施工队。

那施工队的业务范围并不包括埋水管和修路灯,不过他们可以开展。

材料方面就比较麻烦了,因为童湛言只要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的,这需要点时间。

童湛言也知道这不是个小工程,并不急于一时。

沟通好,童湛言付了定金。

收好那草图,童湛言联络了之前那研究小队。

有了水管,抽水机肯定也得有。

之前那台倒是挺好用,但要覆盖这么大一片水管,功率还是有些太小。

童湛言跟对方讲了讲情况后,订购了一台能满足所有水管以及能自动感应是否开启的抽水机。

喷淋头童湛言也再定了八百个。

喷淋头两百个算一组,八百个就是四套,水管也再拿了四套。

作物越来越多,需要单独浇水的作物也就越来越多,之前那一套已经不够用。

喷淋头对方已经做过一次,直接照做就行,水管他们也是去拿货,倒是很快。

此外,童湛言也再订购了四辆小号翻地机。

随着地里的作物开始采收,又已经到了可以开荒的阶段。

大翻地机体型庞大,五十亩地过一遍要不了两个小时,完全够用。

小型翻地机却开始不够。

大翻地机过完后还是有很多土块,要把它们完全打碎,小型翻地机就得多翻几次。

再加上现在在种的这些地后面也需要再翻,一辆已经不够。

确认无误,童湛言再次付了定金。

两次定金加起来足足花了他十多万,而这才只是订金。

稍作休息,童湛言去仓库找了标记用的棍子和红色塑料袋,然后开车去了小楼后面。

又已经可以开荒。

他准备在施工队过来前先初步开出来,这样灌溉系统和路灯就也能修到这边。

这次要怎么开荒他早就已经想好。

这次他准备直接再开个一百亩。

单纯的把地翻松算不上开荒,他这里开荒的重点是腐殖土、蛋壳粉、草木灰以及最为重要的肥料能不能跟上。

腐殖土、草木灰,自从学校那边组建起新的捡树叶小队后,每个星期都能送来十多车,完全够用。

蛋壳粉养殖场那边一直在提供,童湛言自己吃掉的和后门食堂那边用掉的蛋蛋壳也都攒着。

距离上次开荒已经三个多月,已经攒了不少。

一百亩地虽然有点多,但也勉强能覆盖。

肥料不够。

远远不够。

不过童湛言这次开荒也不是为了种作物,而是为了种紫云英、花生、黄豆、苜蓿、田菁、苕子、肥田萝卜。

紫云英这些,活着的时候能固氮改善土壤,死了之后叶片茎干也会被埋进土里作为绿肥。

经过它们改造的土壤,相当于本身就带有相当量的肥料,那会让后续的种植变得更加容易。

所以以后的开荒,模式要改了。

除了基础的翻土混腐殖土那些,每次新搬出来的土,都要再增加一个种植紫云英那些作物的步骤。

童湛言之前就想这样干的,但那时候种子不够。

现在不同,现在地里紫云英这些加起来已经有三十亩地了。

就算因为没有施肥长得差些,以它们一颗就能结出一两百颗种子的结种能力,下次覆盖个一百亩地还是够的。

当然,这个覆盖远不到童湛言以前世界那种密密麻麻的种植程度,不过也已经够用了。

整个基地呈一个竖着的长方形。

小楼在靠下方的左边,目前前后已经各有五十亩。

新的地,童湛言准备开在小楼右边那五十亩地更右边,那边还有将近五十亩地的空。

那五十亩之外,童湛言准备顺着它再往上开五十亩。

因为旁边已经有五十亩规划好的地,新的地按照它的来就行,更简单也更快。

童湛言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弄完。

忙完,童湛言直接回去换了大的翻地机。

直播间。

远远看着这一幕,本来正在数地里又采摘了多少作物的众人注意力立刻被转移。

“那绝对有一百亩。”

“一百……现在就已经一百亩了,一下加一百,会不会有点太多?肥料够吗?”

“我是越来越觉得这基地迟早有一天不够他用。”

“我甚至觉得,他把这基地种满可能也就是再两年的事。”

“万一真的要是种满了怎么办?再买一个?好像也没听说还有这么大规模的基地……”

“自己建?”

“我查过,他那基地在城市边缘,有需要的话应该可以往外扩散。就是要收购附近的建筑,可能需要花点钱。”

“不是……你们能不能冷静点?那是一千亩地,不是一亩地……”

“就是,比起担心土地不够用,你们还不如担心一下他真的种满了之后作物吃不完怎么办?”

“……楼上的你也没好多少,担心作物吃不完这种话你也敢说?”

“虽然我也觉得这烦恼太奢侈,但为什么我一想到还是好激动,一千亩地,满满的,到处都是作物,吃不完那么多的作物……”

“说得我都热血沸腾了。”

……

002.

童湛言只用大的翻地机粗粗过了一遍,划出具体范围,就去了医院。

清霁月正在和什么人通讯。

对方说,他皱着眉头听。

见清霁月没有要避讳的意思,童湛言进门后在旁边坐下,也跟着听。

那人是清家那边的,清霁月的“眼线”。

清随风为了让清霁月安心养伤,基本只报喜不报忧。

“……他伤得倒是不重,不过因为受伤的时候正处于战斗中,没有马上止血,流了挺多血。”

清霁月垂眸,“嗯。”

“你别告诉他是我告诉你的,他不让我们说,怕你担心。”

“好。”

“那我先去忙了。”

“好。”

通讯结束。

童湛言握住清霁月的手。

清霁月紧绷的神经缓缓放松几分。

他看着自己被握住的手。

因为常年干活,童湛言手心里有一层薄薄的茧,他亦是,只不过他是训练出来的。

童湛言的手很温暖,那让他心中的不安和急迫缓缓放下。

“你得先把伤养好。”童湛言道。

“嗯。”清霁月知道。

童湛言理了理枕头,让清霁月靠在枕头上。

见识过前线的危险,如果可以他是不想让清霁月再回去的,他怕有一天突然就再听见清霁月的死讯。

但他知道,清霁月肯定会回去。

就算没有他父亲在,他也肯定会回去。

因为那里需要他,也因为他不是那种明明有能力却能看着别人死掉而漠不关心的人。

“杨洪说他想回去古家那边。”清霁月道。

童湛言没想到会突然听见这消息,一时间讶然。

杨洪来基地也七八个月,这段时间里他大半时间都在给他帮忙,他们早就熟悉。

“他最近已经两个月没有过那种情绪不受控制的感觉,马上是兽潮,今年情况又不太对,他想回去帮忙……”

童湛言一时间不知该做何反应。

清霁月这样的人实际上挺多,特别是杨洪他们这些真正上过战场见识过那份残忍的。

“他准备什么时候走?”片刻后,童湛言问。

“他还没想好。”清霁月顿了顿,“一旦不再食用那些作物,狂暴很快就会再复发。而且他觉得白吃了你几个月作物,就这样走掉不好。”

童湛言没忍住笑了下。

杨洪他们也给他帮了很多忙,如果不是他们,他就是累死,基地也不可能扩张得这么快。

杨洪他们是熟练工,抽奖而来的人肯定比不上。

“他可以考虑忙完之后再回来。”童湛言道,“反正我这也缺人。”

“我会转告他。”

童湛言道:“最近再抽次奖吧,杨洪他们情况被控制住的话,可以住到小楼去。”

杨洪他们住小楼,他那监狱风豪华单人宿舍就可以空出来。

“杨洪他们那样刚进入深度狂暴的抽四十个,二十个从外面抽,二十个从前线抽。”

顿了顿,童湛言再补充,“彻底狂暴的也可以再加十个。这个就由你来安排,优先找些前线退下来的。”

如果是别人,名额他肯定不敢直接给,衍生出天价名额,头痛的也只会是他。

但清霁月不会,他相信清霁月。

清霁月嘴唇翕动。

一下多出六十个人,杨洪他们那样的就算了,感染率降低的作物童湛言现在确实不少,但深度感染的……

那样的话,童湛言压力应该会很大。

童湛言之所以做那农家乐,本来也是为了帮他。

童湛言一眼看穿清霁月在想些什么,“我早就已经没办法置身事外,这不只是帮你,也是在帮我。”童湛言这话并不只是安慰,也是事实。

知道清霁月、杨洪他们的情况,他又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能帮,肯定是要帮一把的。

而且他也需要人手。

清霁月握紧童湛言的手,“谢谢……”

认识童湛言以来,他都已经不知道和童湛言说了多少次这两个字。

童湛言没再说话,只静静牵着清霁月的手,感觉他的体温。

夜里,童湛言回去基地睡觉。

翌日,童湛言一大早就把抽奖的事和田新清说了,让他提前发公告。

他自己则和宁琅东去了一趟后门那边。

小楼当初修建的时候他就把家具买好了,现在完全可以直接入住。

杨洪他们对让出那豪华大单间没什么意见。

深度感染那边的事童湛言没插手,要等清霁月自己安排。

忙完,童湛言回去的路顺便看了看西瓜和湖里的鱼。

西瓜被蚯蛇咬了,两根藤蔓从中间被咬断,一根藤蔓倒是没断,可几个西瓜都被啃得缺了一大块。

几个西瓜直径都才十厘米左右大小,瓤都还是白的。

童湛言拍了照,传给徐老他们。

五人几乎是立刻就放下手上的事杀了过来。

徐老王老抱着检测仪。

苏烟然、田新清、宁琅东三人左右手各抱一只鸡。

那六只鸡脸上都是茫然。

童湛言欲言又止,但到底没说什么。

把这边交给他们后,他就去了湖边。

湖里的水草又已经长了一截,虽然还是有些稀疏,但现在看着也挺像那么一回事。

没看见翻肚皮的鱼。

童湛言稍稍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他琢磨起把后面买的鱼和虾放进湖里的事。

它们买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

回去后,童湛言正准备去看那些鱼和虾,就看见古云扬一群人聚在一起朝着山上看去。

童湛言跟着看去。

稀稀疏疏的树,斑秃的草地,那山和以前一样贫瘠。

童湛言没看明白他们在看什么。

“半山腰的位置,最大的那棵树上。”古云扬指给童湛言看。

童湛言立刻再看去。

有了明确目标,这一次他很快看见。

那是一个在枝桠上,像是鸟窝一样的黑色物什。

之前树上没有,应该是最近才多出来的。

童湛言几乎是立刻明白过来那是什么。

他立刻向着山上而去,要去确认一下。

古云扬一群人连忙跟上。

那东西就在山腰,上去只花了十几分钟。

树挺高,童湛言换了好几个角度才终于看清,确实是他猜测的那东西,蜂巢。

一个蜂巢通常只有一只蜂后。

那些新的蜜蜂里面应该是有新的蜂后,所以老的蜂后就带着部分工蜂搬了家。

那对童湛言来说绝对算是好事,因为那样一来,蜜蜂的增长速度就会变得更快。

古云扬他们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破颇为稀奇,好几个甚至想爬上去看看。

童湛言没让。

蜂巢才刚开始建,古云扬他们别把那些蜜蜂吓跑。

回去后,童湛言让古云扬他们帮着搬了那些鱼和虾,去了湖边。

把箱子放到湖边浅水区后,童湛言没急着把那些鱼和虾倒进去,而是先给水箱里加了些水,让它们提前适应。

古云扬他们趁着这机会好奇地朝着湖里张望,顺便提问。

他们之前来过这里,但来的次数不多。

童湛言有跟他们解释过他为什么要养鱼。

相比起种植,这对他们来说是崭新的领域。

一群人早就在背后讨论过无数回,那也让他们产生无数问题。

童湛言有问必答。

等待了四十分钟,等那些鱼和虾差不多适应后,童湛言把它们全部倒了进去。

一入水,那些鱼立刻就不见。

那些虾倒没有往深水区而去,而是试探着朝着周围散开。

一群人又在旁边看了会儿,回去小楼。

童湛言看了看直播间。

弹幕、评论都在讨论这次的抽奖。

他们里面很多人根本买不起作物,抽奖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很多人都在祈祷,祈祷能中。

公告发出后,资料上传的渠道就再次开放。

童湛言看去时,资料又已经一万多份。

上一次时间太短暂,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来得及准备好资料。

这一次,他们提前准备好。

审核童湛言还是交给宁琅东三人。

之前已经上传审核过的可以直接进入抽奖环节。

抽奖正式开始是在两天后。

确认完进度,童湛言就去忙其它。

今天没有采摘,他去后面杨洪他们那边的工夫,宁琅东一群人已经在他昨天划出来的那片地里忙。

童湛言过去时,腐殖土都已经混上。

看了看,童湛言正准备去玉米、南瓜地里看看,终端就响了起来。

施工队的人过来勘探了。

他们请到相关的人,材料也已经有了着落,这次过来是测量的。

弄清楚具体需要多少东西,他们才好正式下单。

童湛言找出之前那张草图,亲自带他们转了一圈。

仓库简单。

水管和路灯那边,道路童湛言一开始就有注意规划,倒也让后续很多事都变得容易。

测量倒是花了些时间。

送走那些人时,已经是傍晚。

003.

翌日,那些人早早地就过来。

水管、路灯还需要等材料,但仓库已经可以开始,预埋水管和电线的坑他们也可以先挖。

这次也算大工程,基地所有人都跑过来看热闹,包括后门那些护卫。

童湛言也再次见到之前那个从深度感染中清醒过来的人。

他情况控制得还不错,所以跟过来看看热闹。

他没敢靠太近,只远远站在人群外。

见到童湛言,他愣了下,下一刻冲着童湛言弯下腰。

感激的人童湛言遇到挺多,也经历了学校那些人的注视,但冲他鞠躬的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童湛言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

下一刻,童湛言笑着冲他点点头。

童湛言没过去,转头就忙起其它。

施工队开工的第二天,童湛言收到了研发团队那边寄过来的喷淋头和水管。

宁琅东一群人立刻围了过来,然后迫不及待地就把它们组装好拿去了地里。

童湛言趁着这机会去了一趟大棚那边。

菜粉蝶还是没什么变化,依旧横行霸道。

小麦那边就更是嚣张,童湛言只几天没来,它们就已经比童湛言还高。

童湛言之前进去了好歹还能绕着边缘走一圈,随着它们体型逐渐变大,现在童湛言已经连进去都不敢进去。

因为就算边缘,也已经没有多少空。

童湛言只能在大棚外绕着转了一圈。

那些小麦种下只半个月,却有将近一半已经能看见花序。

小麦包裹种子的麦穗并不是开了花之后才有,而是一开始就有,花则是从每一颗穗粒上方长出一根细细的连接管,然后再开花。

因为体型变大,穗上的花也跟着变大,看着挺奇怪。

花的形状倒是没变。

有那些叶子在,授粉成了难题。

童湛言琢磨片刻,去仓库把训练室时买的许久没用的风扇找了出来。

他没去大棚里面找插座,而是找了电线从隔壁草莓大棚借了电。

吹风时,童湛言特意用胶布把因为电线而微微敞开的门封了起来。

那些小麦就是行走的感染源。

夜里,童湛言正式开通了抽奖。

报名时间二十四小时,明天的同一时间,他将开奖。

第二天,童湛言刚把风扇从大棚拿出来准备弄去小楼洗手间清洗,他的终端就响了起来。

新的抽水机送到。

童湛言让宁琅东他们去开门。

半个小时后,童湛言忙完过去时,机器才刚从门口弄到河边。

因为地下水系统覆盖的范围很广,抽水机也比之前那个要大三倍还多。

机器放哪是个问题。

童湛言叫来施工队的人,让他们对接。

机器放好,又试了试,确定能用后,送货的一群人离开。

下午,施工队那边要的材料送来。

东西太多,再加上外面的车子怕污染土地不能直接进来,童湛言一群人也去帮忙搬。

路灯和水管都是铁的而且体积不小,挺重,一群人却搬得很开心。

那虽然和种植无关,却是让这基地变得越来越好的一部分。

夜里,童湛言准时开了奖。

奖一共两批,一批来自外面的普通人,一批则是四大家那边的,两批都是二十人。

名单一出来,立刻有人欢喜有人忧。

“又没中……感觉真的好难。”

“没中+1”

“毕竟那么多人。”

“呜呜呜……”

“我们一家昨夜都没睡,一直在讨论要是我爸能中该多好,他情况已经挺严重,唉……”

“没关系啦,现在就算深度感染的人也已经有机会再醒过来,大不了就再多等等。而且学长一直在给作物降价,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自己就能买得起了。”

“希望有那一天。”

“希望那一天能快点到来。”

“学长加油!”

……

名单出来后,后续的事童湛言交给田新清和宁琅东去处理。

通知、联络、接待,事不少。

宁琅东几人忙碌间,童湛言着重观察了下那些小麦授完粉后进入灌浆期再转向成熟的过程。

这个步骤它们倒是和普通小麦没什么区别,就是速度快得可怕。

普通小麦这个过程一般都需要一个月左右,它们只用了五天。

眼看着它们成熟,童湛言并未觉得开心,反而更加头痛,因为他发现采摘也成了问题。

那些小麦长得太高,叶子又多又锋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推倒再摘,可推倒这个过程也挺难。

之前在防护罩外时,魔鬼王他们是在兽化后的状态才把它们推倒。

那办法在大棚行不通,因为大棚空间不够。

倒不是大棚容不下一个融合状态下的人,而是他们得先钻到中间去再融合,不然门肯定会坏掉。

问题是他们进不去。

童湛言正头痛,施工队的人就找来。

仓库好了。

童湛言去看了看。

仓库和住宅楼不同,结构相对简单,所以修起来也容易。

水泥都是速干的,童湛言去时地面已经能走人,不过要能用还是得再放置一段时间。

童湛言挺满意。

确定并无问题,施工队的人就去弄那些水管,坑他们早就挖好。

童湛言跟着他们走了一段,顺便去看了看玉米、南瓜和红薯。

玉米的颗粒已经开始变硬,南瓜表皮也是如此,最多半个月就能采摘。

红薯倒是差得还有点远,不过等玉米和南瓜收完也差不多了。

童湛言正琢磨着要怎么安排,终端就响了起来。

清霁月联系他。

医院允许他出院了。

清霁月还没恢复到和普通人一样的程度,不过他也可以不用再一直住在医院。

清霁月大概也待腻了,听说可以出院,想都不想就决定出院。

童湛言和他商量了下,决定明天过去帮他办手续。

夜里,童湛言提前和杨洪几人说了这事。

他现在出门都得带保镖,而杨洪他们就是他的保镖。

翌日,童湛言过去后门时,车子已经准备好。

杨洪他们都已经在车上。

童湛言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往医院跑,他们早就已经习惯。

童湛言上车。

车上,杨洪正式和童湛言说了要回去古家的事,今年的情况让他不安。

听完他的话,童湛言正准备开口,车子就突然停下。

前方堵车。

童湛言打开车窗朝着前方看去,车子堵得不算长,好像是出了事故。

童湛言正准备再探出些身体看得更仔细些,一股异样的不舒服的感觉就传。

他立刻朝着周围看去。

就这片刻,他们左右两边和后面已经停了十好几辆车。

童湛言窗口对面,一辆车上的人开门下来,像是想要去前面看看。

动作间,他朝着童湛言这边看了眼。

只那一眼,童湛言立刻有种浑身发毛的感觉,他猛地回头,“杨洪,我们绕过去——”

“砰。”

童湛言话未说完,什么东西就贴着他的脸皮飞过,然后狠狠射进旁边椅背。

那是子弹。

杨洪和另外一人同时向着他扑来,试图保护他,但已经来不及。

车子外,什么人兽化,然后向着他们这边扑来,紧接着就是连同车子在内的一阵天翻地覆。

童湛言随着车子的剧烈翻滚狠狠撞击在车门上时并不惊讶,他就只有一个想法:终于是来了。

他动了太多人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