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蜜蜂、蚂蚁都养活了,古生物保护所一群人都对童湛言抱有很大期待,听说他这次一下就愿意再养四样,一群人脸都笑开花。
他们甚至主动推销,试图把蝗虫、蜗六、蚊子和红蜘蛛也一起推销给他。
童湛言想都不想就拒绝。
害虫莫挨他。
特别是蚊子。
没推销出去,一群人挺失望,但一想到马上又有四样古生物就要过上好日子,他们立刻又喜滋滋。
他们承诺尽快送来。
童湛言心情不错,转头就把这事和其他人说了。
徐老、王老他们听说后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特别是在听说金龟子和菜粉蝶都是以作物为生后,一群人那就更是心疼和纠结。
他们累死累活才种出来,童湛言却故意弄些虫子来吃,这不纯粹添乱?
他们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授粉的话那些蜜蜂就很好,它们就只吃花粉不吃作物,是好虫。
他们很努力忍着,才没在这件事上发表看法。
童湛言总是对的。
哪怕他做的很多事在当时看来都很不可思议,但长久看来他都是对的。
和几人说完这事,童湛言就再研究起绿肥地来。
深度感染狂暴的人,只有吃感染率降回20%内的作物才有用,而能把感染率降20%内作物的地,他现在总共才一亩地。
不断粮的前提下,那最多也就能养活十个人。
后门现在已经九个。
必须得扩大规模了。
而且感染率降回20%内的作物就已经能有现在这效果,他现在也挺好奇感染率降到零的作物会是什么样的?
彻底治愈?
又或者因为感染率无法继续降低反而变得没用?
之前清理粪坑的泥土和作物残渣都还在,玉米秸秆已经晒干,油菜黄豆苗已经腐化上……
扩大土地的事童湛言早就在准备,这次倒不像之前那样局促。
他把普通地里的那些樱桃萝卜小白菜拔了三分之二全部打成渣,烧掉大半玉米秆,又去化粪池那边弄了些粪肥过来后,把它们全部弄进了预留的那两亩地,然后打散、混合、盖上塑料膜。
现在人多,忙完也不过下午四点。
童湛言稍作休息,决定去后面那些学生的地里看看。
那些人都有经验,而且都是种植时间超过六年的那种。
再加上都有看他的直播,腐殖土、蛋壳粉、苗又是现成的,开荒也是用翻地机,童湛言之前也就没怎么管。
但该看看的时候还是得看看。
见童湛言过去,一群人立刻就紧张起来。
人太多,车子都开了四五十辆,浩浩荡荡。
直播间一群人瞬间进入看戏模式。
能被大六学长选中,那不亚于彩票中了头等大奖,那让直播间不少人都挺酸。
但那种酸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随着大六学长正式开学,随着学员名单公布,他们很快就发现被选中的人不少他们都挺眼熟。
种植联盟研究员、大大小小各种研究机构的扛把子一把手,被选中的那些人里最差的也得是地方大佬。
而那样的一群人,现在却是畏首畏尾地跟在大六学长屁股后面,让往东往东让往西往西大气不敢喘一声。
那画面,着实有些美。
到达地方,童湛言下车。
一百五十个人,每个人五十平的地,每块地前都插了个铭牌,铭牌上则写着各自的名字。
那瞬间童湛言被勾起许多记忆。
他向着地里而去。
因为是捡的剩余的苗,种类挺杂,状态也各式各样。
童湛言走走停停。
而每当他停下,土地外围观的人群就忍不住屏住呼吸。
他们就如同一群等待老师点评的学生,他们现在也确实是学生。
看到第五块地,童湛言看向人群,“这块地谁的?”
人群中快速跑出一个两鬓都已有些发白的男人,因为太过紧张,他脖子都通红。
靠近,那人紧张而不安地看着童湛言,他不明白自己是哪里没做好。
童湛言蹲下,直接上手把旁边的几株茄子苗脚边的土拨了拨,“埋太深了。”
作物茎杆部分不会长根,深埋只会让被埋进土里的那部分烂掉。
“哦哦……”那人脸更红几分,下一刻赶紧上帮忙。
其他人纷纷上前,要看看错误示范。
童湛言见他弄得差不多,继续往前看去。
走出没几步,他就看见熟悉的名字,古云扬。
童湛言朝着人群看去。
古云扬双手攥拳满眼期待。
童湛言转了一圈,无功无过。
他继续。
古云扬狠狠松了口气,同时也不由一阵失望。
沈叶、唐欣、陶正平……
种植联盟的一群人因为已经被徐老和王老指导过一段时间,看着是要比其他人靠谱些。
他们之后没多久,童湛言就看见熟悉的名字。
金道运。
童湛言朝着人群看去。
金老完全没了之前的臭屁哄哄,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童湛言故意在他那片地多待了会儿。
半个多小时后,那些学生的地就巡视完。
童湛言没急着离开,而是再就刚刚挑出来的问题做了次讲解。
种植说简单也简单,有土有肥种子扔进去自己也能长起来,但要说难,那里头的门道也多。
至少他现在就不敢谈什么产量。
说完,童湛言回去小楼。
古云扬一群人则立刻讨论开。
宁琅东他们都在后门,小楼这边倒是安静。
童湛言在屋檐下坐下,研究起水稻、小麦那些种子。
关于这两样作物,网上的讨论挺多,毕竟小麦之前曾经拍出过千万的高价。
不过那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童湛言着重查了查最近几年,一点买卖的消息都无。
童湛言给清霁月和徐老他们发了信息,希望他们能帮忙问问。
有条件的话,主食他还是希望能种上,特别是水稻和小麦。
两边都很快回复,他们会帮忙问问。
翌日,古生物那群人过来。
出于安全考虑,童湛言把那四样虫子都先扔进了种着草莓的大棚。
它们能不能活都是其次,别污染他的作物。
一群人并无意见。
既然过来,古生物一群人顺便去看了看那些蜜蜂和蚂蚁。
蜜蜂已经度过生产期,新蜂都已经工作。
经过一次生产,它们现在已经三千多只,之前的封箱已经不够住,童湛言又没管,所以它们围绕着那封箱在周围建了一圈蜂巢。
古生物一群人看得很是心疼。
平时他们可都是好吃好喝的哄着供着。
一群人商量着再送几个蜂箱过来的可能性。
童湛言不置可否。
相比起这个,他更关心另外一件事,那些蜜蜂一年能生几次?
蜜蜂根据品种不同,每年有生产一次也有生产两到三次的。
一次的话,那他今年是别指望了,但要能多生两次,说不定今年就能繁育出几万只今年就能完全脱离人工授粉。
一百亩的地,人工授粉,那已经不是人干的事。
这些蜜蜂已经和童湛言以前世界的品种对不上号。
答案让童湛言为之一振。
这些蜜蜂每年都能生两到三次。
不过能不能扩大到童湛言期待的几万只,古生物那群人就不敢保证了。
毕竟他们养那会儿,一次也就能生个两三百只,一年也就生个千来只。
再加上这东西生命周期短,一个不注意说不定死掉的比新生的还多。
他们根本没经验。
童湛言这的,一次就生了三千多只,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奇迹。
要是一年之内就能繁育出几万只,那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
看完蜜蜂,一群人就去看蚂蚁。
小楼前那个蚂蚁窝,在宁琅东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已经从最开始的几根棍子做成的围栏,扩展成一个有顶棚周围还有防水区的高级豪华别墅。
古生物一群人很是感动。
童湛言努力维持微笑。
那群人带了扫描仪,感动完就赶紧把整个巢穴扫描了一遍。
巢穴不算大,但蚂蚁数量明显增加,不算外出觅食的光巢穴里的就有两三百只。
一群人都不由感慨它们生命力之强。
他们一度以为它们已经死了,没想到居然又活了。
童湛言努力维持微笑。
这东西放他以前世界,杀都杀不绝。
检查完,几人又去大棚看了看,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童湛言揉揉都笑得僵硬的脸颊。
稍晚一些时候,清霁月过来一趟。
他这几天把外面有些名气的种植机构都问了一遍,水稻、小麦一个都没问到,时间隔得实在太久了。
第一次解封时他们没经验,作物是直接就种地里。
大棚里处理过的土感染率每次都能增加3%到8%,直接扔地里,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就算后期紧急召回了一部分,更多的也早就已经超过60%。
感染率超过60%,那就要变异了。
变异了的水稻、小麦防护罩外倒是多得是。
“防护罩外?”童湛言掏出终端。
刚醒来的时候他了解过这世界的情况,那时就有看见过变异的作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快有树高的玉米。
至于小麦、水稻,他没什么印象。
清霁月道:“大灾变之前就已经没人种作物,但野外还是有一些,大灾变之后它们就变异了。”
“因为狂暴的缘故,我们曾经调查过部分那些作物,所以有一定的资料,你要的话我可以拿给你看看。”
002.
童湛言很快找到图。
两者都已经比人还高,稻穗麦穗更是二十多厘米长。
水稻没长在水里,根像树一样木质化,每一根都有手指粗,且爬满附近一片。
小麦变化主要在叶子上,它们看着就像一把把坚硬的剑,能把人戳死那种。
童湛言无奈。
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
他道:“那些资料你拿给我看看吧。”
“行。”
清霁月行动力向来很强,两个小时后,资料就发送到童湛言的终端。
资料挺多,有单独分析那些作物的,有和原始种子以及他们种出来的作物进行对比的,也有各种退化试验的。
童湛言着重看了看那些退化实验。
那些作物本身的感染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就算了,甚至能作为感染源污染土地,再加上和普通作物比起来超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几乎就是灾难本身。
实验理所当然地失败。
童湛言还是有些心动,因为他想象不出下半辈子都没有米饭和面食的日子。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也能做为主食,可那到底不一样。
童湛言问了问清霁月那些小麦、水稻种子的事。
清霁月很快回复,那东西只有防护罩外才有。
外面的东西跟防护罩里的东西不是一回事,让它们在防护罩内生长起来,那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灾难。
所以他们一直很小心。
童湛言哑然。
想想,童湛言叹息一声,还是决定把希望放在防护罩内。
他打开直播间,发了条求购那些水稻、小麦种子的公告。
直播间在线人数三十多万,他这公告发出去,只一个刷新的功夫,评论区弹幕里就已经是一片讨论。
“小麦?是不是就是那个一颗种子一千多万的?”
“就是那个。”
“主播怎么想起来要这个?”
“上次买到的人是谁来着?”
“我去查查。”
“查到了也没用吧,这都十多年了,除非他买了不种把种子保存起来,不然也早就没了。”
“就算有也未必会卖吧?你们别忘了,现在只要按照学长那一套来,大部分作物都已经能种活,感染率也能降下去。这些已经绝迹的种子,如果谁真的有,留起来自己种不好吗?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学长。”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物以稀为贵,只要控制住,总有人买单。”
……
童湛言倒是没想到这点,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就是想普普通通吃个饭而已。
不过目前他也只能寄希望于直播间。
童湛言又盯着看了会后,就回复起评论区那些种植相关稀奇古怪的问题。
他忙完再看时,讨论还在继续,但依旧没看见谁有种子。
童湛言关了终端去忙其它。
做着绿肥那块地,有那些化粪池里的泥土和作物残渣的催化,腐化的进度要比之前那块地快一些。
仅仅几天,土就已经有发黑的迹象。
同时,塑料膜下也看见杂草。
童湛言趁着宁琅东他们不在,隔着塑料膜偷偷拔掉。
临睡前,童湛言再看了看直播间。
那公告的讨论度和直播间流量都随着下班急剧增加,然而依旧没有人有种子。
第二天依然如此。
第三天,评论区倒是有个人留言,说他有高粱。
那留言瞬间被顶成热评。
童湛言看见之后立刻私聊了对方。
高粱也可以煮粥磨粉做面条,在他以前世界也是部分地方的主食之一。
重要的是,这东西还能酿酒。
童湛言并不嗜酒,但做菜经常会用到。
对方一共三颗种子,童湛言要的话,他可以卖。
价钱看得童湛言眼皮子跳。
想想,他没急着下决定,而是先找了清霁月和徐老他们。
对于那接近九位数的开价,几人脸色都不太好。
种子是稀有是贵,可也没贵到那程度,对方这分明就是趁机加价。
不过生气归生气,这些种子正规渠道也确实是没了,童湛言要的话还真只能买。
他们可以帮忙联系,但童湛言不要抱太大希望。
童湛言本来还有点心疼钱,他是变有钱了又不是变傻了,见清霁月沉着个脸,一时间反倒有点担心。
这是买卖,愿打愿挨的事,就算知道对方有故意加价的嫌疑,如果他们太过强势,到头来也会变成他们的不对。
“你别乱来。”童湛言提醒一句。
“不会。”
童湛言还是不放心。
“我们是代表你去谈,我不会乱来。”清霁月看着童湛言的眼睛道。
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但不会不在乎童湛言的。
童湛言被那双眼看得有些失神。
三天后,交易谈下来。
一颗三千万。
当初那些小麦一颗也才一千多万。
童湛言还是付了钱,三颗都要。
事后童湛言发了个公告,高粱买到其它继续求购。
价钱的事他并未提。
直播间一片欢庆。
“特意查了查,高粱可以做成酒,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很快就可以有真正的酒喝了?”
“想喝。”
“想喝+1”
“我就想知道真正的酒是个什么味道,没吃真的草莓之前,我还以为草莓就是营养液那味道,结果根本就不一样。”
“恭喜学长基地又添新成员。”
“感谢卖种子的人。”
“期待酒……”
……
直播间一群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宁琅东一群人却再清楚不过。
那让他们都有些不敢和童湛言对视。
童湛言已经为他们做了很多,非常多,到头来却有人做这种事。
童湛言倒没什么感觉。
到现在为止,他遇到的所有人对他都挺好,至少在他身边的都是这样。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知道那是清霁月他们辛苦维系出来的。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接下去两天,直播间先后站出来两个人说有种子的。
童湛言全都联系。
两人一个手里有木薯,一个有豌豆。
木薯那个开价和小麦当初拍卖的价钱差不多,还算公道。
豌豆那个经过一番纠结后决定送给童湛言,不过如果可以,他希望能来基地看看。
他很喜欢大六学长,也很感谢。
童湛言两个都按照当初小麦的拍卖价给了钱。
豌豆那个,童湛言也同意了他来基地看看的请求,不过要等下次抽奖。
地里那些作物,长得快的再等个十天左右就又要开始冒分枝了。
到时他可以来“玩”一整天。
对方很是开心。
这两样作物后,直播间倒是再没了动静。
倒是有不少人问童湛言要不要上上批或者上上上批的种子,童湛言来者不拒。
种子库的启封权虽然在他手里,但已经解封过又尘封的那些,他短时间内不准备动。
为他二次解封,种子库现在已经没有种子的黄豆,他也准备等感染率降低到20%以内后,再尘封一批进去。
总得为以后的人留下希望。
至于后面送到他手里的苜蓿、田菁、苕子、肥田萝卜,解封时种子库那边就有留下部分再次尘封。
那是后面几十年来一贯的操作。
十天后,地里那些作物开始冒分枝花芽,宁琅东他们筹备起新一轮的农忙时,童湛言这边又已经收到十样种子。
上上上批的冬瓜、空心菜、生菜、芋头,上上批的甜瓜、苦瓜、葱、梨。
上上批的甜瓜童湛言之前在金老那边买到过种子,结果一颗都没种活。
这十样种子基本都只有一颗,只少数有两颗。
种子都是外面的人自己留的,大部分都相当干瘪,再加上放的时间已经很长,童湛言严重怀疑能不能种活。
这些种子也花了他不少钱。
他不想花冤枉钱,但该付的钱就得付。
新拿到的种子童湛言没急着种,地里作物已经很多,不缺这几样,而且这些种子都得从头养种。
此外,随着种子越来越多,需要的气候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他也差不多得考虑分区了。
这世界的温度长期处于春季,大部分作物在这个季节都能种,但也有很多是春种夏收,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保证产量的。
玉米就是。
忙完种子的事,童湛言正准备去看看自己后面做绿肥的那两亩地,田新清就先找了过来。
有个摄像头坏掉了。
听见这消息的瞬间,童湛言就有了猜测。
被田新清带到仓库摄像头充电机座那边,看见他最开始在用那个老摄像时,他一点都不惊讶。
田新清道:“新一批作物种下后,因为地多了,我给所有摄像头的巡航范围都做了一次重置。”
“因为你说它有点问题,再加上不能和其它摄像头连线,我也就没管。”
“它前面几天就好像在找什么似的到处乱飞,把所有地都逛了个遍,然后这几天又像累到了似的,整天充电一动不动。”
“我给它重置了也没用。”
童湛言拿过看了看,犹豫着要不要扔掉。
田新清欲言又止。
童湛言看去。
“能不能再买些摄像头?”田新清赶紧道,“地多了,再加上鸡圈、猪圈、后门那边,以及那些学生的地,现在这几个摄像头根本不够用。”
童湛言点点头,“要多少?”
“二十个。”
童湛言讶然,这么多?
下一刻,他同意。
现在基地随随便便都是两百多号人,多点摄像头正好免去安监控。
田新清欢天喜地地跑开,要去研究把新的摄像头都放在哪。
童湛言看向手里那摄像头。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出问题,总这么麻烦也不是办法。
童湛言把充电器拔了下来,准备带回小楼扔了。
进门,把充电器扔垃圾桶,童湛言拿着摄像头在沙发前坐下。
扔掉之前,得先把它和直播间的连接切断,里面储存的视频也要删。
003.
连接倒是容易断,里面储存的视频却出乎童湛言预料的多,毕竟里面包含了他从阳台、训练室、大棚再到基地的整个过程。
那摄像头不知道是哪里坏掉,拍的视频几乎全是小番茄。
看着那些视频,童湛言一时间满心感慨,小番茄也确实贯穿了他整个种植生涯。
感慨着,童湛言突然就反应过来。
小番茄是他种的第一样作物,也是他之后一直在种的作物,除了这一次。
那些小番茄的感染率现在卡在20%。
田新清说这摄像头之前到处飞像是在找什么,该不会是在找小番茄吧?
因为没找到小番茄,所以这是在罢工这是在生气?
童湛言觉得自己的想法荒唐。
这要是真的,这摄像头怕不是要成精了?
想想,童湛言把那摄像头放到一旁桌上,又把充电器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放到旁边。
里面那些视频他挺舍不得删。
他做绿肥的那两亩地快可以用了,正琢磨要种些什么,现在倒是有了想法。
那些小番茄也算是带他渡过了难关,正好感染率也卡在20%,就种它们吧。
当然,除了它们,童湛言还准备再种些其它感染率本身就低的作物,要看看能不能把感染率降低到零。
有了打算,童湛言下单了二十个之前同款的摄像头后,反手就到一旁去翻种子。
种子多了,他现在存货也多。
每一样他都找了个塑料袋装着。
找出小番茄,又选了几样感染率本身就低的,童湛言找出一次性塑料杯,泡了些。
泡好种子,童湛言去仓库拿了育苗盘和小铲子,就准备去地里。
土他准备用其它地里普通的腐殖土。
靠近,童湛言刚准备蹲下,徐老就急匆匆过来。
“你来看看。”
童湛言赶紧放下手里的小铲子跟了过去。
片刻后,他被带到之前种油菜花的那片地。
地里,到处都是新发芽的油菜苗。
油菜这东西就算再小心也避免不了会落些种子。
“怎么办?”徐老一脸焦急。
地里他们又已经种了新的作物,要是不管,等那些油菜长大了那新的作物就会被覆盖。
没了阳光,它们会死。
可移栽油菜,那些苗又太小太脆弱,肯定会造成伤亡。
要移栽那些刚种进地里的作物?
可那些作物很多都已经快进入分化分枝花芽的阶段,这个阶段乱动,肯定会影响开花结果。
“弄死埋土里就行。”童湛言还以为什么大事。
徐老一脸心疼。
那些苗长得相当密集,少说上千棵。
“它们会变成肥料。”童湛言补充一句。
徐老还是心疼。
童湛言没再管,回去继续育苗。
半小时后,把育苗盆装上土再抬头时,长出油菜那片地已经被那群学生包围。
他们正分那些苗。
他们已经种了很多,但没人拒绝得了新苗。
童湛言好笑又无奈。
懒得去管,他低头就忙起自己的。
两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他花了点时间才总算把所有种子都放进育苗盆里。
盖上土后,他去仓库把许久没用过的那些浅口工业盆找了出来,开了抽水机,装了水。
育苗盘不多,再加上这些苗是要往感染率20%以内种,他还是选择了更透彻的浸盆的方式。
最后盖上塑料膜。
忙完它们,童湛言顺手就把那些后面买的种子也一并育了苗。
其它苗都简单,木薯却是个麻烦。
童湛言买到的木薯种子,是和红薯一样的木薯块根。
木薯块根的发芽率非常低,就算在他以前的世界也很少有人用这个种,而是会选用枝条扦插。
更何况木薯解封都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
就算用了保鲜手段,活性降低也不可避免。
块根他还只有一个。
一千多万买来的一个。
童湛言选择了之前红薯的育苗方式,找了个盆,上下垫上毛巾,把它夹在中间。
至于能不能发芽,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童湛言这边忙完时,地里那些油菜苗也已经被瓜分干净,一群人正在地里找草。
随着新一批种子种下,随着又几次肥浇下去,地里的杂草已经越来越多。
特别是最开始那八亩地,已经到了走个几步就能看见一棵的程度。
至于无人拔的田坎边缘,那更是已经绿油油一片。
那些小番茄的种子活性已经很好,种下去两天就冒芽,五天隔着塑料膜就已经能看见绿色。
小番茄之外,同时种下的上上上批和上上批的那些种子,这会儿好多才刚冒芽。
至于那木薯,还在装石头。
豌豆和高粱也还没动静。
其它种子还好,高粱、豌豆、木薯三样童湛言却是有点着急。
钱是一方面,它们加起来花了他一个多亿,但最主要的一方面还是怕种不活。
错过它们,那再想要买种子就更难了。
童湛言这边着急,地里其它那些作物却开始大面积冒起分枝花芽。
童湛言把那群学生都叫了过来,然后着重讲了讲掐花掐叶的目的以及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事。
这些话童湛言已经在直播间说了无数次,再次听,一群人还是听得很认真。
听完,也有不少人提问。
他们里面很多人来之前就已经学着童湛言种植过。
不过当时的他们哪怕完全按照童湛言的来,种出来的也和他第一次种的有很大差距。
童湛言一一解答。
问题并不难,而且大部分问题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不够狠。
土不够疏松透气,肥料也跟不上,任何不舍得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解答完,童湛言就让一群人进了地里。
童湛言并未上手,只在人群中走动检查。
第一批需要掐得不多,还用不着所有人都挤上去。
一个小时后,确定所有人都上手,童湛言才去忙自己的。
绿肥那两亩地的膜已经可以揭。
揭了膜之后,那些土也还需要翻一次。
翻地现在有机器,童湛言翻了两遍也就是半十来分钟的事。
翻完,童湛言再去看了看木薯、高粱、豌豆那三样。
高粱、豌豆种在土里看不见状况,木薯却一目了然。
它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人多,再加上紫云英那些作物也不需要掐花掐叶,只一天第一遍就过完。
第二天,童湛言安排了红薯的扦插。
这一次已经是那些红薯第四次种,种子的活性已经提上去,枝叶都相当茂盛,甚至都看不见地面。
掐花掐叶那些学生已经听了无数次,扦插却还是个新鲜事,一个个的都颇为期待。
童湛言照例把该怎么做讲了一遍,然后又着重讲了些注意事项。
红薯苗剪的时候要剪粗壮的,且每一根都要留三到四个节点。
剪完之后最好是能消一次毒再把伤口晾一晾,这样更不容易黑腐。
扦插的时候尽量用竖插法,平插斜插也可以,但竖插更适合贫瘠的土地。
教完,童湛言照例示范了几次,然后就让一群人上手。
童湛言就指着这些红薯喂鸡喂猪,预留的土地有将近五亩。
播种的部分有将近一亩,第一批发起来的叶子够扦插两亩左右,剩下的则要再等几天。
童湛言正忙着,就看见田新清冲着他直比划。
童湛言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清霁月不知何时过来。
清霁月是来跟他告别的。
清家那边遇袭防护线被攻破了,情况相当严峻,他得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