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玩归玩, 闹归闹,别拿话本儿开玩笑。

很快,时间一转便过了乞巧节, 到了七月初九。

这一天, 虽然真什么节日, 却比节日更热闹更受人关注, 这一天是无数汴京人都翘首以盼的,墨瑾公子新话本儿发布的日子。

几乎一大清早,报房的小经纪们在大街上就不停的被人叫住, 要买朱雀门小报,你一张我两张的,基本上还不到午饭的时候, 手头其他小报才卖出去几张, 但朱雀门小报却已经销售一空了。

当然,按理墨瑾公子的新书虽然有不少人关注, 但也不至于会这么夸张的,但是,因为前段时间墨瑾公子和清月散人比试之事, 加上小娘子们之前又围堵了李氏小报一回, 闹得沸沸扬扬,所以事情便在市井中传开了,如今基本上汴京上至八十,下至起七八岁的黄口小儿都知道二人新书要比试之事。

汴京人天生就是爱凑热闹性子, 尤其对于这样名人一比高下的事更是热衷, 如果看官您不信,那去瞧一瞧大街上的官扑店就知道,在汴京, 几乎每个坊里都有两三家,但凡举办什么大型的蹴鞠比赛,或者相扑马球比赛,便有无数好事者蜂拥而至,到官扑店押注。杨蔓娘和清月散人之事自然也不例外,自从两人约定在七月初九一道发书,就有不少好事者纷纷提前去官扑店押注了。

不过,这些杨蔓娘自然都不知道。

此刻的她,正在搬家。

之前,她不是买下了观音桥春明坊的那座宅子嘛,之后又专门请了木竹匠人收拾修葺了差不多十天,昨儿个,老二杨士林去跟行老那边验收宅子,顺便结了工钱,所以,今儿一早便乘着天气好着手搬家。

说是搬家,实际上也用不着杨蔓娘亲自忙活什么,她只需要把自己的存稿和书房里的东西装箱就是了,其他的事情,朱旭都早早的安排了大掌柜朱贵带着家里的仆役来帮忙。

“娘子如今买了宅,可要办一场温居宴?”

朱贵一边指挥着小厮贺二将院子里的大箱子装上牛车,一边笑着道。

这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微.信q.q,没有电子邮箱。车马很慢,所以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靠见面,这也就使得时下人更在意亲友。而在这个格外注重人情的社会,人们也喜欢借着各种各样的名目聚会往来,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春日里要办打春宴,夏天里有赏荷宴,秋日里要办秋庆中元宴,冬日要办冬至团圆宴,庆祝丰收要办稻谷新酒宴,佛诞日则要办十斋齐欢宴。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其他的聚会,比如保平安的,聚宗亲商族事的,贺中举的,贺结婚的,贺生辰的,贺生孩子的,搬家的,送别的,茶艺表演的,读书作诗的,讨论饮食和滋补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名目的宴会,可以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多数中产以上的宋人,一年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参加各种聚会。至于更上层的人物家里的女眷们,那就跟不必说了,基本上一年中不是在去参加宴会,就是在参加宴会的马车上。

杨蔓娘来大宋这么久了,如今也渐渐的习惯了,前几个月还参加过朱旭家的打春宴,还有大掌柜朱贵小孙子的百日宴,不久后,还要参加好友曹溪的生辰宴。

“如今正是新书的连载期,存稿也没有多少,精力不足啊,温居宴我还是等过一段时间再办吧。”

杨蔓娘这话是实话,她最近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之前也不觉得的如何,但是当真的开始写了,才发现男性爽文也不是那么好写的,很多东西都感觉有壁。所以,这段时间她每天也是为了情节绞尽脑汁,写书到子时都是家常便饭。

“呵呵,对了。”

说到话本儿,朱贵也来了兴趣,笑呵呵的道:

“我也看了娘子的写的新书,不过,那主角儿杨卿臣是不是太惨了点儿?”

“很惨吗!”

杨蔓娘反问道。

“惨!太惨了!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居然如此羞辱自己的同胞兄弟,逼着人家钻.裤.裆!”

尚书府,小衙内一边看书,一边气的拍着桌子骂道。

作为墨瑾公子的忠实拥趸,又知道她这次的主角是个男子,所以几乎杨蔓娘一发新书的头一天,高尧康就打发小厮去买了。

谁知买回来,连续看了两章,居然是这样的。

主角儿居然这么惨!一个月才五百文月钱?好衣裳都穿不起?还要被家里的下人瞧不起翻白眼儿?被同族哥哥打?被哥哥的狗腿子们打?还被逼着钻了人家的裤.裆!

啊啊啊!

这是什么主角儿?这也太憋屈太窝囊了吧!

要不是这是墨瑾公子写的,高尧康都想把小报给撕了,再去报房把话本儿作者揍一顿!

高尧康一出生便受宠,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都对他这个老幺疼爱至极,他可以说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家里人都对他百依百顺,要星星就不会给月亮,除了偶尔被自家老爹修理,高尧康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不如意的事情。

他委实无法想象,一个大家子弟的日子还能过的这么惨。

“这是假的吧?”

高尧康呼哧呼哧的运了半天的气,一脸纠结的道:

“还从人家裤.裆钻了过去,这个杨卿臣这么窝囊,以后能干什么啊?天哪,墨瑾公子怎么会写这么个男人哪!”

“给我瞧瞧。”

一旁的老二高尧轩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从弟弟手里拿过小报读了起来。

不得不说,杨蔓娘欲扬先抑,自然就必须要打压主角杨卿臣,所以,前期把他的生活刻画的实在是很惨,看的一向性子有些懒散不羁的高尧轩都不由的蹙眉。

无父无母,地位低下,从小就住着杨府里最差最破旧的房子,身边没有下人伺候,发的月钱被克扣也不够用,穷困到每个月月初,只能把买来的米分成三十份,每天忍着,只煮一份充饥,就这么在周围人的白眼中,磕磕绊绊的一日日长大。

“唔,这......不得不说这杨卿臣确实过的惨,不过我瞧着他倒未必就是窝囊废,你看这里写的,那个时候他才虚岁七岁,就能忍住饥饿的本能,将买来的米分成三十份,保证每天的口粮,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高尧轩虽然性子懒散不羁,但到底是在官场上混的,相比于天真单蠢的小弟,看问题更深入一些,指了指小报上的内容,眯了眯眼道:

“我倒是觉得这样的人,只要有了合适的机会,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你只瞧着那杨卿臣挨打受辱却不反抗,却不想一想,他无父无母,没有靠山,拿什么反抗?愤怒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保证自己平安长大,才有可能再图以后。更何况韩信当年也曾寄人篱下,受胯下之辱,后来不也当上大将,率军横扫诸国,获封楚王了吗?”

“老二说的不错,男子汉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坐在主位的高闽,眼中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放下手里的筷子,捋须道:

“古人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等年纪轻轻,当学学那杨卿臣,虽处逆境,也要隐忍自保,留着有用之身以待将来。可不要学那杨瑜,整日好勇斗狠,欺辱兄弟,没得让人瞧不起。”

“父亲!想不到您老人家也看墨瑾公子的书啊!”

小衙内一脸的吃惊,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显然他的关注的点总是这么的与众不同。

高闽顿时噎住了。

看着一脸蠢相的小儿子,实在懒得理他。

不过,高尧康说的不错,高闽最近确实看了杨蔓娘的话本儿,高闽是个很务实很有才干的人,否则也不会身上没有功名便获得官家的青睐,也不会在满朝饱读史书的大臣里脱颖而出,做到如今吏部尚书的位置。要说高闽为何会看杨蔓娘的书,还是因为官家的缘故,作为天子近臣,了解天子的喜好是必须的功课,否则,跟天子都没有共同语言,那这个官也做不长久。

墨瑾公子的书,高闽原本也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毕竟自家小儿子是什么德行,他心里清楚,小儿子会喜欢的东西又能是什么好的。可谁知,他昨晚一看之下,竟然入迷了,甚至看完之后,还感同身受,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是的,墨瑾公子笔下杨卿臣的生活,和高闽早年的生活非常的相似。

别看现在的高闽为官坐宰,日子过的如此之好,但他的少年时期也是非常凄惨穷困的。几乎和杨卿臣不相上下,而且,当年高闽从岳阳老家来到汴京,为了寻找机会出人头地,他也一度给人点头哈腰陪笑脸,被很多人欺辱白眼,可以说尝遍了世间冷暖滋味儿。

所以,看了杨蔓娘的话本儿,人到中年的高闽的心里才会感同身受,莫名的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仿佛在杨卿臣的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所以,他才破天荒的说了刚才的话。

不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高闽和高尧轩认可了男主的隐忍,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

却说高闽借着墨瑾公子的话本儿在家教子,肯定杨卿臣的做法。

但是市井之中关于墨瑾公子的新书,可以说是被骂出了翔。

要知道,在以往所有的话本儿里,女子如何先暂且不提,但是男人基本都是高高在上的,这高高在上不是说地位高高在上为官做宰,而是说他们在生活中高高在上,是不曾受苦的。

即使男主是个穷书生,他也不用干活不用考虑生计问题,不用下地,自有母亲和妻子为他挖野菜变卖首饰养家,省下白面馒头给他吃。书生甚至无需感谢,他只需要偶尔说一句将来金榜提名,要给母亲和妻子封诰命,周围人就夸书生孝顺母亲,疼爱妻子。

即使那种没有母亲和妻子的书生,独自一人住在破庙里,也不用担心,自有那狐仙女鬼争着为他洗手做羹汤,缝补衣裳,可以说,话本里的男子,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未曾受过任何的打击。书生们不事生产,左拥右抱,红袖添香。人生中最大的烦恼,大约也就是将来考上功名之后,到底要不要换老婆。

但,杨蔓娘的这本书却完全不同。

大宋人头一次看到这么虐男主的文,而且还是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虐!男主杨卿臣的日子,实在是太凄惨了。

而且都那么惨了,还要被兄弟打,被兄弟的狗腿子打,还要钻人裤.裆!

很多男人看完,一下子就被.干破防了!

因为杨蔓娘写的都太真实太气人了,所以汴京武学的学子们,看了杨蔓娘的小说,便大骂欺负兄弟的杨瑜,后来发现这话本儿里的杨家居然就在曲院街,和武学在一条街上。这些人高马大,擅长拳脚的学子们,便纷纷挽起袖子要找出书里的杨瑜,打算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好在杨蔓娘从第一本书白绾绾的事情,就吸取了教训预防这种情况,提前打听了曲院街没有姓杨的才这么写的。所以,这些脾气火爆的学子们自然无功而返。

当然,有人骂欺负人的杨瑜,就自然有人骂主角杨卿臣。

“这是个什么窝囊废,居然不反抗!”

“就是!人都欺负到头上了,居然还不干他娘的!怕什么!大不了一死!算什么男人!”

“我也烦死了这没用的窝囊废,呸!还不如干脆让杨瑜给打死算了!”

这两日,几乎所有茶馆酒肆中,都能听见这种骂声。

有的人骂的不解气,甚至直接上升到写书的墨瑾公子!

“呔!这写的什么鬼东西!那杨卿臣居然被人逼着钻.裤.裆!简直是奇耻大辱!谁要是敢这么欺负我,老子弄死他!”

一个满脸虬髯的大汉,将手里的朱雀门小报拍在桌子上骂道。

“就是,简直是一坨狗屎!我花钱买报可不是看主角儿挨揍的!”

“就是,我原本还以为墨瑾公子名气这么大,能写什么好书,可这女娃子写的东西就是不行,就不该看,还不如看那清月散人的!”

可以说,杨蔓娘的书才一开篇,就牢牢的占据了C位,并且以一己之力,成功的在汴京掀起一片骂声!

而且,不光她本人被骂,就连朱雀门小报,都被很多气愤的读者半夜扔了石头。

让东主朱旭发愁的同时,也把李氏小报的东主李邱合和杨蔓娘的对手清月散人给高兴坏了!

此刻,李氏小报里。

清月散人一脸的志得意满:

“我就说嘛,一个小丫头片子,走了狗屎运罢了,又怎么可能写出什么咱们男人爱看的书,那墨瑾公子大言不惭,这次可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这两天墨瑾公子被骂的厉害,与之相反,清月散人的口碑却好了不少,尤其是在男人里有了不少的拥趸。

“可不,我看啊,这两日市井中可骂的不少,那朱雀门小报这次算是倒霉了!”

这两日因为墨瑾公子被骂,买李氏小报的人倒是比原本增加了三成,李氏小报的销量首次超过了一万份,虽然只有朱雀门小报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李邱合一点都不担心,在他看来,墨瑾公子跌落神坛,朱雀门小报自然也不保,自家小报超过对方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哼!不光朱雀门小报倒霉,用不了多久,那小丫头片子也该封笔了!”

清月散人眼中闪过一抹得意:

“我还在官扑店压了五百两银子的注呢,这次定能赢一把大的!”

一想到那个可恶的小丫头片子封笔,清月散人心里便不由得升起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看着明显过兴奋过度的清月散人,一旁的大掌柜李渡忍不住提醒道:

“散人可不要掉以轻心啊?那墨瑾公子成名已久,如今被骂两日了都不动声色,想来应该还有什么依仗才是。”

“哈哈!老弟你太多虑了,我就不信,都这样了,那墨瑾公子还能写出花儿来不成。一个小丫头片子,被这么多人骂,估计现在正吓得躲在家里哭呢。”

杨蔓娘当然没有哭。

毕竟,当初决定写这个题材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了这种情况。

不过,她虽然没哭,但是有一个人却是真的快要哭了,那就是东主朱旭。

杨蔓娘昨晚写存稿睡得有些迟了,加上刚搬到新家,有些认床,所以早晨便起的晚了。

洗漱收拾过后,悠哉游哉的去巷子口的刘家食肆里吃了一碗桐皮熟脍面,喝了一碗青菜素粥,又去宠物店里买了一包鱼食,这会子,泡了一壶茉莉栀子凉茶,便坐在新家后院儿大榕树下的躺椅上,惬意的欣赏着虎头盆里自在游弋的金鱼。

倒是应了周邦彦诗里的那句,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不过,这样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咚,咚,咚!”

没多会儿。

正喝着茶呢,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杨蔓娘的惬意和安闲。

“来了!

杨蔓娘以为是老二杨士林,之前他偶尔有什么东西忘了,也会中途回来拿。

开门之后,发现自己猜对了一半,来的是东主朱旭和弟弟杨士林两个人。

杨蔓娘客气的礼让对方进门,笑着寒暄道:

“员外近来可好?”

杨蔓娘这句普通的寒暄问候,却瞬间触动了朱旭的愁肠。

“我一点都不好啊。娘子您是不知道,发书的这两日有多少人骂你和咱们小报哪。”

朱旭一坐下,便忍不住开始倒苦水:

“而且昨儿个晚上,还有人往报房扔石头。杨娘子,要不你还是发发慈悲,改一改那个杨卿臣受辱的情节吧,读者都接受不了啊!”

“哦,都骂我什么了?”

杨蔓娘没有接对方要求改情节的话。

而提起小桌上的茶壶,给朱旭倒了一盏凉茶,起身逗弄着虎头盆里新买来的金鱼,语气不紧不慢的道。

“哎!大多数都说娘子只会写情情爱爱,写不了男人做主角儿的书。”

“大姐,还有那《李氏小报》上说你比不上清月散人,江郎才尽了。”

老二杨士林在一边愤愤不平的插话道:

“这李氏小报简直就是无耻至极,他们的新书还是抄你的穿越呢!”

朱旭接过茶水,也没有心思喝,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我看,娘子不如还是写那穿越的话本儿吧,就写《梦回盛唐》那样的多好啊,如今市面上穿越的话本儿可是太火了!你看那清月散人,还有岳阳老生,还有虹桥小报上新签的那个狂风客和老童生,御街小报的燕儿归,这些人可写的可都是穿越话本儿啊!”

“哦?都穿越哪里去了?”

杨蔓娘喝了一口凉茶道。

她一开新书,就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些了,倒是不太清楚。

“穿什么的都有,清月散人穿唐朝,岳阳老生穿咱们大宋太.祖年间,狂风客是汉朝,老童生是大秦,那个燕儿归写的是穿晋朝。而且还都是男子穿越到豪门贵胄之家,三妻四妾,左拥右抱。还能利用大宋的诗词扬名,很多读者都爱看哩!”

“看来东主也爱看啊!”

杨蔓娘哈哈一笑,往虎头盆里撒了一小撮儿鱼食,顿时鱼儿们便摇着尾巴游过来抢食。

“咳咳......爱看自然是爱看。”

朱旭顿时有些赧然。

不过他到底是专业人士,还是认真的思索了片刻,客观的道:

“不过看上几本儿,似乎写的都差不多,唔......也有些提不起兴趣了。”

朱旭说罢,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这次娘子想好要如何应对了吗?是要改一下情节,还是咱们小报也发篇文章抨击一下那清月散人?”

“不忙,东主先看看我的新章节再说吧!”

杨蔓娘知道朱旭很忙,他还有其他的产业。索性也不叫他再多等,便去书房取来了她这两日的心血之作,递给了朱旭。

朱旭虽然此时已经不太看好杨蔓娘的新书了,觉得杨蔓娘八成是年轻人突然受挫抹不开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但毕竟是报房的摇钱树,他还指望杨蔓娘回心转意继续写穿越呢。

所以,自然不好直接拂了她的面子,还是耐着性子将书稿接了过来。

朱旭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稿子,一边一心二用的思索着,过会儿要怎么说服杨蔓娘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改一改情节,或者干脆写回原来的穿越呢!

但是。

很快他的这种想法就烟消云散了!

什么?

杨卿臣有一个蝙蝠玉佩?玉佩里还住着一个人?

嚯!

这人竟然还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人前辈?

天哪!朱旭原以为,之前雪梦萧靠一只莲花玉佩穿越,就已经够离奇够惊人的了!想不到杨蔓娘居然还能想出比这更离奇更惊人的!

这一刻再看那朴实的书名,《杨卿臣的随身师父》,朱旭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忍不住一脸叹服,原来书名里的随身师父,是真的随身啊!

“员外以为如何?”

杨蔓娘喝了一口茶,笑眯眯的道。

“妙!实在是妙啊!”

朱旭一拍桌子,满脸激动的站起身:

“是我小瞧娘子的本事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穿越二字,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想不到娘子大才,居然还能另辟蹊径,写出如此天马行空的情节,哈哈,这随身师父一出,汴京其他话本儿,从此不足为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