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街小雨润如酥。

五月二十一, 热了大半个月的汴京城,一大清早起来便下起了下着绵绵细雨,整个空气都变得湿润起来。沿街的商铺廊檐处, 雨滴儿如透明珍珠一般, 顺着屋檐的瓦片上缓缓滴落下来。躲在屋檐下的燕子们, 三三两两的探头探脑, 叽叽喳喳,似乎在讨论着雨停了去哪儿觅食。

这会子是五更时分,天还没亮。御街沿街的铺子, 都还没有开门。只有惯常在这儿卖早点的小摊儿,点着灯笼,支着雨篷, 在街道两边儿卖早点。

“卖包子咯, 香喷喷的羊肉大包子,两文钱一个, 五文钱三个!”

“灌肺,灌肺,老刘灌肺, 好吃不贵!羊脂韭饼、糟羊蹄、糟蟹!”

“炊饼馒头, 七宝素粥......”

叫卖声此起彼伏,穿透了雨幕。给这凉爽的下雨天,添上了一丝温度。

不远处,一高一矮, 两个身穿皂色公服的男子, 打着竹骨伞从街道司出来,不紧不慢的往卖早点的摊子上走去。

走近了,卖早店的商户们纷纷满脸含笑, 热情的打招呼:

“哎呀,是连大人,宋大人,您二位这么早就来啦!二位大人尝尝我家刚出锅的七宝素粥吧,加了糖的,甜着呢!”

“您二位还是喝碗羊肉杂碎汤吧,保证羊肉足足的嘞!”

御街之所以叫御街,是因为这条街北起皇宫,经过州桥和朱雀门,直达外城,总长度长达十余里,是供皇帝御驾出入,大臣们上早朝的主要街道。所以平常商贩云集,商铺林立,朝廷专门设立了专门的执法队伍街道司,负责维持秩序、疏通交通,处理侵街,以确保整个街道的整洁和秩序。

这两位街道司的差役,就类似于现代的城.管,所以,这些小商小贩面对这二位的时候,不免态度殷勤一些。

“我说老李,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的二小子都娶上媳妇了,还下雨天出来摆摊儿,咋不叫儿子媳妇来?”

高个子差役姓宋,名宋嘉诚,年纪约莫三十来岁,有些不修边幅,一脸乱蓬蓬的大胡子。他显然跟商户们都熟,哈哈一笑,打趣了卖羊杂碎的李老汉一句。也不等对方答话,便拉开摊位上的长条凳子,收起手里的竹骨伞。

大马金刀的一坐道:

“早上刚吃了炊饼,给我们兄弟俩,一人来一碗羊肉杂碎汤暖暖身子。”

“哎,好嘞!”

老李憨憨一笑:

“年纪大了觉少。大雨天年轻人且贪睡呢,这早点摊子,哪里等得。”

他年轻时候就卖羊杂汤,到如今也快二十年了。一边切羊杂一边说话儿,手下得动作却一点儿也不慢。

“那倒是,二郎小两口儿新婚燕尔,晚上忙活的多了,早上自然起不来,哈哈。”

宋嘉诚嘿嘿一笑,和另一位差役挤了挤眼,乱蓬蓬得大胡子都变得猥琐起来。

这样说荤话儿在市井中是常有的事儿,老李也不在意。装了两大碗满满的羊杂汤,撒上一撮碧绿的葱花儿,端上桌子。

笑呵呵的道:

“忙活才好啊,明年能抱个孙子更好。”

汴京正店脚店几千家,老李的羊杂汤虽然好喝,却也排不上号儿。但宋嘉诚却偏偏喜欢,当值的时候三五天总要来喝上一回。

羊肉和羊杂的香气,夹杂着浓郁的葱香味儿,一口下去就暖到了胃里,舒坦!

“吁!”

伴随着响鞭的声音。雨中传来“吱嘎吱嘎”的车轮声儿。

宋嘉诚抬头一瞧。不远处,缓缓驶过来一辆马车。外饰精美绝伦,车身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拉车的马也极为高大,毛发光滑闪亮,显然都是来自西域的上等马匹,显然主人非富即贵。

宋嘉诚的差事,大多时候都在街面儿上,自然眼睛也毒。一眼就瞧见了车辕上上面,黑色的三角小旗上的“高”字。

“这是高尚书的马车?这个时辰上朝可有些迟了。”

一起喝羊杂汤的差役连松和瞥了一眼马车,语气有些疑惑的道。

“呵呵,这不是高尚书,尚书大人的马车不到五更就去皇城了,他家的随从还在我这里买了包子呢。”

一旁给新来的客人切羊杂的老李,瞥了一行驶过去的马车,笑眯眯的道。

“哦,那应该尚书大人家里的衙内小姐了,就不知这个时辰出来做什么,总不会是去潘楼逛早市吧?”

宋嘉诚挑了挑眉。

“哈哈,这样的人家,下人都多的用不完,哪里还要衙内和小姐们下雨天亲自去逛早市。不过,今儿个除了去上早朝的大人们,确实有不少官宦人家的马车经过呢?”

“还有这种事?难道,是发生什么新鲜事儿不成?”

“哎呀,你们这都不知道啊!”

一名身形瘦削,身披蓑衣踩着木屐的食客有些诧异的道:

“今儿个朱雀门报房办甚签售会,十两银子一本书,这不,好些喜欢墨瑾公子的衙内小姐们都早早的去排队了。”

“嘶!这么贵!谁会买啊!”

“确实太贵了,这一本书都够喝多少羊肉汤的了,我看八成是卖不出去的!”

“哈哈,这你们就想错了,买的人多的很哩,自从那朱雀门小报放出风声来说总共五千本精装书,里面还有一百本书里有墨瑾公子的亲笔签名,好些不差钱的衙内就蠢蠢欲动喽!毕竟带签名的才一百本啊,狼多肉少,都怕去的晚了被别人买走了啊。”

“何必这么麻烦,这样的人家,让报房直接把书送上门不就得了。”

“往常自然可以如此,但是从报房那边端午放出消息之后,便有许多汴京的衙内和小娘子打发家里的下人来蹲点了,但是听说想打招呼插队的人太多,报房那边没法子,便规定先到先得,而且每人限购一本,多了不卖。”

“哎呦,这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还有有银子不赚的啊,这朱雀门报房自从有了墨瑾公子这个摇钱树,倒是支棱起来了,连这些官宦人家的衙内和小娘子都敢得罪喽!”

“就是,我看这次是要踢到铁板了,刚才那位不就是高家的小衙内嘛,听说那可不是个讲规矩的,别是去掀摊子的吧!”

“啊......这,不能吧!”

......

朱雀门报房,此刻刚开门。

这个时辰比平常早了一个时辰。这是大宋的第一场签售会,自然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大掌柜朱贵无师自通,用红布做了个“欢迎莅临墨瑾公子新书签售”的横幅挂在牌匾上。

报房昨晚彻底做了一次大扫除,大厅还提前的装饰了一番,摆了十多盆鸢尾花和菊花点缀。杨蔓娘虽然没有来,但也专门去书画店做了一副裱糊好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巨大广告牌,立在报房大厅应景。

各家的马车都有序的停在街口。

穿着华丽的小娘子和衙内们哈欠连天的下了马车,但是瞧见报房门口的布置,顿时也不觉得困了,反而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遇上认识的人,便一脸欣喜的互相问候。

“啊,浣娘,我记得你之前不是买了一本《梦回盛唐》了嘛,怎么还来?”

“嘿嘿,当然要来,那是普通本,今天这可是墨瑾公子签名的精装本啊,我自然要买。平日里就看普通的打发时间,精装本的当然要好好收藏起来呀!”

“哈哈,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这般想的。”

“不过签售会这法子,倒是头一遭见,也不知朱雀门小报怎么想出来的,倒是挺有趣的。”

“可不么......”

乘着还没有轮到自己,许多互相认识的小娘子都打着油纸伞,一边在门口排队,一边叽叽喳喳的互相寒暄。

就算是彼此不认识的此刻也不显尴尬,毕竟大家都是墨瑾公子的拥趸,可以聊的话题实在不要太多。

之前早点摊子的人说的所谓掀摊子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众人都有序的排着队入内,一本本的购买。

不得不说,《梦回盛唐》的精装本做的确实非常出色,大多数人头一次看到封面就爱不释手。尤其是几个小娘子,看到上面画的太子和秦王,更是眼神都亮晶晶的。

而且买到了书之后,客人都不急着离开,而是不约而同的翻开第一页去瞧有没有签名,当然大多数都是没有的,不过大家对此也有心理准备,遗憾过后,还是很珍惜的将书收好。

此情此景,让因为担心客人会闹事,一直站在二楼观望的东主朱旭暗暗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原本买精装本的人也不多,但是自从前几天报房放出消息,五千本精装书里有一百本是带墨瑾公子签名的,来打听买书的人就成倍激增,几乎快踏破了朱雀门报房的门槛儿。

售书的事自然是不用再发愁了,但是新的烦恼又随之而来,几乎所有买精装本的,都是冲着墨瑾公子的签名来的,不少人还想打招呼让报房给预留,还都是些得罪不起的官宦人家,僧多粥少,给谁不给谁呢,朱旭为此就很苦恼和上火。

他原本想着,不然就让杨蔓娘多签一些,或者干脆让报房的撰稿们帮着签也行。谁知道杨蔓娘直接一口拒绝了。也没有再解释什么,而是让他直接把一百本签名的书打乱放进去,正常卖就行了,谁买到算谁的,凭运气,就跟开盲盒一样。

朱旭虽然不知这盲盒是何物,但大抵能明白这话的意思,对于杨蔓娘这不负责任的话,自然心中暗自腹诽不已。

不过两人现在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且从目前的供需关系来看,杨蔓娘还属于强势的一方,加上精装本她还投了银子,朱旭倒也不好再强迫对方什么,只能一边心里担心,一边暗暗祈祷一切顺利。

“哎呀!太好啦!我这本是有签名的!”

突然。

一个兴奋的声音打破了排队队伍的宁静,也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朱旭也不由得低头往楼下望去。

说话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穿着浅粉色交领襦裙,头戴莲花冠的小娘子,此刻这位小娘子正一脸兴奋的捂着嘴巴,抱着手里的书本蹦蹦跳跳,一点儿没有淑女的摸样儿。

不过。

周围排队的人显然也不在意,闻言迅速的围了过来。

“哎呀,于三娘,给我瞧瞧!”

“是啊,快打开瞧瞧,墨瑾公子在里面写了什么小句啊!”

“对对对,快读一读。”

后排的人,也都伸着脖子一脸的好奇。

于小娘得了签名书心里高兴,自然也没有藏私。但扫了一眼书里的小句,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

但众人催的紧,她还是清了清嗓子,忍着笑意,将书上的小句读了出来:

“锄禾日当午,读书真辛苦。一本小破书,一坐一上午。”

周围排队的众人,先是一静。

然后,便爆发出了一阵岔气儿似的笑声。

“哈哈哈......”

“有趣,这小句实在有趣。”

“嘿嘿,这墨瑾公子写的小句也太促狭了些!”

一个读书人模样儿,身穿豆青色圆领长袍的年轻公子闻言,摇着手中的折扇文邹邹的道:

“一本小破书,一坐一上午,知我者,墨瑾公子也!”

书生的话音才刚落,队伍后面便传来一声哀嚎:

“何止一坐一上午,我是一坐一晚上哪。我家老爹恨不得我晚上不睡觉,天天头悬梁锥刺股。”

显然,这位仁兄也被杨蔓娘的小句戳中了读书的伤心事。

有了小句的出现,之后排队的气氛越发的活跃。很多没有买到带签名和小句精装书的,买完也不忙着走了,索性在一旁等着,看还有谁能买到。

五十分之一的几率,显然还不算太低。

很快,下一个幸运儿出现了,一个穿蓝色圆领长袍的小郎君买到了带签名的精装本。

“嘿!快读一读啊!”

“对啊,那小郎君别藏着掖着,快念出来给大伙儿听听!”

这次又延续了之前的情景,众人迅速的围在了蓝衣小郎君的身边。

但小郎君翻开书,却是眼睛不可置信的瞪得老大。接着便忍不住抱着书哈哈大笑,前仰后合,都快要笑的流出眼泪了,惹得围观的众人越发的好奇。

“那小郎,你倒是读出来啊,到底写的什么啊?”

“就是,写什么了,为何笑得这般夸张!”

“真急人,你倒是快读出来啊!”

在众人的一再催促下,蓝袍小郎君终于终于止住了笑意。

轻咳了一声。

努力的绷着脸,一字一句,吐出了小句的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啊,这......”

排队的众人跟小郎君之前一样,先是一脸懵,眼睛瞪得老大。

然后,便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

“哎呀,笑煞我也!这墨瑾公子当真不拘一格,哈哈,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就连之前因为功课之事哀嚎的那位仁兄,此刻也是笑得前仰后合。

这句实在是太促狭了,排在队伍里的小衙内高尧康,闻言也忍不住和众人一道哈哈大笑。

笑罢。

又忍不住抬头朝报房二楼打开的窗户望去,期待能够看到墨瑾公子的身影。

说实话,自从之前的几封信件交往,对方提出的很多新颖的画画手法,高尧康就对墨瑾公子越发的佩服了,甚至有一种恨不相逢的知己之感,同时也不免对其本人越发的好奇了,只是碍于对方是女子,倒是不好再提要见面的话,但也对其样貌,也不免在心里有所幻想。

所以,一方面是为了买书,另外一方面也是心里怀着某种期待。向来都不喜欢早起的小衙内,昨晚特地叮嘱侍女一定要早早的把自己叫起来。

起来洗漱罢后,先是换了一身又一身儿的衣裳,然后对着家里的镜子照了又照。最后还不满意,又鬼鬼祟祟的从老爹高闽心爱的花圃里,采了一朵艳丽的芍药花簪在头上,打扮的新郎倌儿似的。

才在大哥高尧斐一脸狐疑的目光中,坐上马车匆匆赶来朱雀门报房。

只可惜,杨蔓娘显然没有什么默契。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衙内仰着脖子,对着报房二楼瞧了半天,也没看到她人,只瞧见一个穿着绿色缎子衣裳,胡子拉碴的猥琐胖老头儿,在窗口探头探脑的,委实晦气的很。

被嫌弃的朱旭:衙内,你礼貌吗?

一人限购一本书,自然也没什么好纠结扯皮的,所以排队的队伍行进的很快,不一会儿便轮到了排队的高尧康。

负责的管事微笑着将书奉上,语气客气的道:

“公子,这是您的书,承惠十两银子。”

高尧康看到封面上自己的画,不由的莞尔一笑,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他爽快的掏出荷包付了银子。打开书第一页,熟悉的娟秀字体映入眼帘,是墨瑾公子签名。

哈哈!自己竟然买到了!

小衙内顿时心里一乐,有种蹴鞠比赛的时候,在官扑店压中头彩的感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而衰,三而竭。”

不愧是墨瑾公子哪!

一如既往诙谐有趣又发人深思的小句,让高尧康忍不住会心一笑,读了出来。

之后的情况和前面差不多,不时地便有买到签名书的幸运儿,被众人围住,央求念出上面的小句。

这一场别开生面的签售会,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时辰。

倒不是有什么别的缘故,而是书卖完了。

是的,全部都卖完了,东主朱旭原本还担心会剩下太多,没想到最后居然一本都没剩。就连原本答应给自家女儿留着收藏的那本,都被熟人好说歹说给求着买走了,可把朱秋雨给气得不轻。

“我原本还想着这么高的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多人买的,想不到居然真的卖完了!而且好些衙内都没有买到带签名和小句的书,我还担心这些人若是不满该如何是好,没想到最后他们竟然没人找麻烦,当真是奇也怪哉。”

卖完了所有精装书,自然也不用守在报房里了。这一把下来,净赚一万七千多两银子。经了大半辈子的商,朱旭从来没有觉得赚钱竟然这么容易。

饭桌上,朱旭夹了一筷子松鼠桂鱼,一边细细品味,一边忍不住有些飘飘然的道:

“那些衙内们也没有那么可怕嘛,今儿买书的时候,这些人都怪好说话嘞。”

朱秋雨还在为没拿到精装本的事儿生气。

闻言,撇了撇嘴反驳道:

“爹爹错了。那些官宦人家的衙内平日里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可不好说话的。只是他们觉得这样的签售会,墨瑾公子可能会在报房,才一个个都表现的那般斯文的。”

朱秋雨外祖父家的小舅舅是大理寺的官员,所以她去外祖父家的时候,也接触过汴京的那些衙内们,虽然也有读书上进的,但也不乏那些不学无术,仗着家里的势力成日斗鸡走狗,而且大多不是什么好脾气的。

“额 ,那倒是。要说这开盲盒的主意还当真不错哩!当初墨瑾公子说让直接靠运气买,我还觉得不靠谱,怕大家觉得亏不愿意浪费时间呢!”

“这怎么是浪费时间,能得到一个墨瑾公子的亲笔签名多有纪念意义啊,而且大家是真的喜欢墨瑾公子喜欢《梦回盛唐》,才想要她亲笔签名的书呢,若是那些不喜欢的人签的名,别说买了,白给都不要呢!再说了,那些衙内们每天花银子如流水,又不读书又不用上朝,别的没有,时间是大把的,为了买书半夜起来排队算什么,这带签名的精装本,全大宋才一百本,多珍贵啊,以后拿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朱秋雨本身就是《梦回盛唐》发烧友中的一员,自然更能理解大家的心态和想法。可说到最后,又想起自己作为东家千金,居然一本都没的收藏。

不免又耷拉着小脸,不高兴的撅起了嘴儿:

“哼,都怪爹爹你把我的书卖给人了,不然我也有一本墨瑾公子签名的书可以收藏了。”

朱旭见状只好哄道:

“是爹爹的不是,下次一定不会了。”

“那,爹爹打算怎么补偿人家?”

朱秋雨眼珠儿一转。

“什么都行,你说吧。”

哈哈!等的就是这句话!

朱秋雨顿时来了精神,心花怒放的就要提要求。

“除了见墨瑾公子。”

朱旭夹了一筷子什锦豆腐丝,不紧不慢的道。

“额......”

朱秋雨顿时噎住了。

半晌。

没精打采的扁扁嘴:

“那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