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支狗血预警

昨夜,宫中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暗地里探头饶有兴致的观望着这场天子“新欢”和“旧爱”之间的对决。

结果么……

果然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旧爱”输了。

一败涂地。

甚至还是倒在了那个一模一样的借口上——

对,不管这些年昭妃是真的旧疾发作,还是装模作样的祈圣垂怜,宫里有多少人吃亏在这事上了?

谁还没气恼过昭妃发病的不是时候?甚至连其他几位娘娘都不例外。

从前昭妃风头无量,敢当面蛐蛐她的人不多,但现在……现在不是有了个潘玉莲吗?

隔天昭妃去中宫请安的时候,在路上‘正巧’了惠妃。

当着昭妃的面,惠妃那可当真是将她好一顿的‘关心’。

见昭妃的脸色都快兜不住了要捂心口,惠妃才算心满意足的放过了她。

其他人没路上就“拱火”的底气,本想着今日在坤宁宫能好好看看‘新欢旧爱’唇枪舌战的好戏,不想另一位主演缺席了。

是的,潘玉莲没去坤宁宫请安。

当日皇后娘娘许潘玉莲安心静养的事,又下令再降涂娴的位份……这事潘玉莲得领情。

因而她暂时先老实的待在了长信宫。

全力收集宫中其他几位娘娘的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叹潘玉莲这一位‘傲’的嚣张跋扈,翘着尾巴不知收敛,说话那叫一个阴阳怪气的让人恶心的主角不在。

到底这位昭妃娘娘的身体确实不好。

想想她要是忽然捂着心口倒在了坤宁宫……这‘大锅’谁敢硬是用脸去接?

所以背地里蛐蛐归蛐蛐,当面狠狠嘲讽奚落徐灵容的事,这宫里还真没几个人敢做。

坤宁宫里,看不成热闹的众人难免觉着失落。

她们情绪不高,很是安静,倒叫难得有安宁的薄皇后脸上都露出点笑意。

不过这份安静没有持续多久。

等散了请安,众人却心照不宣的加紧脚步往小厨房去了。

失败者的失败各有各的理由,但成功者的成功,她就必定有“跟风”的价值。

想想潘玉莲吧,她可是踩着这些年荣宠不衰的那位昭妃娘娘脸面,赢得陛下欢心的!

往往扎堆的人一多,攀比的风气顺理成章的就吹开了。

再有,这种裹挟起来的势也压得其他人不敢有二话。

毕竟其他妃嫔都眼巴巴的殷勤往御前送着‘心意’……你还能坐得住?

说,你是不是心怀怨怼?

是不是心中对陛下没有‘情谊’?

明崇帝后宫里剩下的这些妃嫔,如今斗得不狠,多数只有相互拌嘴的时候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嘴上的“功力”格外深厚。

对给其他的妃嫔‘扣大帽子’这种事,简直是眨眨眼的功夫就

能毫不费力的信手拈来。

指不定就在哪‘阴’你一下,叫你灰头土脸的吃个大亏。

还等什么?

送!

必须送!

于是——

这会儿天刚擦黑,含章殿外的魏公公就见甘泉宫里的宫人提着食盒来了。

见来人是贤妃娘娘身边贴身伺候的大宫女琴儿,魏公公脸上还带着笑。

“魏公公。”

琴儿也含笑对着魏公公见了礼,随后她将手里的食盒提了提,:“我们娘娘让我来给陛下送些羹汤。”

见琴儿只说了送汤,没说求见陛下的事,魏公公就知道这是贤妃在单纯的表心意。

这事简单。

正当魏公公要接过食盒送进殿内的时候,就听琴儿又轻声道:“这是我们贤妃娘娘在小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亲手熬的汤……”

“劳烦魏公公了。”

“哟。”一听琴儿的话,原本还笑着的魏公公脸色一正。

他点点头,感慨道:“娘娘真是费心了。”

送了汤,从含章殿出来的时候,魏公公脸上还带着笑意。

可很快,又有人来御前了——

“魏公公,这是我们惠妃娘娘在小厨房亲手……”

又是亲手?

魏顺忠接过汤,:“娘娘真是费心了。”

笑着送完汤出来——

“魏公公,这是我们昭仪娘娘娘亲自在小厨房……”

魏顺忠:嗯……还是笑着。

“魏公公,这是我们婕妤娘娘亲手做的点心……”

“魏公公,这是我们昭仪娘娘亲手熬得……”

“魏公公,这是我们美人亲手……”

“魏公公……”

“……”

魏顺忠:……笑不出来了。

看着手里的食盒,魏公公好生犹豫了一会儿,可最后他还是轻手轻脚的进了殿内。

妃嫔们往御前送“心意”是惯有的旧例。

明崇帝处理朝政的时候也没人敢无故打扰。

因而一般都是先放在了殿内角落里单独的小桌上。

等皇帝处理完了朝政,魏公公才会提一嘴。

待魏公公进得殿内,这会儿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食盒已经琳琅满目的摆了一桌子。

高居御座的明崇帝已经合上了手里的折子。

他就这么神色淡淡的看着蹑手蹑脚往那小桌子上放着食盒的魏顺忠。

魏公公轻轻的放好手里的食盒。

结果他转身的时候,冷不丁的正好对上了明崇帝看过来的目光。

浑身一颤的魏公公稳了稳心神,随后他连忙躬身走了过去。

行至御前,魏公公弯着腰,脸上堆着笑。

“陛下,这些都是各宫里,娘娘们亲手制的汤羹、点心……”

明崇帝看了看墙角处叫食盒堆的满满的案桌。

嗯……

这会儿‘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脸上的表情也有些难明。

明崇帝丢下了手里的折子,起身。

“去坤宁宫。”

“是。”

……

坤宁宫

这会儿宫内刚传膳,听得圣驾亲临的消息,薄皇后便让御膳房又添了些菜。

明崇帝到坤宁宫的时候,晚膳也布置好了。

“陛下可用了晚膳?”

薄皇后在殿外给明崇帝请安后,帝后二人一同往殿内去时,薄皇后道:“若是还未传膳,不如就在臣妾这用一些。”

见明崇帝点头,宫人连忙端着铜盆进来伺候他净手。

今日的薄皇后神色平和且格外的安静。

用晚膳的时候,薄皇后除了给明崇帝夹了些菜,就一言不发的悄悄的用着自己跟前的饭菜。

倒是明崇帝看着侍膳的宫人放在面前的花菇鸡内金汤,不紧不慢的道:“这汤,启兰宫的宫人今日也往御前送了一份。”

闻言薄皇后放下了筷子。

她取了帕子轻轻拭了拭唇侧,垂着眼看着面前的桌子,含笑间点点头,:“惠妃妹妹有心了。”

“秋日最易贪食,这汤消积健脾,如今最是适合不过了。”

明崇帝没接话,就这么淡淡的看着面前一本正经的薄皇后。

倒是一直垂着眼的薄皇后实在没忍住抬头看了眼明崇帝,随后她就绷不住笑了起来。

含章殿的事,薄皇后老早就听着信儿了。

等了这几日,她可算等着了那一波波往含章殿去的热闹。

宫里的这些热闹,只要不是在坤宁宫吵起来,薄皇后其实……也是想看的。

明崇帝摇摇头。

他倒也没计较薄皇后笑的事,只道:“往后不必往含章殿送东西了。”

“是。”

薄皇后努力收敛了笑意。

她正经的点点头,:“明日一早臣妾就吩咐下去。”

待用过晚膳,薄皇后端了盏茶送到了明崇帝的身边。

她坐在案桌的另一侧,轻声道:“太后娘娘这几日都在慈宁宫内静养。”

“臣妾过去请安的时候问过太医了。”

“只说太后娘娘夜里睡得不大安稳……”

可不么?揣着“天大”心事的闻太后哪里还能睡得着?

今早她老人家知道了那场‘新欢旧爱’的争锋更觉糟心。

徐灵容和潘玉莲……呵,这两个人,不是病秧子就是美貌‘傻瓜’,能有什么区别?

明崇帝顿了顿,随后点点头,道:“此事朕心中有数。”

觑着明崇帝的神色,薄皇后暗暗点头。

果然有事——

就说闻太后这些日子简直是一反常态的安静。

安静的薄皇后心里都觉得毛毛的。

她去慈宁宫请安,结果连闻太后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送了出来……

这会儿见明崇帝应声,薄皇后才算是放下了心。

心照不宣的略过慈宁宫的事,薄皇后就难免提到了昨夜里琼华宫和长信宫的事。

“陛下,昨夜里长信宫里急召太医……臣妾今日问了太医院,冯御医却只说静养。”

听到这的明崇帝不由得开口替着潘玉莲描补道:“她膝上的伤着了风……且疼了一阵,慌慌张张的请了御医过去,当时用过了些药就无碍了,只还需静养为宜。”

薄皇后点点头,随后她看着明崇帝,:“庄贵嫔……”

提起潘玉莲,薄皇后的口气软了软。

她仿佛含着叹息一般道:“她眼下才入宫。”

“她年纪不大,小女儿家的心思简单,她又一心一意敬慕陛下,只恨不能将陛下的话一字一句的都记着,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她生的那般娇俏,性子却也讨喜……不说其他,便是臣妾也想着多瞧瞧她呢。”

“只是……虽然想见她,却难免还惦记着她的伤。”

薄皇后看着明崇帝,认真的道:“陛下,庄贵嫔虽然年纪还轻,底子也好……但到底还伤着,宫里人多口杂,她哪能经得住三番五次的折腾?”

迎着明崇帝黑沉沉的目光,薄皇后话锋一转,又软了回去:“臣妾还想着明年的桑蚕礼上带着她呢。”

薄皇后的这一番话,足够明崇帝听明白意思了——

在潘玉莲的伤痊愈之前,别再动她了。

说真的,就潘玉莲那个闹腾劲儿,真的很容易就让人下意识忽略了她还伤着的事。

更何况……她那么香软的一捧艳气压在身上的时候?

谁能不动心?

明崇帝不是清心寡欲的‘圣人’。

相反,哪怕是他抱着潘玉莲的时候,都越来越不满足。

贪欲甚深,欲壑难填。

哪怕潘玉莲的目光一直只落在他的身上,所有的注意力和心思都放在他的身上,可他还是不满足。

他想要的越来越多……甚至恨不能将潘玉莲给一口‘吞’了。

已经半点都不犹豫,乖

乖的住进长信宫、变着花样的表达心意、使出全身解数使劲黏糊着他的潘玉莲……勉强压制着明崇帝心中叫嚣着翻滚的恶意。

但还不够,他想要的更多。

他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形状’,试着用温情‘换来’潘玉莲的‘真心’。

现在让他只能安稳的坐在一旁,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潘玉莲始终和他隔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只是想一想那个场景……

明崇帝慢慢的闭上了眼。

“陛下?”

明崇帝垂在袖中的手轻轻颤了颤,:“朕知道了。”

……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

坤宁宫里的宫人正预备着明崇帝今晚会宿在中宫呢,却惊见陛下忽然离开了。

脸上闷闷的冬英被连嬷嬷硬生生的给拉走了。

倒是绘杏端着一碗燕窝汤进了殿内。

“娘娘。”

正倚在案桌上闭目凝神的薄皇后,轻轻的应了一声。

“陛下忽然起驾……”

闻言薄皇后睁开眼,她兀自笑了笑,倒也接了话,:“自然是因为不高兴了。”

绘杏将燕窝汤奉给薄皇后,随后自己取了玉轮跪在薄皇后的跟前给她慢慢的锤着腿。

看着薄皇后搅了搅燕窝汤,绘杏轻声道:“娘娘,陛下可是为着……长信宫里的事?”

若说这坤宁宫里谁是薄皇后的心腹——

不是人前走动的冬英,也不是来往宫中给后妃传令的连嬷嬷。

而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绘杏。

听着这话的薄皇后笑着看了眼绘杏,:“这么多年了,你这双眼睛倒还是那么亮。”

被夸的绘杏腼腆的笑了笑,随后她又轻声道:“娘娘,陛下既然喜欢,庄贵嫔也一心只求圣恩,娘娘您又何必……”何必阻拦呢。

“就是因为陛下真的,真的很‘喜欢’啊。”

说完这话,原本还笑着的薄皇后笑意淡了,她将手里的汤盏放在了桌上。

“这么多年,好容易才出了这一个……结果还被涂娴给弄伤了。”

“涂娴……”薄皇后默了片刻,随后摇了摇头,不再提这人。

待说起潘玉莲的时候,薄皇后忍不住轻叹了口气,:“她腿上伤的那么重,偏偏也是个能对自己狠得下心的。”

“若她的这伤能养的恢复如初还好说,答应了本宫的事,也不能反悔。”

“可她这般由着陛下的性子拼命折腾,若是不管不顾的落下了病根……往后只怕记起一次就越发的恨一次。”

“到时,便是本宫想救都救不了了。”

薄皇后这话听得绘杏的眼睛都忽然睁的圆了些,:“娘娘,您是说庄贵嫔她……”

薄皇后点点头,:“不是她,还能是谁?”

“可那位贵嫔娘娘确实,确实是浅薄的实在张扬……”

看绘杏有些不敢置信的神情,薄皇后笑了笑,点她:“才说你眼神好呢,这就忽然看不清了?”

“你只盯着她明面上、盯着这宫里人的嘴干什么……最重要的不是旁的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陛下他做了什么。”

闻太后曾经无声的感叹过薄皇后被‘捏成’了明崇帝的‘形状’。

这话说的有些粗鲁又奇怪,但细品起来却很有意思。

瑱王府五年,宫中十二年。

薄皇后一路从王妃再到母仪天下、地位不可撼动的皇后娘娘……

能做到这份上,这世上,薄皇后也确确实实,是最接近明崇帝底色的人。

登基后的皇帝……有些可怕。

那会儿薄皇后每每见着明崇帝的时候,她都瘆得慌。

当隐约‘瞧见’了那片可能的‘阴影’时,薄皇后心头寒风呼啸而过,遍体生寒。

她几乎是毫不迟疑的掉头就走,只当自己是个目盲心瞎的“端庄贤惠人”。

所幸那会儿有个昭妃冒了出来。

她处处合适又处处不合适。

薄皇后一直提着心,费力从中斡旋,这些年宫里勉强称得上是平安无事。

可昭妃眼瞧着不顶用了。

明崇帝先是皇帝,她才能是皇后,薄皇后一直很清楚这点。

自那之后,夜夜难眠到患了头痛之疾的薄皇后一直逼着自己镇定,她佯装无异的稳稳的镇着后宫,四处想办法……

苍天垂怜,等来个‘以身入局’的潘玉莲。

恍惚间,薄皇后记起了闺中悄悄读过的奇闻轶事——因为恐惧,人们会向面目狰狞的鬼神献上最珍贵的祭品,以祈求来年能平平安安。

潘玉莲——无论如何薄皇后都是一定要竭尽全力保住的。

“绘杏,让太医精心照看庄贵嫔的身体,但凡有什么缺的,都只管与本宫说。”

“这坤宁宫里,本宫素日用的那些益气补血的东西,待问过御医无碍后,全都拨一半给长信宫。”

“此事不要声张……”

薄皇后看着绘杏,神色严肃的道:“务必让她平平安安的养好身子,明白吗?”

这庄贵嫔果然真是狐狸精化作的……

跪着的绘杏仰面觑着薄皇后的神情,艰难的点点头,:“是,娘娘放心,奴婢明白。”

……

长信宫

含章殿里的热闹听得潘玉莲直接笑倒在了榻上……可惜她不在场,不然还能当面看看明崇帝的脸色。

这么想来……那位皇后娘娘果真促狭。

可潘玉莲的这份快乐没能持续多久,隔天一早,带着一堆药的御医就又来了。

不光是他们,小厨房里炖煮的汤品也越来越多。

喝了几日,潘玉莲喝的脸都瞧着越发的红了。

……

这天下午,潘玉莲双手抱着个小汤碗,对着里面的汤静静地沉思着。

听梅轻手轻脚的过去,刚准备将半躺在地上的珍珠抱起时,忽然听潘玉莲问道:“陛下有几日没来了?”

“……三日。”

人没来,只是时不时送了东西来……明崇帝忽然转了性了?还是他另有新欢了?或者是对着她装都不愿意装下去了?

潘玉莲不敢直接去御前,若是闷头闷脑的撞上去有个不知道的意外更糟。

她问着听梅:“这几日朝堂上有什么事很忙吗?”

听梅想了想,暂时还没听得什么信,因而她道:“娘娘,不如将长顺招了问问?”

宫里的事消息,这长信宫里就属长顺最清楚。

只不过因着潘玉莲从没过问过前朝的事,长顺不愿多嘴讨嫌,便也只禀报了后宫里的事。

不一会儿,长顺就被传进了内殿。

听潘玉莲问起最近朝里朝外的风声时,他略一思索,便捡了大事小事挨个说了起来——

这头一个,就是关于立储的事。

眼看着寒冬腊月马上就到。

待过了年,人就又老一岁。

旁的富贵人家只是感慨两句年华逝去,可在“天家富贵”里,还是在皇帝膝下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的时候,这可不是简单的老一岁的事。

除了已经在京中的端王、诚王和信王府的人,其他地方上准备进京贺岁的藩王也都在动身赴京的路上……所有的人心里都有种莫名的预感——

这个年一过,只怕不会安生了。

在这个风声“呼呼”的当口,但凡是涉及所有王爷世子的事,就特别容易被人留意。

因而,长顺说的第二件事,就是信王世子得了陛下封赏的事。

信王世子?!

摸着猫的潘玉莲手一顿。

她慢慢的拉着珍珠的尾巴揉着,盯着长顺,好奇的道:“就单他得了陛下的赏赐?”

“是。”

应着声的长顺躬身笑道:“听说世子是献了一副画,陛下很是喜欢。”

“一幅画?”

“是,娘娘,正是一幅画。”

众所周知,这宫里的娘娘们都饱读诗书,因而都爱个诗爱个画的。

见潘玉莲提起这画,长顺只当她喜欢,便绞尽脑汁的使劲想了想道:“好像是叫什么,什么崖子的高山,不对,是高崖松,松……”

【“刚刚朕在琼华宫里看了会儿画,沾上了熏香的香气。”】

【“哦,陛下看的那是什么画。”】

【“绥崖子的《高岩曳松图》。”】

【“这样啊……”】

这厢长顺还在格外努力的试图挤出听过的画名,忽然就听——

“绥崖子……”

“《高岩曳松图》。”

寻着声的长顺一抬头,就见潘玉莲直勾勾的瞧着他,又重复了一遍,:“绥崖子的《高岩曳松图》。”

“诶嘿,正是,正是。”

“正是此画!”

长顺一拍大腿,随后连连笑着捧着潘玉莲,:“娘娘当真是博学鸿儒,学识渊博。”

潘玉莲紧紧抱住珍珠。

她也慢慢的笑了起来,:“啊~原来是,高岩曳松图啊……”

不过几日的功夫,宫中倒也没多少其他的大事。

待打发了长顺出去,听梅看着潘玉莲,:“娘娘?”

“昭妃娘娘腹有诗书,气度高华,善解人意……信王世子得蒙圣心,特立为皇储。”

“户部郎中潘同典修缮宫室不力,贪污成性,严惩不贷;”

“妖妃潘玉莲,蛊惑‘圣心’罪该万死……”

一口气说到这的潘玉莲一直笑着:“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的圆满?”

“娘娘……”

潘玉莲笑着笑着就狠狠的‘呸’了一声。

“呸!”

“休想!!”

……

接下来的几个月,潘玉莲就和‘缩头乌龟’一样待在长信宫里闭门谢客。

愣是一副要养伤养到地老天荒的模样。

于是本该二月末才养好的伤……潘玉莲硬生生在二月初的时候就站起来了。

而她能站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了系统,在上头猛猛砸钱,一路直接冲到了三级贵宾的等级。

【团圆丹——一家人就是要团团圆圆的,少一个都不行。】

【注:此道具为中秋节限定款,具有时效性,只能供娘娘体验团圆之福六个月。并需在解锁三级贵宾,开启宫斗功能“栽赃陷害”后使用。】

【“提示:因娘娘处于特殊环境,待使用该道具后一月内需与目标人物同房一次,该道具才可激活生效。】

【另:因娘娘处于特殊环境,服药前后出现不知名副作用等其他不适症状均属正常情况,后期可无患自愈。“】

【“经检测,娘娘符合使用条件,请娘娘确认是否使用?”】

“确认。”

【“特殊道具已使用,请娘娘尽快寻找目标人物完成激活条件。”】

【“请娘娘您小心爱护自身,祝您体验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