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陛下宣布为釐王与校尉阳赐婚,则良道吉日尽快完婚。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情, 但是搞得朝臣有点懵, 这什么情况?
赵奢被这赐婚圣旨雷地外焦里嫩。
釐王……釐王在巨大的喜悦中感谢陛下,他接受圣旨,回家把自己打包带走与阳相亲相爱去了。
龙阳君拿到釐王眼巴巴送来给他的圣旨还有些不可置信, 他是少有的目前为止觉醒了全部记忆的人,如今能够与魏釐安王再续前缘他很高兴, 然而他没想到,当今陛下是个奇人啊!
这,这周天子真的给他们下旨赐婚了?!
“陛下给我们赐婚, 朝中无人反对吗?”阳不可置信地询问釐王。
釐王笑着说道:“有啊,赵大人说夫夫两个在同一个部门做事不好, 为了避嫌, 我调任到后勤管理战需了。”
不是, 他不是这个意思,男子相恋有违阴阳伦理,周天子是怎么做到让朝臣闭嘴的?
“陛下没有让朝臣闭嘴啊?”釐王茫然地说道:“陛下说接下去要晋选大周十佳伟人,之后大家都专注于讨论如何晋选的事了。”
便是有人要弹劾男子成婚不合理, 周扶也是以被釐王的深情感动为由挡住这一部分反对的声音。
别人的事情有什么好管的?快把注意力绕回来,大周十佳竞选敲锣打鼓进行啦!
当周扶将这个消息实锤宣布下去的时候,朝臣们果然都像是一个个看到小鱼干的猫儿似的, 双目发光, 竖起耳朵专心听陛下说这十佳伟大奖项分别代表了哪些含义。
周扶望了一圈全神贯注的朝臣们, 发现还有几个兴致缺缺的猫儿在发着呆,这怎么可以?大周第一届十佳评选,那是一定要弄得盛大热闹,最好是全民参与啊!
要是能拉动一波经济就更好了。
周扶清了清嗓子,开始造势了。
“诸位卿家,想来还没有明白这十佳背后的含义,”周扶对众人说道:“你们可知,如今评选出来的十佳,不仅仅代表了你们个人的荣誉,还事关整个大周的良性发展?”
果然,听到周扶如此说来,屈原等原本对这些虚的名声不屑一顾的老臣纷纷专注了精神。
只听周扶娓娓道来:“所谓的十佳,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表率啊!要让这整个天下知道你们有多优秀,带动天下人的向往与效仿,才是其背后最重大的意义,而被推选出来的伟人,可是要做好表率,敢于做先锋,为天下人做模版,为百姓谋福利啊!”
当然,这背后会拉动的思想开化转变,以及经济的变动就不可言说了,事实会证明,精神食粮贫瘠的大周人民,对于能够津津乐道谈论许久的话题,那是乐此不疲地在饭桌上谈起。
“接下去的十佳评选流程将由中书省商议出结果,交由各部实施,此后将会安排最善于文墨的人为十佳著写传记,”周扶见大家都聚精会神了起来,接下去就该安排新一轮的工作了。
大周第一条商业街的规划商谈一下,科举之后武举的举办筹备,还有之后各部门实习工作的安排。
早朝又如同菜市场一样在叽叽喳喳的商谈中进行了,周扶引导着节奏,让大家都陷入了一种:吃苦耐劳加油干!未来好日子在等着你们的高昂情绪里。
这些事情之后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在眉梢的就是接下去殿试的事情了,周帝说道:“朕暂定将殿试安排在七天之后,这两天各部成绩也该报上来了,如今还差工部没考完,工部此次考的内容较多,纳入的人数也可增多一些,日后这大周硬的工程可都要考工部来带头了。”
周扶这话是说给王莽听的,王莽如今跟着周扶走,尝到了甜头,虽然权势没了,可是在民间的地位那是节节攀升,如今走在外头便是三岁小儿都知道他的名号。
“臣必将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王莽心中充满了动力,他跃跃欲试,他知道跟着陛下有肉吃,跟着陛下走他这辈子的起起落落都会被载入史册。也许在千百年之后,人们会以敬佩崇敬的口吻提起他这位先人,这让好名声,好面子的王莽每每想到感觉人都要飘起来了。
华夏历史上,王莽钻营名声忍耐了大半辈子,为的是至高无上的帝位与权势,如今帝位肯定是没盼头的,给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跟周帝正面刚,权利欲没盼头了,倒是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王莽想到自己还在周皇陵受苦的大女儿,如今他二女的婚事因为他的名声而水涨船高,可他最宠爱的大女儿却在周皇陵中孤独一生,王莽升起了一个新的梦想,他要修一条宽阔平坦的路,让周王都到周皇陵的距离路程缩短时间,以便于他未来能够接济照顾自己苦命的大女儿。
说到底,都是那老太婆的错!
十佳落实之后,大周风靡了一阵子追星的热潮,比如说板上定钉对大周有着重大贡献的王大人,王大人用过的笔,王大人用过的墨水,王大人深夜埋头工作用的灯油,王大人看过都说好的书籍,王大人爱吃的菜爱去的酒楼……
这可与纨绔子弟追求青楼花魁娘子的那种追星不同,王大人可是身居高位的“男神”,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人们为了抒发内心对于王大人的憧憬,就差去打听王大人喜爱穿哪一家亵裤了。
谁他妈能知道,陛下请的人写传记时把他们往天上夸呢?不仅如此,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胜,看得王莽自己都感动地热泪盈眶,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修路的时候遇到了这么多的痛苦磨难?
真正的出名以后,王莽后悔了,悔地肠子都青了!但是他能怎么办?自己一心追求的名声、名誉,如今都有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等等,你们想干什么?本官不纳妾,本官也不要填房,别扯本官衣服,救命!
在十佳夸张夸大的宣传之下,王大人这位引起全城追捧的“男神”,再也不敢一个人出门了。
此时的王大人根本不知道前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坑在等待着他,今日终于听到陛下提出正式开始十佳评选,王大人宛如打了鸡血,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朝臣们一起呼唤“陛下圣明!”
王莽内心的变化周扶不得而知,倒是工部的考核就在这日下午进行了。
工部是主要营造各大工程的机关,旗下除了要招更多手艺精湛的匠人以外,还需要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因此工部的招人条件是不单单是理论知识,若是此人有特殊发明足以证明其能力,甚至可以直接封官的。
工部选拔,踊跃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除了在水利理论知识上专研透彻的郑国以外,还有一人名为李冰,在华夏历史上,他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郑国之鼎鼎大名更是家喻户晓,华夏战国时代郑国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反而成为了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还有一人名为张湛,于开垦稻田种植水稻有独到的见解。
这间谍活动做的反倒把敌人弄强盛了,郑国的属性怕不是个招财猫?
此外还有一人,名为泰山,就是有眼不识泰山的那位泰山啊!
泰山的技巧之精湛,能够化朽木为神奇,做出精良的木工家具来。一个做木工的工匠又怎么会在工部考核之中脱颖而出呢?
因为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东西!石磨!在此前,王莽便从陛下手中拿到了石磨的样稿,他可以保证,样稿在他的手中,而工部那些正在专研样稿的工匠也还没有做出完全的成品来。可是泰山其人,他把石磨给捣鼓出来了,在没有样稿的情况下!
手艺考核的场地比较开阔,能够让那些来考工匠司的人们尽情的施展拳脚,而看上去木纳愚笨的泰山,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看好。
“这傻大个做的什么东西呀?”边上的人在窃笑他手脚粗笨。
“没想到这样的人都会考进第三场来,”有人不服气地摇头。
“这傻大个怕不是做不出好东西自暴自弃了?”就连考官都注意到了,与边上的同僚窃窃私语
“你看他那圆筒,什么鬼东西,这东西便是卖出去都没人要吧,”同僚摇摇头。
王莽巡视考场,无意之间注意到这边动静,都第三场了,筛选至今留下的可都是精英了,又怎么会有人糊弄考核呢?
工部侍郎看到他们的尚书王大人凑近去看泰山的作品,突然脸色大变,心头一跳:“大人,可是有哪里不对?”
“这,这石磨是谁教导你做的?”王莽大惊失色,急切地询问泰山道。
“大人知晓这是石磨吗?”泰山挠了挠后脑勺,憨厚地笑了:“这是学生的老师公输班所创造之物,之后教导给学生,老师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将它做出来。”
“你的老师是公输班?”王莽惊讶道:“可是民间那有名的木匠?”
“老师听说陛下要为工匠们授予官职,便让学生来试试,”泰山说道。
此后,王莽找到周扶,将泰山其人告诉了他,并且牵出了背后的一条大鱼!——鲁班!
华夏历史上建筑鼻祖,木匠的鼻祖,发明了铁锯、斧头、曲尺、墨斗这类砍伐和测量的工具,伞、石磨、云梯都是他造的!
而他发明创造了这么多,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造福百姓。
周扶没想到自己刚靠着脑海中的知识捣鼓出石磨图纸来,人家发明此物的正主就出现了,这让周扶有一点点小心虚,但更多的是巨大的喜悦,他忙命人去打听鲁班的动向,若是可以请到这位大师到工部来指导,整个工部工匠司的动手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第三次考试,在周扶派人去请求鲁班大师出山后渐渐落下了帷幕。
六日很快就过去了,殿试的日子也将要来临。
周扶看到手里的名单,只觉得它闪闪发光,像封神榜一样神圣而充满光辉!
其中记载的重量级人物,足以为整个大周的未来带来新的革新与变动。
孔夫子的弟子,荀子的弟子,鬼谷子的弟子,我靠还有阴阳家邹衍的弟子!超多华夏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人物像雨后的春笋,扑通扑通冒了出来。
这些水灵灵亮晶晶的大白菜让周扶一时间犯了难,这么多人才,怎么指出前三名啊?如今周扶的手上,为相之才就不下于三个了,这可真是甜蜜的烦恼。
周扶甜滋滋地看着六部交上来的名册,一个想法在心里渐渐成型。
殿试,是陛下对天下学子进行考核不是吗?
于是周扶又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六部之中各有擅长,这次科考是六部分开考核的,要在这么多人中选出头三名也实在太为难他的选择障碍了,所以周扶想到一个办法,你们每一个人来说说目前为止对大周不满的地方吧,谁说的多谁就是状元郎。
周扶的考核让所有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朝臣们窃窃私语。
“说出大周不好?如今大周欣欣向荣,哪儿还有不好?”
“话不能这么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要让考生们当殿说出来,这可不是在得罪人吗?谁敢跳出来说呢?”
陛下这样也太坏了,心大大滴黑啊!
这要是拿到头名的人,岂不是要将大家都得罪透了?这成为状元郎的成本太高了,弄得不好,以后可是要做个活靶子,处处受敌的啊!不划算不划算,状元郎只是起步高一些,可真正以后混迹官场,怎么能处处竖敌呢?
“你们谁先来说?”周帝在殿堂之上,笑眯眯地询问众人。
李斯淹没在考生之中,薄唇抿着,正在思虑权衡其中利弊。他来参加科举,为的就是出人头地,高官厚禄,他自认学识过人,至少不会比他那同窗韩非差!如今韩非都成了尚书了,他怎么能落后太多?
李斯的好胜心让他不甘于人后,他暗暗思考,既然都走到了这里,他怎么可以退缩?
得罪人又如何?陛下如今所需要的,可不正是忠于陛下的纯臣孤臣吗?
李斯上前一步,率先出列说道:“陛下,学生认为,如今大周四面楚歌,当居安思危,富国强兵!”
李斯一说大周四面楚歌,不少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向他,倒是屈原之前对他有些意见,如今听他提出这话,眼中出人意料的反而带上了赞赏之意。
“哦?”终于有人率先站出来了,没想到还是个熟人,周扶还记得他,在考场上和他对视过的人,也是一点不给屈原大人面子轻狂退场的那个人,周扶感兴趣地说道:“你且说说,如何四面楚歌了?”
“如今秦燕开战已是事实,陛下您的威信也因这一战而下降许多,晋国并不是好相处的,他们的国君野心也不小,而大周的军队人心不齐,各地兵只听当地领将指挥,却不知周天子是何人,这是其一。”
李斯不顾众人异样的目光,接着说道:“如今周境内除了王都还算富有之外,其余之地地广人稀,多地豪强拥兵自重,层层剥削之下就是连送往边境的军饷都不剩下多少,朝廷政令不通,地方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学子对大周如今的形式感到深深地忧心。”
“一派胡言!照你这么多,先帝在位期间做的一切政令都成了废纸不成?”朝中有官员义愤填膺地反驳。
“安静,如今是殿试考核期间,除考生之外其余人等不得插嘴,”周帝威严的声音自殿上传开:“李斯,你接着说。”
“自先帝时期频发大灾难以来,大周还未缓过气儿来,如今地力耗尽,想开今年收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且大周的权贵子弟醉深梦死,多以谁与当红花魁亲密而互相攀比,带坏风气。寒门子弟没有冒头之日,于学识上努力还被排挤打压......”
经过李斯之口,大周就没有好的地方了,政治经济农业文化全部差的一塌糊涂,他越是说,众人越是想到还真是这么回事,最近空前高涨的情绪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
李斯发完言后,顶着满朝文武不可置信的目光淡定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大周,真的有这么差吗?
有些人已经开始反思了,李斯的话太毒太重了,震耳欲聋地响彻在他们耳边。
大周这几年真的是风雨飘摇啊!
国内灾难频发,周帝被毒害死,新帝临危受命,朝中五王叛乱,晋国虎视眈眈,秦燕目中无人……
屈原低头擦拭汹涌而出的眼泪,红着眼眶:他说的没错,我们大周就是这样弱小可怜又无助!
周帝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还有人发言吗?在场诸位都不是庸才,便没有别的想法了?”
“学生有话要说,”晏婴出列,对众人说道:“大周如今正处于一日之中的黎明时分,如同初生的太阳,充满了活力,之前李斯说的固然没有错,但这些问题都是会随着大周的成长而一一解决的。”
晏婴是出了名的善用比喻,善于劝谏,听他说话是一种享受,也让人心里很舒服:“陛下向百姓征收极低的税收,勤于政事,学生听说众位大人为了科举考试日夜忙碌加班,大家都这么努力的做事情,有什么难事是不能够完成的呢?”
“国内的豪强剥削严重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如今的地方豪强正如过了中年的牛,即将迎来老年,它靠着曾经的辉煌来粉饰自己,其实本质上已经不中用了,只有等候宰杀的命运。”晏婴款款而谈,他的言语幽默,比喻生动,自有一番气度,众臣紧锁的眉头随着他如沐春风的言语渐渐松开。
却又听晏婴说道:“陛下年少有为,还能够执政很长的时间,朝中新生力量还需要时间稳固,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众位大人们都是贤臣良将,陛下是圣明之主,又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克服的呢?”
晏婴说完,朝中的气氛已经从降至冰点又回到了和乐融融,不少人都以赞赏的目光注视晏婴。
周帝又接着问道:“还有谁要说的,尽可出列来说,之前李卿与晏卿都说的很好,朕很期待你们的表现。”
周帝的话语如同一滴水滴入油锅,滋啦啦地炸起来一片滚烫的油花来。李卿!晏卿!周帝已经将之前发言的两位学子都默认为了自己的爱卿了!
此后,众多新星大放异彩,信陵公子周无忌还献计于周帝:“陛下,如今周天下豪族,为南地与北地两处,南地处于周晋边境,边境之地有世代守将镇守,他们能够互相牵制,而北地则更嚣张一些,但是学生听说北地巨头夫差为人猛暴,手下不堪与另一豪强勾践素有旧怨,或许可以分化瓦解他们,以徐徐消耗北地豪强的力量。”
子贡发言说道:“大周的财富是可以积攒的,生生不息形成良好的循环,若是陛下能够鼓励商贸,鼓励农耕,以周目前的形势来说,很快就能走出之前灾年的阴影。”
这一批脱颖而出的学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就连因做出石磨而晋身朝堂的泰山都说道他的老师鲁班曾做出攻城器械,包括云梯,包括钩强,都是能够强大军事能力的好东西,而鲁班所发明的东西,有一些农具的用法甚至够改良目前的耕种效率。那些砻、磨、碾子等粮食加工机械朝臣们闻所未闻,对泰山所说的大感兴趣,而周帝应了泰山的心思,命人以高官厚禄请鲁班大师出山。
要知道,历史上的雕刻、机锋、打井、还有传闻中就连拉水的滑轮都是鲁班的杰出创造啊!
今天注定是精彩纷呈的一天,也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在这一天,大周未开革新派的一个个大佬正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殿试告一段落,在众多水灵灵的白菜之中,周扶艰难地挑取了前三名。
李斯,晏婴与子贡。
李斯位列头甲,出人意料之外,却竟也在情理之中。
晏婴之才有目共睹,而子贡,其商业巨才之能是大周未来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
赵高宣读名单之时,全场寂静,他们的才华横溢毋庸置疑,只是李斯成了第一让他们很意外,他们原以为晏婴才会是最合陛下心意的那位。
“殿试结束后,给众位一天的休息时间,明日休朝,后日起,各部实习岗位记得都安排好人,为期两个月,表现不佳的可革除职位,”周帝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让众位以为考到现在就已经结束的新秀又一次紧张了起来。
什么什么?考完了还有实习?!考完了不就直接上岗当官了吗?陛下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其余名次,按照六部考核成绩唱名,全国通告,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去的实习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在等候着他们,因为实习不通过,他们就不能转正!
“陛下为何会选择李斯作为头甲?”殿试过后,赵高不解地向周扶询问道:“奴婢原以为,陛下会磨一磨他的锐气。”
是的,李斯实在是太会得罪人了,也太傲气了。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赵高一看到李斯就油然而生一种厌恶感,感觉就像是吃了一口屎,嫌弃又憋得慌。
真是奇了怪了,自己最近得病了吗?赵高百思不得其解。
“朕为何要磨他的锐气?他只是说出了血淋淋的大实话,将暗潮汹涌下的血肉抽皮剥骨,摊开在面前让大家看清,”周扶轻笑:“朕的朝堂需要这样的人。”
李斯的锐气,可以替他把整个朝堂的棱角给磨平,周扶则只需要做弹簧的角色,这儿拉一把,那儿拉一把,有时候再做做“纵火犯”,放完火就跑,后事留给别人去收拾,赤激!
拿到头名心情激动的李斯回到住处,没来由的觉得后背一凉,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在等待着他。不管了,他今日累了一天,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梦里,李斯接受帝王之命,为自己的师弟韩非送上毒酒助他上路,他辅佐千古一帝成就天下一统大业,身居高位,年老与奸佞合谋迫害公子扶苏,扶持胡亥即位,最终却被那奸佞赵高所害,全家老小被满门抄斩,而他自己则在被腰斩的痛苦之中……猛然惊醒!
信陵公子周无忌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中,老王妃以为他是殿试失利才无精打采,忙安慰幼子:“如今入了殿试的日后都会在朝中任职,你是釐王的弟弟,日后在官场上必定能够顺丰顺水的,不要担心了。”
周无忌担心的根本不是这个,而是他之前与晏婴同考一部,他以后要和这位“诈尸的古人”近距离接触,一起实习了啊啊啊啊啊!
周无忌想到殿试之上晏婴那如沐春风的性子,因为心里的疙瘩,他只觉得晏婴其人给他的感觉阴森森的。周无忌刚因殿试出彩得周帝夸奖的雀跃心情就这么被戳破了,他又一次一头栽入了竹简堆里,发誓要找出“历史上”对于晏婴此人的记载。
老王妃忧心忡忡,她的长子眼看就拉不回来了,铁了心的要和一个男人厮守终身,如今又见自己幼子如同撞了邪一样整日泡在竹简堆里,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于是老王妃想出来一个办法——冲喜!
老王妃开始一个劲地为周无忌张罗适龄女子,拉着考完殿试的周无忌开始各种各样的相亲。
周无忌烦不胜烦,索性躲到釐王的院里躲清净。
老王妃看不惯阳做自己的儿媳妇是个男人,可陛下已经下旨了,两人的婚事已经在筹办之中,她消极抵抗,拒绝踏入釐王他们的院落。
“今日殿试情况如何了?”釐王见自己弟弟回来,关心地问了一句。
兄长和颜悦色的关心话语令周无忌受宠若惊,他是知道釐王不喜欢自己的,谁又会喜欢一直被当作反面例子来对比呢?每当旁人将他们兄弟做对比,夸他如何能耐又说他兄长如何平庸无能之事,周无忌都觉得愧对兄长,可他堵不住母亲的嘴,也阻止不了旁人说三道四。
兄长为阳在家多次与母亲闹得不开心,要周无忌说,阳的才华甚至远胜于他,母亲后宅手段显得就太掉价了,虽然心里知道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在一起,周无忌没想到兄长能够请动陛下为他赐婚!
阳怎么就铁了心的要跟兄长呢?周无忌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惊才绝艳之人,多得是貌美如花的姑娘喜爱,怎么就想不开跟了兄长呢?
周无忌自是不知道,龙阳君天生只喜男人,而釐王前世后宫美人不少,让他很失落遗憾,但是他死的早,而龙阳君则活到了寿终就寝!今生釐王一副非卿不娶的样子,只守着他一人,他本就已经喜爱于他,今生更不会辜负釐王一片痴心了。
陛下为两人赐婚,没提嫁娶这一茬,釐王屁颠颠儿地以为陛下同意他嫁给阳了,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打包。
“我并没有拿到前三甲,”周无忌说道:“不过陛下夸我了,可能对我印象还不错。”
“那就好,陛下和善仁慈,以后好好干!但是也别太累了,”釐王强嫁男神成功,心里美滋滋,看到什么都顺眼,更何况是他们家未来的希望?
他们这一脉以后的传宗接代可都要靠无忌了,他得好好照顾这个弟弟,让他以后多纳几房美妾,多生几个大胖小子堵住母亲的嘴。
前世死因因政治理念不受兄长重视,被秦国反间计搞得兄弟离心,最终自暴自弃、沉迷酒色掏空身体抑郁而终的信陵公子一脸感动地模样:“多谢兄长关心。”
等到釐王给他安排一个两个三四个,母亲给他安排五个六个七八个好生养的美妾时,周无忌感动不起来了。
釐王:咱们这一脉未来的传宗接代就靠你了!努力加油干!
另一边,周扶的小号已经与周小史一行人到达了大周境内。
“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周小史见坐在车内的白面人逐渐变为了周泰的模样,看看天色如今正是白天,他有些惊讶地问道。
“科举殿试考完了给朝臣们放假一天,”周扶轻轻笑到:“所以我过来看看这边怎么样了。”
“我们已经过了周边境的城墙,如今已是到达下郡了,”周小史说道。
下郡是周边境内最大的一座城池,有大量的守军与进出关卡,周小史有晋国使臣的信物,进入城内以后会有随军保护与监视,然后让他们住进驿栈之中。
“边境之地是怎么样的呢?”周扶好奇地撩开了车帘,外头的风挺大的,刮地他脸颊生疼,没一会儿就有沙子进入眼中。
周小史见周扶在揉眼睛,忙将车帘拉下来:“外头都是光秃秃的,远远没有王城繁华,最多的就是身穿铠甲的士兵,有什么可看的?”
“我就是好奇,这儿是不是真如书中写的那样,铁马金戈,黄沙漫天,”周扶小声说道。
“如今你觉得呢?”周小史好笑道:“沙子可不正是迷了眼了?”
“我觉得,”周扶挪了挪嘴,轻声说道:“我觉得边境的将士过的真不容易,他们的铠甲都破旧了,看上去面黄肌瘦的,是因为粮食不够,吃不饱吗?”
“朝廷发下来的军粮与军饷要运往边关,需要通过层层剥削,那些世家豪族把持了一道又一道关卡,真正到达将士们手中的十之有一就不错了,”周小史淡淡地说道:“你之前没有看到这些,是你不知道,如今你看到了,也请你当作不知道吧。”
“为什么?将士们保卫边关,他们怎会还如此做?”周扶难受地说道。
“因为人心贪婪,因为他们已经被繁华喂饱了,被安逸腐蚀了眼了,而他们这些蛀虫,是你现在绝对不能动的,”周小史对周扶正色道:“答应我,在没有十全的把握把他们都干掉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能有多少下作手段。”
“我……”,周扶挪了挪唇,有些无力地说道:“我是不是太自满了?如今周王都发展良好,倒是被近在眼前的安逸迷了视线,明明这天下还有那么多漏洞,我却不能动手来修补。”
这样说着,周扶感觉自己就是小菜鸡,到现在还只是在王都内折腾的。
周小史好笑地说道:“你莫不是想要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与其在这里自怨自哀,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来变强啊!这是你开导我的话,如今我将这话原封不动地说还给你听。”
周扶怔怔地看着他,他又一次撩开那帘子,郑重其事地说道:“不会太远的,等着我,明年,我一定会让他们穿上新衣上,吃上肉!”
“好,我拭目以待,”周小史看到周泰再一次燃起了斗志,心里松了口气。
还好,周泰与司马衷都不是会在逆境面前犹豫不前的性格。
可以说,周扶与司马衷面对困境时候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周小史的三观。他再也不是历史上那个柔弱无依靠,除了颜色什么都没有的周小史了,他会向着周泰学习,积极地面临一切困难,尽其所能去解决这一些。
“驿栈到了,还请使者大人下车”车外,有守边的士兵在驿栈门口对他们喊道。
周扶的小号如今是个稍稍乱动一下就会吐血的破败身子,帕子不离身的那种。周小史怕他折腾坏了,尽量都在照顾着他,给他披上保暖的披风,然后周小史下车去为周扶撩开车门帘。
他们到达之时,驿栈之中却是已经有了另一波人在了,周扶走入那驿栈,看到来迎接的下郡太守指挥那些人搬东西。
那太守看到他们后忙过来打招呼:“晋国使者来了啊,在下是这下郡的太守,使者此次时间赶得不巧,就在你们之前,唐国蜀王刚到达驿栈,且带了一千骑来此,安置这些人可花了在下不少人手啊!”
那太守满脸抱歉地说道:“如今人手紧缺,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没事,太守只管忙去吧,您告诉我们住哪儿,我们自己过去,”那太守显然将周扶当成了他们这批人的老大,谁让周小史一直都在照顾着他呢!
“这怎么好意思,”那太守叫来一个人,让那个人带他们去:“此人是我下郡的吏官,我的助手,名为萧何,便由他来将各位晋使带往住处吧!”
???
萧何?!
不会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那个萧何吗?